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生成就动机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完成)-4.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01412813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生成就动机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摘要:数学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学生和教师比较头疼的科目,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本人将通过分析成就动机和数学成绩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剖析一些有效地策略,同时还将会调查环城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动机、策略、与数学成绩的现状,为下文的小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措施的提出奠定基础.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数学成绩 学生是国家的重要 人才基础,为了能够提升他们学习的效率,激发学习的动力,很多的专家学者都对小学生的教学进行了重视研究,由此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两个方面.已有研究认为,学习动机强的学生较学习动机弱的学生更能坚持学习,更有成效,并且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去学习以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是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而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动机,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因此, 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 将有助于改进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把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看作是其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良好学习策略的使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教师需要积极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够切实的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的动力.一、研究背景〔一〕研究目的:通过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发放成就动机的问卷,收集相关数据,探讨成就动机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二〕研究假设:成就动机越低,数学学业成绩越好;成就动机越高,数学学业成绩越好;成就动机和数学学业成绩有其他关系.〔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0名小学生,六年级,男女平均.〔2〕研究工具:数学学习成就动机问卷.该量表包括四个维度:数学自我效能感维度、归因维度,数学的价值期望维度、目标定向维度. 〔2〕研究设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成就动机与小学生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自变量:成就动机的强弱 因变量:数学学业成绩 数据处理: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4〕预期成果:成就动机越高,数学学业成绩越好.二、结果与分析〔一〕数学成绩和学习动机之间的联系学习能够积极学习,有效学习的根本因素在于其学习的动机,通过学习动机的支撑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学习动机包括包括回报动机、求知动机、交往趋利动机、利他动机、学业成就动机、生存动机、实用动机.回报动机:学习的动力来自于个体潜在的回报心理,如对得起父母的学费,对得起老师的期望,为父母、老师、亲戚朋友争气等.求知动机:学习的目的仅在于对知识或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不存在其它的出发点,如学到新东西、新知识,懂得道理,一天比一天进步,成为科学家、工程师等.交往趋利动机: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能满足自己交往的需要并获取各种物质、精神上的满足,这些满足成为他<她> 学习的主要动力,如能认识许多朋友,可以和别的同学一起玩,学习好,别的同学会羡慕我,能得到老师、父母、亲戚朋友的表扬,学习是为了得到老师、父母的物质奖励,成绩好,父母会带我出去旅行等.利他动机:学习的目的在于能为其他人带来一定的好处,如减轻父母的负担,帮助别的孩子更好地念书,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等.学业成就动机:个体渴望通过学习上的竞争来提高自我,获得与众不同的社会地位,如超过别人,比别人强,成为三好生,成为班上的尖子生,考出好成绩等.生存动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如找到一份好工作,不让别人欺负等.实用动机:这种动机因素就和平常的生活比较密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那么这些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又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表1学习成绩学习动机选项95分以上〔%〕90-95分〔%〕85-90分〔%〕85分以下〔%〕回报动机强1222102弱262602求知动机强3036100弱81222交往趋利动机强86100弱304222利他动机强2640102弱12802学业成就动机强10202弱2846102生存动机强2828102弱101022实用动机强3032102弱81602从表1可以看出:求知动机、利他动机、实用动机主要决定数学成绩的高低,生存动机、回报动机与数学成绩密切相关,而交往趋利动机、学习成就动机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不大.所以对于其他三个动机,教师需要充分的把握,这样才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二〕数学成绩和学习策略之间的联系学习策略顾名思义就是帮助学生增强自身学习的兴趣,信心,从而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提升学习成绩的对策.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动机策略、社会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主动的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过程的监视、调节、修正的策略,它具体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有效管理资源策略.认知策略是用来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动机策略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所持的态度.社会性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适时地寻求社会帮助<包括教师、家长、同伴、书籍资料>在学习策略的四个维度中,动机策略是实现学习的前提、基础,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的监督者,认知策略、社会性策略是达到学习目的的手段和方法.