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英雄的石像.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10089249
  • 上传时间:2023-04-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18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英雄的石像设计示例一课题:古代英雄的石像重点和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童话难点:了解铺垫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请两位同学即 兴讲两则骄傲失败的事例以此导入新课)今天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看看它是如果讲这一 道理的二、简单介绍作家作品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五四”前夕开始写作,代表作有 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等叶圣陶的童话,跟的他的小说、散文一样,是主张“为人生”而创作的三、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1. 教师讲解分角色朗读的要求:A.对课文熟练B.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C.处理好语气、音调的轻重强弱2. 学生自己试着自读有关的对话,琢磨技巧的处理3•四人分角色朗读第9段至末尾,一人大石,一人连贯,二人小石其他学生听读,准备评价4. 抽查几个学生评价,教师小结,教师范读片段,再抽学生朗读对话的片段四、理清结构 (略,参见课文分析)五、思考下列问题,理解课文内容:(采用个提问的方式进行)1.提问:“危险算是过去了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这句话好在哪里?2.上面那石头为什么“故意让语声柔和一些,用商量的口气 说话”?(因为他的狂妄骄傲受到小石头的批评以至威胁,仍然心有余悸,但还不肯放下骄傲的 架子,只好在语声、语气上缓和一些,希望得到小石头的认可3. 找出石像说的话,想想石像具有什么性格特征?(浅薄、无知、空虚4.小石头如何反驳石像的话?表现小石头什么性格特征?(小石头指出:历史是会被颠倒的,不能全信;英雄也是很平常的人,英雄也是人们塑 造出来的;市民最大的本领就是纪念空虚,崇拜空虚表现小石头有见识5.“大家不再说话了,像是都在想事情他们在想什么?(只要言之有理,符合下 文情节的发展,答案不限)6.石像忽然倒下来石像为什么倒了?(答案不限)7.石像倒了以后,如何结局?1)市民无精打采地走了2)雕刻家大哭了一场,从此不再雕刻3)乱石块被用作铺路六、讨论:如何理解最后四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说明只有踏踏实实地为人们做点有益的工作,谦逊平等待人,生活才有意义,才能快乐四、课堂讨论(先拟发言稿,再发言): 谈谈你对本文中心的理解(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骄傲与自信的关系)(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但必须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引导学生培养发散思维)七、小结 这篇童话故事,情节神奇曲折,形象栩栩如生。

      通过被雕成英雄像的大石块和台基石子 的对话,批评了大石块虚荣自傲的表现告诉人们:只有和群众结合在一起,甘当铺路石子, 人的生命才有价值教案点评:本课时主要在进一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讨论,培养口 头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再动笔进行实践写作,从而更好体会作者的技巧教学设计示例一课题:古代英雄的石像重点和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童话难点:了解铺垫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请两位同学即 兴讲两则骄傲失败的事例以此导入新课)今天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看看它是如果讲这一 道理的二、简单介绍作家作品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五四”前夕开始写作,代表作有 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等叶圣陶的童话,跟的他的小说、散文一样,是主张“为人生”而创作的三、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1. 教师讲解分角色朗读的要求:A.对课文熟练B.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C.处理好语气、音调的轻重强弱2. 学生自己试着自读有关的对话,琢磨技巧的处理3•四人分角色朗读第9段至末尾,一人大石,一人连贯,二人小石。

      其他学生听读,准备评价4. 抽查几个学生评价,教师小结,教师范读片段,再抽学生朗读对话的片段四、 理清结构 (略,参见课文分析)五、 思考下列问题,理解课文内容:(采用个提问的方式进行)1.提问:“危险算是过去了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这句话好在哪里?2.上面那石头为什么“故意让语声柔和一些,用商量的口气 说话”?(因为他的狂妄骄傲受到小石头的批评以至威胁,仍然心有余悸,但还不肯放下骄傲的 架子,只好在语声、语气上缓和一些,希望得到小石头的认可3. 找出石像说的话,想想石像具有什么性格特征?(浅薄、无知、空虚4.小石头如何反驳石像的话?表现小石头什么性格特征?(小石头指出:历史是会被颠倒的,不能全信;英雄也是很平常的人,英雄也是人们塑 造出来的;市民最大的本领就是纪念空虚,崇拜空虚表现小石头有见识5.“大家不再说话了,像是都在想事情他们在想什么?(只要言之有理,符合下 文情节的发展,答案不限)6.石像忽然倒下来石像为什么倒了?(答案不限)7. 石像倒了以后,如何结局?1)市民无精打采地走了2)雕刻家大哭了一场,从此不再雕刻3)乱石块被 用作铺路 六、讨论:如何理解最后四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说明只有踏踏实实地为人们做点有益的工作,谦逊平等待人,生活才有意义,才能快乐。

