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巴山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9页2020年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巴山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10~13题感悟春天朱国良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没有严寒,谁去仰视乔木耸立?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
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吟唱着“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连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唐朝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借助春天,品味春色,目送春鸟,沐浴春风可以感召人性,感受浮生,感叹世事,感谢生活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想得破、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位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的春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英国诗人拜伦有一年春天看见一位盲人沿街乞讨,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写着“自幼失明,沿街乞讨”,但每日所得甚少。
诗人同情之下,马上给他改了八个字:“春天来了,我看不见!”哪里还有比看不见春天更痛苦的呢!一时行人纷纷解囊这是文字的力量,更是春天的魅力!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4月,有改动)10.第二段“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一句中,“哲学的命题”“诗人的想象”在文中分别指什么?(6分)(1)哲学的命题: (2)诗人的想象: 11.第一段写作者对江南春天的特定感受,请简要概括4分)答: 12.从全文看,作者对春天有哪些感悟?请概括作答。
6分)答: 13.对于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甘愿做春天的俘虏”的做法,你怎么看?(5分)答: 参考答案:10.(1)指冬天对于世界的意义,即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2)诗人赋予梅、松、乔木等在冬天里反衬和折射出的品格11.悄悄来临,不经意离去;来得强劲,去得干脆(匆忙、果断、决绝);春光难觅,只能雨中窥视12.(1)春光难觅,值得珍惜;(2)珍爱春天就是热爱生活;(3)春天是美好的,大众的;(4)春天可以感召人性,使人感受浮生,感叹世事,感谢生活;(5)春天可以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6)自然的春天易逝,精神的春光应该永驻在奋斗者的年华中。
每点2分,答出三点6分)13.桑塔耶那在知天命的年龄上,舍弃工作、投入自然,云游欧洲大陆,“甘愿为春天的俘虏”的做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从社会责任角度看,是不可取的一个人轻易放弃自己的事业,对社会对个人都是不负责任的,天真浪漫感性得有些过头;从人生的角度看,为了追求春天的美好纯净,不汲汲于功名利禄,甚至甘愿放弃,这是一种勇敢,也是一种境界,使人顿悟生命的可贵,促人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自由发挥,有独立思考,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学的当代意义与价值(节选)文学的意义与价值要真正得到实现,端赖读者的参与和确认建议大家多看一些经典,并且不是简编本、图说本,少看那种过把瘾就完的注水文学,并不再满足于“浅阅读”带来的轻松体验追逐流行在年轻人而言虽可理解,但我不能不说,任何对流行的追逐都是缺乏主见和定力的表现它的意义在传播中或许会被无限放大,但终将被时间遗忘这种遗忘,大家一定经历过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文学比选择职业要容易得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困难得多虽然,现在文学正以异常活跃的姿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但我要说的是,这种活跃的进入并不能说明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已被人充分地认知。
