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环境下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ocx
10页自媒体环境下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 南京/韩璐 卢锋Reference:在自媒体时代,家庭教育对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调查发现,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沟通方式、家庭网络生活规范、家庭氛围和主体间性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有显著影响,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Keys:青少年;媒介素养;家庭影响因素;建议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领域,而家庭是青少年绝大部分媒介行为和受到媒介影响的主要场所,家长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今,家庭中的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家长偏重于对孩子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有些青少年不知道如何对媒介信息进行分辨和如何正确使用媒介二是家长用命令的方式教育孩子,禁止孩子使用网络等行为,而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三是亲子间沟通相对减少,而网络中丰富多彩的媒介信息就比较容易吸引青少年,如果亲子间不能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孩子可能会更加沉迷于网络相关研究1.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1 )David Buckingham在儿童与电视媒介的研究中发现,不同阶级家庭中的儿童,对电视中的内容理解差别很大。
中产阶级家庭和劳动阶级家庭的儿童,对电视媒介信息的认知存在差距这说明孩子对媒介信息的思辨和分析能力受到家庭条件的影响英国学者SoniaLivingstone提出:“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看,获取媒介信息途径的主要阻力是人口状况中的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经济能力等这些因素体现在人们对媒介内容的分析、理解和运用之中,也反映在对媒介的使用能力上”2)卜卫认为:“家庭关系与儿童使用电子游戏机的需要显著相关家庭关系越不好,儿童越依赖电子游戏机取得心理上的满足,放松自己陆哗等进行的青少年“离网离视”个案分析表明,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媒介使用和媒介认知有重要影响江宇认为,家庭传播环境和父子两辈之间的反哺,也影响着青少年的媒[来自wwW.lw5u.cOm]介素养水平2.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建立在三个理论基础上:一是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得以进行的场所和背景二是使用与满足理论该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认为受众是有内心需求的人,人们接触媒介是一个有特定需求和动机并且得到“满足”的过程三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提倡意义学习、知情统一和以学生为中心。
样本选取、研究设计与假设1.样本选取本研究的样本,一是选择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学生及其父母为典型个案展开;二是考虑到初三和高三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填写问卷的质量或许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选取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的学生在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4个班级,共648名学生作为学生卷的调查样本,其父母作为父母卷的调查样本在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家庭媒介素养调查问卷”(分为学生卷和父母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296份(父母卷和学生卷分别发放648份)学生卷回收645份,其中有效问卷598份,有效率是92.28%;父母卷回收618份,其中有效问卷562份,有效率是86.72%收回的598份有效学生问卷中,男生共有284位,占总样本数的47.49%;女生共有314位,占总样本数的52.51%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学生人数分别是146人、140人、152人、160人,分别占24.43%、23.41%、25.41%、26.75%比例差异不大,各年级的人数分布较均匀2.问卷设计与调查调查问卷由5部分组成:基本信息、亲子沟通方式、家庭网络生活规范、家庭氛围及主体间性的调查青少年及其父母的媒介素养水平,采用新媒介的认知和使用、对媒介信息的分析与思辨能力,以及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参与能力3个维度来测量。
为了保障问卷的信度与效度,问卷设计中的量表主要在采用Chaffee、McLeod、Atkin( 1971),Li,Fang,Stanton,Su,Wu( 2003),Moos(1981)、Olson(1982)等学者设计的量表基础上,根据本次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删减,并对所有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测,剔除了信度较低的题项量表采用李克特的五级量表计分方式进行测量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研究假设H1: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越高H2:“多元型”的亲子沟通方式,会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H3:建立家庭网络生活规范,会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H4:家庭氛围越和谐,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越高H5:亲子之间的关系越平等,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越高实证分析1.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s a系数法,对问卷中的量表进行信度分析该方法较为适合对李克特量表进行信度分析利用SPSS19.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a值,都介于0.70-0.90之间,设置的量表都在可信范围内所以,调查问卷达到了较高的信度水平,各量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效度分析常用的效度测量方式,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表面效度等由于调查问卷量表是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考学者设置的问卷量表并适当删减而得,所以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对问卷的结构效度,通过因子分析进行检验7个因素对方差的总解释度达到72.269%,检验变量偏相关性的KMO值是0.903,量表中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没有显著差异,问卷所得到的数据比较适合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中的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球形假设被拒绝,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适合作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变量共同度较高,说明量表中变量的大多数信息是可被因子所提取的,即因子分析得到的结果是有效的3.相关分析(1)父母受教育程度与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关系从新媒介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这一维度(见表1)看,与父亲学历和母亲学历之间的Person相关系数分别是0.363和0.542,且其双侧显著性值为0.001,表示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青少年对新媒介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与父母受教育的程度显著正相关,并且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其相关性最强;对媒介信息的分析与思辨能力这一维度,也在双侧显著性0.01上显著因此,青少年对媒介信息的分析与思辨能力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是正相关的;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参与能力这一维度,与父母学历之间的不相关双侧显著性值为0.214> 0.01。
