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分课辑录邹忌讽齐王纳谏.pdf

55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77359238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68MB
  • / 5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内文段2004深圳市南山区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 1 7 3题( 8分)邹忌讽齐王纳谏( 节选)于是入朝见威王,日:“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 下 赏 令 初 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渐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 1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2 .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 门庭若市” 到“ 时时而渐进再至『 ' 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 么( 2分)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3 .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 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邹忌的建议是什么? 请用《 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 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3分)建议:启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8 .古诗文积累( 6分)①病树前头万木春②似曾相识燕归来③直挂云帆济沧海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上第4小题2分,其余每小题1分,每空中增、删、错一字,即扣0 . 5分,扣完该小题的分数为止。

      9 . ( 4分)B :缘 故C :适逢,正 赶 上( A :情 趣 意 图D :吉 祥 休 息 )每对一项得2分 10. ( 2分)B体会、领 会( A.攻 击 相 当 ;C.交 换 容 易 ;D.逃 跑 灭 亡 )11. ( 3分) 译文:能在公众场所( 集市朝廷) 议 论 ( 指责)我( 的过失) ,传到我的耳朵里( 让我听到)的,可得到卜等奖赏 谤讥” “ 市朝” “ 闻”三处词语没有翻译或译错的,每处扣0. 5分12. ( 2分) 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两个要点:一是齐王纳谏,一是朝政的弊端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后一点答“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之类,也给满分13. ( 3分)开张圣听e咨讯善道” 或“ 察纳雅言‘)(1分) 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言委婉 2分)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能围绕委婉的说话方式谈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曲沃、海勃湾( 实验区)(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 善 乃 下 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之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5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6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7 .下列句中“ /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臣/ 诚知不如徐公美B .皆以/ 美于徐公C .今齐/ 地方千里D .先帝创业未半/ 而中道崩殂8.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幼说方式各不相同,邹忌采用了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的方式。

      受此启发,绿茵中学的学生想建议李校长开设“ 校长信箱” ,假如你是学生代表,见到李校长后,你将要说的话是:□ □ □ □ □ □ □ 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超过 30 个字)9 . 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 )5 . ① 受 蒙 蔽 ② 发 扬 光 大 6 .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所以,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7. C 8 . 委 婉 劝 说 ( 口头劝说 类比、隐喻、婉谏)直接劝说( 书 面 劝 说 直 谏 ) 后 - - 空 略 9. 邹 忌 : ① 有 勇 气 ② 说 话 讲 究 技 巧 ③ 忠 诚 ④有 自 知 之 明 等 齐 王 :① 胸 怀 宽 广 ② 虚 心 纳 谏 ③ 有 富 国 强 兵 的 愿 望 等2004年南宁市( 课 )二、文言文阅读 一 )阅读下文,完 成 6—9 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 “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6 . 联系学过的课文,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 吾与徐公期美熟为汝多知乎B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C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D . 宫妇与有莫不私王余立侍在有,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7 . 选出下列句中的“ 之 ”字与 例 句 “ 之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A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B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C .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D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8 . 邹 忌 认 为 “ 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9 . 你从文段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否 ”“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疑之矣 ”“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 王 曰 :“ 寡人信之矣 " 庞葱曰: " 夫市之无虎明矣, 然而二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 寡 人 自 为 知 于 是 辞 行 ,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注释] 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 质 :做人质③ 邯 郸 ( 怪n d ,巾:地名,赵国的都城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10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去:距离B .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议:诽谤C .愿王察之 察:观察D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罢:结束11 .翻译画横线的句子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12 .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13 .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 三人成虎”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6 .( 2 分)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课文中词语的理解,主要考查一词多义。

      要求联系学过的课文,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B项 里 的 “ 欲有求于我”的 “ 求 ”是 “ 请求、乞助 ”的意思,而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 “ 求 ”是 “ 寻求”的意思;C项 里 的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 “ 诚 ”是 “ 确实、的确”的意思,而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中 的 “ 诚 ”是 “ 如果”的意思;D项 里 的 “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的 “ 左右”是 “ 身边的人”的意思,而“ 余立侍左右”的 “ 左右”是 “ 两旁、附近”的意思;A项里的两个“ 孰 ”字均 为 “ 谁 ”“ 哪一个”的意思,所以选A7 .( 2 分)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虚词“ 之 ”字的理解例 句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之 ”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句 的 “ 之 ”是代词,B句 的 “ 之 ”是代词,C句 的 “ 之 ”是 助 词 “ 的”,只 有D句 的 “ 之 ”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因此 选D 只要能够从“ 之 ”字所处的位置进行判断就可以了,不必分清词性8 . ( 3分)因为:①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②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③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

      每答对一点得1分,照抄原文扣2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并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 “ 王之蔽甚矣”是 “ 由此观之”的结论,而 “ 此”指的是: “ 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齐国是一个大国) ;“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 ;“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工”( 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 ,所以必须归纳出这几点内容9 . ( 3 分)启示:①人贵有自知之明;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③批评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只要能答对一点,并能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回答不完满酌情扣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的领悟能力和进行拓展思维从中获得启示的能力要求能够在初步领悟作品内涵的同忖, 获得有益的启示 能够就提出的问题, 有中心、 有条理、有根据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10 .( 2 分) C解题思路:这是个课外语段,本题是考查对文言文词语的理解能力,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所设的四个词“ 去” “ 议” “ 察” “ 罢”,都必须仔细地阅读文段,联系上下文才能作出正确判断C 项 “ 愿王察之”里 的 “ 察”,是指能敏锐辨别是非,观察细微,不受蒙蔽的意思,是 “ 明察”而不是“ 观察”,所以选C。

      11 .( 2 分) 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明摆着的事,但是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的有老虎了意思对即可解题思路:本题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注意的几个词: “ 夫”是语气词,不译; “ 之”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 明”是 “ 明确的”、“ 明白的”或 “ 明摆着的" ; " 成 " ,即 “ 变成”或 “( 真的)成了”12 .( 2 分) 庞葱担忧邯郸距离大梁太远,有人挑拨离间,使魏王对自己失去信任回答不完满扣1 分解题思路:本题是考查对文言文文意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庞葱与魏王的对话先谈的是“ 三人成虎”的事情,然后才引出谈话的本意,即庞葱的顾虑: “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只要仔细阅读,提取这个信息并不难13 .( 2 分) 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意思对即可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成语的领悟能力要求在领悟文章内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 三人成虎”这个成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能准确地解释其义2004成都市邮县实验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8~23题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 善 乃 下 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之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 8 . 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臣/ 诚知/ 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 私臣,臣之妾/ 畏臣C.今齐地方/ 千里,百二十/ 城D.上书/ 谏寡人者,受/ 中赏19 . 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辍耕之垄上B.世之妻私臣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D.时时而间进肉食者谋之,乂何间焉20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皆以美于徐公 以: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③期年之后期 年:④皆朝于齐 朝:21 .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2 . 文中说“ 王曰:' 善 ' ”这里的“ 善”表明了齐威王什么态度?23 . 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 战胜于朝廷” ,达 到 “ 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1 8 . ( 2 分)C1 9 . ( 2 分)A20. ( 2 分)( 1 )认为 ( 2)指责 ( 3 )满一年 ( 4 )朝 见 ( 解释正确每一个计0. 5 分)21 . ( 4分)( 1 )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 我的过失) ,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到下等奖赏 (2)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 别国) 翻译完全正确的每句计2 分第(1)句中" 闻寡人之耳者” 也可译为” 使我听到的” 或“ 让我听到的” ,“ 谤讥“ “ 市朝" “ 闻" 几个词意义没有落实的扣1 分,只有一个或两个没落实的扣0. 5分;第(2)句中“ 所谓" " 于" 意义没有落实的扣1分落实了字词但语言不通顺的酌情扣分)22. ( 2 分)表明了齐王对邹忌劝谏的肯定( 或“ 赞同” )( 或:表明了齐王接受邹忌劝谏的态度) 答案意思相近即可计2 分,表达不完整或不准确的酌情扣分)23. ( 3 分) 第一问的原因: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言。

