
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同名.doc
21页关于滑县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一、前言1、新农村建设整体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调研目的: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已有的典型地区建设经验,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决策部门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政策建议;滑县是省级社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省、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这几年来初步取得成效通过对滑县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查阅资料,并取得滑县新区新农村建设所取得成效的相关数据。
通过走访当地农户,切实获得当地农民收入及生活状况等一手资料3、调查方法a. 调查时间:2012年7月7号——2012年7月10号b. 调查范围:滑县新区居民及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和村干部c. 调查样本:随机抽取100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d. 调查方法 ①获得滑县新农村建设的统计资料 ②走访新区农民,询问一件信息,填写调查问卷 ③拍摄照片 二,滑县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1、滑县概况 滑县是河南粮食第一大县,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八连冠”,素有“豫北粮仓”之称辖有10镇12乡,共1020个行政村,总人口1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3万人2011年6月1日起,河南省正式开展省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滑县为河南省十个省直管县试点县之一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1170710万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284元从基本情况可以看出,滑县是典型的河南农业县,并且发展水平高于河南农村平均水平 2、新农村建设的发起 2009年,滑县政府决定开展以“双合”,即“合地”、“合村”为主要内容、集聚区内的农村、建设大型社区的新农村建设实验位居产业集聚区(又称滑县新区)的18个行政村,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对象。
滑县按照“政策引导、群众自愿、保障生活、节约土地、资源共享、改善环境”的原则,选择在产业集聚区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实践中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通过对区内18个行政村进行土地、村庄整合,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锦和新城,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破解“三农”问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路子 3、滑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1、土地流转在合村之前,滑县新区现行推进的是合地流转的土地承包权还在农民手中,只是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农民“离地不失利、离地不失权、离地不失业”,流转的前提是不减少农民收益流转费按土地质量等级,每年每亩950斤小麦,若以现金支付,小麦价值按当年当地中等市场价格计算 2、土地经营权公开竞拍政府委托开发公司,将村民的耕地耕作权交予拍卖公司公开拍卖流转土地拍卖协议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流转的土地,性质不能变,就是农业用地,发展高效农业对过对土地经营权的拍卖,有助于扩展土地的用途,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拆迁补贴及社区住房价格拆迁补贴为:被拆房屋为多层楼房结构,第一年按每平米200元,第二年按每平米150元,第三年按每平米100元进行奖励;被拆房屋为砖混结构,第一年按每平米150元,第二年按每平米100元,第三年按每平米80元进行奖励;被拆房屋为砖木结构的,第一年按每平米100元,第二年按每平米80元,第三年按每平米50元进行奖励;第四年不再奖补。
除此之外所有被拆迁户在规定时间内拆迁的,每平方米再奖励50元凡是主动放弃宅院,自愿居住多层楼房的村民,新规划宅院面积新区以每亩30万的价格折现金返还被拆迁户,同时制定居住多层楼房(7层)的优惠政策1)多层楼房有130平方米、150平方米两种户型,售价均为每平方米800元,下欠费用1000/m²元由新区补贴2)多层楼房由新区管委会投资设电梯,免收电梯费,供居民无偿使用3)多层楼房的住户终身免交物业费;并为其赠送门窗、墙体粉刷、水电灯安装齐备(卫生洁具、厨房设施除外),居民领取钥匙即可入住 4、富余劳动力安置1)继续从事农业的,可以到承包户的承包田打工2)产业集聚区具有4万多岗位,现在只有2万个劳动力,缺口很大,就业问题不大政府对于第一次就业的居民提供连续每月200元的补助2010年,滑县产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收入44.8亿元,利税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6亿元,利用省外资金18.7亿元,年内新增从业人员7000人 5、资金来源为破解资金匮乏难题,滑县建立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上下联动的运作机制,多方筹资,为拆除旧村、建设新农村示范村提供资金保障先后整合资金6000多万元,激活社会闲散资金近5亿元,争取省农行、省农发行扶持农民建房及基础设施贷款4.77亿元。
6、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区把构筑产城一体发展体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和工作切入点,提出了“土地整合、村庄整合、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构想实现人口集聚、资源共享,彻底解决过去农村无序建房造成的耕地滥占、投资浪费、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满足农民改善居住环境和建房的强烈需求,有效节约包括土地在内的各种资源,走出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新路子三、滑县新农村建设现状 1、新农村新区建设进程:2011年2月25日 河南省滑县18个村庄合并 整体搬迁新农村社区,目前已有67幢多层楼房和1200多套独院住宅封顶,部分村民已入驻 根据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差距,锦和新城规划设计了独院、多层、高层住宅、廉租房等不同样式、面积的居住用房,陆续完成对18个行政村的整体搬迁锦和苑示范村总建筑面积966157平方米,其中独院住宅2600户,建筑面积482480平方米,多层住宅1948户,建筑面积292200平方米小高层住宅308户,建筑面积38500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56345平方米廉租房360户,建筑面积34848平方米基础设施建筑面积61784平方米建筑密度35.8%,容积率0.6,绿化率36.7%。
