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脑与音乐》教学设计.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0977373
  • 上传时间:2017-11-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3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电脑与音乐》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地位及作用《电脑与音乐》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四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使用 CD 播放器、录音机及超级解霸等软件,了解“窗口” 组成的共性部分,体会电脑对音频、视频等媒体信息的采集、展示和加工方面的作用《电脑与音乐》是在学生了解电脑的应用、组成,学习鼠标的基本操作之后的一课,在本课学生第一次全面接触和使用“窗口” 由于整个信息技术的学习多是围绕着 “窗口”软件进行的,音频和视频的采集、加工处理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所以本课无论是在现阶段的学习中,还是在后续的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2)教材处理:将学习录音机软件中“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关闭按钮 ”等教学内容调整到第一课时进行,并引入一些常用软件(如:Word、画图)安排学生集中学习窗口操作的共性部分,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拓展,为后继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本课拟分三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通过学习 CD 播放器等软件,较全面地了解“窗口” 组成及操作的共性部分;学会用“开始”菜单打开程序;掌握 “悬停提示”的学习方法第二课时:学习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并进行效果处理。

      初步了解电脑在音频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方面的操作第三课时:学习使用“超级解霸 ” 软件,初步了解电脑在视频信息展现及加工处理方面的操作二、学生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在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后,已经了解了电脑的应用、组成,能够较熟练地使用鼠标和键盘,并逐步养成了在电脑上去尝试、去发现的学习习惯,但对“窗口” 操作还是第一次全面接触和使用三、教学目标分析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a、学会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b、掌握给“录好的声音 ”加上“变速、回音、反向、音量变化 ”等效果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a、在学习使用录音机对声音进行采集、播放的过程中,学会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及学习方法来学习新知(知识的迁移)b、在对声音进行效果处理的过程中,掌握使用“帮助” 菜单来学习软件操作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b、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共同研讨、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文件,并给录制好的声音加上“变速、回音、反向、音量变化” 等效果的操作分析: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使用录音机对声音进行采集、加工处理的过程中,体会电脑在音频处理方面的作用因此,掌握录音机软件的使用就成为本课学习的重点处理思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教师适当的示范、指导、拓展,再加上学生的课后实践多管齐下进行重点学习教学难点:录音前对音频属性的设置分析:对音频属性的设置,需要经过:双击“音量” 图标打开 “音量控制”面板— —单击打开“ 选项”菜单——单击选择 “属性”—— 单击“录音”—— 单击选“麦克风” ——单击“ 确定”——单击选择“录音控制 ”菜单中的 “麦克风”— —拉动“音量”控制拉钮来调节音量——关闭“ 录音控制” 面板(共九步)步骤多但又必不可少的操作,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操作困难较大,因此成为本节课的难点处理思路:由实际问题引发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求知,再通过教师的两次示范,学生的互学和教师来突破教学难点五、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师:老师这里有一则有趣的童话故事(详见附件),想请我们班的故事大王讲给大家听。

      如果讲得好,老师会把他(她)推荐给学校的广播站讲给全校同学听!有哪位故事大王愿意上来试试啊?2、请学生在讲故事时手拿麦克风,要求尽量体现角色的特点师悄悄进行录音当学生讲完第一个自然段时,教师示意学生停止3、师:老师想到一个问题,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本来准备得好好的,可是到临场发挥时就有些失常了,大家想想看有什么好的办法吗?(生纷纷出主意想办法,最后得出:先录好再拿去放就好了!)4、师:我们用电脑就可以录音!(播放刚才的录音,引出本节教学内容:电脑中的录音机)(设计意图:把“童话故事” 作为声音采集的内容,成功地吸引了爱听故事的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新课教学:1、录音准备(1)请学生说说用电脑录音时需要准备什么软、硬件学生根据刚才的观察说出:麦克风、录音机)(2) 转播一位学生的电脑屏幕,请学生利用“开始”菜单把“ 录音机”打开并找到录音机中的“录音 ”、“ 停止” 和“播放 ”键师提示学生可回想一下家里录音机或录像机上的这些功能按钮上的图形特点根据生活经验来找,利用类比的方法来学习)(3) 请这位学生试录音,并当场播放所录内容。

      学生会发现声音根本没录上)(4) 师:为什么没有录上啊?大家想想看!(请几位同学说说他的想法)(5) 师总结、指出:在用电脑中的录音机进行录音时,要先对“音频属性”进行正确设置,才能录音,否则就会出现刚才的情况(录不上)这个设置工作,有点繁琐但不难掌握,只要你跟着老师一起做,就可以设置成功设计意图:由实际问题引发思考,而后获知解决方案,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利于后续设置方法的学习和掌握6) 教师示范“ 设置音频属性”的操作步骤,请学生跟随教师一同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再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检查相关设置,并说明“ 录音机” 能够录音的设备状态(录音机窗口中的绿线若有波形变化,说明可以录音;而若是一条直线,则不能录音)7) 分层练习:请学生试试自己的电脑是否可以录音如果可以的就进行试录;不能录的,请老师、同学帮忙将音频属性设置好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重点没有设置好的学生)(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两次示范,学生的互学和教师来突破教学难点,将录音前的准备工作做好2、用录音机录音(1)请刚才那位“故事大王”来重新讲述童话故事,另一位同学担任录音师进行录音由于该故事较长,录音时间超出 60 秒,录音时学生会发现录音在 60 秒之内有效)(2) 师演示延长录音时间的方法,提示学生如果录制的声音不满意,可以利用“文件” 菜单中的“ 新建” 来重新录制。