      意思相近即可计1分,只答对一个方面计0. 5 分)第二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谈看法且言之成理计2 分)05长春市( 甲) 阅 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回答问题15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斑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 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目:“ 吾孰与徐公美? ”妾目:“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J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J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 日 . “ 善J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J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7 . 本文选自《 》 ,文章题目中“ 讽”意思是1分)8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① 邹 忌 修 八 尺 有 余 ( ) ② 朝 眼 衣 冠 ( )③ 乎 我 也 ( ) ④ 王 之 蔽 甚 矣 ( )9 . 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3 分)10 . 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 不自信”到 “ 暮寝而思之” ,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 3 分)11 . 威王一“ 善” ,政局迥异,初 时 “ 门庭若市” ,后 来 “ 无可进者” ,请 根 据 “ 无可进者”写 出 “ 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 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 广开言路” ,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 “ 广开言路”的问题? ( 2 分)12 . 俗话说: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 4 分)( 二) 文言文阅读( 20分) ( 甲) 7 . ( 战国策) 或 《 战国策•齐策一》 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 ( 每空0. 5 分,共 1 分)8 . ①长,这里指身高②穿戴③偏爱④受蒙蔽, 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或:( 受) 蒙蔽( 每小题0 .5 分, 共 2 分) 9 . 能围绕内容或写法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述, 言之成理即可, 鼓励有创见的表述 示例,内容方面: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 对内容或写法的评注言之成理得2 分,语言清晰、流畅得1 分,共 3 分) 1 0 .围 绕 “ 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意思相似,语言清晰、流畅即可,3 分) 11.“ 门可罗雀”或 “ 门庭冷落”《 出师表》( 有错别字不得分,每 问 1 分,共 2 分) 12. 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意思相似,语言清晰、流畅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4分)05扬州市( 课)(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 成 11―14题 ( 14分 )( 甲文)( 邹忌)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 善乃下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帝 ( 唐太宗)尝作宫体诗,使 世 南 ( 虞世南)麝 ( g en g ,连续) 和 ( 地,照别人诗词格律或而容写作诗词)世南日: “ 塞花诚子( 精 巧 然 体 非 雅 正 上 ( 皇上) 之 所 学 ( hao ), 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应靡不敢奉诏. ”帝曰: ; 朕试卿耳! ”赐, 帛五十匹帝数出哆( t ia n 打猎)猎,世南马力言( 对此提出批评),皆蒙港( 赞美)纨 ( 采纳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4 分)① 臣 之 妻 和 臣 ( ) ②面则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③能谤叭于市朝( ) ④上( 皇上) 之所处, 下必有甚者( )12、下列各向句子中加点的字的用法和意思也同的一项是( 2 分)…: . . . . . . . . . . . . . . . . . . .( )A; 由此观石 J皆以美于徐公1 投诸渤。

      石尾 ( 《 愚公移山》 ) 以食境过清,不可 久 居 ( 《 小石潭记》 )』 乃下令: “ 群臣吏民…… (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1•力重修岳阳楼 ( 《 岳阳楼记》 ) t负者歌于途,行 者 在 于 树 《 醉翁亭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4 分)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甲乙两文写的都是臣子向君王进谏并被采纳的故事,这两位臣子的进谏方式有什么不同?现实生活中如果要向同学提意见,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式?为什么?(4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14分)11 . ①偏爱,②指责,③讽刺,④爱好、喜 好 ( 计 4 分,每小题1分) 12 . C ( 2 分)13 . ①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②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或这就是( 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就能战胜别的国家的事情 )( 计 4 分,每题2 分) 14 . 第一问,邹忌是设喻( 委婉)进谏,虞世南是直言进谏2 分,每 点 1分。

      )第二问,关键是考虑提意见的效果,围绕这个中心选择恰当的方式;选择时应该考虑到对象的性格、提意见的场合等相关因素 )06嘉兴( 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善J乃下令:“ 群 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 下 赏 令初下,群 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亍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 自 《 邹忌讽齐王纳谏》 )19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超臣(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同进20 .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1)皆以美于徐公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 2 .从选文中看,齐国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3 分)( 二)19 ( 1)确实,实 在(2)偏 爱(3)过失,过错:(4)间或,偶然。

      20 ( 1)认 为 ; ( 2)狂21、命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进言劝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2 2 第一问: •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诔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巷于采纳群盲第二问答案开赦, 盲之戚理即可 答案示例:(D 要虚心地向师长、同学征求学习方面的意见 2)要虚长、同学提出的学习方面的批评和建议3〉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4)要敢于、替干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06宁 波 ( 非)(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 缚者曷为者也? " 对 曰 : "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 齐人固善盗乎? ” 晏子避席对日: “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节 选 自 《 晏子使楚》 )19 .解释下列句中加△的词 4分 )①吏二缚一人 诣 王 ② 齐 人 也 ,坐盗△ △③叶徒相似④其实味不同△ △△20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原文: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文:21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晏子具有怎样的才能? ( 不 超 过10个字)( 2分 )( 一 )19 . ①到,谒见②犯罪③只,仅仅④它们的果实( 4分。

      每 格1分)20.译文:不可跟圣人开玩笑啊,我反而自讨没趣了其中关键词“ 熙 ” 、“ 病 ”各1分 )21. 随机应变,善于辞令只 要 扣 住 “ 机敏”和 “ 善辩”即可 )0 6 宁波四、文 言 文 阅 读( 16分)( - )于 是 (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 、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 选 自 《 邹忌讽齐王纳谏》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②今齐里方千里1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原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0、邹 忌 善 于 进 谏 ,齐王虚心纳谏。

      请 借 用 《 出师表》众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 2分 )21、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 ( 2分 )( - )18、①确定,的确 ② 土 地 方 圆( 2分每 格1分 )19、译文;众大臣官员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失的,受上等奖赏其中关键词“ 面刺” 1分 )20、察 纳 雅 言 ( 开张圣听 咨跟善道)( 2分) 21、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 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 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 2分)2006福 州 ( 课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 —13题 20分)( -)阅 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完成7— 11题16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J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 齐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请 用 “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臣 之 妻 科 臣( ) (2)皆以美于徐公( )( 3)群臣吏民能面利寡人之过者( )(4 )时 时 而 回 进( )9、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上文第二段就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10、 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 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 最后得出“”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的成效4分)11、 邹忌劝谏齐王取得成功, 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4分)( 二)翻译下面画线的句子4分)1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1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译文:(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过者/ 受下赏8 . ( 1)偏爱( 2)比(3)指 责(4)间或,偶然9 . 门庭若市10. 王之蔽甚矣战胜于朝庭(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11.示例(1)尊重被劝说者,委婉劝说,这样才能使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示例②用身边小事设喻说服别人,由己及人,以小见大,既能让人感到亲切. 又能将道理说排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 12. 用这些办法便他的心惊动. 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13. 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投有的样子2分)2006兰州市(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 成12 T 4题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B: “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 纳:( 2)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孰: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14. 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 “ 弗如远甚” ,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4分 ) 11 分)12. ( 3分 )(1)接受 (2)长,此指身高 (3)仔细、详细13. ( 4 分 )( 1)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2分)( 2)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2分)14. ( 14分 ) 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 2分 )②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1分)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 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1分 )0 6临 汾 ( 实验区)(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 成18~21题 [ 甲]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般,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摩,故逐之 ”( 选 自 《 曹刿论战》 )[ 乙]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秘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选 自 《 邹忌讽齐王纳谏》 )18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 彼 竭 我 尊 ( ) ② 望 其 旗 摩 ( )③ 臣 之 妻 私 臣 ( )④今齐地方•千里( )19 .把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0 .[ 甲] [ 乙] 两文中都有结论性的话[ 甲] 文 中 结 论 性 的 话 是 "”和 "" ;[ 乙] 文中邹忌在劝说齐威王时,运用 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性的话是 “工21 .根据[ 甲] [ 乙] 两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① [ 甲] 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② [ 乙] 文中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18 . ①“ 充 满 ”或 “ 士 气 正 旺 盛” ② 倒 下 ③ 偏 爱 ④ “ 方 圆 ”或 “ 纵 横 ” 19. ⑴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衰退,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消失了 ⑵全国的老百 姓 没 有 不 有 求 于 您 ( 大 王 )的 20.故克之 故 逐 之 设 喻 ( 类 比 ) 王 之 蔽 甚 矣21.参考答案:①智慧表现在: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的时机,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②略0 6 南 充 ( 课)(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成21---25题( 10分)邹 忌 讽 齐 王 纳 谏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白:“ 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日:“ 徐公 不 若君之美也 ” 明口,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欲 有 求于我也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 之 蔽 甚 矣 ”③王日: “ 善 ”乃下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 书 谏 寡 人 者 ,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1、下列句中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 项 是( )( 2分)A.今 ' 天 下 三 分 ,益 州 ' 疲 惫 B.肉食者\某之,又 何 ' 间 焉 ?C .臣 ' 诚 知 ' 不 如 徐 公 美 D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2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我热勺城北徐公美孰视之C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彳过者B .宫妇左右无不私王不宜偏科,使内外异法也D .吾妻之蓑我者,私我也徐公不若君之蓑也2 3、把卜. 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 4、本文是臣民劝说君主纳谏成功的故事,它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联 系 《 出师表》 一 文 , 诸 葛 亮 向 君 主 刘 禅 提 出 了 、、 一 条建议,表明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恩之情和 的决心 2分)2 5、邹忌讽谏使齐王欣然接受,如换作直谏效果可想而知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2分)2 1、 D2 2、C2 3、 能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 4、 广开言路( 开张圣听) 赏罚分明(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亲贤臣,远小人) 兴复汉室2 5、 充分尊重对方,语言委婉含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让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06资阳阅读下面诗歌,完 成1 8 —2 2题1 4分)邹忌讽齐王 纳 谏 ( 《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映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J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 善 乃 下 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J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 8 . 卜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今齐旭万千里( 地域,表处所)C.能间刺寡人之过者( 当面))( 2 分)B.朝服衣冠,意 镜 ( 察看)D.吾妻之美我者,个 我 也 ( 偏爱)1 9 .与例句中加点的“ 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燕、赵、韩、魏闻M,皆朝于齐。

