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心得体会.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26088546
  • 上传时间:2023-03-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大亮点:按照官方的说法,会议由以前的领导在台上讲,改变为员工在台上做分享,这作用嘛,我觉得直接的作用就是能够创造一种好的沟通氛围,台下的听众也会更感兴趣,而且台上员工说的都是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的,很贴近大家的生活,团队建设与管理培训效果自然就提升上去了第二大亮点:集训会上设计了几个座谈会的环节这次的集训会主题是围绕“团队建设与管理”,实际更多的谈的企业文化,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了几个板块,每个板块由人员分享心得后,就会针对板块内容开展座谈会,引导大家对板块学习的内容进行学习分享,提升培训效果从这点看来,主办方还是花了很大心思的,这样的培训方式,我理解为启发式的团队建设与管理培训,以前在是没遇到的第三大亮点:不得不佩服,会议主持人真是很牛啊因为是启发式的培训,整个会议的串场都是由主持人实施的这不算,各个环节的过度并不向以前单纯的介绍课程那么简单,主持人还要对整个课程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总结,对所有的参会人员进行引导,太厉害了这样的方式其实对主持人的要求很高的,一方面主持人要有很好的控场能力;另一方面主持人还要对管理知识有一定的功底;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主持人需要对公司有很深的了解,公司的管理方式,业务模式等等。

      第四大亮点:虽然主题是“团队建设与管理”,但讲的更多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充分利用了企业文化的功能按照我的理解,“团队建设与管理”解决的“怎么做”的问题,更多的是方法,工具与技能而企业文化解决的是方向性的问题,让大家知道团队建设与管理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高明了同时文化中对树人的具体表述,也指明了“做什么”的内容这样下来,方向有了,内容有了,至于怎么做的问题,那就容易多了二、集训会的不足虽然说集训会整体上是成功了,但仍然有几点需要考虑的地方经常做活动的都知道,一般做上百人的活动,只要整体流程顺利,这个活动就成功了70,%如果创意亮点突出,那基本可以到90以%上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只要是做活动,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瑕疵,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瑕疵找出来,进行总结第一点:合影环节的问题合影环节花费的时间很长,关键因素就是队形排列时间太长了,全部由摄影师现拉先排,当然如果一开始能够将准备工作放在前面,实现预演或者根据摄影师的要求,根据人的职位高矮胖瘦提前划定顺序,这样时间就能大大节约了其实这一点也反映了第二点:课件笔记本问题在本次培训过程中,培训用的笔记本多次出现了问题虽然对培训整体没有影响,但还是略有瑕疵。

      这点提示我们,在项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风险控制总结一下,其实第一点,第二点都反映的是项目管理中的问题,项目管理并不是万能的,但它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思维或者工具,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第三点:项目的可复制性上面说了,这次集训会有一个亮点,大胆采用了启发式的培训,主持人在整个培训中是核心要素但我更多的考虑的是,本次集训会的可复制性问题,这次的效果很好,整个流程顺利,亮点突出但下次再以这样的形式开展,是否还能保证这样的效果我们都知道,管理有几个职责,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协调那么这就决定了在管理的理论中,对事物有一个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可控如果做到可控,那就需要尽量减少不可控的因素,人也是不可控的因素之一按照以前的工作经验,对于大型项目,尤其是重复性的项目,要保障效果,最好在每次项目结束后,及时总结,形成,形成流程,对下一次工作进行指导这样做是有原因的,自己感觉,人是每个项目中最不可控的因素,形成,也就是为了将人的影响最小化,无论是谁来做,只要有这个流程,按照这个机制,整个项目就能成功我想,这是所有的管理者都想看到的这次集训会中,主持人即是会议的亮点,也是会议的核心环节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人的作用被最大化的方法,从而对项目的可复制性产生影响。

      因为按照现在的情况,即使会议进行总结,形成,但人是没办法进行复制的,如果下一次换了主持人,或者说主持人水平不如本次的,那会议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提出了问题就要解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了?我现在只想到了一点,当然是要建立的,而且越详细越好第四点:关于培训效果岳敛叩*翼冏間因为本次培训的主题是“团队建设与管理”,提升管理者的团队管理水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目的我看了下参会人员的构成,大部门都是一线的业务管理人员,而这其中的大多数都是由业务人员一步一步提升而来,一般这样的管理者有一个特点:业务能力强,管理能力弱,重业务,轻管理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针对这样的人员,更多的是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标准化的管理知识培训,也就是说,要成体系,有模子,培养他们整体思维;或者说交给他们一些关键的招数,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前提是这些东西必须都是标准的而本次培训中大量采用了员工分享+集体座谈的形式传播管理,虽然分享了很多管理经验,但这些管理经验都是员工的日常总结,缺乏标准,缺乏体系,现场的人员听起来,可能在场上会感觉学到很多东西,但对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不了解,管理技巧提升自然就会有折扣了如果解决这一问题了,就如人力资源领导而言,我们需要建立职业规划,制定每个岗位的胜任力模型,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提升工作,那么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整体来说,这次的集训会让我收获到很多东西,无论是对公司的了解上,还是培训思维的开拓上,都有很大收获,正如朋友说的,两种管理模式的不同定会给你带来别样的感觉团队建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