而不同的策略其属性也不同,其中具备客观性的是社会性策略和认知策略,而主观性的是元认知策略和动机策略,而这些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又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表2学习绩 学习策略选项95分以上〔%〕90-95分〔%〕85-90分〔%〕80-85分〔%〕元认知策略〔学习态度〕认真141000一般2236102不好0002认知策略〔学习方法〕课前预习,上课认真323882课前不预习,上课认真6822课前预习,上课不认真0200动机策略〔作业完成情况〕自觉完成3644102家长督促2402抄被人作业0000社会策略〔遇到困难时怎么解决〕独立思考324484问老师或同学4220无所谓,不管他0000从表2可以看出:认知策略、动机策略以与社会策略主要决定数学成绩的高低,元认知策略与数学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学生需要积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三、讨论与建议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能够帮组学生掌握自身所需要的知识.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潜在的学习动机是教师通过采用一些措施进行教育,把学生还没有或很少的学习动机发展起来.因此,培养学习动机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前提,激发是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已有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到小学生这个年龄层次的各方面的特征,这样才能够有助于自身的教学,提升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一〕不断更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小学生因为处于发育期,对于事物的兴趣的保留时间也不会很长,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利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内趋力,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内在需要,逐步树立和提高成就动机.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强、系统性强的内容以与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新异事物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应.因此只有不断变化创新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持久的保留学习的兴趣,进而在不断学习中增强学习的动力.教师不应当只是自己在讲台上进行解说,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每次在讲授一个新课时,指定一名学生对新内容提出一个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在讲新课时,专门留出一段时间由全班同学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不直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在必要的时候指点学生,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要自己能够提出问题,必须得提前预习课文内容,从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学会借阅工具书,查找相关资料,促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表意见,通过口头语言来表达来相互交流,通过争论辩论,最终取得共识.从而学生就能够通过交流解决自身的疑难,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更有助于自身今后的学习.为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能够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让学生自行制定学习目标.如一些教师在学生领到新教材时,都要求学生看一遍目录,并指导学生明确新学期本课程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奋斗目标,主动规划学习任务,选择学习方法,使学生心中形成一个努力的方向,从而引发其成就动机.<2>采用分层次教学、分层次布置作业、分层次,使各类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3>学习结果与时反馈.应使学生与时了解学习结果,因为知道自己的进步,可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的作用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与时改进并激发起上进心.<4>适当开展竞赛.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胜动机和力求成功的需要会更加强烈,但是在竞赛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教师需要积极鼓舞学生之间进行比赛,或者是几个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比赛,从而通过不断的比赛进行切磋,增强学习的动力,还能够增强班级的团结性.〔二〕通过竞争性的手段技法学生学习的动机长期以来,教师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通常他们都是采取一些竞争性的题目给学生.不少教育家指出,在课堂中竞争对激发学生积极性有一定作用,学生会在比赛中你争我赶,更快地达到目标,并且在竞争中学生会看到山外有山、人上有人,对自己的要求会更高.让他们观察那些学习能力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取得成功的学习行为.这样学生就能够认识到自身学习行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与时改善,从而在之后的竞争学习中也能够获得成功,充分激发出了他们学习的激情.同时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麦克利兰曾指出:"个体应根据现实情况审时度势,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避免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学生在确定自己的成就目标时,首先应考虑个人成就领域,即考虑个人希望在哪些科目、哪些范围取得成就,因为人不可能同时在多个领域取得高成就<极少数天才除外>.在确定个人成就领域时,应充分考虑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能力优势.其次,成就目标水平适度,一个能力有限的人接受了"雄心勃勃"的哲学,这就无异于为自己准备了滋生失意、沮丧的土壤.相反,成就目标水平太低,对学生成长也不利.这个过程中即使学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却没有任何的挑战性,对他们来说这并不是真正的成功.〔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解决问题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来考验学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性却,同时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可以设计一些难点,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愿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由此产生的矛盾、疑惑、惊讶等最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通过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通常情况下,教师难免会对学生进行一些苛责和批判,但是这种方式并不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任何的好处,只有适当的表扬才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身的自信心.恰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