      A.客?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暮寝而思之C.臣石妾畏臣 D. 何 陋 ?有2 0 .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 3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 1 .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3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 2 .将下边这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分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8 . A ( 2 分)1 9 . B ( 2 分)2 0 .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3分,答对其中「方面即可)2 1 . 使用排比句,营造了一种步步逼近的语势, 一环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3分,从语势与论证关系上谈即可)2 2 . ①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4分,每小题2分,重点落实“ 孰与”“ 谓” “ 于”等词,译句符合句式特点即可)0 6幅沂( 课 )二、文言文阅读( 共1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 9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寺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J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 下 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日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 、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 选 自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乙]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 韩子卢© 者,天下之医犬也. 东郭逡© 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 , 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 , 各死其丝 田父® 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④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齐王惧,谢0将休士也 节 选 自 《 战 国 策 ・ 齐策》 )[ 注释] ①韩子卢:犬的名字②东郭逡:兔的名字③环山者三:绕着山跑了三圈④罢:同 “ 疲” ,与 前 面 的 “ 极”和 “ 废”意思相同⑤田父:农夫⑥以顿:以 同 “ 已” ;顿:困顿、疲弊⑦谢:辞谢、辞退6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分 )①臣之妻私臣 私②今齐地方千里 方③时时而回进 间④天下之殊犬也 疾7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②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8 .甲乙两文都是写劝谏的,其劝谏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 4分 )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9 .同是劝谏,邹忌和淳于髡在使用的劝谏方法上有何差异?从劝谏的效果看,二者又有何差异? ( 4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6 . ①偏爱 ②方圆,纵横 ③间或,偶然 ④快,急 速( 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7 .①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传到我的耳朵里的, 可得下等奖赏。

      ②狗和兔子都疲惫到了极点,各自死在那个地方( 4分每 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8 .甲文中邹忌劝谏的目的是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以富国强民乙文中淳于髡劝谏的目的是让齐王放弃伐魏的计划,以避免两败俱伤,别国渔利 4分,各2分 )9 .二者使用劝谏方法的相同之处都使用了以事喻理( 或借事说理)的方法不同之处是邹忌以身边事说理,真实可信;淳于髡以故事喻理,生动形象齐威王意识到自身问题后欣然纳谏并主动改变自己的做法;齐王因惧怕后果而被动放弃原有打算 共4分第一 问2分 ,答 对 “ 异”和“ 同” 的 内 容 各 得1分;第 二 问 得2分 ,能 分 别 答 出 与 “ 主动”和“ 被动”相近的内容即判对,各 得1分 )2007年贵州省铜仁市阅 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 ,完成11——13题 15分)邹 忌 修八尺有余, 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 镜 ,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 美 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 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令 初 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 、赵 、韩 、魏闻之, 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 1 .朗读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邹忌/ 修八尺/ 有余C.王 之 蔽 / 甚 矣 !1 2 .下 列 句 中 加 点 字 的 意 思 相 同 的 一组是(A.宫妇左右莫不和王B.上书尊寡人者,受中赏C.数月之后,时时而回进D . I岁寡人之耳者1 3.根据文章内容按要求填空分 )文章标题中的“ 讽 ” , 是讽喻的意思, 特指.)( 3 分 )B.臣/ 诚知/ 不如徐公美。

      D .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 3 分 )不 宜 偏 % ,使 内 外 异 法 也扶苏以数柒故,上使外将兵又闻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阡陌交通,鸡犬相印(4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齐王接受劝谏采纳群言, 修明政治, 获得了的巨大成效1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5分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1 . A 1 2 . B1 3. (依 次 为 )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1分 自 己 日 常 生活中的事( 或“ 与徐公比美这件生活中的事”)1分; 燕 、赵 、韩、魏闻之,皆朝于齐,2分;只 答 “ 战胜于朝廷” 只 给1分 14.①我跟城北徐公( 相比) ,谁漂亮?( 基本意思正确,1分;“ 孰”答 对1分 ) ②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 ( 基本意思正确,1分;“ 期” 、“ 虽” ,每字各1分 )2007河北省( 课)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5〜9题。

      13分)邹忌讽齐王纳谏( 节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妄日:? 吾孰与徐公美? " 一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J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丧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 '王日:“ 善J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⑴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2)吾妻之美我者,科 我 也 私 :6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 门庭若市”的字面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用来形容 o ( 2分)8 .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 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9 .阅读本文后,你 对 “ 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3分)5、(1)长,这 里 指 身 高(2)偏爱6、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7、门口和庭院里像市场•样( 热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8、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9、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2007年河南省( 课)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 成18— 22题 共10分) (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 曰 :“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问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 选 自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 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 吾君圣者! ’侍御③数百人,被④服以立,无不曰:' 吾君丽者! ’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⑤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节 选 自 《 新序》 )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被:穿上⑤谄谀:奉承拍马18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臣之妻私臣 私:(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1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0 .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 善”? ( 2分)21 .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有谄谀者,然而齐国能够“ 战胜于朝廷” ,宋昭公却不得 不 “ 出亡” ,结合语段说说造成这样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2分)22 .从上面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 2分)18 . ( 1)偏 爱( 1分)( 2)当 面( 1分)( 共2分)19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深了 ( 逗号前后各I分共2分)20 .①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 ②使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势,有力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③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 ④处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2分)21 .齐国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齐威王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道谏言 ( 齐国、宋国情况各1分齐国情况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共2分)22 .示例: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 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要被阿谀奉承者蒙蔽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等)( 言之成理即可2分)哈尔滨市2007 ( 一) 阅 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 答 9 — 12题 9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 、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2 分)过: 期年:10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 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1 .邹 忌 得 出 “ 王之蔽甚矣”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 3 分)12 .齐王纳谏之后取得了哪些成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 分)( 一) 阅 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9 一 12题 9分)9 . ( 2 分) 过错 满一年10. ( 2 分) 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11. ( 3 分)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12. ( 2 分) 国内政治修明 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提高2007年长沙市( ― )邹忌修八尺有余, 而形貌帙丽朝服衣冠, 窥 镜 , 谓其妻曰: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 徐 公 不 若 君 之 美 也 明 日 徐 公 来 ,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 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 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 、赵 、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 、下列各组词语意见相近的一项是)A、 孰 」 吾与徐公孰美电 视 之C 、市下 ] 庭若市“ 3谤讥于市朝10、翻译下列句子群臣吏民能B 、 朝 岁 服 衣 冠1 皆朝于齐「 时时而间进D 、间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今齐地方千里 B 、先帝不以臣卑鄙C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 2 、妻、客都认为邹忌“ 美于徐公” ,而说话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

      1 3 、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就一个方面谈谈 3分)9 、C1 0 、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以得到上等的奖赏或所有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大臣、官吏、百姓,可以得到上等的奖赏1 1 、C1 2 、妻子的回答用的的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1 3 、( 1 )邹忌善于进谏,给我的启示是: 在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在提意见时,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 还可从勇气和自知之明等方面谈)( 2 )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怀宽广;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可从个人、治国或工作、学习等方面)宁夏2007 ( 课)( 一)( 1 4 分)1 . 用 “ I ”标出下面两句中最明显的一处停顿 2分)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2分)①名势竞上,互相轩邈 ( )②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如焉! ( )3 .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苍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 . 《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赋予小石潭什么样的意趣?说说看 2分)5 . 《 曹刿论战》一文简要而完整地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那么,把文章标题改为“ 长勺之战”好吗?请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2分)6 . 你 认 为 《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后来让“ 面刺寡人者,受上赏”与邹忌的讽谏有关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2分)( 一)( 1 4 分) 1 . ( 2 分 )①余 人I各复延至其家 ② 此I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 ( 2 分 )①负:凭借②加:这 里 指 “ 好 处 ( 益处) ” 3. ( 4 分)①月光下的庭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 好像)水中还有水草交错摆动,其实是竹柏的影 子 ( 而已) ②生命,也是我想要的,礼义,也是我想要的,( 当)二者 不 能 ( 同时)兼有时,( 应该)舍弃生命而选择礼义4 . ( 2 分 )赋予小石潭雅致、脱俗的情趣,含蓄表达出作者的不满官场、追求高远的情怀5 . ( 2 分 )①全文重点是写人物曹刿,而非事件长勺战役,所以不能改②叙事时详写了 “ 论战” ,略写了作战,所以不能改.③从记史文章的功能看,落笔的重心在于揭示战争取胜的原因,目的是提供治国方略,以鉴后人,所以不能改。

      答对两个要点得满分,答对三个要点加1分)6 . ( 2 分)邹 忌讲究策略( 讽谏) ,才使齐威王知微见著,深受启发,进而广开言路,除弊兴利,最终收 到 “ 战胜于朝廷”的成效泉州市2 007( - )阅 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 成6 ——10题 16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体映神,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 “ 吾孰与徐公美? ”妾日: “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H ,徐公来,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 “ 善乃下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 .本 文 选 自 ,它 是 西 汉 ( 人名)整理的,按战国时期秦、齐、楚、赵等十二国次序编订而成的 2分)7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⑴朝服衣冠() ⑵今齐地方千里()⑶臣之妻私臣() ⑷王之蔽甚矣()8 .下列各组加点词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2分)徐公何能及君也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及郡下,诣太守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徐公不若君之美能谤讥于市朝更若役,复若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 0 .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 项 是()( 2分)A .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对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B .曹刿劝谏鲁庄公“ 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C .墨子巧言善辩,成功地劝阻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D .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6 . ( 2分) 《 战国策》刘向7 . ( 4分,每小题1分)穿 戴 方 圆 偏 爱 受 蒙 蔽8 . ( 2 分)B9 . ( 6分,每小题3分)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 漂亮、英俊)? ( 其 中 “ 孰与”、句末问号各占0 . 5分,句意2分)⑵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 其 中 “ 期年”、 “ 虽”各占0 . 5分,句意2分)1 0 . ( 2 分)B高州市2007年比较阅读下面( 甲)( 乙)两个文段,回答20—23题 1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J王曰:“ 善J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J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 、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20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 2)时时而I回 进 ( )( 3)期 年 之 后 ( ) ( 4)缺手志 士 之 气 ( )21 . 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2 . ① ( 甲)( 乙)两文的共同话题是什么?② ( 甲)( 乙)两文的劝说方式各不相同,请分别写出来 4 分 )23 . 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哪些启示? ( 4 分 )( 四)(16分 )20. ( 4分,卷 小 题1分1)没有谁 (2)偶尔 (3)满一年 (4)发扬,扩大21. ( 4分,每小题2分。