2、滑县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一、 土地整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按照“农业企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非农化”、“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民”的工作思路,以公司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城市化建设的模式,滑县新鑫田园公司从2009年6月开始,利用三个月时间流转土地17000亩, 并将流转的土地分43块进行规划,规划有高产农业园区,高效农业园区提出了用经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用工业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用工业的积累浇灌农业,实现土地公司化经营,集约化运作,盘活闲置土地,使农民彻底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二、村庄整合,实现农民生活城市化,精神风貌得到很大提高; 从2010年元月开始全面启动,在社区建设中建立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上下联动的运作机制,协调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新社区建设之中,锦和苑示范村新区对建房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奖补,入住农户转为城镇居民户口,享受养老保险和医保,免费技能培训,优先安排就业,免费颁发《国有土地证》及《房屋产权证》节省农民建房资金,节约土地,使示范村具备城市功能,又不失田园风光,从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到农民的思想境界精神风貌得到提升。
从举债、盖房、还债、再举债、再盖房的怪圈中解脱出来,一辈子盖几次房到三辈子盖一次房,实现农民生活城市化示范社区建设规划用地2000亩,建成后的社区可节约土地2001亩三、 建设规模,保障水平的到很大提高;滑县新区锦和苑示范村建设利用三年的时间,经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有序合并,实行“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农民社区”三区互动使农民增收在园区,保障在社区锦和苑示范村总建筑面积966157平方米,其中独院住宅2600户,建筑面积482480平方米,多层住宅1948户,建筑面积292200平方米小高层住宅308户,建筑面积38500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56345平方米廉租房360户,建筑面积34848平方米基础设施建筑面积61784平方米建筑密度35.8%,容积率0.6,绿化率36.7%建成后,该示范区可安排住户5216户,人口达到2万人,成为一个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先行区,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保障的示范区,劳动关系协调发展的和谐区”,使新农村示范村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四、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在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过程中,农民的自觉意识不断加强,同时政府部门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引导文明风俗,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使“八荣八耻”牢记人们心中,乡风得到很大改善。
五、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实行“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农民社区”三区互动,形成一个整体服务系统,资源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极大的方便和满足了人们的生活 3、滑县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土地流转资金、拆迁补助下达问题新农村建设一般是通过整合土地、建设集体社区的方式各项补助规划出台时尽善尽美,可实际到达农民之手就不知道有几何是何时了,同时出现一些层层克扣的现象 对策:可以成立督察小组,专门对各地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廉洁、办事效率、资金下达渠道、民声反应进行监督和汇报,鼓励人们对此类情况进行举报,一旦发现要严厉查处 2、农民安抚问题农民摒弃几十年来依靠土地的生活方式,若自愿接受问题还小,可在建设中不断听到村民怨声载道,甚至有闹出人命的例子,不时地更是有在网络上的各种声讨称,政府官员为自身升迁,牺牲农民利益 对策:要坚持民主决策的原则,积极进行宣传和引导,听取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政府官员要和农民多接触,多了解;提高优惠补偿措施,提升农民的保障水平 3、建设资金问题新农村建设中,拆迁补贴、社区物业管理、居民就业培训等,都需要资金支持滑县虽然是农业富县,却是财政穷县每年的财政收入肯本不抵支出。
2010年,滑县财政收入3.06亿元,支出则达到20.6509亿元,当年财政缺口17.6503亿元 对策:(1)农发行、农行、农村信用社贷款,这需要国家财政支持2)吸收农民资金,用于建设社区,后营利所得按贷款归还农民3)签订社区建设中标公司须对社区物业管理优惠的条款4)放宽政策,积极引入私人资金进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提供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4、闲散劳动力安置问题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通过其他途径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的因此,必须做好闲散劳动力的安置工作 对策:(1)推动本地企业规模的扩大,积极发展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2)可以引进劳动密集行业如服装制造等3)积极发展新型生态农业,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发展农产品深加工(4)政府应积极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极高农民技能水平,推动剩余劳动力的输出转移 5、新农村建设范围广、对象复杂、难度大;新农村建设缺乏经验,出现许多错误和浪费; 对策:积极学习试点经验,及时对问题进行反馈和整改,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6、新农村建设缺乏法制化的制度保障;在新区建设中,面临着许多新增的问题,领导机构的变动,村与村之间的整合,使原有的领导体制出现重叠,致使管辖权不统一;在新区建设中有着这许多利益,各种违规行为不断发生,干部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 对策:政府部门要统一领导机构,合并或精简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