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创新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浙江专版)地理课件:必修Ⅲ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章 第四讲.ppt

86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3
  • 文档编号:126966280
  • 上传时间:2020-03-2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76MB
  • / 8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讲区域差异 必考 加试 考点一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必考 加试 考点梳理 我国东部季风区 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b 加试 盆地 400 大陆性 考点突破 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 东部季风区 2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 青藏高寒区 例1 2016 浙江省新高考调研 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在自然环境方面 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 如下表 回答 1 2 题 1 表中空格 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 地形 热量B 热量 水分C 水分 热量D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2 我国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B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C 热带气旋的形成D 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解析第 1 题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主要是南北分异 受热量条件的影响 形成热带 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自然景观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主要是受水分条件的影响 东部是半干旱区 西部是干旱区 因此选择B项 第 2 题 我国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正确 答案 1 B 2 D 例2 加试题 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 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简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2 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解析第 1 题 新疆位于我国非季风区 地形特征为 三山夹两盆 以盆地和山地为主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从图中可以看出 煤炭 石油 天然气丰富 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 地处第三级阶梯 温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网密集 水量大 第 2 题 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从分层设色图中来判断说明即可 答案 1 2 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 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考点专练 2016 浙江省丽水市模拟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 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 年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 200 400mm为草原 小于200mm为荒漠 读图完成1 2题 1 森林景观出现在 A 甲B 乙C 丙D 丁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大量掘井 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B 冬季在乙地放牧 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C 夏季到丙地放牧 可保护低地草场D 丁地夏季草场生长好 宜扩大畜群数 解析第1题 结合上图和题目信息可知 乙地降水量大于400mm 为森林景观 B正确 第2题 甲地年降水量在200 400mm 为半干旱区 应退耕还牧 还草 不可大量掘井 开垦耕地 以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A错误 冬季气温低 转场放牧应在气温较高的山脚甲地 B错误 夏季气温较高 到地势较高的丙地草场放牧可保护低地 草场 C正确 丁地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 为干旱区 以荒漠景观为主 D错误 答案1 B2 C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 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下图是 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 据此回答3 4题 3 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 其水汽主要来自 A 大西洋B 北冰洋C 太平洋D 印度洋 4 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 将青海省划分为 三个温度区 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 B D 解析第3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提示 青海省东南边缘 青海省东南部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 降水量较多 第4题 明确柴达木盆地的分布位置是答好本题的关键 此题注意审题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 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由图可知柴达木盆地位于 而柴达木盆地海拔较低 降水量少 太阳辐射强 年均温较高 故选C 答案3 D4 C 5 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 正确的是 A 东部季风区 高温多雨B 东部季风区 冰川纵横C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伏旱D 青藏高寒区 高 和 寒 解析东部季风区是夏季高温多雨 地形平坦 基本上没有冰川分布 伏旱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故排除A B C 答案D 秦岭 淮河线 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据此完成6 7题 6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秦岭 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 秦岭 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 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 秦岭 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 秦岭 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7 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差异B 海陆位置不同C 纬度位置不同D 山地阻挡作用 解析第6题 秦岭 淮河一线南北差异明显 南方以水田为主 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北方以旱地为主 第7题 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 答案6 B7 C 8 加试题 2016 高考浙江文综卷 根据下列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 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 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 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 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 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2 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 乙地 海拔5250米 和丙地 海拔2000米 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3 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解析第 1 题 从图中经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状况 以及雅鲁藏布江和喜马拉雅山的分布看 甲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 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 丁地位于印度的恒河平原 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 两地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异同点从气候 地形 土壤和水源等角度来分析 青藏高原的粮食生产主要分布在 河谷地区 为河谷农业 丁地为恒河平原 两地地形均较为平坦 土壤较为肥沃 