      )( 1)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我的过失、让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2)( 陛下)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22. ( 4分,每小题2分 )①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② ( 甲)文 委 婉劝说( 或者:口头劝说、设喻说理、讽喻和劝谏、类比) ;( 乙)文直接劝 说 ( 或者:书面劝说直谏)23. ( 4分 )开放性题,没统一答案如:委婉劝说方式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做法2007广州市番禺区白云区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 成9〜11题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 “ 吾孰与徐公美?”妾曰: “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乂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 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邹忌讽齐王纳谏》 )9 .A .B .C .D .1 0 .⑴卜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①孰视之,自以为不如①王曰:“ 善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①能谤讥于市朝翻译与解读 7分)②君言多务,孰若孤②京中有善口技者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朝而往,暮而归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分)译文:( 2 ) 文章写齐威王下令后有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4分)9 、C ( 偏爱)1 0 、( 1 ) 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意合即可,3分] 、( 2 )经历了由开始“ 门庭若市” ,继 而 “ 时时而间进” ,最 后 “ 无可进者”的变化过程。

      启示:齐王纳谏后朝政弊端越来越少,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 “ 变化”与 “ 启示”各 2分,共 4分]2007年梧州市( 二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 下 赏 令 初 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8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 )臣之妻心臣( ) ( 2 )朝廷之臣墓不畏王( )( 3 )时时而I可 进 ( ) ( 4 )期年之后( )9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谤讥于市朝”中 的 “ 谤讥”在此有贬意,是 “ 讥讽”的意思。

      B . “ 闻寡人之耳者”的 “ 闻”是 “ 使……听到”的意思C.翻 译 “ 皆朝于齐”时,应 按 “ 皆于齐朝”的语序来翻译D . “ 皆以美于徐公” 一句,在 “ 以”的后面省去了 “ 我二1 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1 .选段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2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二)( 1 2 分)8 . ( 4分,每 空 1 分)①私:偏爱 ②莫:没有,没 有 人 ③ 间 :间或,偶 然 ④ 期 年 :满一年9 . ( 2 分)A1 0 . ( 4 分)①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啊! ②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1 1 . ( 2分)指出特色( 1 分) ,举 例 ( 1 分) 示例:语言简洁 1 分)如:王曰:“ 善 ”一句,作者仅用一' ' 善" 字便把齐威王的态度简括了 1 分)黄冈市2007(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 5 题 1 5 分)【 甲】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佚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 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J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妄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善 乃 下 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瞎,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 .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⑴朝服衣冠()( 2 ) 吾妻之美我者,心我也()1 0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2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 1 .邹忌认为“ 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分)1 2 .邹忌成功说服齐威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 2分)9. ( 1 ) 穿戴;( 2 ) 偏爱 2分,每 题 1 分)1 0 .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 我的过失) ,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2分,如关键词语漏掉或错译,酌情扣分)1 1 . ( 1 ) 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 2 ) 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 3 ) 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齐王 3分,每 条 1 分)1 2 .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 2分,言之成理即可)黄冈市2007 【 乙】 孙叔敖纳言孙 叔 敖 为 楚 令 尹 力 一 国 , 吏 民 皆 来 贺 有 一 老 父 衣 粗 衣 ,冠 白 冠 ,后 来 吊7孙 叔 敖 正衣 冠 而 见 之 ,谓 老 人 曰 :“ 楚 王 不 知 臣 之 不 肖 ,使 臣 受 吏 民 之 垢 ® , 人 尽 来 贺 ,子 独 后 吊 ,岂有 说 乎 ? ”父 日 :“ 有 说 :身 已 贵 而 骄 人 者 民 去 之 ,位 已 高 而 擅 权 者 君 恶 之 ,禄 已 厚 而 不 知 足者 患 处 之 ® 」 孙 叔 敖 再 拜 曰 :“ 敬 受 命 ,愿 闻 余 教 。

      ” 父 曰 :“ 位 已 高 意 益下失 官 益大而心益小 ,禄 已 厚 而 慎 不 敢 取 . 君 谨 守 此 三 者 ,足 以 治 楚 矣 ! ” 孙 叔 敖 对 曰 : “ 甚 善 ,谨 记 之J【 注 释 】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 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 里 . 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1 3 .解 释 下 列 语 句 中 加 点 的 词 语 2分)( 1 )身 已 贵 而 骄 人 者 民 去 之 ( )⑵ 位 已 高 而 擅 权 者 君 晋 之 ( )1 4 .阅 读 全 文 ,简 要 概 括 孙 叔 敖 采 纳 了 老 父 哪 三 条 谏 言 3分)( 1 )( 2 )( 3 )1 5 .请 仿 照 示 例 ,补 充 一 则 与 “ 纳 言 ”相 关 的 事 例 除 甲、 乙 两 文 之 外) ( 1分 )示 例 :唐 太 宗 善 纳 魏 征 良 言 , 开创了 “ 贞 观之 治 ”的 盛 世 1 3 . ( 1 )离 开 ( 背 弃 ) ;( 2 )厌 恶 ( 嫌 弃 ) 。

      2分 ,每 空1分 )1 4 . ( 1 )位 高 意 下 ;( 2 )官 大 心 小 ;( 3 )禄 厚 不 取 3分 ,每 小 题1分 ,意 近 即 可 )1 5 . ( 1 )鲁 庄 公 采 纳 曹 刿 的 建 议 ,取 得 了 长 勺 之 战 的 胜 利 2 )楚 王 听 取 墨 子 的 谏 言 ,停 止攻打 宋 国 1分 ,符 合 要 求 即 可 )孝感市2007( - )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 形 貌 帙 丽 . 朝服 衣 冠 ,窥: 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 君 美 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 北 徐 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忌 不 自信,而复问其妾目:“ 吾孰与徐公美? ”妾 日 :“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 日 ,客 从 外 来 ,与 坐谈,问之客 曰 :“ 吾与徐公孰美? ”客 日 :“ 徐 公 不 若 君 之 美 也 明 日 徐 公 来 ,孰 视 之 ,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 自 视 ,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 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 之 美 我 者 ,畏我也;客之美 我 者 ,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王日:“ 善 」 乃 下 令 ……令 初 下 ,群 臣 进 谏,门庭若市;数 月 之 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 言 ,无可进者燕 、赵 、韩 、魏 闻 之 ,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8 .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邹忌飒齐王纳谏 讽 谏 ) B .朝眼衣冠 穿 戴 )C .时时而回进 有 时 间 ) D .皆期于齐 朝 见 )9 . 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我与城北徐公 比 ,哪个美呢?)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 的妻子之所以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C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 来 ,大王您受的蒙蔽很深啦 )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敌国都来朝见齐国 ) 1 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目的在于使齐王广开喜路,以修明朝政B .本文是一篇设喻说理的文章,设喻从实处着眼,虚写邹忌之“ 蔽” ;说理从虚处着眼,实写 " 王之蔽甚” 。

      C .本文连篇运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如妻、妾、客;私我、畏我、有求于我;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等等,这种排比结构,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 .木文有很多值得今人借鉴的地方:如 “ 察纳雅言”的行政风格, “ 兼听则明”的行事态度,层次递进、排比对称的行文技巧等1 1. 本文选自《 战国策》 ,它与其中的一些寓言故事,如 “ 狐假虎威” 、“ 画蛇添足” 、“ 鹉蚌相争”的说理形式基本一致,可以说是寓言故事,然而人们始终认为它是古典散文,这是因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 分)8 . C ( 3 分)9 . D ( 3 分)10 . B ( 3 分)11 .真实的人物; 亲历的事件( 现身说法) ;完整的说理过程( 严密的推理)( 3分,每项1分 )咸宁市如07(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成2 2 — 2 6题。

      1 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 而形貌失丽朝 服 衣 冠 “ 窥镜”, 谓其妻日:“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I I : “ 吾孰与徐公美? ” 妾日: “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 客日:“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 日: “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日:“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视之, 王之蔽甚矣! ”王日: “ 善 乃 下 令 : “ 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令初卜,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问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 于 是 人 朝 见 威 王 见 :②臣之妾私臣 私:③今齐地方千里 方:④ 能 面刺寡人之过者刺:2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朝服衣冠皆朝于齐 b .吾与徐公孰美孰视之c ,暮寝而思之阻而鼓之,不 亦 可 乎d .能谤讥于市朝相与步于中庭 24 、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译: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 2 5、邹忌没有被妻、妾、客的称赞美所迷惑,说明他具有什么样的品格? ( 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 2 分)答:□ □ □ 口2 6、 俗话说“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 邹忌进柬的方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 2分)答: 四)( 12分)22、①拜见②偏见③纵横④指摘、批 评 ( 2 分每小题0. 5 分)23、D ( 2 分)24 、① 明 天 ( 第二天) ,有客人从外边来,( 邹忌)同他坐着谈话②一年之后,即 使 ( 就是)想进谏,也有什么可说的( 4分每 句 2 分关键是:“ 旦” 、“ 坐” 、“ 期” 、“ 虽”几个字的直译 )25 、自知之明( 2 分)26 、示例: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尤其是向对方提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讲究说话的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2 分。

