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青州导游词优秀范文大全.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229544043
  • 上传时间:2021-12-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8.77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青州导游词优秀范文大全青州(别名:益都)是山东省下辖县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处鲁中山区沂山山脉北麓和鲁北平原洽接地带青州属温带季风性气候,著名景点有云驼风景区、仰天山、黄花溪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州导游词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青州导游词1各位贵宾,您已经来到古城青州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的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这里,我先介绍一下青州的概况这里先解释一下“青州”这一地名众所周知,大禹治水时期,把全国分为九个区域让人居住,九个区域就是“九州”,九州也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过去,中央电视台有个栏目,就叫“九州方圆”,青州即为九州之一为什么叫青州呢?青州,即为东方之州按照古人的五行观念,它地处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晋朝王隐说:“东方少阳,其色青,其气清,岁之首,事之始,故以青名也所以,在古人的理念中,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气清色绿,万物茂盛,生机盎然,是一年的春天,事物的发端由此可见,青州是一个包含无限发展生机和希望的美丽家园正因为如此,历代文人墨客赞美青州的诗文不胜枚举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曾有诗句:“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

      青州西踞泰山,东瞰大海,沃野千里,自古繁华所以,青州凭借她的美丽,享有“东方第一州”的称号各位游客,我再介绍一下青州的现状今天的青州市,位于山东省中部,西部与淄博市毗连,北端与东营市接壤,东部分别与寿光市、昌乐县为邻,南部紧靠临朐县全市面积1569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9个镇;人口90万,其中有回、满等少数民族2万多人它的经济规模比较大,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亿元,财税总收入超过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千元,城乡居民储蓄130亿元,青州市处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交接部位,呈现多姿多彩的地貌特征,展示壮观秀美的亮丽身影西南部为峰峦叠嶂的山区,占全市面积的接近一半主要山峰有30余座,海拔多在400米以上其中云门山、驼山、玲珑山、仰天山、唐赛儿寨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片山区多为石灰岩质,喀斯特溶岩地貌特征显著可以想象,这里曾经是浩瀚的大海,因为剧烈的地质运动,深藏海底的岩层断裂隆起,才形成了一座座山丘远古时期,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丰厚,处处苍翠欲滴,是岩穴时期青州先民的理想栖息地青州导游词2各位团友: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小刘,首先,欢迎大家来到青州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景区—驼山。

      驼山位于青州市西南五公里,与云门山东西相望,因山形似驼,故称“驼山”主峰海拔 408米,为古青州八景之一,被称为"驼岭千寻"属于沂蒙山支脉驼山之所以引人注目,闻名遐迩,不仅仅因为他有陡峭的山峰,古老的松柏以及盘桓而上的“天梯”,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众多的佛教文化遗址—中国东部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石窟造像群,天下一绝的青州巨佛等价值极高的文物古迹现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我们来到了拜佛台,在这里你将会看到一座奇妙而神秘的巨佛拜佛台史观佛的最佳角度您往东南方向看,就会看到这座有九个山头组成,全长2600米的巨佛头像这是公元552年至576年间,也就是南北朝时期,借助山势雕凿而成佛像直鼻薄唇、神采飘逸、惟妙惟肖,令人称奇道绝这座山体巨佛,是上世纪90年代偶然发现的当时青州市书画家丁夫力和妻子、儿女到山上玩的时候无意中拍了一张照片,后来冲洗出来之后又无意中发现酷似一尊仰面的巨佛,自此之后巨佛才能公诸于世,当时这张照片出现在人民日报上在1996年,青州市政府邀请全国知名的十几位考古专家,对巨佛进行专题论证,比较一致认为“青州巨佛是在人面形山体景观基础上,经过修整而成的珍贵遗存他充分体现了自然造化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