      选“新建” 后,弹出的对话框选择“否” )(设计意图:演示可以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让学生扎实掌握学习的重点内容;适当地给学生补充相应的课外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3) 学生活动 1:全体学生 2 人一组进行录音练习,录音内容《狮子和蚂蚁》,也可试试菜单中的效果(变速、回音、反向、音量变化)3、用录音机给录制好的声音加上效果(1)师:为了使角色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富于个性,需要对声音进行效果上的处理展示教师的范例,让学生感受对声音进行效果处理对信息表达的帮助)(2)师带领学生阅读“帮助”,演示变速效果的处理方法,教会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看“ 帮助”,用对比法学习其它效果)3)将全班分为四大组,每组分别指定完成一种不同的效果,其它效果为选做内容4)学生活动 2:每组根据教师分配任务选择录音内容,在完成指定的效果之后,练习加上想要的其它效果利用电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5)教师巡视分层,重点给选择录音内容有困难的小组及操作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分工合作,群策群力,培养合作精神;教师讲解可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活动 1、2 的目的:通过多次充分的练习(学生试——师演示 ——学生练的过程)突出重点内容。

      三)作品展示及评价把学生活动 2 中的分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开展自评、互评、师评自评:小组推选 1 到 2 名代表,讲述操作过程,说明所加效果的目的互评:请其它组的同学说说,听了作品及小组自评后的感受、建议师评:较全面评价操作过程,效果与声音内容相匹配的通用性方法和原则设计意图:通过作品评价,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录音机处理声音所用的各种效果,体会“ 声音效果 ”对信息传递的作用四)提高我们利用电脑不但可以播放现成的声音如:CD、mp3 音乐,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录制声音,或对声音进行加工处理,如:截取其中的一段,合成一些声音我们不仅可以使用现成的,而且还可以创造)老师这里有一些用录音机截取和合成的例子,请同学们来欣赏欣赏师播放一些课前准备好的作品)(设计意图:对学生没有能力去做的一些操作,教师展示成品,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电脑在声音信息处理方面的作用五)小结及课后实践小结:这节课,我们利用电脑对声音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并从中体会了电脑在音频处理方面的作用,使我们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当然,录音机功能过于简单,还有许多效果是不能完成的我们可以在课后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了解功能更为强大的软件,去尝试、探究这类软件的使用方法。

      课后实践:回家后,使用家里电脑中的录音机或功能更为强大的软件,请爸爸妈妈帮忙,将你讲的故事录下来,加工处理并保存成文件带到学校来,我们要继续进行“故事大王” 的评比获胜作品将送校广播站安排播出设计意图:小结可以使学生对信息处理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加深对信息技术内涵的理解;同时也给学生意示了更为广阔的探索天地课后实践可以将体验延伸,使体验更加充分六、 自我评析a) 本节课以录制和加工 “童话故事”为主线,将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有机地融入其中,既包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又附着丰富的情感价值,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开始学习,在使用录音机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成就感b) 学生练习环节:学生在进行“录音内容”选择时,教师的指导应及时、到位,才能使学生更为顺利地完成作品c) 作品评价环节:学生评价可能会比较简单,教师应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评价d) 课后实践环节:可以使用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再一次的练习,而且学习致用,让电脑真正成为他们生活学习的工具附件:童话故事《狮子和蚂蚁》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熊、猴子……还有顶小顶小的蚂蚁。

      这天,蚂蚁忙了一整天后,开始往家里走去,在路上,蚂蚁碰巧遇见了狮子狮子看见小小的蚂蚁,忍不住说:“ 蚂蚁姑娘,你这么一个小生命,为什么要如此拼命干活呢?再说你能干出什么名堂来?你看我,比你大一千倍,一万倍,像我这样的动物,活着才有意义我真替你感到不平!”蚂蚁听了它的话,平静地回答道:“狮子大哥,你别这样说你要知道,我虽然微不足道,但我能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的生活另外,当危险袭来的时候,我也许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你也许还办不到呢!”半年后的一天,一头凶猛的大象闯进了这片森林,毫无顾忌地欺负森林里的许多动物这个自大的狮子用武力征服不了它,反倒是微不足道的小蚂蚁利用智慧战胜了这个强大的敌人这个聪明的小蚂蚁钻进大象的脑袋,在那里乱抓乱搔,使大象不能忍受这种痛苦,自己撞死在大树下从此,大狮子再也不敢小看小蚂蚁了海南省海口寰岛实验小学 田雪玲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地位及作用《电脑与音乐》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四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使用 CD 播放器、录音机及超级解霸等软件,了解“窗口” 组成的共性部分,体会电脑对音频、视频等媒体信息的采集、展示和加工方面的作用《电脑与音乐》是在学生了解电脑的应用、组成,学习鼠标的基本操作之后的一课,在本课学生第一次全面接触和使用“窗口” 。

      由于整个信息技术的学习多是围绕着 “窗口”软件进行的,音频和视频的采集、加工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