      只要扣住” 说话方式“ 、情、理等,即可)2007年泰兴㈠( 10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 曰 :“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一 一 《 邹忌讽齐王纳谏》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见简子大笑;简子曰:“ 子何笑? ”对曰:“ 臣有夙[ 1 ] 笑 "简子曰:“ 有以解之则可,无 以 解 之 则 死 对日:“ 当桑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还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⑵也J 简子曰:“ 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J 于是罢师而归.一 一 《 说 苑 •正谏》【 注释】[ 1 ] 夙:一向,平素[ 2J 旷:成为旷夫( 古代称成年而无妻的男子为旷夫) 。

      14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 分)用寡人之耳者 当辛之时15 、翻译下列句子:( 4分)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有以解之则可,无以解之则死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6 、第二处语段中,公卢是想告诉赵简子一个怎样的道理? ( 2 分)17 、邹忌与公卢都运用了什么进谏的方法?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 2 分) 14、使 … …听 到 ,采桑叶15、第 一 句 略 第二句:你 能 说 出 理 由 就 算 了 ,说不出理由就处死你( 有 理 由 解 释 就 算 了 ,没 有 理 由 解 释 就 处 死 你 )16、珍 惜 所 得 ;进 攻 齐 国 将 会 得 不 偿 失 ;进 攻 齐 国 会 使 赵 国 处 于 危 险 之 中 意思对 即 可 17、讽 谏 ( 意 思 对 即 可 ) ;提 意 见 也 须 讲 究 语 言 的 技 巧 ,使 听 者 心 悦 诚 服 。

      威海市2007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2题8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 曰 . “ 善J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 . 《 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 》 , ①处冒号的作用是 0( 2分)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① 臣 遁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② 四 寡 人 之 耳 者③时时而期进 ④期年之后11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12 . 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 至少写出两条)(2分)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 (共8分) 9. 战国策总结( 概括、 收束) 上文 ( 每 空1分, 共2分)10.①确实②使……听到③问或,偶 然 ④ 满 一 年 ( 每个0.5分,共2分)11.①由此看来,大 王 ( 您)受的蒙蔽很深啦。

      ②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错误的可得到上等奖赏 每句1分,共2分)12. 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善于接纳合理化建议,要讲究劝说的方式、方法等 意思对即可,每 条1分,共2分)2007年济南市( -)[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始皇议欲大苑囿①,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②曰:“ 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 始皇以故辄止二世立,乂欲漆其城优旃日:“ 善主上虽无言,臣故将请旨漆城虽于百姓愁费③,然佳哉! 漆城荡荡④,寇来不能上 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 注释] ① 苑 囿( yuan you )养禽兽以供帝王打猎的园林② 优 旃( zhan):秦朝宫廷中的 个演员。

      ③愁费:愁,忧愁;费,花费④荡荡:漂亮而光滑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①王之蔽甚矣②始皇议欲大苑囿7、下列句中加点的“ 虽” 与“ 虽欲言,无可进者” 中的“ 虽” 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漆城虽于百姓 愁 费D故虽有名马8、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甲文中,“ 王曰:‘ 善'” 表明了齐王对邹忌所言持的态度;乙文中,“ 优旃曰:‘ 善……’ 表明了他对两位君主的想法持的态度2分)10、甲、乙两文都写了成功劝谏的故事,邹忌和优旃的劝谏方式有什么异同?(4分)相同:不同:6、①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②扩大7, C8、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 别国) 9、赞 同 ;反对10、相同:充分尊重被劝说者,进行委婉的劝说,使对方易于接受不同:邹忌:设喻说理优旃:用反语讽谏巴中市2007(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 19分)邹忌讽齐王纳谏( 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 善乃下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0、下 面 句 子 朗 读 的 语 意 停 顿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3分)A、臣/ 诚知/ 不如徐公美 B 、今齐地/ 方千里,百二十/ 城C 、四境之内/ 莫不/ 有求于王D 、群 臣 / 吏 民 / 能 面 刺 / 寡人/ 之过者2 1 、下面各组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 - 组是( 3分)A、臣之妻不臣B 、皆以美干徐公C 、”欲言,无可进者D 、时时而间进不宜偏用, 使内处异法也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单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 3 、 文 中 邹 忌 先 从 切 身 经 历 设 喻 , 再 将 家 事 与 国 事 进 行 比 较 , 因 此 得 出 了“”的结论;齐威王纳谏后采取相应措施, 最终在诸国中取得了 “”的地位 4分)2 4 、汉语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上文第二段的 就是这样的成语。

      2分)2 5 、结合选段内容,试对齐威王的形象做简要分析 4分)2007金华市( 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善 乃 下 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问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 选 自 《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0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⑴臣之妻私臣⑵王之蔽甚矣⑶闻寡人之耳者⑷皆朝于齐2 1 . 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释义或根据意思从选段中找出例句,将卡片填写完整 2分)文言虚词积累卡片编号:0 0 6词例 句意 思 于臣之客欲有求于臣①皆以美于徐公②③在④到2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3 .根据选段内容完成下联 3分)上联: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下联:( - )20 .⑴偏爱⑵因受蒙蔽而不明⑶使……听到⑷朝见21 . ① 对 ② 比 ③ 能 谤 讥 于 市 朝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④皆朝于齐22 .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大臣、官吏、百姓,可得上等奖赏。

      23 .略如: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又如:臣民面刺齐王受上赏评分标准:第20题4分,每小题1分第21题2分,每格0. 5分第22题2分,意思对即可第23题3分,内容符合要求,宽对即可2007山西临汾(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甲] 既克,公问其故……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选 自 《 邹忌讽齐王纳谏》 )18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彼竭我承 ( ) ( 2)望其旗摩 ( )( 3)臣之妻科臣( ) ( 4 )今齐地方千里( )19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0 .[ 甲] [ 乙] 两文中都有结论性的话“甲] 文中结论性的话是“” 和“" ;[ 乙] 文中邹忌在劝说齐威士时,运用 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性的话是“21 .根据[ 甲北乙] 两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 甲] 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2)[ 乙] 文中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1 8 . ( 1 ) “ 充满”或 “ 士气正旺盛” ( 2)倒下 ( 3 )偏爱 ( 4 ) “ 方圆”或 “ 纵横”1 9 .( 1 )第•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 第二次击鼓勇气衰退, 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消失了。

      ( 2)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 大王)的20 .故克之 故逐之 设 喻 ( 类比) 王之蔽甚 矣21 .参考答案:( 1 )智慧表现在: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的时机,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 2)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2008年湖南省娄底市(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 吾孰与徐公美? ”妾日:“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 、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 .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本砸的- 一 项 是( 2分 ) ( )A .朝服衣冠,寒镜( 察看) B .吾妻之美我者,科我也( 偏爱)C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弊端) D .数月之后,时时而回进( 偶尔)1 0 . 下 列句子中加点的“ 之 ”与 “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 的 “ 之 ”意思和用法作回的 一 项 是( 2分) ( )A .徐公来,孰视% B .徐公不若君? 美也C .吾妻之美我者 D .暮寝而思考1 1 .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碗的一 项 是( 2分 ) ( )A .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 不为奉承所迷惑B .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C .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D .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 暮寝而思之 ” ,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1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4分)(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 2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1 3 .《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 2分)答:答案:9. C ( 2分,蔽:受蒙蔽的意思) 1 0 . B ( 2分,B项 中 的 “ 之”与例句中的“ 之 ”都是结构助词,译 为 “ 的” )1 1 . D ( 2分 ,本文主旨是通过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达到大治)1 2 . ( 1 )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2分 )( 2 )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2分)1 3 . 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 1分 ) ,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1分 ) 意思相同即可)2008浙江省绍兴市(i o 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 、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 臣 之 妻 毛 臣 ( ) ②群臣吏民能面则寡人之过者( )③ 王 之 蔽 甚 矣 ( ) ④能谤讥于市朝 , !用寡人之耳者( )1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翻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3 .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0 分)1 1、① 偏 爱 ② 指 责 ③ ( 受)蒙蔽 ④ 使 ……听到;传1 2、一年以后,即使想要进谏,也受什么可说的了1 3、邹忌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言辞委婉地进行劝说,既不失对齐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了意见。

      2008年襄樊市阅 读 文 言 文 《 邹忌讽齐王纳谏》 ,完 成1 2 - 1 6题 1 0分)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日:“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 善 乃 下 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 、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 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⑴朝服衣冠⑵吾妻之美我者,个我也1 3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 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 . 窥镜而自现 下册其辙C . 王 之 战 甚 矣 重 岩 叠 嶂 ,隐天舷日 D . 皆 朗 于 齐 朗 而 往 ,暮而归1 4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 5 . 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2 分)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及其结果1 6 . 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答案:1 2. ⑴穿 戴 ⑵ 偏 爱 1 3 . B 1 4 . 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1 5 . 切 身 经 历 齐 王 纳 谏 1 6 . 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2008黄石市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 成 9 ——1 3 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忖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 、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 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 烛邹! 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 ”公曰:“ 勿杀,寡人闻命矣 ”( 《 晏子春秋• 晏子谏杀烛邹》 )9.请 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1 分 )今齐地方千里 1 0 .查 《 古汉语词典》 ,“ 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 读“ s h t i ”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 读 “ s h u " ,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

