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气象培训计划.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03933844
  • 上传时间:2023-07-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9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附件:气象观测员上岗资格培训教学计划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掌握观测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方法,掌握观测设备维护和保障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从事气象观测工作的能力二、培训对象 《气象观测员上岗资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从事气象观测业务工作需参加中国气象 局统一组织的上岗资格培训的人员三、培训方式 在职脱产集中培训; 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四、培训时间四周(每周5 个教学工作日,8 学时/日,总学时160学时)五、培训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详见附录六、主要授课教师 干部学院教师,分中心教师,高校和业务单位的专家,具有丰富观测经验的观测业务人 员七、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干部学院组织编写的系列培训教材和讲义参考书:1 .《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周淑贞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 .《大气探测原理与方法》,张文煜等著,气象出版社,20073 .《大气探测学》,孙学金等著,气象出版社,20094 .《气象仪器及测试技术》,李伟,气象出版社,20105 .《雷达气象学》(第二版),张培昌等著,气象出版社,2008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国气象局,气象出版社,20037 .《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中国气象局,气象出版社,20108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操作手册》,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气象出版社,20059.《地面气象电码手册》,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气象出版社,199910.《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格式》,气象出版社,200611. 《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手册》,综合观测司,气象出版社,201112.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通 知》(气发〔2009〕463 号)13. 《综合气象观测》,王强等著,气象出版社,待出版14. 《天气雷达及其应用》,李柏等著,气象出版社,201115.《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规定》 (气测函〔2005〕81 号)16. 《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管理和运行保障职责(试行)》(气发〔2005〕233 号)17. 《风廓线雷达观测规定(试行)》(气测函〔2011〕223 号)18. 《酸雨观测业务规范》,中国气象局,气象出版社,200519. 《大气成分观测业务规范》(气测函〔2012〕61 号)八、考试(核)方式 考试(核)采取理论笔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经考试、考核合格后,颁发结 业证书附录:气象观测员上岗资格培训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1.气象观测基础(12 学时)教学内容:气象观测的基本概念、定位和范畴;气象观测的内容和主要观测方法;基本 气象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维护要求;气象观测资料的采集、处理、质量控制、 存储和传输;观测员的职业要求和规范化管理;观测站的分类和观测项目;观测场内的仪器 布设要求;探测环境要求和保护工作教学要求:理解气象观测的基本概念、定位和范畴;理解直接探测和遥感探测的含义; 掌握气象观测的内容和主要观测方法;掌握气象观测中的时制和日界;掌握气象观测代表性、 准确性和比较性的含义;理解基本气象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基本维护要求;理 解气象观测资料的采集、处理、质量控制、存储和传输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理解观测员的职 业要求和规范化管理;掌握观测站的分类和仪器布设要求;了解不同观测站的主要观测项目 和观测时次;掌握探测环境要求和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2.常规地面气象观测(52 学时)教学内容:常规地面气象观测基本要素(28 学时):常规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任务和业务要求;常 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管理规定;基本气象要素的相关概念及单位;主要人工观测设备和自动 化观测设备的工作原理、观测方法和日常维护;观测设备的组成结构、适用范围和计量检定; 观测资料的误差来源及应对方法;影响观测资料质量的主要因素;观测资料的基本分析方法 和质量控制方法;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相关内容;基本观测产 品的制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相关业务软件酸雨和大气成分观测(8 学时):酸雨和大气成分观测的基本概念和观测方法;酸雨和大 气成分观测业务的基本内容;主要观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数据采集和资料传输相 关业务软件自动气象观测系统(16 学时):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基本概念;自动气象站的分类、组 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日常维护;自动气象站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样 和数据处理;观测资料的传输和存储相关业务软件教学要求:理解常规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任务和业务要求掌握空气温度、湿度、气压、 风向、风速、降水、蒸发、辐射、日照、地温、冻土、天线积冰、地面状态、雪深和雪压等 气象要素的相关概念及单位;掌握各气象要素的主要观测方法和观测设备;掌握主要人工观 测设备和自动化观测设备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理解主要人工观测设备和自动 化观测设备的日常维护和计量检定方法;了解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观测资料的主要 误差来源及应对方法;理解影响观测资料质量的主要因素掌握观测资料基本分析方法和质 量控制方法;了解云的观测和记录方法;了解云的外形和成云基本过程;了解云状的相互演 变及其与天气演变的关系;掌握能见度的定义、观测方法和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素;了解天 气现象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理解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相关内容掌握酸雨观测和大气成分 观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了解酸雨和大气成分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设备了解自动气象观 测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自动气象站的分类、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日常维护;理解自动气 象站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理解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样和数据处理过程;理解观测资料的 传输和存储过程掌握相关业务软件的使用3.常规高空气象观测(16 学时)教学内容:常规高空气象观测的基本任务、观测方法、业务技术要求及日常维护方法; 高空风观测;高空气象要素的观测方法和主要观测产品;常规高空气象观测规范的基本内容; 高空观测业务软件的使用教学要求:掌握高空气象观测的基本任务和观测方法;了解探空气球的种类及气球升速 的计算方法;了解定向天线(雷达)跟踪、经纬仪跟踪和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等方式观测高空 风的基本原理;了解高空风观测数据处理和误差来源;掌握l波段雷达高空气象观测系统的 工作原理和业务流程;了解无线电探空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高空温度、湿度、压力等 气象要素的观测方法和误差来源;了解规定层输出数据的种类和内容;了解高空气象观测的 主要观测产品、业务技术要求和设备维护方法;理解常规高空气象观测规范的基本内容;了 解高空观测业务软件的使用。