所以,青少年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参与能力与父母的受教育[来自www.lW5u.coM]程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沟通方式与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关系如表2所示,显著水平均为0.000,小于0.05,说明家庭沟通模式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有显著影响具体说,在新媒介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这一维度,“一致型”家庭沟通模式中的青少年平均得分最高,为20.3468,“放任型”的得分最低均值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一致型”家庭沟通模式对“新媒介的认知和使用能力”的差距具有显著意义;在对媒介信息的分析与思辨能力这一维度,“多元型”家庭沟通模式的青少年得分最高,为5.9871,“保护型”最低均值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多元型”家庭沟通模式在“对媒介信息的分析与思辨能力”的差距具有显著意义;在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参与能力这一维度,“多元型”的家庭沟通模式下的青少年得分最高,为1.2897均值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多元型”家庭沟通模式在“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参与能力”的差距具有显著意义3)家庭网络生活规范与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关系在收回的598份有效学生问卷中(见表3),在“对媒介信息的分析与思辨能力”、“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参与”两个维度,其显著性P值分别是0.012和0.035,小于显著水平0.05。
说明家庭网络生活规范对青少年在“对媒介信息的分析与思辨能力”和“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参与能力”这两个方面有显著影响而在“对新媒介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这一维度,其显著性P值是0.106,表示家庭网络生活规范对其没有显著影响4)家庭氛围与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关系收回的598份有效学生问卷中(见表4),在“对新媒介的认知和使用情况”、“对媒介信息的分析和思辨能力”、“对媒介信息的创造和参与能力”三个维度中,其显著性P值分别是0.031、0.016、0.038,均小于显著水平0.05,说明家庭氛围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有显著影响5)主体间性与子辈媒介素养的关系对新媒介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这一维度(见表5),其显著性P值是0.063,大于0.05也就是说,“主体间性”对青少年的新媒介认知和使用能力没有显著影响,而在“对媒介信息的分析和思辨能力”、“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参与能力”这两个维度,其显著性P值分别是0.024、0.019,都小于0.05说明主体间性对青少年“对媒介信息的分析思辨能力”、“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参与能力”都有显著影响结论与建议1.结论(1)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有显著影响,父母的学历水平越高,孩子的媒介素养也相应较高。
在青少年的“对新媒介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这一维度,与父母的学历水平呈正相关,并且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其相关性最强;在“对媒介信息的分析与思辨能力”这一维度,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在“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参与能力”这一维度,则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亲子间的沟通方式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家庭沟通模式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在“对新媒介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这一维度,“一致型”的家庭沟通模式,比较容易提高青少年新媒介的认知和使用能力在“对媒介信息的分析与思辨能力”和“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参与能力”这两个维度来说,“多元型”家庭沟通模式的青少年得分最高可以看到,“一致型”和“多元型”家庭沟通模式下的青少年媒介素养得分,要高于“保护型”和“放任型”的家庭3)建立合理的家庭网络生活规范,会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具体来说,家庭网络生活规范,对青少年在对媒介信息的分析思辨能力和创造参与能力这两个方面有显著影响而对于“新媒介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这一维度,家庭网络生活规范对其没有显著影响4)家庭氛围越和谐,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越高家庭氛围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有显著影响,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3个维度的显著性P值均小于0.05。
其中,“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参与能力”这一维度的均值得分最高,也就是说,良好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媒介信息的创造与参与能力5)亲子之间的关系越平等,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越高在“对媒介信息的分析和思辨能力”和“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参与能力”这两个维度,其显著性P值都小于0.05说明主体间性对青少年对媒介信息的分析思辨能力以及创造参与能力都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2.建泌(1)提升父母自我教育的能力父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意识,才能更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媒介:一是从书本中获取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知识,增加自己对媒介知识的认知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二是开阔自己的眼界,多吸收新的文化和新的观念三是采取“文化反哺”的教育方式,父母在遇到关于新媒介的疑难问题时可向孩子请教2)塑造“多元型”的家庭沟通模式在多元价值观的现代生活中,民主学习越来越深入人心为此建议家长,一是给孩子以充分的尊重在“保护型”或“放任型”的家庭沟通模式中,孩子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利于亲子间的良好沟通二是接纳孩子的不足当孩子对某些媒介信息发表了偏激不正确的观点时,不要随意指责,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