      山前石壁上刻的“驼山”这两个大字,是明朝正德年间乔宇题写的乔羽,山西乐平人您或许会问了,这座山为什么叫“驼山”呢?在明朝嘉靖年间《青州府志》中说,“因它山形似驼,故名驼山它绵延数里,叠翠千寻,山顶上双峰对峙,犹如一匹俯卧的骆驼,又称“驼岭千寻”近来又有人考证,驼山多佛教石窟,为“佛陀”之山陀”音通“驼”,因此,驼山就是“佛山”的意思,这是驼山名称源由的另一说前面的六角凉亭是观云亭,它正好建在半山腰上,我们过去休息一下观云亭的“云”字语意双关,一是指站在此亭之上可以远望云门山,云门山的亭台楼阁掩映在云雾之中,由此可品味“云门仙境”的奇妙另一点是我们朝山谷中望去,阴晴四时,各有情趣明代谢肇之游玩至此,写下了“不厌驼山路,千峰到翠屏,天连海树黑,日落岱云青”的诗句赞美驼山从这里再往前去就是东天门,在这条路上,不仅只有千年的古树在向您诉说驼山的古老历史,山上的鱼类化石会把您带进另外一个年代,沧海桑田,在驼山上的这些鱼类化石上得到了印证,百米高山,这里曾经也是一片沧海走到驼山的东天门了,这里平坦开阔,四周古柏掩映驼山是佛道两家共处一山,集佛、道两家于一身,既有佛教的精华,又有道教之遗风上面是道教遗址,侧路是佛教遗址。

      从这里向北是净海池,净海池池水澄清见底,四季充盈,大旱之年从不枯竭池水平明如镜,根本看不到有泉水外涌,但是池子却四季盈溢,怎么汲用也不见少,这就是志书上多有记载的龙湫了我们先到佛教遗址看一看 驼山正所谓:“石窟万载华夏之光,驼岭千寻古州胜景”驼山以她古老的传说与美丽的风光吸引着中外游客驼山主峰东南悬崖耸空,峭壁峥嵘,夏秋季节常有云雾缭绕,映入眼前的是两条百米多长的巨龙云游山间,龙头相对,二龙戏珠,龙下红墙,形成一道山顶屏障,护住有名的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这是中国东部最大的造像群石窟是古代一种在岩石上开凿进一段距离之后而凿成的寺庙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和石刻等;而摩崖则是将文字、佛像直接刻在山崖上驼山上共有石窟5座,摩崖1处,大小造像638尊最大的通高7米有余(带像座),最小的尚不足10厘米造形精美奇特,雕工流畅细腻造像题材多为西方的三圣像,即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其次是千佛像、力士像、飞天像及较小的供养人像等这些造像,其隽美的女性形象和奇异的服饰,常使前往考察的专家和观光游客赞叹不已,流连忘返驼山造像群开凿于北周至中唐我国佛教兴盛时期,特别是隋朝时期的佛雕造像,雕刻技艺精湛,保存完好,是我国其他佛教造像群中少有的精品。

      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是山东省内最大的摩崖石窟造像群,是研究我国古代雕塑、绘画艺术和佛教发展史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1988年1月3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我们由东向西,先看第一窟,这是驼山石窟中最具审美趣味的作品一)、他经过了两次开凿第一次是在唐朝初期不久便遭破坏原来的两罪护法天,头部完全破毁北壁菩萨的头部也被破除主佛像的被毁程度也就更为严重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由于佛事的兴盛,青州密教在原来石窟的基础上,又把进深向内推进了160厘米,重新造出了主佛像和肋侍菩萨他的衣料薄似烟罗,袈裟紧贴身体,衣纹清晰流畅造像者还为佛像戴上了精美的项圈项圈分为内外四层最外一层由大片的莲瓣状的金箔组成裸露的右臂上,还带有一只金质臂钏武则天在没有做皇帝之前,有一个法明和尚向他进献了一部《大云经》,其中说,武则天是西天弥勒佛下凡,应主皇权武则天见了之后非常高兴,下令全国都建大云寺,都读大云经此时,青州云门寺,也改为大云寺第二年,也就是690年,武则天称帝,还把年号改为天授,意思是,他的皇位是上天授予的此后不久,这里就雕刻出了武则天的形象二)、武则天形象的主佛像身后,一左一右侍立着释伽牟尼的两位弟子,伽叶(she)与阿难。