      4.气象雷达观测(12 学时)教学内容:气象雷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新一代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的主要结构、探 测原理、基本产品及其应用领域;新一代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观测业务运行和保障的主要 要求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软件教学要求:掌握天气雷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电磁波的散射、衰减和折射;掌握多 普勒效应;掌握新一代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的基本探测原理;理解新一代天气雷达和风廓 线雷达的主要结构、基本产品及其应用领域;了解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的识别方法;理解新 一代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观测业务运行和保障的主要要求;了解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软件 的使用5.综合气象观测系统(8 学时)教学内容: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在气象业务系统中的定位;国内综合气象 观测系统现状、发展趋势和主要任务;主要地基、天基、空基气象观测方法和基本原理;综 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教学要求:理解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在气象业务系统中的定位;理解国内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现状、发展趋势和主要任务;掌握地基、空基、天基观测系统的含义及其 组成;理解微波辐射计、闪电定位仪、gps水汽探测以及激光雷达等地基遥感探测设备的基 本原理;了解系留气艇和飞机观测等相关空基气象观测方法;理解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的含 义;理解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基本特点及互补性;理解综合气象 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

      6. 计算机基础及业务软件使用(12 学时) 教学内容:计算机及网络基本设置;网络故障诊断和维护;数据备份和电脑病毒防护; 业务软件的安装、调试和操作;观测数据的维护、处理、存储和传输;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及其网络基本设置;掌握数据备份和电脑病毒防护方法;掌握气 象观测业务软件的安装、使用和参数设置;理解观测数据的维护、处理、存储和传输过程; 理解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了解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篇二:中国气象频道 2010-2011 年度业务培训计划表中 国 气 象 频 道 2010-2011 年 度 业 务 培 训 计 划 表 篇三:全国气象部门县级综合业务岗位培训教学计划县级综合业务岗位培训教学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全面了解各业务系统的基本功能,能够熟练操作各类综合业务平台, 具有基本的系统维护能力,具备县级气象机构综合业务岗位的综合素质,为县级气象现代化 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二、 培训对象 县级气象局综合业务岗位骨干人员(主管业务的副局长、县级气象台台长或高工等)三、 学制研讨班学制为两周(12个学习日,共96学时)四、培训方式 在职脱产集中培训五、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政策解读、观测与信息网络保障、预警预报、气象服务等模块。

      培训 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见表1表 1 培训主要课程及学时培训班综合运用讲授、实习实训、案例教学、交流和研讨等多种培训方法各类培训方 法学时安排见表 2表 2 培训方法学时安排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如下: (一)入学教育(4 学时)教学内容:开班式,教学计划解读,室内拓展教学要求:使学员准确把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学习任务,端正学习态度,严格遵 守培训纪律;增进学员彼此了解,提升班组凝聚力,调动学习积极性二)政策解读(8学时) 1.县级综合业务管理综述(4 学时)教学内容:中国气象局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业务改革的政策解读,县级气象机构职能 设置、履职落地,主要业务分工及业务流程,综合业务改革与发展,基层综合业务的布局教学要求:掌握县级气象机构的设置、职能,了解各机构的主要任务;了解省市县主要 业务分工及业务流程,重点掌握县级气象机构综合业务岗位的主要职责和业务流程;了解县 级气象机构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县局综合管理改革工作重点与发展方向;了解基层综 合业务布局2. “两个带来”和综合业务改革交流研讨(4 学时)教学内容:围绕学员的两个带来(带来一个工作案例,带来一个通过培训拟解决的问题) 进行交流研讨。

      教学要求:通过案例交流和问题研讨进一步提高学员综合业务岗位工作能力三)观测与信息网络保障(20 学时) 1.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概况(4 学时)教学内容:常规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任务和业务要求;常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主要规 范、规定;主要观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观测方法;观测设备的组成结构、适用范围和计量检 定;观测资料的误差来源教学要求:理解常规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任务和业务要求;了解常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 的主要规范和规定;掌握空气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蒸发、辐射、日照、 地温、冻土、天线积冰、地面状态、雪深和雪压等气象要素的基本概念;掌握各气象要素的 主要观测方法和观测设备;理解常用观测设备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观测设备的 日常维护方法;掌握其他新型气象观测仪器基本知识及观测技术发展;了解气象观测仪器计 量检定的基本要求;了解观测资料的主要误差来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