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商业企业增值税税负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209147313
  • 上传时间:2021-1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92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商业企业增值税税负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内容摘要: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地区商业环节增值税相对税负明显偏低通过分析发觉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主要是不正常的偷税行为、现行税收政策不完善、征管不到位三个原因综合形成的针对这一状况,如何对症下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范商业企业增值税税负的下滑,是国税机关考虑了几年的问题,也是个老大难问题本文拟就当前我市商业增值税税负偏低的问题提出加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商业企业;税负;状况;原因;建议 商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有生力气,但是近些年来我市商业增值税增长缓慢,商业企业整体税负不断下滑,尤其是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税收收入增幅远低于其销售额的增长幅度,与其经营局面形成较大的反差因此,加强商业税负调研,把握其发展的规模和方向,进一步加强商业增值税管理,对全市税收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对安陆部分商贸企业增值税税负状况的实地调查,就商业企业税负偏低的原因加以分析,以求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 一、我市商业增值税税负基本状况 (一)从申报纳税状况分析税负变动状况 以Y市为例,从近几年商业企业增值税入库税款和税收负担率调查状况来看,全市商业增值税(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入库逐年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还比较大。

      2006年底,Y市有批发及零售商业纳税人2638 户,占总纳税户71%,其中:商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48户,占一般纳税人的31.57%;2006年全市小规模纳税人商业企业40户,占小规模纳税企业的18.7 %2006年商业入库增值税1184万元(按所属期计算),占全局入库增值税的18.78 %2006年,Y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510万元,商业企业2006年(按所属期计算)共计申报应税销售收入58751万元,应征税款1184万元,税负率2.02%,比2005年同期2.25%下降0.23%,是近年来最低的 (二)从行业分布状况分析税负变化状况 2006年商业行业 分布状况 销售额 占商业销售额% 增值税额 占商业增值税% 行业平均税负率(%) 预警下限标准(2006年)(%) 商业批发 321449195 54.71 4624683 39.03 1.44 0.67 商业零售 266069928 45.29 7224051 60.94 2.72 1.39 合计 587519123 100 11848734 100 2.02 从商业批发企业税负状况看: 盐及调味品批发企业的税负率最高,为6.7%;烟草行业税负相对较高,为2.6%;其次是机动车燃料零售行业税负率为1.59%。

      但我市药品批发行业应税销售收入与税款相背离,税负明显偏低,税负仅为0.72个百分点 从商业零售企业税负状况看,2006年有9家大型零售增值税平均税负高于平均水平,其中,我市规模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安陆中百仓储购物广场有限公司,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5255.6万元,应纳税款57.63万元,税收负担1.1%,比安陆孝武商贸有限公司0.32%的税负率高出0.78个百分点 (三)从纳税人类别分析税负状况 2006年纳税人类别划分表 纳税人类别 户数 年销售额(元) 年缴纳增值税(元) 占总户数比例 平均税负(%) 低于平均税负户数 低税负占户数比例 一般纳税人 48 460593838 7220948 1.8% 1.57 17 35.4% 小规模企业 40 40332442 1202961 1.5% 2.98 19 47.5% 个体工商户 2550 86592843 3424825 96.7% 3.96 合计: 2638 587519123 11848734 100 2.02 从上表可以看出,一般纳税人商业企业的增值税整体税负偏低,2006年全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商业企业(按所属期计算)申报应税销售收入46059万元,应征税款722万元,增值税平均税负仅为1.57%,比2006年全市小规模纳税人商业企业增值税税负率2.98%低1.41个百分点,而且约有35.4%的商业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税负低于行业平均税负。

      二、商业企业增值税税负下降原因分析 造成商业企业增值税入库税款和税收负担率下降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竞争激烈,商业企业经营策略转变,增值空间变小,造成商业税负正常的递减 一是工业企业采取直销的营销策略,主动应对市场的竞争,削减了商业环节的销售额工业企业为扩大其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同时也为削减销售费用、流通环节和经营风险,利用其对产品性能及市场比较熟识的优势,直接在销售地设分支机构销售其产品,直接参与产品流通;特殊是电子商务这一新型直销方式的出现,使得过去货物通过商业环节流通转移到了工业环节;二是激烈的竞争促使商业环节购销差额削减由于市场竞争的结果,商业企业不得不降低销售价格,削减销售毛利,这就使得商业企业实现的增值削减,其计缴的增值税也相应削减,毛利率的下降导致了增值税税负的直接滑落特殊是外地知名大型超市凭借先进的管理经验所实行的低价销售的介入,加剧了本地商业企业的竞争,促使商业企业分化,价廉物美的大型超市日益占据商场的主要份额,使原本不是很高的商业环节的毛利率仍有下降趋势据安陆中百仓储的销售人员介绍,原来商品销售的毛利率在8%至12%之间,现在的毛利率则只能在5%至8%之间;三是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商业企业在不断转变经营方式,特殊是商业企业大量采取薄利多销或“平销” 形式,导致商品销售额增长而毛利额下降,商业企业增值税税负也随之下降,零税负、低税负的出现也就成为必定。

