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洋务运动局限性分析(共3页).doc
5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洋务运动局限性分析摘要:洋务运动是在洋务派领导下,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为目的具有资本主义因素的进步运动它在中国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洋务运动的失败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局限性的思考本文主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并对其失败原因进行解释,并由此得到启示 关键词:洋务运动; 封建制度;制度变迁; 局限性; 启示洋务运动是在清朝统治末期,外部面临着西列卿的侵略,内部又有这着人民大规模的反抗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兴起的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清朝封建集团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买办性的官僚军阀他们在与外国的交涉和镇压人民起义的过程中,不但认为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可以调解和妥协,“借洋助剿”,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而且认识到列强船坚炮利,技术精良,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达到维护的封建统治的目的这部分人就是当时清政府内当权的洋务派,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所从事的洋务,史称洋务运动所谓“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练、学习外洋、使用、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事物有关的一切事情。
洋务运动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登上历史舞台的,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它呈现经济的资本主义化及由此带来政治体制、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进步趋势,同时也呈现国家主权独立地位的丧失和破坏、国弱民贫等方面的倒退趋势洋务运动作为这两种趋势中的重大历史事物,重要性和复杂性十分明显研究洋务运动,对其局限性的研究就不可避免,而且很有必要的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多方面的,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在此,仅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进行解析首先,所谓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应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1】其实质就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2)因而任何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组织都会有自己的制度,借以约束其公民或成员的行为,进而达到维持统治及组织正常运行的目的清王朝也是一样的,其封建体制虽已经腐朽不堪,但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注定了它只会允许洋务派的小修小补,而不会让洋务运动涉及到政治体制的层面其次,“制度对人类社会史至关重要的,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秩序,并进而对社会走向产生影响3)p8对于洋务运动的领导人来说,他们作为清王朝的忠实支持者,他们的行为始终受到清王朝的封建王权的影响。
因而洋务派虽然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开办洋务企业,甚至派遣流学生,考察团,对西方的各个方面技术知识进行学习,但是,一旦留学生学会了西方的生活,思维方式,他们便无法接受,并第一时间召回考察团对西方各国的考察也是片面的其实我们也可以想象的到,那些官员对西方知识浅层次的了解或者是压根就弄不明白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是怎样一回事再次,所谓的制度变迁就是指从一种制度安排,经过人们的修正、完善、更改、替代、转换、废除、创立、创新等各种方法而变为另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所以制度变迁也就是制度变革、制度变化、制度更新然而,一个国家制度的变迁是需要成本的,及所谓的交易成本的存在进行制度创新要做到:合理产权安排,降低交易成本,规范游戏规则,重构组织体系3)p9 显然,洋务运动是做不到的要想使清政府真正的走出困境,就必须要进行制度创新,但是这样的交易成本是巨大的,清王朝统治者或者说是顽固派,他们不可能拿自己现有的权力,利益乃至生存条件冒险,受到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他们也看不到现有体制难以生存的弊端在他们眼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4)p9清王朝依旧奉行传统的自然经济体制,统治区域内的所有土地.资源.甚至是广大的被统治阶层--农民,也都是清王朝封建制度的附属品。
而那些官员也依旧是为了统治阶层服务的,这也就导致了,清王朝要想进行制度的变迁就必须进行自下而上的革命,或者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受小农阶级局限的影响,革命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清政府也不会容忍而自上而下的改革更是不可能,洋务派没有改革的实力,也没有改革的动机,他们无法抵御保守派的攻击其实,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在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无法冲破旧的制度,并受到重重阻力的影响:统治阶级内部的顽固派、下层的农民、西方列强的压制等等可以说,“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5)p49从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分析中,我们可以的到以下启示:1. 制度作为科学技术进而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因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可以使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要避免负面影响的出现,就必须减少对制度的认为干扰,程序公平对此是非常重要的,要注重弱势群体的利益,社会公共事务领域内的制度不能仅考虑强势群体的偏好清政府在统治时就过多的考虑了本阶层的利益,对其他阶层一味的剥削洋务运动的开展也只是片面的为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失去了民心,失去了主权,又何来安定的统治?2. 存在于统治末期的改革或求强求富运动,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取得成功,就要对原有的已经落伍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变革。
而制度的变迁是需要极高的代价、需要远见卓识和勇气的因而,作为制度变迁的最有力推行者的统治当局或者说是政府,就要不遗余力的为制度的完善和变迁提供良好的环境,清除不必要的阻力3. 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的存在所谓路径依赖是今天的制度创新受以往制度的影响;一个国家一旦形成某种特殊的发展轨迹以后,无论是好是坏,都有一种沿着这种路径走下去的“惯性”沿着既定的制度方向或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方向或路径往下滑;弄得不好,它们还会被锁定在某种制度无效率的状态之中而如果制度创新进入了锁定状态,要纠偏归正就会变得十分困难任何一项制度一旦实行开来,将会导致产生一种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沿着某种方向或路径运作的制度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或自行发挥自己的影响,由此制约下一轮的制度创新 由此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触及到清王朝的统治制度,是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有着一定关系的这也要求作为制度变迁主体的团体与个人,要正确的看待路径依赖,合理、适时、适当的进行制度创新总结 【1】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2)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 87页,商务印书馆 1962 (3)王洪涛 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07 (4)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25卷【M】。
北京:故宫博物院影印本,1930 (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7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