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觉山寺辽代砖塔施工方案.pdf
63页山西省灵丘县觉山寺辽代砖塔修缮工程辽代砖塔施工方案1 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4 三、修缮原则,,,,,,,,,,,,,,,,,,,,5 四、修缮性质,,,,,,,,,,,,,,,,,,,,6 五、修缮内容,,,,,,,,,,,,,,,,,,,,6 (一)辽代砖塔,,,,,,,,,,,,,,,,,,,,6(二)其他建筑,,,,,,,,,,,,,,,,,,,,7(三)附属内容的修缮,,,,,,,,,,,,,,,,,,,13六、主要工序技术要求,,,,,,,,,,,,,,,,,,,14(一)辽代砖塔,,,,,,,,,,,,,,,,,,,,14(二)木构建筑,,,,,,,,,,,,,,,,,,,,20七、施工部署,,,,,,,,,,,,,,,,,,,,32八、项目管理组织机构,,,,,,,,,,,,,,,,,,,,37九、施工总平面布置和总进度计划,,,,,,,,,,,,,,,40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41十一、雨季、冬季施工措施,,,,,,,,,,,,,,,,,,45十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46十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50十四、施工工期保证措施,,,,,,,,,,,,,,,,,,,,52十五、扬尘治理措施,,,,,,,,,,,,,,,,,,,,532 一、工程概况觉山寺,位于灵丘县城东南15 公里的笔架山西侧,又名普照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 ( 公元 483 年) ,是孝文帝为报母恩而颁币救建的,赐额“觉山寺”。
辽大安五年 (公元 1089 年)重建经以后各朝代的不断完善和修葺,除现存砖塔为辽代原构外,其余建筑皆为清代遗构觉山寺依山而建东为“笔架山”,西为“老虎尖’,,南为“凤凰台”,北为“翅儿崖”寺东南谷底有唐河径流,201省道蜿蜒曲折据碑记,觉山寺建在万山从中,道路四崎冬有寒冰之阻,夏有雨水之隔,往来行人靡不胆颤心怯寺周群山环抱,河水绕流选址山坳,背山面水规模宏大,布局紧凑建筑形式多样,辽塔巍峨高耸附近还有‘御射台’和‘古栈道( 灵丘道 ) ’等历史遗迹觉山寺整体坐北朝南, “五院相连” 的古代文化遗产体现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寺院东面为村落, 隔围墙与民居相望, 但部分民居建筑己经明显侵占了觉山寺固有的历史范围寺院南面是灵丘县 “红石楞乡人民政府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五日建”的新广场和停车场,己经做了全面硬化和环境美化寺院西面围墙外是平整的耕地,北面山体与寺院的间隔距离仅一步之遥1965年,觉山寺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觉山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布局:觉山寺建筑依山就势,南北纵深130 米,东西总宽 60 米,总占地面积 7800平方米。
寺院建筑分布在三条轴线之上,南北三进院落, 东西五院相连 其中的辽代砖塔是觉山寺的标志性建筑西轴线主要建筑由南往北排列:文昌阁、砖塔、罗汉殿、贵真殿另有东西藏经楼和东西廊房等附属建筑中轴线主要建筑由南往北排列:山门、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另有伽3 兰殿、祖师殿、东西配殿和钟鼓楼等附属建筑东轴线主要建筑由南往北排列:奎星楼、碑亭、金刚殿、弥勒殿另有东西廊房、梆楼、点楼和东西厢房等附属建筑中、西轴线之间为方丈院,有方丈室和斋堂等建筑东围墙之外是过去的禅房院, 保留有正房、 南房、厢房等残损建筑以及部分被毁建筑的基址现状建筑大都被百姓占用,整体保护环境很差另外,寺内前院有古井一口, 寺外西南方向山崖上构筑小砖塔一座,二者都是觉山寺所属历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觉山寺现存的所有建筑中, 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大砖塔是我国现存辽代砖塔的典型代表,包括塔身第一层内保存的辽代壁画其它地上建筑均为清代遗构觉山寺塔是一座体现不同时期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文化价值的人文载展示着灵丘县厚重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艺术造诣觉山寺塔的价值:1、历史价值:觉山寺属皇家寺院, 是体现灵丘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代建筑群遗迹自北魏孝文帝为报母恩救建以来,一直影响广泛而深远。
辽代重建后,经过金、元、明、清、民国等不同历史阶段的兴废,逐步延续至今除塔身保存有辽代的墨书题记砖外, 寺内还遗存有辽代石碑, 是研究寺院及辽代砖塔的历史发展脉络、寺院规模和布局以及建筑从创建到完善的详实史料2、艺术价值:觉山寺内保留着辽代砖塔的原构,艺术内涵丰富, 建筑大气磅礴, 是寺院内名副其实的标志性建筑现存砖塔为辽代砖雕精品 道宗皇帝敕旨重建的十三级密檐式砖塔,砖雕精细传神,造型秀美壮观束腰须弥座上各种雕刻十分精致,不仅是斗栱、仿材等仿木结构形制,其余兽面、花卉、菩萨、力士、人物等都造型丰满,刀法流畅洗练,为辽代雕刻艺术中的珍品, 为研究中国古代雕塑史、 美术史提供了珍贵的艺术史料4 塔室内辽代壁画非常著名 第一层中空的塔室内有八角形回廊,内外八面墙壁均有辽代壁画 其存在于寺观者极少, 为研究辽代壁画的艺术价值及其成就提供了极其可贵的实物3、科学价值:觉山寺塔是我国现存辽代八角密檐式塔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建筑历史研究价值其建筑结构、 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反应了辽代时期灵丘地区的建筑技术水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天启六年的七级大地震尚未对其造成明显的破坏,可见当时建造技术的高超水平。
4、社会文化价值:觉山寺建筑形式多样,造型美观,构造合理,气势雄伟,是灵丘县现存众多古代遗存中,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体量均具代表性的一座有价值的大型古建筑群,它是构成灵丘县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悠久历史环境和古老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觉山寺有‘井塔三奇’之说,为灵丘县古代九景之一,十分神奇优美的环境、奇妙的景观, 是当地依托文物发展旅游业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源,也是当地开展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有利于文化精品的有效展示与合理利用,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二、编制依据觉山寺塔维修工程依照山西省文物建筑维修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实施,依照工程所及的相关施工验收规范,依照国家建设工程和古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依据建设单位的图纸以及国家、 地方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有关规定编制本施组,作为贯彻指导施工管理全过程的指南主要依据文件、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2003年)3. 