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衔接探析.docx
12页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衔接探析 余景波 张娜娜 李开锋摘 要: 专业课程教学和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要求衔接,可以解决专业课程教学与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实践脱节问题然而,两者衔接,会受到高职院校支持力度、师资水平和学生层次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应在顾及两者衔接影响因素和确定两者衔接原则基础上,从学校、教师、学生以及事后评价等方面,探寻两者衔接的路径,以提升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Key: 高职; 土建类专业; 专业课程教学; 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 衔接: G712 文献标志码: A : 1671-2153(2020)04-0016-05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要开展的一项工作[1],其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所高职院校都渴望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2],以此向外界展示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然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成绩,往往与专业课程教学有着密切关联性[3]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要求,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取得成功的关键[4]。
省级学生职业技能赛项是省政府组织的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关注度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赛事,可以很好地体现专业技能内容和要求[5]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赛项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6],前者偏重于理论知识,而后者侧重于实践能力考核因此,两者衔接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成绩本文尝试以高职土建类专业省级“建筑工程识图”赛项为例,探析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衔接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相关路径等问题一、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衔接的重要性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类型[7],其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身份这就意味着高职教育要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学生职业技能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目前,高职学生可以选择职业技能大赛的种类比较多,其中对高职人才培养有指向标作用的是省(市)政府设置的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因此,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赛项衔接有着重要意义一)有助于增强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高职院校每个专业都有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设置的“初心”能否被守住,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能不能实现专业课程设置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的。
每个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不一样,而要获得专业技能,需要专业课程教学的支撑学生所应该掌握的重要的职业技能,往往可以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赛项的要求体现出来如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建筑工程识图”赛项,要求高职学生会识图和绘图[8]并且设置好了考核要点,每个考核点所对应的内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参考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考核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围绕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要求有针对性地展开,从而避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陷入“混乱”省级“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内容对应高职土建类专业“建筑工程识图与房屋构造”“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建筑CAD”等专业课程,如果将其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衔接起来,每个课程的重难点和学生所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将十分明确,这有助于专业教师了解所讲授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有效衔接,有助于提高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课程是学生获取专业职业技能的重要载体,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二)有助于培养高职土建类学生“工匠精神”高職土建类学生“工匠精神”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但是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高职土建类学生最基本专业技能就是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它决定了高职土建类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何让学生获取扎实的建筑工程识图能力,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获得专业技能知识,主要来源于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目前,省级“建筑工程识图”赛项,体现了高职土建类学生所应该掌握的比较高的专业技能,这些是他们未来成为“工匠”的基本要求因此,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赛项衔接,首先,能让建筑工程识图要求和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便于学生明确建筑工程识图要求,并且开展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为他们未来掌握过硬的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奠定基础其次,能让学生对建筑工程识图知识充满无限的向往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衔接,学生可以从专业课程教学中感受到建筑工程识图的无穷魅力,从而培养他们探求新知识的能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最后,让学生更多接触实际案例,感受真实的建筑行业工作环境,从而培养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有助于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了新业态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职教本科教育的出现,也意味着对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新旧动能转换、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双高”计划、“1+X”证书制度的实施,都影响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这情况下,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更要符合新形势下土建类人才培养需求但是,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所面对教育对象的文化知识基础层次不同,这就意味着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会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知识基础,这样就会导致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难度和实用性处于一般水平,而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内容,往往贴近建筑类行业实际应用,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如果能够衔接起来,这样就可以提高高职土建类学生培养水平目前,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传统式和面向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前者侧重于理论讲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而后者重视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两种模式的选择决定了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的衔接程度,进而影响着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在未来大赛中能否展示自己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二、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衔接影响因素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要求衔接,归根结底是高职土建类教学模式变化,更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任何一种形式的改革,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衔接,主要会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基本要素制约和影响这三者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程度,决定了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衔接程度和效果一)学校因素首先,高职土建类专业是否受学校重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进入升级转型期,建筑市场人才需求逐渐出现“疲软”现象,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对高职土建类专业重视程度,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和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衔接,因为这项工作需要耗费时间和财力,没有学校支持,单靠一个专业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其次,高职院校所能提供的硬件资源,决定着两者衔接的成效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支撑,离开这些硬件条件,教学工作会陷入理论教学状态,从而背离高职教育的“初心”省级职业技能大赛赛项,主要考察土建类专业学生在实际情况中,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硬件资源的支撑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能否提供符合土建类专业教学要求的硬件支撑资源,是两者能否实现衔接,并且取得实际效果的关键性基础良好的硬件资源,可以比较好地支撑两者衔接,反之,可能会起到相反作用。
最后,高职院校办学形成的软条件,决定着两者衔接的程度高职院校软条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所需要的氛围条件,这些条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所需要的内涵要素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重要的软件条件,也是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支撑,它可以决定整个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能为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职业技能大赛赛项相衔接,提供很好的制度保障体系,也是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衔接的前提二)教师因素教师是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决定着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方向由于受到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组建高水平教师队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目前,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师队伍,主要分为教学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队伍建筑行业是一个包容性比较强的行业,使得在校的某些专业任课教师会在教学之余,承担企业行业的研发工作,没有将精力放在研究两者衔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导致课程教学内容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衔接缺乏理论支撑,此时,就会出现课程教学内容只是在形式上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衔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两者衔接的可行性问题,使得其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关键在于专业教师师德建设问题高职土建类教师缺乏专业对口性,也是造成两者衔接出现问题的原因,土建类专业是比较特殊的专业,专业教师招聘难度较大,有时为了解决专业教师配备问题,高职院校往往会让非专业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比如让园林技术专业教师承担土建专业教学任务,这些教师对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要求的把握,可能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上,造成两者衔接的“无效性”三)学生因素随着《国家职业改革实施方案》实施,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培养已经进入了本科、专科、高职扩招等多层次培养并存的局面不同生源层次学生知识基础不同,使得他们接受专业知识情况不同1)本科层次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好,他们能够比较好地掌握省级“建筑工程识图”赛项能力要求,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角色,他们也会主动配合专业教师开展教学和培训工作,但是,也存在一个亟待解决问题,省级“建筑工程识图”赛项是否满足高职本科层次学习需求,還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工作2)专科层次学生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使得学生适应新知识基础的能力也不相同专科层次学生主要分为公办高职学生和民办高职学生前者基础较好,能够比较快地接受知识,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能够较好地掌握,能够在课堂教学基础上掌握高层次的知识。
而后者对专业课程教学和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衔接的教学方法的适应性稍差一些3)高职扩招来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很差,很难适应两者融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衔接路径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衔接,要针对影响和制约两者衔接的因素,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和路径,以确保两者衔接取得预期效果一)原则符合学生全面成长需要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衔接,归根结底是为建筑行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学生全面成长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衔接,要突出专业特点,高职土建类专业具有综合性特点,因此,专业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应该结合多学科知识进行设计,要考虑多层次学生的需求学生全面成长包含了学生职业技能和人文素质,因此,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衔接,要围绕专业需求,进行科学论证符合学校客观实际条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要立足学校客观实际情况首先,要考虑生源情况生源结构的变化造成教学方式改变,使得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方式不能采取单一模式其次,要考虑高职院校办学层次随着国家试点职业教育本科,高职院校办学层次呈现出了差异化发展趋势,因此,高职院校要立足自己办学层次,探寻符合自身特点教学、学生管理和学习方式,实现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对策1. 学校层面首先,梳理专业课程体系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衔接,关键是建筑识图和构造类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