      四、课堂讨论(先拟发言稿,再发言): 谈谈你对本文中心的理解(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骄傲与自信的关系) (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但必须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引导学生培养发散思维)七、小结 这篇童话故事,情节神奇曲折,形象栩栩如生通过被雕成英雄像的大石块和台基石子 的对话,批评了大石块虚荣自傲的表现告诉人们:只有和群众结合在一起,甘当铺路石子, 人的生命才有价值教案点评:本课时主要在进一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讨论,培养口 头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再动笔进行实践写作,从而更好体会作者的技巧教案示例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凿(zao)不屑(xie)2.掌握下列词语:崇拜、模型、鞠躬、不屑、吹嘘、伶俐3.掌握作家的有关知识二)能力训练点1. 训练学生复述的能力2.了解童话用想像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3.认识本篇童话的思想教育意义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悟出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关系,没有低贵贱之分,不应该骄傲、狂妄、失掉本真 的道理四)美育渗透点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构思的神奇色彩美以及石像和小石块之间幽默、含蓄的对话中的哲理 美二.学法引导1. 学生预习课文,边预习边根据练习五的要勾画出其中的词语,并弄懂其中的生字和 生词,制成卡片,课堂交流。

      2. 可以把朗读和复述结合起来先由教师范读或听磁带录音,学生画出主要情节,然 后请几位学生简单复述主要情节,复述之后再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各自的语气语调复述 时,要结合情节的发展体会本文丰富的想像3. 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重点体会对话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4. 结合练习,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像写一段文字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认识童话所反映的社会意义2. 难点石头随地位发生变化,思想意识也随之改变,到最终成为铺路石,请学生总结思想发生 变化的过程,并从中悟出道理3.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理清情节脉络,通过朗读分析石头形象和心理 四.课时安排2 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制作生字生词的卡片,作者作品介绍制作胶片,投影仪使用2.录音磁带和录音机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让学生速读文章,复述故事情节2.让学生讨论、分析地位发生变化后,石头思想意识的变化,从中悟出道理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明确目标l.解决生字生词,并介绍作者2.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二)整体感知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充满了美好、幸福的回忆,童话便是一支优美的小夜曲,悠扬婉转, 我想同学们一定读过许多重话故事,谁来说一说你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学生列举故事名)童话有着悠久的历史,灰姑娘、丑小鸭、睡美人、小红帽等都是同学们熟悉的形象。

      童 话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想像夸张的手法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是一种很好的 艺术形式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学常识知识,理顺文章结构,复述故事情节检查预习情况,检查字词注音和解释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是我国最早写重话的作 家,有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三)在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理清本文的故事情节放录音或学生朗读之后,由学生简述故事梗概,点一名学生口述,教师给予适当评议2.在复述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8)雕刻家精心努力将一块山石雕成了受人尊敬的古代英雄的石像第二部分(9-35)石像每日受到市民的礼待,滋生了骄傲、狂妄、目中无人的思想第三部分(36-43)石像被摔成碎石,从此大家过上了平等而充实的生活学生再读课文,感知童话中塑造的形象3.讨论下列问题(1)一块普通的山石,被雕成“古代英雄的石像'后,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 书中找到答案(禁不住骄傲了,“看我多荣耀,我有特殊的地位,站得比一切都高„„”)2)它(石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因为城市里的人每天对它鞠躬行礼)(3)人民的敬仰之情是献给石像的吗? 石像未对人民做出任何贡献,如果没有任何历史背景,人们是不可能无故对一尊雕塑产生如此之崇敬之情的。

      人们真正崇拜的,怀念的是那位史书上记载的古代英雄四)总结、扩展 本篇童话讽刺了那位以英雄自居的石像,为它设计了一个倒塌的结局,本篇童话是有其深远的社会意义的五)课后作业 1.由石像摔成了铺路石,石头的思想有何变化?作家的用意何在? 2.朗读文章,想像石像的形象,写成一个片断,或做口头描述六)板书设计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山石f英雄的石像f铺路石骄傲、自大第二课时(-)整体感知 学生概述故事情节,教师归纳当一块普通的石头被雕成石像后,它开始以英雄自居骄傲自大,终于,高耸的石像失去了基石的支撑,摔成了碎块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石像形象讨论明确,石像除了用作摆设之外一无用处;它以英雄自居,骄傲自大;当石基要不 支撑它时,它表现得懦弱无能,“吓了一跳,顾不得生气,也暂时忘了自己的尊严,用哀求 的语气说„„”2.作家塑造这样一个形象,用意何在?(讽刺了那些狂妄自大的人3.从文中找出“骄傲”的特点“人是最容易骄傲的,除非圣人或傻子”说明骄傲是普遍存在的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根深蒂固4.石像当成摆设时,它的生活是怎样的?高高地站在那里,无事可做。

      当它从那个至高的位置摔下来之后呢?“我们真平等!”“„„一点也不空虚!”“铺成真实的路,人们在上面高高兴兴地 走!” 真正体会到了平等与充实文章结尾处的几句话表明了作家的主张人的一生应该采取平等、充实、为人民服务的态 度5.作家是怎样看历史上的英雄的?“历史全靠得住吗?几千年前的人自个儿想的事情,写历史的人都会知道,都会写下来 你说历史能不能全信?”“尤其是英雄,也许是个很平常的人,甚至是个坏蛋,让写历史的 人一吹嘘,就变成英雄了„„差不了多少表明作家对脱离群众的英雄主义持否定态度6.请一位同学来总结小说主旨 讽刺了高高在上的英雄主义,狂妄、自大思想,并指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