灌溉水源充足 甲地和丁地的光照都较为充足 而从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看 甲地热量不足 丁地热量丰富 甲地降水量少 丁地降水量多 同时 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上 空气稀薄 昼夜温差大 从地理位置 海拔状况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两地异同点的原因 第 2 题 仔细读 图 乙地位于青藏高原上 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北坡基带 为高山草甸带 丙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基带处 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该道路沿线的自然带主要呈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是由于海拔高度和坡向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而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第 3 题 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流域面积 流域植被状况 地势起伏状况和降水状况等角度分析 从图中泥沙的信息看 河流流域面积大 河流流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降水量大 夏季降水集中 降水强度大 流域内从源头的高山到河口三角洲 地形坡度大 由于人口分布较为密集 植被破坏严重 水土流失状态明显 答案 1 青稞 小麦 水稻相同点 河谷平原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灌溉便利 雨热同期 甲地降水少 丁地纬度低 两地光照充足 不同点 甲地海拔高 热量不足 丁地纬度低 海拔低 热量丰富 甲地处于背风坡 降水量少 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 降水量多 甲地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2 高山草甸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 流域面积大 泥沙来源广 泥沙来自两条河流 流域降水量大 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 夏季降水集中 降水强度大 流域内地形坡度大 坡地开发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考点二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必考 加试 考点梳理 一 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b 加试 1 四大地区的划分 1 划分依据 各地的自然条件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 范围 2 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b 加试 1 产业结构差异 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 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东北地区以为主导 但在中 西部地区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2 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在东部地区 中外合资企业 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但在中 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仍然是以为主体 从城市化水平来看 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高科技产业 重化工业 外资企业 传统型工业 3 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 吸纳外资的能力强 而中 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广大西部地区积极加强对外联系 尤其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 二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b 1 目的 缩小地区差距 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 范围 西部地区的12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 3 优势与劣势 自然资源丰富 矿产 油气 水能 土地等资源优势突出 但基础设施落后 匮乏 经贸合作 人才 技术 资金 4 重要意义 1 缩小东 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现 2 加强民族团结 保持与边疆安全 3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 将西部地区的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将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 共同富裕 社会稳定 资源 考点突破 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1 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2 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 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和重点措施 2016 浙江文综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 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 全国平均值为0 74 单位 吨标准煤 万元 完成1 2题 1 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 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C 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 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2 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 山西最高 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 广西最低 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 上海和江苏较低 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 湖北较高 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解析第1题 从题干信息看 人均GDP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人均GDP增长率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图中从Y轴信息看 山西低于湖北 说明山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 A错 从X轴信息看 上海低于江苏 说明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B对 从Y轴信息看 湖北低于江苏 说明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 C错 从X轴信息看广西高于全国 D错 答案选B 第2题 图中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 山西最高 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 能耗 A对 广西最低 但能否承接高耗能产业取决于广西的经济发展基础与方向 B错 上海和江苏较低 适于发展技术型产业 而不是发展重型工业 C错 湖北较高 应提高技术水平来降低能耗 D错 答案选A 答案1 B2 A 考点专练 2016 浙江省学考模拟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 区域之间自然特征差异显著 并且影响到了人类的生产活动 据此回答1 3题 1 新疆瓜果特别甜 原因是 A 云量多 光照弱 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B 降水少 瓜果水分含量少 糖分高C 昼夜温差大 营养物质消耗少 糖分积累多D 晴天多 云量少 温差不大 有利于作物生长 2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 热量条件较好C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 劳动力多D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3 我国北方农业以旱作为主 是由于 A 热量不足B 水分不足C 地势较高D 土壤肥沃 解析新疆瓜果甜是因为当地昼夜温差大 糖分积累多 青藏高寒区因为海拔高 热量不足 故农业生产特色是河谷农业 因为河谷热量条件较好 我国北方因水分不足 故以旱作农业为主 答案1 C2 B3 B 2016 浙江省绍兴市模拟 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区域城市化速度的阶段差异 读图 回答4 5题 4 甲 乙 丙 丁依次表示 A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北地区 西部地区B 东北地区 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部地区C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东北地区D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5 1990 2000年丁地区的城市化速度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反差 与此直接的相关事件是 A 人口的大量外迁B 矿产资源的枯竭C 环境质量的恶化D 老工业基地衰落 解析第4题 城市化的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