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诊断学第十章诊断思路与方法文档资料.ppt
15页第十章 诊断思路与方法主讲:杨小桥 概述四诊与辨证的关系: 四诊是收集病情资料的过程,是辨证与辨病的前提与依据 辨证是运用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来概括疾病当前阶段的病理本质的过程第一节 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一、判断病情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1.病情资料的完整性①含义:指主诉、病史、症状、体征等病情资料尽可能完整、全面 ②意义:只有完整的病情资料,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防止漏诊与误诊 ③要求:收集临床资料要整体审查,四诊合参,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查或专科检查 2.病情资料的系统性 ①含义:指病情资料的条理化 ②意义:只有收集到系统性的病情资料,才能作出正确的病情诊断 ③要求:对收集到的病情资料需要归纳整理,使之条理清晰,主次分明二、评价病情资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1.意义 是作出正确诊断的重要条件 2.要求 一方面医生要准确地运用每一种诊法,善于抓住病情的主次、本质,另一方面则应运用有关检查手段,以保证病情资料的可靠性 三、分析病情资料的一致性程度 1.病情资料与所主病证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但在有时会出现“舌脉不符”、“脉症不相应”等复杂的病理情况。
2.要求 医生应认真询问、检查,全面掌握病情,熟悉中医学理论,并善于分析思考,把握病证的本质3.脉证从舍的意义 不能简单地舍弃某些病情资料,而是舍弃那些常规的,一般的认识,应注意了解其所提示的特殊诊断意义 四、辨别病情资料的属性 (一)必要性资料 诊断一种疾病或证侯时所必须见到的主要资料 (二)特异性资料 一种疾病或证侯所特有的资料 (三)偶见性资料 一种疾病或证侯的诊断过程中偶然所见到的资料 (四)否定性资料 在诊断过程中,用来否定某种疾病或证侯的资料第二节 辨证的思维、方法和内容一、辨证的思维法则(一)以主症为中心进行辨证1.主症的概念:是病人所有病情资料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医生从患者的主诉中加以分析而确定的2.主症的诊断意义 ①可初步确定病位②可提示病性③可同时提供病位和病性(二)力求一证概括全部表现(三)首先考虑常见与多发证(四)在辨证过程中修正和完善二、辨证的逻辑思维 (一)辩证的逻辑思维方法: 1.类比法 2.归纳法3.演绎法 4.反证法 5.其他方法 ①预测法 ②试探法 ③经验再现法(二)辨证的思维要点1.掌握辨证要点,鉴别证间差异。
2.分清证的主次,注意证间转化3.详审证间标本,区分先后因果4.辨明寒热虚实,识别证候真假 三、辨证的基本内容和步骤(一)辨病因(二)辨病位 方法: ①表里定位法 ②上下定位法 ③气血定位法 ④脏腑定位法(三)辨病性(四)辨病势(五)辨病机(六)辨证名 第三节 疾病诊断的方法和内容 概述(一)疾病的概念 指在一定的病因(包括六淫、七情、遗传、饮食、劳逸、外伤等)作用下,人体内部及人体与环境的平衡协调状态遭到破坏,所引起的具有自身演变规律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二)辩病与辨证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存在着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特殊关系 区别:“辨证”主要揭示病变当前的主要矛盾 “辨病”主要提示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
一、疾病诊断的一般方法和途径(一)依据发病特点辨病 1.年龄、性别 2.时令、邪气致病的特点 3.疾病自身的发病特点(二)依据病因病史辨病(三)依据主症和特征症辨病(四)依据特发人群辨病二、病名诊断的方法与正确运用 (一)疾病命名的方式1.本质属性命名法依据主要症状主要体征、主要病因、主要病性、时令气候等能揭示疾病本质属性的病理因素来命名,如顿咳、中暑、感冒 2.形象寓意命名法根据普通事物的特有形象或特殊的寓意来命名:一是根据症状结合比喻而命名,如鹤膝风;二是病名含有特殊的寓意,如霍乱3.特征组合命名法根据疾病的两种以上的病理特征的组合命名,如胸痹、蛔厥、脐风、胁痛、羊痫风4.附加条件命名法即在突出有关病理因素的前提下,依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发病条件及是否有传染性附加条件而命名,如慢惊风、子肿、疫疠二)正确对待中医病名由于中医的病名非常精炼,不少是据病状而名病,或实际为病类概念(如痹、厥、暑温风温)并不都是真正独立的具体病种因而要正确区分以免影响疾病的正确诊断三、辨病的诊断学意义 (一)总揽病变全局 (二)治疗针对性强四、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一)辨病在先,以病限证 (二)从病辨证、深化认识 辨病以获得对疾病的整体本质和全过程病变规律的认识。
在辨病的基础上进一步辨证,又可获得疾病不同阶段病机特点的具体认识三)辨病、辨证相得益彰 谢谢 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