《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1986)4.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6.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4)5 7、《山西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8. 《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9. 《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10. 《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11. 《中国古建筑彩画艺术》12. 《古建筑木结构加固技术规范》1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16、《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7、《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方地区)》CJJ39-91 18、《山西省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勘察报告》关于觉山寺、塔残损现状及相关原因分析及整体勘察结论。
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和碑刻,现状遗构做法,用材、风格特点、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功能需求等方面的现场考察记录等文物部门关于“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前提下对其进行重点修缮的强烈愿望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托文物,促进旅游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觉山寺塔自身所独具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三、修缮原则与实施目标(一) 、修缮原则1.“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定的“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的指导下,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恪守“修旧如旧”的宗旨2.“最小干预”的原则:6 修缮过程中,应尽最大可能利用原有材料,保存原有构件,使用原有工艺,尽可能多地保存历史信息, 保持文物建筑的特性 如有构件丧失使用功能且确实需要更换时,一定要将更换量控制在最小3. “质量第一”的原则:觉山寺塔修缮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建筑寿命的长短,不应以降低工程质量为代价盲目追求施工进度 要使用传统材料, 运用传统工艺进行施工 从工程材料、修缮工艺、 施工工序等方面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并对修缮工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 制订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 保证工程质量。
并在施工中随时注意材料和工艺的质量稳定性4.“安全为主”的原则:为确保觉山寺塔修缮工程的顺利进行,安全工作必须放在首要位置, 保证修缮过程中文物的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同等重要,因为它同样是不可再生的人类资源在修缮过程中,搭设的所有施工架需结实、牢固,达到承重要求同时,应力求避免实际操作当中对文物的‘保护性破坏’5.“可逆性、可再处理性”原则:在修缮过程中,坚持可逆性,保证修缮后的可再处理性,尽量选择与原构相同、相近或兼容的材料, 使用传统工艺, 为后人的研究、 识别、修缮留有更大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历史信息6. “质量第一”的原则:觉山寺修缮土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建筑寿命的长短,不应以降低工程质量为代价育目追求施工进度 要使用传统材料, 运用传统工艺进行施工 从工程材料、修缮工艺、 施工工序等方面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并对修缮工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 制订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 保证工程质量 并在施工中随时注意材料和工艺的质量稳定性修缮时应使用传统材料,尽量避免现代新型化学材料的出现二) 、实施目标1 质量目标: 严格按设计、 业主的要求及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质量达到合格工程标准7 2 工期目标:自开工之日起按工期完成合同承包内容,排除一切不利因素的影响,优化网络计划,力争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3 管理目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严格按总平面图进行现场临建搭设,搞好文明施工,争创“文明、优良、标准化”现场4 安全目标: 加强安全管理, 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工程施工过程中达到:无死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坍塌5 文明施工目标:工作现场文明整洁,争创文明工地四、修缮性质与结构构造(一) 、修缮性质觉山寺修缮工程的性质, 依据建筑现状的整体残损程度作为重要参考,最终确定如下:辽代砖塔——重点修复;院落——重点修复: 揭除现有的残损部分或现代铺埙材料,整体重新以方砖铺墁寺前广场建议采用石板铺墁( 待环境整治时实施 ) ,同时做好总体排水;围墙——原有的围墙进行‘现状整修’;新圈扩的范围则进行新砌:往西圈扩25 米,往北圈扩 13米另外,在北侧山体处砌筑护坡;重点修复——中轴线大雄宝殿、东轴线金刚殿、东轴线东廊房;现状整修:1、中轴线:山门、天王殿、韦驮殿、伽兰殿、祖师殿、东西配殿、钟鼓楼、东西掖门2、东轴线:奎星楼、弥勒殿、西廊房、梆点楼、东西厢房、碑亭、掖门3、西轴线:文昌阁、罗汉殿、贵真殿、东西藏经楼、东西廊房、掖门二)、基本构造辽代砖塔位于觉山寺内的西轴线前部,坐北朝南。
觉山寺塔为八边形密檐式砖塔, 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总高 44.38米塔一层内部砌筑塔心柱,形成回廊,并在内外壁满绘辽代壁画8 塔下部为束腰塔基,一层以上为实心构造各层塔檐下均施砖雕斗拱,塔檐逐层叠涩,密檐逐步递减各层檐上做反叠涩砖层后铺设筒板瓦并砌筑瓦条脊,施贴面兽,檐下及檐角均悬挂风铎二层以上塔身每面正中安置铜镜一枚塔顶在砖砌的刹座之上安置铁质塔刹 二) 、现状勘察1、塔基:塔基高 7.19 米,平面八角形,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下为八角形束腰须弥座,中为平座勾栏,上为莲台塔基部分雕刻较多,分布在须弥座束腰处、中层平座、上层勾栏华板处题材丰富,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