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日德教育的比较.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cjc****537
  • 文档编号:48033344
  • 上传时间:2018-07-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本教育和德国教育的比较日本教育和德国教育的比较教育系 08 教本李甜甜 20081201031 摘要摘要:日本地处亚洲东部,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典 型的资本主义形态,但价值取向的深层构造却保留着东西方文化的印迹德国是世界上先 进的工业国之一,德国教育制度在欧美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近代西方的公立教育、义 务教育、幼儿园教育、实体教育、双轨制教育等大多起源德国日本和德国的教育作为当 今世界一流教育的典范,是值得我们比较研究的 关键字关键字:二战 学制 教育 职业教育 双轨制 一.日本和德国教育的历史一.日本和德国教育的历史 在对德日教育进行比较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两国的教育历史交往:1882 年,日本历 史上的首任首相伊藤访问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在那里,他向维也纳大学斯坦因求教,得 出国家主义教育结论——树立君主权威和君主国家一体化教育,君主就代表国家随后, 伊藤还访问了与奥匈帝国同道的德意志(普鲁士)帝国在那里,他拜访了柏林大学的古 纳斯伊特,古纳斯伊特认为,那些向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学习自由的人将会把日本引入 歧途通过和德国学者的交流,伊藤决定把普鲁士作为学习的榜样,将德国教育模式列为 日本教改的“主板模式” 。

      伊藤在德国考察的时候正是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时候当时的德国正以弗雷德里克的“教 育应服从于政治”的名言作为教育的基本准则,认为与其把国民作为人去加以尊重,不如 靠教育来保证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在教育方面实行双轨制,英才可以享受自由的教育,最 后进入大学,而一般大众则只能受到普通教育德国的教育以增强国家的实力为目标,政 治对教育的统治加强德国教育模式,既可帮助日本树立天皇的绝对权威,又可灌输日本全体国民“与国家共 存亡”的“国民教育观”——国家与个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种教育模式,令日本内 阁如获至宝 “总理”伊藤与“教育部长”森有礼随即决定:以德国为榜样,奉行国家主义 教育这就是随后在教育领域,森有礼所倡导“国体主义教育” 德国教育模式在日本取得空前成功改革后,1887 年以前逐渐下降的入学率转而逐年上 升,1887 年的入学率达到了 45%,十五年以后的 1902 年已经上升到 91.5% 1900 年以 德国教育模式《教育敕语》正式颁布,日本国体教育达到顶峰德国教育模式,给日本带来惊人的飞速发展,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发展速度,日本社会也 发生着深刻的实质变化,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20 世纪的最初 20 年,日本的近代教育一直 是有计划有目标的均衡发展,只用了六七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甚至二百 多年的发展历程,由教育落后的国家而跻身教育发达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行列。

      所以,德国教育也是日本教育发展的模板两国教育的发展在很多地方有相似之处,同时 也包含着个性 二.德日教育的相同点:二.德日教育的相同点: 1.1.重视普及教育重视普及教育 帝国时期的德国,在 16 世纪后半期一些公国就开始颁布强迫教育法令至 1763 年普 鲁士公国颁布《乡村学校规程》规定义务教育以后,德国各地几乎都实行了义务教育日 本明治维新时期颁布《学制》提出了反对旧教育观念,树立新教育观念的构想:批判封建 制度及其等级森严的教育制度,每个公民均有受教育的机会 2.2.二战时都把学校教育作为侵略战争的武器二战时都把学校教育作为侵略战争的武器 1937 年,德国纳粹统治时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学校管理制度,各类学校进行所谓的 “种族教育” ,这个时期的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破坏,中学几乎减少一半,高等学校的发展处于停顿状态同样,二战时期的日本政府开始疯狂推行军国主义教育,以“捍卫国体” 、宣 扬皇国精神为方针,开展战时的教育改革 3.3.二战后教育行政为地方分权二战后教育行政为地方分权 日本战前的教育行政为极端的中央集权制,战后实现地方分权,形成了国家主导下的 文部省和地方教委相结合的均衡型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德国在二战后一分为二,联邦德国按照《基本法》 ,实行教育地方分权政策,各州享有 文化教育的权力4.4.重视教育立法重视教育立法 日本国会在 1947 年通过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是规范战后日本教育形态 的根本性大法,而后又相继制定《教育委员会法》 《社会教育法》和《文部省设置法》 ,对 日本进行全面教育改革,确定日本教育民主化体制的历史转折点 德国教育发展按照《基本法》实施,1969 年、1971 年,联邦德国两次修改《基本法》 , 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权限1969 年 10 月联邦德国首次成立了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机关 -联邦教育和科学部,制定了《高等学校总纲法》 ;联邦一级机构先后颁布了《联邦职业教 育促进法》和《高等学校建设促进法》 5.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相似 日本偏重学历的社会风潮、应试教育和过度的考试竞争使学生缺乏特色,缺乏创造性, 思维能力高等教育的学术水平不高,忽视基础理论和基础学科的研究,与其他发达国家 差距较大 德国在学校教育方面,由于强调教学的科学化,使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产生厌学情绪 高等教育发展出现质量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能保证具有大学学习能力 三.日本教育和德国教育的不同点:三.日本教育和德国教育的不同点: 1.1.学制结构学制结构 联邦德国现行的学校制度包括:基础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综合学校、职业教 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

      日本战后建立的是“六三三四制”的学校教育体制 《学校教育法》规定, “所谓学校, 系指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大学、高等专门学校、盲人学校、聋哑学校、养护学校 以及幼儿园 ” 联邦德国学制育日本及其他国家相比,具有自己显著的特征,主要有:(1)当其他国家实现了义务教育的一体化时,德国仍然保留了三类不同的中学2)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独具特色,为世界各国所称道和模仿3)文化教育管理上的联邦主义导致全国教育管理的多中心,但是,通过州文化教育管 理部门之间的协商,又使全国教育在结构、内容和结业水平等基本方面较为一致;虽然教 育的权限在全国范围内是非常分散的,但是在各州范围内又是明显的集中4)联邦德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绝大多数是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在数量上是很次要的 各州都有专门的私立学校法,规定了私立学校得到批准和获得国家承认的条件,特别是私 立学校同样要由国家补助因此,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没有竞争关系,也不存在原则 上的分歧5)在德国,国家与教会之间没有冲突,国家允许教会在公立学校中有一定的影响,如 在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中开设宗教课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宗教课虽是正式课程, 但不是必修课。

      学生是否上宗教课,14 岁以前由家长决定,14 岁后由学生本人决定不上 宗教课,可以用哲学课来代替6)联邦德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半日制的,全日制的学校极少,公立住宿学校几乎没 有每年上课时间只有 800 小时半日制学校一般在上午 8 点开始上课,通常到中午 1 点或 2 点就结束,下午也安排一些教学大纲以外的选修科目工时半日制导致德国学制过长7)与中小学相反,德国各地区的高等学校结构基本相问 2 2.教育性质.教育性质 日本教育历经百年的发展变革、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以及神道文化构成日本教育的文 化底色,但其教育的现代化过程,是西方文化的影响日益增强的过程,日本吸收西方文化 及其教育改造本国教育,促使其教育具有东西方合一的性质德国教育一直秉承自身特色, 立足自身国情,开创公立教育义务教育幼儿园教育实体教育双轨制教育先河,教育联邦主 义,职业教育出色发展 3 3.职业教育发展各具特色职业教育发展各具特色 日本职业教育深受国家、社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由三方面构成,即学校的,企业的 和社会的,高度发达的企业内教育是日本教育的一大特色,企业内教育与日本企业终身雇 佣联系在一起,是造成员工素质较高,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