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灵璧).doc
7页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灵璧县浍沟中心学校 刘培树设计理念:《搭石》一课截取了生活中非常平凡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翻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学中,我根据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模式,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制定操作性较强的自学提示,让学生充分自学,交流,探讨多媒体教学的有机运用,也为创设情境,激发想象,理解词语,培植情感,起到了极好的辅助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容量与效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中受到感染、熏陶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美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第2课时(共2课时)课时内容:第一课时:(略)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了解“搭石”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第二课时: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重点句段,感悟乡亲们勤劳、善良、和谐、歉让、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2、体会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以及注重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过程:一、明确自学重点(3分钟)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搭石一课,知道了什么是搭石,以及搭石的作用请用文章中的语句说说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自由读答)过渡:同学们,“搭石”如此普通、平凡、不起眼,而作者却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景色才称得上风景?(个别说 小结:只有美的,可供观赏的景色才称得上风景而搭石只是铺在水中的石头,它平凡、普通,而不起眼,但它美,美在哪儿呢?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课文,跟随作者和家乡的人们,一起来感受由搭石而构成的一道道美的风景2、揭示课时自学重点出示自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重点句段,感悟乡亲们勤劳、善良、和谐、歉让、尊老的可贵品质。
2)体会并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注重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和能力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做到重点明确,为下一步有目的自学做好铺垫)二、围绕重点自学14分钟)1、出示自学提示:(1)自读第二自然段,想象共描写了几个画面?请用 画出描写老人调整搭石的词句,认真朗读,说一说体现了老人怎样的品质?(2)默读三、四自热段,用~~~~画出家乡人走搭石的语句,说说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从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3)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怎么学,因此,制定详细的、操作性较强的自学提示,学生才能按照方法进行自学,有法可依,自学效果才会更好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读,标、划,教师巡视、点拨,适时辅困设计意图:自学时间13分钟左右,这一环节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圈画、体会、标注,让学生充分自学,做到自己能学会的,老师就不教,学不会的下一步进行讨论,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交流自学情况10分钟)(一)小组讨论1、交流对“摆搭石、调搭石”等句子的理解老人发现搭石不稳时,会怎么想,怎么做?(抓住表示动作的词)他满意离开时,又会怎么想,怎么做?说明了什么?(心中有他人)读老人调整搭石的语句,画出“无论、只要、一定、再、直到”读一读,体会体会这些词语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品质?(一心为他人着想)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做事认真细致,无私执着)能够结合关联词理解句子,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课件展示、重点品读〗2、交流对“走搭石”相关词句的感悟理解1)一行人走搭石①读准“行”、“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些字词②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景色美、动作美、声音美)③理解“协调有序”:(句子: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深情朗读,重点体会“绰绰” 〖课件展示、析词品读〗⑤通读赏析〖配乐朗读,激发想象〗(2)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①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②重点体会“让对方先走”,感悟每一位乡亲都是这么做的,都具有谦让的美德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几句话,读出感情3)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① “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多读此句,说说哪个词打动了你?②体会“理所当然”,感悟乡亲们的美好感情,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③山里的人把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尊老爱老,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可见美好的品质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请同桌合作读一读、感受感受3、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从中悟出了什么?过渡:读到这,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那它是什么?(板书:无私奉献)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这搭石任人走,任人踏,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就像这里的人们,其实这搭石就是善良可爱的乡亲们,乡亲们就像这普普通通的搭石,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二)全班交流1、各小组代表汇报小组的学习成果,提出疑问2、全班讨论疑难问题3、相机引导点拨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抓住重点段、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在读读悟悟、角色扮演等生生互动中,学生体会了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也体会到了课文表面写的是搭石无私,其实赞颂的是乡亲们的默默无闻与无私奉献四、点拨自学得失5分钟)1、展开想象,自由说句式:假如遇上 来走搭石, 总要 家乡人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2、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在整篇课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所选取的都是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小事,而正是这些让我们看不起眼的小事,却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使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正如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不光用我们的眼睛,更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生活,你会发现美就在我们周围,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你发现我们身边有美吗?你发现了怎样的美呢?(生自由说自己发现的生活中的美3、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师:同学们,课文中的美和我们所说的美,其实都是爱的体现让我们以美的心灵去对待他人,以美的语言去温暖他人,以美的善行去感染他人,我们将会发现处处充满爱,人人充满情!(设计意图:引导想象说话,并把课堂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观察,去发现身边的美,说说身边的美,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感受到文中的人性美,更能感受到生活中身边的人性美。
通过老师的激情总结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感染,得到升华五、巩固自学成果 (7分钟)1、感情朗读,深化美:有感情地再读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段2、拓展练笔,延续美:写写自己日常生活中闪现的平凡的美设计意图:读写结合,让学生能活学活用,运用文中的写法,抒发心中的情感,积累并学习运用优美的词句,真正起到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作用,彰显语文特色附:板书设计 21 搭 石 摆搭石——勤劳 换搭石——奉献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和谐 物美,景美,人更美!走搭石——谦让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尊老仔细观察 用心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