      伽叶位于主佛左侧,他头戴僧帽,穿腋下开襟的紧身袈裟,两手屈于胸前,右手拎着一串佛珠伽叶面部肌肉瘦削,颈部的喉管与筋络,清晰可见胸前的三条肋骨,在衣领的开口处,明显的暴露着,触目惊心的瘦由此表现了伽叶的迟暮高龄和饱经风霜三)这一窟的菩萨像亭亭玉立,不再是庄严神圣,而是娇媚俏丽,是武则天时期风行一时的美女形象,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颈下佩饰着极为复杂的缨络项圈,手臂佩钏,上身袒露,头梳螺旋式发髻,手持一朵鲜花,腰间裹一袜肚,肩上的佩帛飘然下垂,下身如蝉翼般的长裙紧贴肢体,勾勒出女性所独有的优美曲线,恰似出水芙蓉,被许多前来观赏的艺术家称为“东方维纳斯”这一窟的造像题材十分丰富,您看,有共同托举宝塔的飞天、护法天中的另一类造像—怪兽(在驼山造像中,只有这一窟中有)、供养人像等,在这里,有一处题记,是青州刺史尹思忠在长安二年的题记,(702)年,也就是武则天正式称帝的第___年为我们提供了造像的准确时间第二窟是典型的隋雕佛像代表作,且造像保存得极为完整中间阿弥陀佛,面目清秀,嘴角上翘,似在微笑,身着袈裟,上有用赭石色绘出的方格两边雕有菩萨像,雕刻别致菩萨头戴高冠,冠上雕刻极为复杂的花纹和化佛宝瓶,冠两旁有较大的如翅,如翅上有两条下垂的飘带,颈部配有连珠状的项链和极为精致的缨络,宽阔的裙带下垂至脚面,微笑的面孔,亭亭玉立的身材,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穿戴衣着多为直线线条,刀法流畅,是隋朝最流行的雕刻刀法这两尊菩萨当初装饰得极为华丽,千年的日晒风吹,当时彩绘的颜色仍保留清晰门边两位力士,赤裸上身,屈臂收腹,怒目圆睁,手举兵器,是力量的象征尤为奇特的是,在北边石壁下方,有一个西方弟子雕像,头戴瓜皮小帽,身穿翻领长袍,腰扎皮带,足蹬尖头皮靴,波斯人的相貌雕刻的生动形象,此为青州石窟造像一绝这说明,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波斯人在青州居住了我们来到了第三窟,这是千佛寺中最大的一窟开凿于隋代,有一佛二菩萨和341尊千佛像,主佛像高455厘米,基座高140厘米是中国隋代第一大佛正面主佛像,以莲花坐坐于金刚座,双膝几乎与窟门同宽我们如由窟门外向内看去,看到的是主佛像和环绕它的千佛像千佛像玲珑剔透,主佛像硕大无朋视觉上的强烈对比,衬托得主佛像,分外雄伟、庄严、气魄宏大更具魅力的是,两尊肋侍菩萨,还不是隐藏于左右石壁之后,而是分别露出身体的一侧这种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吸引人们走进主佛像,急于看清菩萨的全貌当人们走进时,就站到了主佛像的双腿之下,这时便愈加感到大佛的气势磅礴这属于当时的一种造像手法弯弯的双眉,纤细修长月牙似的双目,似睁若合鼻梁修长,鼻翼丰满。

      双唇微张,下颌突圆圆大的耳轮,垂于腮颊两侧威严庄重的神态中,流露着智慧与善良的笑意,让人感到和悦可亲佛像的手印很重要手印又叫“印契”它象征佛的内在智慧与公德您看,他右手是屈肘伸掌、手心向外、五指向上的手印,这种手印叫“施无畏印”表示佛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能使众生安心,无所畏惧左手是手心向上置于左膝,成禅定印两侧的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身材窈窕,目如飞风,头戴化佛高冠,冠径小于头径,面目略微清瘦,颈部没有横线,项链呈箭头状,宽大的外袍,肥肥的袖子,直拖到地面,下摆整齐,很少有变化,并且上身过长,肩宽,比例严重失调最为特别的是,观世音菩萨垂下的右臂,长度过于超常臂弯还未伸直,手指已到小腿,倘若伸直,只怕要触及脚背了这位“长臂观音”,其实是密教千手观音的过渡因此也就弥足珍贵驼山第四窟内主佛像以善伽跌坐的姿势,坐于与佛窟同宽的金刚座上双脚踩地这一窟遭到严重破坏,我们看到两侧菩萨像中细致的缨络联接在其胸前一个兽头形的饰物上,然后向下分别垂到腿部我们从胸前兽头形的环饰来看,这一窟造像是隋朝时开凿在主佛像右上方这一小龛中,有一对夫妻的供养人像形制十分小巧,丈夫跪于左肋侍菩萨的左下方,双手合十妻子跪于右肋侍菩萨的右下方,双手托有供养品。

      供养人像是佛教造像的一个种类他刻画的是,对建寺或开窟提供净财、善财的人)驼山上有一处摩崖造像,是由隋代至唐代初年,分组雕成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