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考诗词曲复习汇总—六年级全册复习分解.docx

26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60406270
  • 上传时间:2022-09-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1.66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内部资料谢绝外传中考诗词曲复习大全六年级诗歌诗的基础常识:古体诗唐代以前:《诗经》一《楚辞》i汉赋一汉乐府诗f魏晋南北朝民歌(代 表者:建安七子)近体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一、观沧海考点 点 内容《观沧海》①文学常识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一一曹操,字孟德②词语含义①临:来到②何:多么③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④竦峙:高高耸立 竦,通“耸”,高⑤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⑥洪波:汹涌澎拜的波 浪⑦星汉:银河,⑧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歌配乐演唱时的附加语,与 正文内容没有关系幸,庆幸咏,歌吟咏志,即表达心志C③内容理解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观沧海的地点,以“观"字总领全篇,流露 出诗人眺望大海时兴奋而庄严的心格,显示了 “君临天下”的气势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写了大海的全景,动静结合,柔刚并济,显 示了大海的辽阔壮观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动静结合,具体真实描 马,山岛和海水的景象.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 r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 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这两句写的是“虚景”⑤最后两句是古体乐府诗结束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④主旨思想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歌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在海水、山岛的景物描写和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 浪漫想象中,融入了诗人得胜归来的壮志豪情语言质朴,想象丰富,重境开阔」,气势恢宏表现了开阔的脑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练习:【2015年奉贤二模】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6 .下列与本诗,中所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水光激潮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B、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C、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D、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7 .诗人在诗中借大海的雄伟壮丽之景,抒发了 (2分)6 . B (2分)7.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2分)(2015年杨浦二模】7 .诗中“澹澹”的意思是 (2分)8 .下列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壮观景象,气象恢宏博大8. “若”字表明作者写的是虚景,即诗句"表达的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C.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使意境瑰丽开阔D.诗句较之“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的描绘,更能表现作者博大胸怀[2016年静安-青浦二模】6 .本篇作者曾出现在以下哪篇课文中? ( )(2分)A.《武松打虎》B.《煮酒论英雄》C.《明湖居听书》D.《劳山道士》7 .作品中的大海具有 的特点,作者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想要 的抱负,(2分)6.BQ 分)7.雄伟/壮丽(1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1分)二、望岳考点 点 内容《望岳》①文学常识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杜 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②词语含义①岱宗:对泰山的尊称泰山是“五岳之首”(东岳泰电、—西:岳华山、-南岳 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②夫如何:怎么电 ③齐鲁:代指山东地区④未了:不尽⑤造化:大自然,⑥钟:聚集 ⑦阴阳:山南日阳,山北日 阴⑧决眦入归鸟:决,裂开眦,眼眶一决眦,极力张大眼睛入,收入 眼底,即看到③内容理解①“岱宗夫如何”用设问语气领起全诗夫”虚词,是诗人高山仰止的感 叹:诗人一种迫不及待的搜奇探胜之情,跃然纸上。

      ②“齐鲁青未了”: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 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五字囊括数千里,境界何其雄阔! 此为远望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观泰山神奇秀丽、巍然耸立的形象, 是对“青未了”的解释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韶”字给人泰山如 刀的感觉,写出了泰山的险峻崎岖,高与天齐,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诗人见山中 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 有似决裂前六句写尽泰山景色,突出了泰山的气势,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篇末点睛,写由望岳而生的登岳豪情,表 达了诗人意欲登山之顺,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青年杜甫 对人生和未来的雄心和抱负④艺术手法全诗以“望”为线索,望是自远而近,并由望岳而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情景, 描写手法:虚实相生,由景及情,亦情亦景,情景交融、⑤主旨思想本诗是杜甫在青年时期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壬楚登,…傲视二切的雄心壮志,…洋道匿蓬勃的朝气练习:【2014年闸北一模】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 .泰山是“五岳之首”,被尊称为2分)8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险峻奇崛B. “决眦入归鸟”表明薄暮时分诗人细望泰山所见之景C.前三联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极写泰山的高峻神秀景象D.尾联表达诗人意欲登上泰山之巅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2015年松江一模】6 .下列与“一览众山小”在语意上互为因果的一句是2分)A.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 C.阴阳割昏晓 D.荡胸生曾云7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2分)6 . C7 .勇于攀登、傲视天下(2015年宝山一模】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B.前六句写泰山之景,显其宏伟气势C.全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的畅快D.泰山位于今山东境内,为“五岳之首”7.“齐鲁青未了”描绘了 景象2分)6. (2分)C(诗人尚未登及山顶,他在望的过程中想象登顶后的景和情)7. (2分)泰山山色绵延数千里的壮丽[2015年普陀二模】6 .诗中“岱宗”的意思是 2分)7 .第三联“决眦” 一词夸张地表现了- (2分)7.诗人为泰山神奇缥缈的景象着迷(乙)里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字总领全篇2分)(2016年崇明一模】(甲)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6 .两首是分别以 和7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都描写了雄伟壮丽的景色 B都融入了作者浪漫的想象C都具体描绘了事物的景象 D都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6、观望(每格1分,共2分)7、B(2分)三、饮湖上初晴后雨考点 点 内容《饮湖上初晴后雨》①文学常识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胞,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②词语含义①激涌:波光闪动的样子②方好:正显得好③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④西子: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③内容理解①“水光激潮睛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②“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 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 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④主旨思想这首诗抓住了时晴时雨的天气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2016年宝山一模】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而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激潮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6 .下列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的体裁都属七言律诗B两首诗都体现了雨中的情景C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西湖美景,即钱塘湖美景D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7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水光激谶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运用了对仗手法《钱 塘湖春行》中运用同样手法的句子是, o (2 分)四、钱塘湖春行考点 点 内容《钱塘湖春行》①文学的识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诗魔”本诗为七言律诗,选自《白氏长庆集》②词语含义①钱塘湖:西湖②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③乱 花:纷繁的花④湖东:西湖东面⑤湖东:西湖东面⑥足:满足⑦阴: 树阴③内容理解①标题: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 眼点,写出早春西湖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②“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 第二句是远景初平”写春水初生,已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 与湖水相连,勾勒出了早春的轮廓。

      脚下平静的水而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 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仰视所见禽鸟莺歌燕舞,一 派早春的勃勃生机,“早”“新”写出莺燕的盎然生机,“争”“啄”表现 佗燕勃勃的动态几处”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谁家”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乍见莺燕的喜悦心理④“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俯察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以“乱”“浅”“渐欲” “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渲染了春天来临的 勃勃生气,给人以清新之感⑤“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直抒胸臆, 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④主旨思想整首诗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远近结合: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色彩缤纷全 诗描写细致生动,语言质朴自然,体现了诗人清新淡雅的审美情趣[2014年嘉定-宝山二模】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6 . “乱花”的意思是 o (2分)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全诗以春为描写对象8 .全诗以“行”为叙写线索。

      C.这首诗从西湖初春写起至暮春绿杨浓荫景色结束D.这首诗写出早春西湖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6.纷繁的花 7.C (本诗描写的都是早春之景,没有暮春之景)(2015年虹口二模】练习: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6 . “乱花”的意思是 (2分)7 .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2分)A.首联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西湖的水态8 .颔联描绘早莺争暧新燕啄泥的画面C.颈联写出春草浓密绿色醉人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