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理解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doc
6页科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如何理解经济因素给世界政治的影响 学院: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姓名:韩勇 学号:200909030010 日期:2011.10.23 如何理解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历史的发展证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潮流中,世界政治经济难免受到极大的影响,究其原因,冷战时期在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占有突出地位,而现在经济技术因素占有突出地位,在国际关系中起着显著的作用人们从冷战中吸取了教训,意识到仅凭军事力量并不足以压倒对方,军事力量的强大必须有足够的经济技术力量做基础否则,军事负担超过经济可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国力的削弱,甚至导致社会的动荡与解体。
冷战结束后,各国都把发展科技经济放在首位,把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和科技合作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以地缘、民族、宗教关系为纽带,积极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寻求和开辟经济贸易关系的途径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成为各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目标和实质内容之一在国际关系中,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经济上的矛盾与争夺,控制与反控制,制裁与反制裁成为国际斗争的重要形式其中,经济的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很明显,其一,在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际力量此消彼长,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在当今世界,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反对构筑单极世界的各种力量共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其二,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必然推动世界政治的多极化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出现于冷战时期,从而对两极世界政治格局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冷战后,随着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力的增大,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已远远超出经济领域,正在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一)促进发展模式创新。
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全球公司阶段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无论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如何调整变化,不考虑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机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进的发展模式 (二)促进国际利益融合利益融合既表现在经济领域,又表现在其他领域;既表现在双边领域又表现在多边领域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逐步深化,俱荣俱损局面开始形成全球经济链条越拧越紧,一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依赖增强除国家利益外,共同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明显增多利益融合有利于国家关系改善,国家间协调合作增多,出于不同利益而形成的不同“志愿者联盟”不断出现谋霸权、搞对抗,坚持集团政治和冷战思维越来越不得人心 (三)促进安全内涵扩展安全已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增大,涉及到经济、民生、社会和自然等广泛领域非传统安全主要由人类发展的不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不协调引起,其实质是发展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模糊了安全与发展的界限,增大了国际安全合作的紧迫性,挑战着传统安全的主导地位,缓和了国家间的军事对抗关系。
如恐怖主义和气候变化不是任何单一国家能够解决得了的,美国在反恐中不得不多方借重国际社会又如,美俄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矛盾尖锐,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总的来说合作顺利 (四)促进国家主权转移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组织的发展仅1990至1998年,国际组织就从26656个增至48350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25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成为全球性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实施者、全球性问题的管理者和全球性争端的解决者WTO在其《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中,全面规定了WTO解决贸易争端的政治方法、法律方法、裁决执行与监督以及救济办法等,并专门设立了争端解决机构(DSB)的确,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家主权仍然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国家主权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向各种各样的其他非政府国际组织转移社会权利全球化还促使一国的国内规则尽可能与国际规则协调与一致二是西方与非西方国家共同主导将来随着美国“一超”地位和西方力量优势的逐步丧失,西方的主导地位将难以维系,多极、西方与非西方将共同主导新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民主化将得到发展。
三是国际组织作用增强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将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强化,对大国和“问题国家”的约束将得到加强四是国际治理多样化全球性问题增多将促进国际治理模式多样化,如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大国共治与中小国家共治、全球性国际组织治理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治理等相互结合和相互补充五是和平渐进性以往国际体系的变革都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这一次国际体系转型可能在保持总体和平状态下通过大国之间、南北方国家间的斗争、协商、妥协以渐进式改良逐步完成 (六)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人类有可能在全球化、全球性问题、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础上,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对西方文明的总体超越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世界经济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跨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平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也要面临着其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挑战 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新科技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财富的增长速度,促使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资源和市场: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和生产过程的分解,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新的机会和条件:而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各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降低了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成本,导致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的日益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受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因此,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各国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稳定发展。
国际社会还应共同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互惠共赢的多边经济体制,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