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徽课题立项申请书(校园文化).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383811329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立项申请书学科分类 综合研究课题名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申 请 人申请日期2010年4月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2010)课题负责人姓 名性别年龄行政职务专业职务工作单位(联系)苏光明男50校长小学高级教师青阳县乔木乡中心小学(0566-5716101)杨少华男51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青阳县乔木乡中心小学(0566-5716102)课题负责人学术经历 课题负责人苏光明同志是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学校校长,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丰富,曾担任过多个市县级课题负责人,科研能力强,多篇论文在市县获奖 杨少华同志是小学高级教师,先后荣获青阳县“十佳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业务能力精,多篇论文获市县一等奖,曾担任国家“十五”课题三级子课题及市县级课题研究任务,课题研究能力出色课题组主要成员姓 名性别年龄行政职务专业职务工作单位许建设男48教导主任小学高级教师青阳县乔木乡中心小学蔡兴旺男46教导处副主任小学高级教师青阳县乔木乡中心小学张四胜男34少先大队员小学高级教师青阳县乔木乡中心小学应志洁男43总务主任小学高级教师青阳县乔木乡中心小学高 宽男32教师小学高级教师青阳县乔木乡中心小学王礼祥男33教师小学高级教师青阳县乔木乡中心小学陆叶兵男37教师小学高级教师青阳县乔木乡中心小学刘彩云女30教师小学高级教师青阳县乔木乡中心小学熊 静女30教师小学高级教师青阳县乔木乡中心小学鲍惯红女26教师小学一级教师青阳县乔木乡中心小学课题论证(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 1. 探索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摸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2.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研究校园文化对师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和对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力 3.让校园文化成为一股“合力”,调动全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参与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向高层次发展4.初步形成一支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能自觉、独立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教师队伍 课题研究意义: 1.建立优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全面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使师生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对师生员工起到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调节情趣和心理状态等作用 2.建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校风为载体,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 3.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建立起良好的校风,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4.协调学校各部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稳步发展,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效能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 2.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

      3.校园环境文化设计研究 4.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师素质提高的研究 5.学校制度建设研究 6.校风学风建设研究 7.校园化建设与学校品位的提升研究 8.校园教育文化建设的评价研究课题论证(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主张随着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善,甚至与城市学校相媲美,但是,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欠缺,这方面也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因此,本课题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以农村小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和谐文明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农村小学综合实力和办学品位 预计突破:1.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加大校园文化发掘、整理、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隐性文化的育人功能2.进一步界定校园文化的内涵,明确校园文化的内容、活动形式、原则和意义,探索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规律,建立科学的有良好机能的校园文化模式3.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培养出一批批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教师,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4.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经费保障等) 1.条件分析 我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曾承担国家“十五”重点课题三级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和多个市县级课题研究任务,在实际研究与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教科研实践经验,这为我校进行该课题的实验提供了保障;学校领导并亲自担任了该课题的负责人,为实验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课题科研小组成员均为学校的科研骨干,其中大部分为市县级骨干教师,为课题的可持续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保障 2.保障措施 建立以学校领导组成的课题领导小组和由课题科研人员组成的课题科研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保证课题实验的研究有计划地顺利进行同时设立专项课题实验经费,用于课题实验研究活动的开展、奖励等 3.研究方法 (1)个案法综合运用多种合适的研究方法,对特定个体、群体、组织进行研究,广泛收集资料,以全面了解其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 (2)文献研究法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进行广泛的文献搜寻,以期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3)、行动研究法鼓励所有的教师加入合作研究的队伍,强调对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素质提高的观察与反思,积累一批案例,初步探索出有效进行校园教育文化建设的好路子。

      (4)经验研究法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的一些做法进行概括、提炼和理论提升,揭示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实施办法研究计划课 题 组 分 工 情 况学校组成了课题组,明确了工作分工组长:苏光明,负责全面负责副组长:杨少华、许建设负责课题研究指导工作成员:王礼祥: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课题研究蔡兴旺: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各项相关教学的活动陆叶兵:档案管理、宣传版建设张四胜:校园文化节、少先队活动高 宽、应志洁:校园环境建设刘彩云:建设“书香校园”制度及活动鲍惯红:心理咨询及环境的布置熊 静:艺术教育活动主 要 研 究 阶 段阶 段 成 果 形 式 (一)、准备阶段:(2010年4月——2010年8月)构建课题组成员,选题,讨论并制定、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填写课题申请书 (二)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2年3月)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及时收集研究信息,不断调整完善操作过程定期组织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三)、总结与结题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论证和评定研究成果的价值,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调查报告《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 研究报告《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研究报告《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 中期实验报告汇编文集实验报告最 终 完 成 时 间最 终 成 果 形 式2012年12月实验报告 论文集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意见单位盖章地 市 审 核 意 见盖  章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意见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