有时情况恰恰是这样的,当人们在说文学的时候,真正有意义的文学其实并不在场这自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关注重心和欣赏趣味的改变有关,但也与创作和阅读双方对文学意义与价值的认知缺乏分不开我们都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这只是就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区别而言的如果就文学的实际存在方式而言,这样的定义显然太过单薄,尤其缺少对由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整个文学活动的系统把握而一旦基于这样的系统把握来看文学,我们就会发现,与其说它是语言艺术,不如说它是一种精神性的生存活动更准确些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现代化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一个以物质来衡量和平准一切的过程在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等合理诉求的掩盖下,人受制于物的现象悄然滋生,善恶不分、见利忘义的“道德迷失”,重当下轻未来、跟着感觉走的“存在迷失”,还有目标丧失、深度感缺乏的“形而上迷失”有所抬头国人眼睁睁地看着欲望在生活中横行,在精神领域奔跑,变得日渐紧张和焦虑,有时又感到空虚、脆弱或浮躁,有着身心不得回旋的疲累与窘迫在这种情形之下,人们为什么还会对文学感兴趣,会自己掏钱买小说,或试着写小说呢?不正是为了求得这种精神的拯救与摆脱吗?不正是感到在文学中,自己可以释放浪漫,获得心的平静和自由吗?文学既可以表现生活的种种伪美与假善,一切的复杂世相,并适度地予以容忍,还其世俗的合理性,从而让读者感到它有切近人生的真实与可信,更重要的是,它还批评它们,让人看到其如何的不合理,从而至少在那个时刻,把自己交给了神圣的真理与正义,进而培植起理想,涵养出道德,抚平心底的创痛,获得前行的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始终是站在生活的反面的,通过批评,它使社会保持了健全的理想,同时也因与生活的反差,成就了自己的价值必须强调,说文学是生活的反面,不是说文学不能赞美生活,或者无视生活的发展和潮流的变化,而是说它在任何时候都对生活保持着一份警惕和冷峻,尤其拒绝与世俗同流,更不向愚昧和丑恶低头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在实现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方面,读者的参与和确认比作者的创作努力更加重要B.追逐流行虽然不值得肯定,但是它在文学的传播中却意义重大C.优秀的文学既要适度地顺应生活,又需始终站在生活的反面,与生活保持必要的反差D.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为了寻求精神的拯救与摆脱,只能寄托于文学2.下面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A.文学以异常活跃的姿态进入人们的生活,恰恰说明真正有意义的文学其实并不在场B.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欣赏趣味的改变,影响着人们对文学的认知和选择C.“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依赖于文学并不一味地容忍生活中的伪美与假善,而是始终站在生活的反面D.作者和读者对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有了明确的认知,真正有意义的文学方有可能进入到人们的生活3.下列根据原文所作的推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A.文学有反映生活的功能,但更有批评、干预和引领生活的作用。
B.现代化进程中要求实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有其合理的一面,亦有其不合理的一面C.作家应该是生活的冷峻的观察者和睿智的批评者D.生活并不总是一个合理的展开过程,有时它还可能催生罪恶参考答案:1.C2.A3.B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25分)夜遇阿克哈巴河王族①怎么说呢,看到阿克哈巴河的那一刻,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它不是一条河②天慢慢地黑了夜幕完全拉开的时候,一抬头就看见了挂在天边的月亮,新疆的地广,所以,经常能看见天上一边挂着太阳,一边挂着月亮要是在白天,月亮就只能悄悄地在天上挂着,一般不会被轻易发现,而一旦太阳落山,天刚麻麻黑,你总能看见远处的天边先亮了起来,不一会儿,那片光亮越来越大,一直涌到你的眼前③此时,阿克哈巴河上游被一片月光照白那片月光慢慢向下,几乎是顺着河道在移动我看到在月光的移动中,河水变得更白了,由于月光在动,河水似乎也在向下汹涌,这种汹涌是一团白光的涌动,越来越快,似乎已经倾泻起来④月光顺着河道从我面前移动过去在越过我的时候,我看见河水的内层被照亮,很深,也很厚重月光移动过去之后,河面只有一层淡淡的亮光,仍让人觉得阿克哈巴河不是一条河,而是别的什么。
⑤这时候,一位哈萨克族牧民骑着马,一边往这边走,一边唱着歌空旷的夜晚忽然有了他的歌声,宁静和孤独一下子就被打破了他走到我跟前,从马上跳下来,愣愣地望着月光中的阿克哈巴河我觉得他有点奇怪,怎么忽然瞅着阿克哈巴河就发起了呆过了一会儿,他表情非常复杂地看了我一下,然后转过身去,准备牵马离去⑥“哎,佳克斯——”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和他说几句话,就使用了这句哈萨克语,叫了他一声他听到我的叫声后,停了下来,准备去牵马的那只手在半空中犹豫了一下,还是收了回去他走到我跟前,也像我一样说了一句“哎,佳克斯——”他的声音很有磁性⑦我们两个人都不说话,临河而立,望着月光中的阿克哈巴河,长久地沉默着此时的阿克哈巴河河面仍旧是一片铁青,我仍然感觉它不是一条河这时候,我发现他的右手上有血再仔细一看,他的那只手正在流血,一滴一滴的鲜血从指缝里流出,滴在沙土中此时月光正亮,因而他的那只手看上去黑乎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