      ② 作 名 词 ,规律,气数三 读“s h u ” ,义项有:①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 写 出 “ 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中 “ 数”的读音与词义 1分)读音: 词义:1 1 . 下 面 几 组 句 子 中 加 点 的 词 语 意 思 完 全 相 同 的 项 是 ( )( 2分)A、⑴ 时 时 而 回 进( 2 )中回力拉崩倒之声B、( 1 )臣雄知不如徐公美( 2 )此理危急存亡之秋也C、( 1 )皆以美于徐公( 2 )骈死于槽杨之间D、( 1 )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 )吾欲之南海1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 )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1 3 . 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 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 以免落下“ 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 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2分 )答案:1 1 . B 1 2 .翻译:( 1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2 )让各位诸侯听说这件事情后,认为我们的国君把鸟看得很重而把人看得很轻。

      1 3. 广 开 言 路 ( 纳谏) 不杀烛邹 借事说理( 以事喻理、 类比法、 推己及人, 均可) 正话 反 说 ( 以退为进、归谬法,皆可)2008盐城市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 成1 1 T 4题 1 5分 )【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忖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节 选 自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慰问、吊唁)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 楚王不知臣之不肖( 品行不好) ,使臣受吏民之垢( 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 ,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 父 曰 :“ 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 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 位已高而意益下( 越把自己看得低) ,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 选 自 《 贾谊集》 )1 1 .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臣/ 诚知/ 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 衣粗衣/ 冠白冠/ 后来吊 C . 一国吏民/ 皆来贺 D .今/ 齐地方/ 千里1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③孙叔敖为楚令尹 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1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②位己高而擅权者君恶之1 4 .邹忌向齐王、“ 老父 ”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5分 )答案:1 1 . ( D ) 1 2 .① 偏 爱 ②实在、确 实 ③ 担 任 ④ 离 开1 3 .①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②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1 4 .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 ( 或直言不讳 ) ,向孙叔敖进言直接陈述利害,可 以 产 生 “ 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2008浙江省丽水市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郑龙谏勿伤百姓赵简子® 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 使毋惊吾鸟 ”龙臼:“ 吾先君晋文公® 伐卫 © , 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曰:“ 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 选 自 《 金楼子》 )【 注 】①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②野人:农夫 ③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④卫:春秋时的卫国1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5分)( 1 )邹忌修八尺有余( 2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 )王之藏甚矣( 4 )赵简子出畋 ( 5)故攀木愈高者愈惧1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人爵愈贵者愈危19 . 齐 国 能 “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4分)20 . 同 样 是 “ 谏 ” ,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答案:17. ( 1)长,身高(2)确 实(3)受 蒙 蔽 而 不 明(4)打猎 (5)攀援、爬 ( 树 )18. ( 1)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偏爱我啊 2) 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3)人 的 爵 位 ( 地位 )越高就越危险 1 9 .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2 0 .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批评。

      2008年沈阳市( 一) 阅读选文,完 成8〜11题 17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 卷镜,渭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 “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 公 不 若 君 之 美 也 明 日 ,徐公来,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般甚矣8 .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窥:蔽:9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10 . 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2分)11 .下 面 是 《 吕氏春秋• 先己》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11分)( 1)夏后伯启与有扈® 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 不可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蜡而不胜,是 吾 德 薄 而 教 ⑤ 不 善 也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 ,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②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 ②浅:狭,窄小 ③教:这里指教化 ④张:乐 器上弦 ⑤修:设置 ⑥饬:通 “ 饰” ,修饰 ⑦论:评定( 1 )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战: 期年:( 2 ) 请 用 “ / ”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 ( 2分)于 是 乎 处 不 重 席 食 不 贰 味 琴 瑟 不 张( 3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②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4)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①段的内容 3分)答案: 8 . 察看;受 蒙 蔽 9.邹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彩美丽 1 0 . 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 I L ( 1 ) 作战 满 一 年 ( 2 ) 于是乎处不重席/ 食不贰味/琴 瑟 不 张 ( 3 ) ①这是( 因为) 我德行浅薄,教化不好( 的缘故) 。

      ②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 4) 夏后伯启吸取作战失败的教训,励精图治,严于律己,最终使有扈氏顺从2008辽宁十二市( - )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 答 8 — 1 0 题 1 0 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独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 下 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画进;期年之后,虽欲言及,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高缭仕0 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 高缭之事夫子0 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X可乎? "晏子曰:“ 婴仄® 陋之人也,四维® 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 吾过,是以逐之也J[ 注]①仕: 旧称做官为仕 ②夫子:晏子 ③仄陋:狭窄浅薄 ④维:维系⑤弼:纠正8 .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 )宫妇左右莫不个王 ( 2 )时时而回进_( 3 )高缭之事夫子三年 ( 4 )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_9 .翻译选文中画“”的句子。

      2分)( 1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 )高缭仕® 于晏子,晏子逐之 9. 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 4分)二、( 一) 8 . ( 1 )偏爱 ( 2 )间或,偶然 ( 3 )侍 奉 ( 4 )道 义 ( 每 题 1 分,共 4分)9 . ( 1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2 )高缭在晏子那里做官,晏子赶走了他 大意对即可,每 句 1 分,共 2分 ) 1 0 . 邹忌:敢于进谏,善于进谏;( 1 分)高缭:侍奉三年,没有提出任何建议 1 分)不 起 ( 大意对即可,2 分) 启示:我们要敢于指出别人的缺点 大意对即可,2分)共 4分2008龙岩市(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1 0 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②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 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 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③;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选 自 《 汉 书 •宣公好射》 )【 注释】① 说 ( y u e ) :同 “ 悦”高兴,喜欢②用强:使用强弓③九石名也:九石是虚名6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⑴臣之妻私臣 )⑵期年之后 )⑶非大王孰能用是? ( )7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⑵左右皆引试之8 . 从上文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 ( 答出2点)( 3分)6 、( 3 分)( 1 )偏爱 ( 2 )满一年 ( 3 )谁7 、( 4分)( 1 )臣子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2 )大臣们都拉弓试了试8 、( 3 分)( 答出一点得1 分,两点得满分)答题要点:①做人要真诚,要敢于说真话,并要讲究方法②做人要注重实际,不能爱慕虚荣。

      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2008柳州、北海市(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 善 ”乃下令: “ 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诽谤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 自 《战 国 策 ・ 邹忌讽齐王纳谏》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 敢有谏者,死! ”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 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 善哉! ”乃罢其兵[ 注 ] ① 舍 人 :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 小孺子:年轻人。

      ③ 三 旦 :三天④ 委 身 曲 附 :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⑤ 务 :一心,一定1 2、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 归纳) 一个成语 2分 )1 3、与 “ 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 加点字“ 于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皆以置从美于徐公 B、奉命于危难之间C、管夷吾举干士 D、其不己也,告之于帝1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2分 )(1)群臣吏民能间则寡人之过者( 2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 5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每 小 题3分 )( I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6 .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2分 )( 1 )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 )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五、12 . 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3 B14 ( 1)当面指责 ( 2 )满 一 年 ( “ 一年”也可)15 . ( 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 受到下等的奖赏. ( 翻译时大意得1 分 . “ 谤讥” “ 闻”译 对 得 1 分 )( 2)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 翻译时大意得1分,“ 前 ” “ 顾 ”译 对 各 1 分)16 . ( 1)都 采 用 设 喻 ( 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 2 )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

      2008年毕节市 阅 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 答 1 7 — 2 1 题 1 1 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巨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巨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善. ”乃下令:“ 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J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芳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 7 .《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 自 《》 1分)1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 )困寡人之耳者 ( )( 2 )时时而回进( )1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 0 .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4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 1 . 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 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至少写出两条) ( 2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7 . 〈 〈 战国策〉 〉( 1 分) 18、( 1)使……听到 ( 2)间或,偶然 ( 共 2 分)19 . 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错误的可得到上等奖赏。

      2 分 )20 . ①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并立刻下令:臣民们凡能指出君王错误的,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赏等级②群臣纷纷进谏一年后,人们都找不到意见可提燕赵韩魏都纷纷来齐国朝见每问2分)( 意思接近即可)21 . ①说话要注意对象②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 2分)2008年宁夏( 一)( 1 4 分)1 .用 “ I ”标出下面面线句中最明显的一处停顿 2分)①温故而知新,可 以 为 师 矣 ② 夫 大 国 ,难测也,惧 有 伏 焉 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2分)① 缕 溪 行 ,忘路之远近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3 .翻译下面句子. ( 4分)① 三 人 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燕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 2 分)①温故而知新,可 I 以为师矣。