      很多工厂和商业企业为了竞争和生存纷纷转变经营策略,推出联手经营、利润共享营销方法有的采取平销让利方法,商业企业按出厂价出售商品,而工厂则按销售额提取一定比例让利(回扣)给商业企业;有的工厂则以嘉奖产品或零配件作为返利形式;有的工厂则以商品保修费或以广告费、运费的形式返利给商业这些营销方式,一方面,将商业环节应实现的税款转移到工厂所在地;另一方面,简单出现商业环节躲避增值税的现象 (二)商业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做手脚,迟作销售,调整应纳税额,隐匿销售收入,其偷税行为是造成商业增值税税负非正常递减的直接原因 商业企业进项差价的削减和工业企业的直销行为仅会引起商业增值税税额的削减和税负的下降,但究其根源,商业企业不正常的偷逃税行为却是主要原因因此,面对商业企业税负不断降低,有必要专心端详目前商业企业偷逃增值税的主要手段 商业一般纳税人经营格局复杂多变,偷逃税款手段变化无穷: 1、利用返还实物,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商业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返利销售”行为,是导致商业企业税负偏低的一个原因返利销售是指生产企业以商业企业的销售价格或高于商业企业销售价格的价格,将货物销售给商业企业,并以此价格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商业企业以进货价格或低于进货价格的价格进行销售,生产企业则以返还利润等方式弥补商业企业的进销差价损失。

      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商业企业销售“返利销售”的货物,销项税额等于甚至小于进项税额,应纳税额也为零或为负数,商业企业的税负在“返利销售”行为的作用下下降了另一方面,商家对商品返利部分销售不作收入,对现金等其他方式返利部分不作进项税额转出,使得增值税长期留抵(但按税法规定,不论企业取得何种形式的返利,均应按返利货物的适用税率作进项转出)而且如今,厂家以实物返利居多,返利时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商家在纳税申报时又多抵扣一部分税款故此类发票隐藏性强,看似正常进货,实质是返利货物,这种现象一般只有在税务检查时才被发觉,有的甚至查不出来 2、多头开设银行帐户,销售额不入账较为普遍商业多以现金交易,特殊是以零售为主的各商业企业,位于增值税链条的末端,由于缺少与征管相配套的各种行政管理手段,企业为达到少缴税目的,销售商品不开票或没有全额开票偷逃税款较为普遍现实中有不少的商家为了逃税,以自制销货单、信誉卡、电脑小票或收款收据代替发票,隐匿销售额逃税对销售汽车、自行车、大宗物品顾客有索取发票的,往往采取少开金额来削减销售额,达到偷税目的同时,随着银行体制的改革,金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银行为了争取客户,相对放宽了企业的开户条件以及现金使用的限制,而商业企业也就利用了金融行业相互竞争的弱点,采取多头设置帐户,不向税务机关全部报送备案,以资金体外循环方式少报营业额,从中躲避税收。

      3、搞帐外经营,黑进黑出由于商业企业的销售对象大部分是个人消费,全部以现金交易,加上税控装置运行不到位,使得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商场、量畈、超市、加油站等零售业务量比较大、不易盘查库存的商业企业,在购进货物时全部取得进项发票,用于抵扣,而销售时则将使用发票部分作收入,计提销项税额,其余则不作或少作收入这样,进项税额长期大于或略等于销项税额,应纳税款很少,造成了严重的增值税流失,也导致增值税税负大幅度下降同时纳税人购人未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货物,采取购进不计库存、销售不计收入的方法,实行帐外经营的现象也很普遍据调查,目前在整个商业交易中,同种货物一般存在的三种价格:即开专用发票价格,开平凡发票价格和不开发票价格;一些不法商人在销售货物时为了躲避税收尽量不开专用发票,用压低价格来吸引购货方进货 4、增加库存商品,保持一定数额的进项税用于抵扣,利用库存来调整税负,使其长期处于零申报或负申报状态现行增值税条例规定:不论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都采用购进扣税法,商业企业只要在货物购进取得专票认证后,无论购进的货物是否销售,均可以申报抵扣进项税额这样部分商家人为视销项定进项,进销平衡,少缴或不缴税款。

      即依据当月计提销项税额的多少,而后打算进项税额的多少,若当月销项税额过多,就在月底之前突击进货,或采取未付款提前抵扣、非法取得进项票等手段,人均增大库存从而达到增加进项抵扣削减应纳税款的目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库存商品再多是自己的,而税收一旦缴纳则是国家的更有甚者,相互勾结,不择手段,在月终结帐后对开增值税发票,在月初申报时购货方凭此票申报抵扣进项税,只须保留少量留抵税款就可避免纳税而销货方又可以将此笔销售记人次月,利用进项税抵扣的时间差来躲避税收此外,增值税购进扣税法有推迟实现税款因素,部分新开业的商业企业在经营生长期税收倒挂或者“零税负”现象严重一些新开业的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在经营初期大量取得进项专用发票,而在经营生长期间进项税款长期留抵,无税可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