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菜水果中维c含量的测定.doc
2页蔬菜水果中维 c 含量的测定摘 要:利用维生素C对紫外产生吸收和对碱不稳定的特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大吸收波长为243.4nm,标准曲线方程为A=0.0528c-0.0568,相关系数为R2=0.99965种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mg·(100g)-1]分别为:黄瓜20.5、苹果14.9、西红柿18.4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维生素C;果蔬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能预防牙龈出血及萎缩、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坏血病、动脉硬化、贫血等有一定疗效实验1.1 材料、试剂与仪器:青椒、橙子、黄瓜、苹果、西红柿,市售抗坏血酸、HCl、NaOH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UV110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B-214型电子天平1.2 方法 1.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0.050g抗坏血酸,加10mL 10%HCl溶解,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混匀,即得100μg· mL-1维生素C标准溶液1.2.2 吸收曲线的绘制 移取10mL维生素C标准溶液于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刻度,混匀用1cm石英比色皿,以蒸馏水为参比,在200~300nm波长范围内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自动扫描。
绘制吸光度与波长关系曲线,以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测定波长 1.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准确移取100μg·mL-1维生素C标准溶液0.5mL、1.0mL、1.5mL、2.0mL、2.5mL、3.0mL、 4.0mL、5.0mL于5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以水为参比,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维生素C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1.2.4 果蔬样品的处理 将青椒、西红柿、黄瓜洗净晾干,橙子和苹果取肉,分别称取10.00g于研钵中,各加入1%HCl 10mL,匀浆,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移至离心管中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为待测果蔬提取液 1.2.5 果蔬样品吸光度的测定1.2.5.1 待测果蔬提取液. 取1.0mL待测果蔬提取液,放入盛有2mL 10%HCl的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蒸馏水为空白,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1.2.5.2 碱处理果蔬提取液 依次吸取1.0mL待测果蔬提取液、10mL蒸馏水和4mL 1mol·L-1 NaOH溶液放入50mL容量瓶中,摇匀;静置20min后加入4mL 10%HCl,混匀,并定容至刻度。
以蒸馏水为空白,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1.2.6 维生素C含量的计算测得果蔬样品的吸光度后,依据标准曲线方程,即可计算出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mg·(100g)-1] 维生素C含量=c×V总×V待测总×100V1×W总×1000式中:c为依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到的维生素C浓度,μg·mL-1;V1为测吸光度时吸取样品溶液的体积,mL;V总为吸取样品定容总体积,mL;V待测总为待测样品总体积,mL;W总为果蔬质量,g;100为100g果蔬2 结果与讨论2.1 吸收曲线(图1)图1维生素C溶液的吸收曲线Fig.1 Absorbing curve of vitamin C solution由图1可知,在波长200~300nm范围内,维生素C有一最大吸收峰,最大吸收波长为243.4nm故本实验选择243.4nm作为测定波长2.2 标准曲线( 图2)由图2可知,在1.0~12.0μg ·mL-1浓度范围内,维生素C浓度与吸光度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得线性回归方程为A=0.0528c-0.0568 ,相关系数R2 =0.99962.3 静置时间的选择 由于维生素C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吸光度的测定。
实验发现, 果蔬提取液加碱后的静置时间与提取量有关以青椒为例(最大取样量1.0mL) ,加入碱液后,考察室温下静置时间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在室温静置15~40min,吸光度最小且稳定故选择静置时间为20min2.4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图4由图4可知,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mg·(100g)-1]分别为:青椒117.1、橙子69.3、黄瓜20.5、苹果14.9、西红柿18.45种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小依次为青椒>橙子>黄瓜>西红柿>苹果3 结论利用维生素C在紫外光区有明显的吸收和对碱不稳定的特性,建立了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在1.0~12.0μg·mL-1浓度范围内,维生素C浓度与紫外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528c-0.0568,相关系数R2=0.99965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mg·(100g)-1]分别为:青椒117.1、橙子69.3、黄瓜20.5、苹果14.9、西红柿18.4该方法简单易行、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快速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