      ② 夫 大 国 ,难测也,惧 I 有伏焉 2、 ( 2 分)① 缘 :沿着、顺着② " 得 " ' 即 " 德 ” ,感激3 、( 4 分 )① 几 个 人 在 一 起 ,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好的方面加以学习、采纳,( 对 )他们身上不好的( 如果自己也有)( 就 )加以改正②燕、赵、韩、魏几个国家听说了这件事,都 ( 来 )向齐国朝拜这就是所说的修明内政、不必用兵就可以战胜其他国家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就能取胜 )2008年烟台市5 .解 释 下 列 句 中 加 点 的 词 语 6分)( 1 )转 视 积 薪 后 ,一狼洞其中( 2 )此 中 人 语 云 :“ 不 足 为 外 人 道 也 3 )小 大 之 狱 ,虽 不 能 察 ,必以情( 4 )向 吾 不 为 斯 役 ,则久已病矣( 5 )西 蜀 之 去 南 海 ,不知几千里也( 6 )庆 历 四 年 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6 .翻 译 下 面 的 句 子 4分)( I )己 所 不 欲 ,勿 施 于 人 2 )吾 孰 与 徐 公 美 ?5. ( 1) 打洞 ( 2) 不值得 ( 3) 案件 ( 4) 困苦不堪 ( 5) 距离 ( 6) 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评分:每空1分)6. ( 1)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2分) ( 2) 我与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 2分)2008年镇江市【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帙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J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选 自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乙】太宗新即位,励 精 ( ① ) 政 道 ( ② ) ,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 雅 ( ③ ) 有 经 ( ④ )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罩其用,知无不言。

      太 宗 尝 劳 ( ⑤ )之曰:“ 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 ”( 选 自 《 旧唐书・ 魏征传》 )【 注释】①励精:振奋精神, . 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② 政 道 :施政的方略③雅:素来④经:治 理 ⑤ 劳 :慰劳1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 )熟 视 之( ) ( 2 )皆以美于徐公( )( 3 )王 之 琳 甚 矣( ) ( 4 )思 串 其 用( )1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5 . 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 甲】文 是 “ 王曰:‘ 善 ’ "【 乙】 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 ( 2 分)16 . 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 3 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7 .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 2 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3. ( 4 分)( 1 )同 “ 熟” ,仔细 ( 2 )认为 ( 3 )受蒙蔽 ( 4 )完,尽( 答对一个给1 分 )1 4 2 分)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 美” “ 私”等关键词的翻译,错一个扣1 分 )15. ( 2 分)( 太宗与之言, )未尝不欣然纳受( 答 “ 欣然”亦可)16. ( 3 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邹忌向齐王进谏时,善于借助生活中的小事,采用设喻、暗示等委婉讲道理;而魏征向唐太宗进谏时,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 要点:①设喻、暗示或委婉,得 2 分②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或 “ 敢于直谏”得 1分意思对即可)17. ( 2 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唐太宗非常思念和感激魏征,因为魏征不仅有才能,而且很正直,敢于讲真话,是忠臣、贤臣,所以尽管有时说些逆耳忠言,也能深得胸襟开阔的唐太宗的器重和厚爱。

      要点:① 答 “ 唐太宗对魏征的思念和感徽之情” ,得 1 分;②答 “ 魏征是敢于讲真话的忠吞、贤臣” ,得 1 分 惫思对即可)2008年枣庄市:( 二)阅读下面的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7—— 11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毛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善• ”乃下令:“ 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常能令初下, 群 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公叔 文 子 ( ①)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 ② )见曰:“ 严矣?”文子曰:“ 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之治哉? ”公叔子曰:“ 严则下喑( ③ ) 下喑,则 上 ( ④ )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盖闻之也:顺 针 缕 ( ⑤ )者成帷幕,合升斗者买仓康 ( ⑥ ) ,并小流而成江海。

      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 ”——《说 范 • 政理》注:①公叔文子:人名. 复胜公叔② 公 叔 子 :人名③喑:哑,不能说话④上:指朝廷 ⑤缕:线 ⑥仓縻:仓库7 .甲、乙选文都出自汉代刘向编写的作品,《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 体史书《 》 . 该史书记录了从战国到秦末近二百五十年间的历史 2分)8 . 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臣之妻科臣: 今齐地方千里:能面则寡人之过者: 合升斗者米仓縻:9 .用乙文中的话来说“ 王之蔽”的结果 2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0 .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1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 )宁云妨国之治哉?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1 .甲、乙两文的劝说有什么共同特点?( 2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6 、 “ 野旷”句写遥天无际,前路茫茫;“ 江清”句以拟人手法写月影多情,似与人亲,慰人寂寞;烟际泊宿,恍然置身海角天涯、寂寥无人之境,凄然四顾,更觉得家乡之远。

      看似写景. 实际上在表达独客异乡的惆怅之情评分:共3分每要点1分. )7 . 战 国 策 国 别( 评分:共2分 . 每 空1分 )8 . 偏爱 土 地 方 圆 指 责 使 …… ( 充) 实( 评分:共4分 . 每 空1分 )9 . 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10 . ( I )群臣都来进谏,门庭、院内像集市一样 2 ) 难道说妨碍治理国家吗?( 共2分 . 每 句1分 )11 . 都采取了设喻( 比喻) 的方法来巧妙地进谏 评分:2分. 惫思对即可 课外相关文段2004广东省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6分)大宗有•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 ' 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 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 '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 ”大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 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 选 自 《 贞观政要》)( 1) 本文主要写了 一件什么事? ( 2 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 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 2 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 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 用 “ / ”线标示出需要加际点符号的位置。

      ( 2 分)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1、 6分( 1) 2 分( 唐) 太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宫人,经皇后劝谏才改变主意 2) 2 分 劝谏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3) 2 分 太宗有一骏马/ 特爱之/ 恒于宫中养饲/ 无病而暴死/ 太宗怒养马宫人/ 将杀之 错、漏、多一处扣0. 5分,扣完本小题分值为止)2004黄石( - )曲突徒薪( io分)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 旁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 远徒其薪, 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 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论功而请赏,' 曲突徒薪’ 无恩泽, 焦面烂额为上客耳耶” 主人乃寤而请之 ( 选 自 《 汉书》 )10 . 解释句中带点的词 2 分)A. 曲突 续 薪 ( )B. 客用主人更为曲突( )11 .下列句中的“ 而”字 与 “ 出淤泥而不染”中 的 “ 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今论功W请赏 B . W不录言曲突者 C .执策四临之 D .溪深加鱼肥1 2 . 在横线上写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2分 )A .余各以功次坐 B .终亡火患C .主人乃寤而请之 D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1 3 .翻译句子: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2分 )1 4 . 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N那些道理?( 2分)答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0 . A .转移 B .对……说 2分) 1 1 . B ( 2分 )1 2 . A . “ 坐 ”同 “ 座 ” B . “ 亡 ”同 “ 无" C . “ 寤”同 " 悟 ” D . " 畔 ”同 " 叛( 2分 )1 3 .以前如果你能听取那个人的建议,就不需要演样摆酒席请客,也就不会发生火灾 2分 )1 4 .①人要善于听从别人的建议,知错就改 1分 )②做任何事都要有预见性,才能有备无患 1分)徐州市2004( 二)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日: “ 敢有谏者死! ”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

      吴王日:“ 子来,何若沾衣如此! ”对曰:“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旦”吴王曰:“ 善哉! ”乃罢其兵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2分 )① 敢 有 厚 者 死 ( ) ②螳螂 等 身 曲 附 ( )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 )①如是者再三译文:②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译文:1 0 .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成语是 1分 )( 二 )8 .① 规 劝 ( 劝说)使改正错误,劝谏 ② 弯 曲9 .①像这样的情况发生( 出现)了多次②这三个都想得到它们眼前的好处,却没有想到它们身后的灾祸1 0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南宁市2004 ( 二 )庞葱e 与太子质②于邯郸苞,谓魏王曰: ' ' 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 乎 ? ”王曰:“ 否 ” “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 乎 ? ”王 曰 :“ 寡人疑之矣 ”“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 乎 ? ”王日:“ 寡人信之矣 "庞 葱 曰 :"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二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 矣 愿王察之 ”王 曰 :“ 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 自 《 战国策 • 魏策》 )[ 注释] : ① 庞 葱 :人 名 ,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 质 :做人质③ 邯 郸(hdnddn):地 名 ,赵国的都城④ 大 梁 :地 名 ,魏国的都城10. 下 列 句 子 中 加 点 词 解 释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A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去 :距离B .而以臣者过于三人矣 议 :诽谤C .愿王搴之 察:观察D .后太子牙质,果不得见 罢 :结束11 .翻译画横线的句子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12 .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13 .后 人 从 这 个 故 事 中 概 括 出 成 语 “ 三人 成 虎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10. C 1 1.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明摆着的事,但是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的有考虑了 12. 担 忧 邯 郸 距 离 大 梁 大 远 ,有人挑拨离间,使魏王对自己失去信任1 3 .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2004济南市(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 王之伐越,何 也 ?”曰:“ 政乱兵弱 ”杜子曰:“ 臣患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踊 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 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 《 韩 非 子 •喻 老 》 )[ 注释] :庄 蹒( qiao):人 名 7 .用 “ /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划一处)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庄踽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9 .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10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楚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7 .王 之 弱 乱 / 非 越 之 下 也 8 .庄 踊 在 楚 国 境 内 做 强 盗 ( 横行霸道) ,但官吏禁止不了他,这是政事混乱啊 只要意思对即可 ) 9 .目不见睫: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 ,比喻不能省察自己或见远而不见近自知之明:了解 自 己 ( 多指缺点)了解得透彻的能 力 1 0 .楚庄王“ 欲伐越” ,但听了杜子的进谏后,“ 乃止” 可以看出楚庄王是一个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宁波市2004( 二)善呼者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 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 ”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 臣能呼 ”公孙龙顾谓弟子曰:“ 门下故有能呼者乎? ”对日:“ 无有 ”公孙龙日:“ 与之弟子籍! ”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上,而航在一汜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者来 ( 《 淮南子•道应训》 )注释:①公孙龙:战国时赵人,姓公孙,名龙,字子秉,名家代表人物②汜:河岸24、下面是从古汉语词典中查出的“ 游 ”字 的4 个义项,请 为 “ 龙不能与游”的“ 游 ”字选择一个正确的义项 2 分 )A、游玩,游览 B、游历,游学25、下列句中加△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日( 衣服)△C、门下故有能呼者乎( 原本,原先)△C、交往,交际 D、游走,游动( 2 分 )B、D、公孙龙顾谓弟子曰( 回头)△往 说 燕 王 ( 游说,劝说)△26、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2 分 )与之弟子籍A、和他的弟子一起登记C、和他弟子籍贯相同27、请 对 “ 公孙龙”( 或 “ 善呼者” )B、给他弟子的身份D、给他弟子的书籍的所作所为,作一简评 2 分 )▲( 一) 21、 ①向西进军 ②轻视 ③ 通 ” 趋 “ , 疾走, 追逐 ④逃亡, 逃跑 22、A23、( 庞涓)和他的轻快精锐部队把两天的行程并在一天来追赶齐军。

