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共享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40967667
  • 上传时间:2022-0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1.1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共享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网络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教师主导地位弱化、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过低、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割裂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应强化教师主导地位、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信息化能力素养、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共享;问题与对策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成熟,以“互联网+教育”为依托的新媒介教学成为重要的形式和手段尤其是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也呈井喷式发展为了满足学生对于网络学习资源多样化的需求,实现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的高效共享,促进教学改革,对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意义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了教育模式,极大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课程内容其中网络课堂中对于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资源的使用,提升了学生的视听感受,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呈现出更好的课堂成果网络教育平台的运用,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广度,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根粉笔”的传统授课方式,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间限制、空间限制、人员限制。

      同时,为不同空间的师生交流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在课堂管理上,老师可借助教学平台实施考勤、提问、讨论、评价等环节,提高了课程管理效率,也创新了教学管理方式2.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一)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在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好比“火车头”,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还可以通过对课堂秩序的管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纠正、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等多种即时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来保证整个教学过程不偏离既定的“轨道”但是在“互联网+”的思政课教育模式下,存在着教师主导地位弱化的情况,有时会出现教师“缺位”的现象学生在运用互联网上的共享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时,因为缺乏教师现场即时的管理、引导和答疑,导致很多自律性较弱和认知能力较差的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复杂,缺少了教师对网络教育资源的筛选和质量把控,学生很难选择出适合自己认知能力的网络教育资源,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过低因受“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习惯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很少主动将人工智能和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到思政课教学当中。

      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简单体现在将教学内容通过演示文稿展现给学生然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移动网络的发展,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部分思政课教师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和思政课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的重要性,认识到需要用智慧课堂这一现代教育技术为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赋能但是很多思政课教师受到年龄、学历、专业、技能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加之学校缺乏对智慧课堂使用和对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筛选、整合等方面的校本培训,导致很多教师信息化素养过低,无法掌握网络教育平台的使用技能三)线上、线下思政课教育资源缺乏有机结合思政课教师掌握的教学资源陈旧,线下教学资源更新周期较长,纸质版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加之教师对传统教材的长期适应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思维的固化,使得教师很难自觉主动的将线上、线下教育资源进行有机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虽然丰富新颖,但是无法即时的转化为线下可用的教学资源进而走进课堂如何使线上、线下资源有机结合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三、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策略研究(一)强化教师主导地位首先强调思政课教师在网络教育资源筛查中的主导地位思政课的网络教育资源数量众多但良莠不齐,教师要在教育资源进入课堂前进行初步的筛选,筛选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优质资源,对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进行控制。

      其次,强化教师在学生学习引导中的主导地位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虽然丰富,应然状态下学生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实然状态下,学生往往消极应对,造成思政课网络教育共享资源的浪费,因此教师要发挥在教学引导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定时考勤、布置作业等手段改变学生由消极应对到积极完成的局面再次,强化思政课教师在学习后评价中的主导地位很多学生对于思政课网络共享资源的学习只是浅尝辄止,作业质量完成不高,思政课教师要制定奖惩措施,通过与学分相结合等手段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测、监督、激励,促进学生高质量的完成思政课二)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思政课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主要体现在对智慧课堂教学的掌握上由传统思政课堂教学到智慧课堂教学,首先,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克服惰性,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根据育人规律,通过自主学习、熟练运用智慧课堂的软硬件设施,找准思政课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途径其次,教师要学会利用智慧课堂提供的学习工具从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中找出最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资源,把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流程有机整合在一起,探索在智慧课堂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新模式,将课程内容以最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最后,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智慧课堂使用培训、智慧课堂教学比赛等增强教师使用智慧课堂的积极性,使智慧课堂能够真正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起到全面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三)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要通过自上而下的命令手段对思政课教师进行要求和约束,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即时把线上新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转化为线下可用的实质教学资源,缩短教学资源更新周期其次要加强校本培训培养教师掌握线上、线下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的方法和和手段,提升思政课教师转化教育资源的素养和能力建立教研小组或教研中心,让教研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和长久的运行机制最后充分发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教育评价和教学管理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智慧评价和智慧管理结束语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观念,通过分类教学,突出重点,用好两个教学空间;依托网络课堂载体,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内容;知行合一,推进理论与实践教学协同发展;实现线上、线下双考核路径,促进网络与思政深度融合等途径来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最优效果,让学生乐于学习,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1]马克,杜立群.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个性化教学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4):102-103.[2]李风.论网络舆论生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互关系[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06):94-99.[3]张美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改路径探析[J].山西青年,2019(24):278.[4]冯婉玲.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智库时代,2019(51):285-286.[5]张怡红.高校思政课实践化教学体系的创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8(04):361-36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