      译文意思接近即可)( 二)24、C 25> A 26、B 27、例如:①公孙龙知人善任,广纳贤才,能用人之长②善呼者为谋求职业,勇于自荐,以发挥自己的才能③公孙龙收罗 “ 鸡鸣狗盗”之徒,浪费了人力资源,助长了人浮于事的风气 任选一个人物发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给分)2007年南通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 —2 3题15分)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①野左右日:“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 ” 文侯曰:“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②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 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J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③于己也,皆朝于魏 魏由是始大于三晋, 诸侯莫能与之争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 文侯问于群臣曰:“ 我何如主? ”皆曰:“ 仁君/ 任 座日:“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予,何谓仁君? ”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日:“ 仁君也J文侯日:“ 何以知之? ”对曰:“ 旦盟羞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主宣直1 一臣是 以 知 之 文 侯 悦 ,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 自 《 资治通鉴》)( 注) ①适:到……去 ②罢:了结,③讲:和解2 0 .结合语境写出卜. 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①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 ②皆朝于魏 ()③ 二 国 皆 怒 而 考 () ④便乐羊伐中山 ()2 1 .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例句:君将安?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B.晏婴,齐石习辞者也(《 晏子使楚》)C.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D.辍耕石垄上(《 陈涉世家》)2 2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2 3 . 读了上文以后,你觉得魏文侯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分)20 . ①军队②朝见、朝拜③离开④派、派 遣 ( 每小题1 分,共4 分)21 . D( 3 分)22 . 我听说君王仁义臣下就正直,刚才任崖的话坦率直爽,我因此知道您仁义 闻、向者、是以,每词1分:句子大意,1分共 4 分)23 . 信守诺言,能搞好与邻国的关系,善于接受臣下的意见 每点2 分,答出两点得4 分,意思对即可)黄冈市2007【 乙】 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楚令尹匕一国, 吏民皆来 贺 .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7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 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咒 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父日:“ 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 敬受命,愿 闻 余 教 父 曰 :“ 位已高意益下 ®, 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孙叔敖对曰:“ 甚善,谨记之J【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1 3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⑵ 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晋之( )1 4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 3 分)( 1 )( 2 )( 3)1 5 .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 纳言”相关的事例 除甲、乙两文之外) ( 1 分)示例: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 “ 贞观之治”的盛世1 3 . ⑴ 离开( 背弃) ;⑵厌恶( 嫌弃) 2分 , 每 空 1 分)1 4 . ( 1 ) 位高意下;( 2 ) 官大心小;( 3) 禄厚不取 3 分,每小题1 分,意近即可) 15. ( 1) 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2) 楚王听取墨子的谏言,停止攻打宋国 1分,符合要求即可)2007温州市( 三)( 10分)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日:“ 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 日 ‘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工日:'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 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 自 《 资治通鉴•唐纪》 )【 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21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朕少野弓矢 ( 2)旨非良材(3)朕始悟何者辨之未精也_____ ( 4)藜延见22 . 选出与“ 问以民间疾苦”中 的 “ 以 " 意思相同的 一 项 ( )(3 分)A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 以塞忠谏之路也C . 皆以美于徐公 D . 咨臣以当世之事23 . 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位怎样的君主?(3 分)21. ( 1)喜爱、爱好 (2)全、都 (3)从前 ( 4)屡次、多次22. D2 3 . 唐太宗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国家,善于自省,善于纳谏的君主2008年桂林市( 二 )阅 读 《 秋水》选段,完成9 一 1 2 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浚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J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 )① 里浮向若而叹曰 望洋:望洋;抬头仰望的样子②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巧 闻:闻:见闻,见识③今我睹子之难身也 穷 :穷,穷尽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A .野 语 有 之 曰 (之:代词,指代这种说法或这样的说法 )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 于 " 与 现 代 汉 语 “ 至于”用法相同 )C. “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 黑质而白章”两句中的“ 而用法相同D、“ 河伯始旋其面目”中 的 “ 始”与 “ 始吾弗信”中 的 “ 始”意思不一样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每小题2分 )① 闻 道 百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译文:听到上百条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就是说我呀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我永远被得大道( 学识渊博或见识广博)的 人 耻 笑 ( 取笑、笑话)1 2 .河伯对自己的认识前后发生的变化,给我们哪些启示? ( 3分)答:大与小是相对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自满 答出不要妄自尊大,不要骄傲自满的意思即可得2分 )2008杭州苏世长讽谏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日:“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 ”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日:“ 今日畋,乐乎? ”世长对曰:“ 陛下废万机,事畋①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 ”高祖色变,既而笑曰:“ 狂态发耶? ”对曰:“ 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日:“ 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 " 高 祖 曰 :“ 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 ”对臼:“ 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乂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选 自 《 唐语林》 )注:①畋:打猎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

      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 ③欲拨其乱,宁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1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高祖责其后眼( 降服) B .万 夫 敛 手 ( 收 )C.陛 下 廖 万 机 ( 废除) D .诚 非 所 喜 ( 应当)2 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 A .遂笑顶释之B .今因隋考侈C.实谓惩其奢淫D .今于隋宫之内酿泉为酒,泉香加酒洌无案牍之劳形既克,公问募故骈死于槽杨之间2 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 4分)( 1)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2 )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2 2 .从第二段苏世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 4分 )19、C2 0、B D2 1、( 1 ) “ 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 !”(2) “ 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2 2、敢于直谏,耿直无私,胆魄过人附录:文言文译文武德四年, 高祖平定王世充后, 他的行分仆射苏世长带着汉南来归顺 高祖指责他归顺迟了。

      苏世长深深作了一个揖说: “自古以来帝王登基,都是用擒鹿来作比喻,一个人获得了,其他众人便放手了哪里有捕获鹿以后,还忿恨其他同猎的人,追究他们争夺鹿的罪名呢? ”高祖和他有旧交,便一笑而过后来苏世长与高祖在高陵围猎,那天收获很多,高祖命令将捕获的禽兽陈列在旌门高祖环顾四周后问众位大臣说: “ 今天围猎,快乐吗? ”苏世长回答说: “ 皇上您错过了许许多多的猎物,今天围猎,不过收获一百来只,不算十分快乐!”皇上吃惊得脸色都变了,后来又笑着说: “ 你发颠了吗? "苏世长回答说: “ 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 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 ”苏世长曾经在披香殿侍候皇上用餐,酒喝到高兴的时候, 上奏道: “ 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 ”高祖回答说: “ 你好进谏像个直率的人,其实内心狡诈你难道不知道这座宫殿是我建的,为什么要假装不知道而怀疑是隋炀帝建的呢? ”苏世长回答说: “ 我实在不知道,只是看见倾宫、鹿台、琉璃等如此奢华,不是一位崇尚节约的君王所做的如果真是您建造的,实在不合适呀!我是一介武夫,有幸能在这里陪侍看见皇上的房屋能蔽风霜,就认为足够了。

      隋炀帝因为竭尽奢靡,百姓不堪忍受而造反,您得到了江山,其实是对他竭尽奢靡的惩罚,自己也要不忘节俭呀现在在他的宫殿内乂大加装饰,想拨乱反正,难道可能吗? ”高祖每次都给他好的脸色苏世长前前后后多次进谏,高祖从中得到极大的好处2003肇 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①一②题 6分 )齐桓公设庭燎3 , 为士之欲造见者 期年, 而士不至 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之术②见者,桓公日: “ 九九何足以见乎? ” 鄙人对曰: “ 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臣闻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以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 夫泰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所以成大也 ”桓公曰:“ 善 ”乃因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矣 注释】①古时国家有大事,庭中用以照明的火炬② 古 代 的 种 算 法 ①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 ②请简要说说“ 期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齐国的主要原因 2 分)1、( I )①天下的土人,都以为自己的见识不如君王,所以不敢来。

      ②至于九九算法,是一种微薄的技能,但君王您还重视它,何况那些超过九九算法的( 大技能)呢? ( 2)齐桓公听了东野鄙人的劝告,开始礼待有 技之长的人, 这种不拘一格招纳、使用人才的举措 吸 引 “ 四方之土” 一起来到齐国 答 “ 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或“ 夫泰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所以成大也 ”不能算全对)2、略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