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0吨甘草种植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32页1000010000 吨甘草种植规范化生产吨甘草种植规范化生产(GAP)(GAP)基地基地 及加工中心项目及加工中心项目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一、 项项目背景目背景1.1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瓜州县 10000 吨甘草种植基地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瓜州县祁连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筹建中)项目拟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建设规模:建设规模:种植面积 20000 亩,年收获鲜甘草 10000 吨(干甘草 4000 吨)的种植基地,同时配套建设 4000 吨甘草加工中心建设分两期完成,一期完成加工中心建筑及部分设备安装,用于收购现有种植户的甘草,同时发展甘草种植面积 6700 亩,建设周期 1 年二期完成甘草加工设备采购、安装,同时每年发展种植面积 6700 亩,建设周期 2 年建成后每年可稳定收获鲜甘草 10000 吨(干甘草 4000 吨)投资预算:投资预算:一期建设:瓜州县祁连中药种植合作社与种植户签订合约后,按市场价格向种植户提供甘草种子;每亩地需甘草种子 3~4 公斤,每公斤种子价格为 180 元,6700 亩地需 482.4 万元作为运转资金(后期将采集野生甘草种子),运转期 3 个月,收购可分别在春秋两季各收 5000 吨,需收购运转资金 2000 万元,运转期 3 个月。
二期建设 1 条年生产能力 4000 吨甘草加工生产线,需 334 万元,其中:主要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投资 189.214 万元(根据后期发展情况将继续增加投资),主要建、构筑物投资 144.8 万元(见附表 1 和附表 2);同时每年发展 6700 亩种植面积需运转资金 482.4 万元(后期将采集野生甘草种子),运转期 3 个月收购运转资金 2000 万元,运转期 3 个月效益分析:效益分析:1、合作社种植户收益种植户平均每家每户拥有 20 亩甘草种植耕地,甘草成长周期为 3 年, 每亩地种植需甘草种子 3~5 公斤,种子价格为 180 元/公斤, 3 年需除草剂、肥料、灌溉费用800 元/亩,每亩地甘草种植、收获需机械费用 500 元,3 年后每亩地产出成品鲜甘草1.5~1.8 万吨,目前市场鲜甘草收购价格 4000 元/吨每亩地 3 年销售收入为:1.5~1.8×4000=6000~7200 元每种植户 3 年销售收入为:20×6000~7200=120000~144000 元每亩地种植成本:每亩地甘草种子(后期将采集野生甘草种子):3~5×180=540~900 元总成本为:540~900+800+500=1840~2200 元/亩每种植户 3 年种植成本为 20×1840~2200 元/亩=36800~44000 元甘草茎叶是一种良好的饲料,每亩地可产生效益 500 元每亩地 3 年纯收入为:6000~7200+(500×3)-1840~2200=5660~6500 元每种植户 3 年纯收入为:20×5660~6500=113200~130000 元;每种植户每年纯收入为:113200~130000÷3=37133.3~43333.3 元。
每种植户家庭人口平均按 4 人计算,种植甘草可为家庭增加人均年收入为:37133.3~43333.3÷4=9283.33~10833.25甘草种植工艺简单,成长过程中不需要太多的投入人力物力,种植户可以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发展养殖业等多种渠道增加收入,或者增加甘草种植面积,可使种植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2 万元,远高于目前农村人均纯收入 15000 元的平均值2、甘草加工厂收益本项目甘草加工产品年销售收入 5600 万元,各种成本费用 4684.94 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从事农、林、牧、渔业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税函〔2008〕850 号)、《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围[试行]的通知》(财税〔2008〕149 号)甘草加工厂将免收印花税、增值税、所得税则年利润为 1515.06万元,可增加 80 人的就业机会,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研究工作依据:研究工作依据:1、2013 年北京和合润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编写的《甘草行业简况》;2、2010 年甘肃省资源网发表的“甘肃省中药材资源概况”研究报告;3、《草原保护法》、《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采乱挖甘草、麻黄草有关总是的通知》、《关于保护甘草和麻黄草药用资源,组织实施专营和许可证管理制度的通知》、《甘草麻黄专营和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4、2008 年发表于中国医药报的“甘草新用途”文章;5、2010 年瓜州县农牧局王斌编写的“瓜州县 10000 吨甘草深加工建设项目建议书”;6、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可按生产需要适量用于肉类罐头、调味料、糖果、饼干、蜜饯、凉果、饮料;7、FEMA(美国香味料和萃取物制造者协会)规定:甘草酸的最高用量,在饮料中为130 mg/kg;在糖果中为 460 mg/kg;在焙烤食品中为 75 mg/kg;在胶姆糖中为3200 mg/kg;8、瓜州县十二五规划及相关政策;9、《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从事农、林、牧、渔业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税函〔2008〕850 号)、《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围[试行]的通知》(财税〔2008〕149 号)等相关税收政策法规。
1.21.2、项目研究概况、项目研究概况甘草为国之“药老”,素有“十方九草”、“百药之王”的美誉其为传统大宗药材,属药食两用品种由于甘草的高药用价值和特殊疗效,我国许多大中型制药集团(厂)及保健品生产企业,以甘草为主要原料研制开发的新药、特药、中成药和保健品等已有 3000 多个品种不少品种投入市场后颇受消费者青睐,部分品种脱销断档,成为抢手俏货进入 21 世纪后,甘草应用领域拓宽至食品、饮料、烟草、日用化工、畜牧、建材等领域据了解,甘草酸作为优良的甜味素,比蔗糖甜百倍,并且热值低,具有保健功能,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常把它作为食品添加剂;甘草中含有抗氧化功能,常用于化妆品及保健品原料;甘草废渣还可制作纤维板或隔热隔音等建筑材料甘草市场前景相当可观,国际市场普遍看好中国的甘草及甘草原料药,中国的甘草、甘草浸膏、甘草酸粉盐及衍生物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甘草市场供求矛盾加剧的状况已引起国际国内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我国甘草商品主要来源于内蒙古、新疆、宁夏以及河北、陕西、甘肃三省北部干草原地区的野生资源其中以甘肃河西地区和宁夏甘草品质为最优近 60 年来,甘草的购销量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增幅更大。
1983 年收购 3 000 万公斤,比 1972 年收购量增长 43%;1993 年收购 4 500 多万公斤,比 1983 年增长50%,2013 年甘草销量突破 7000 万公斤,比 1993 年增长 56%40 年间收购量翻了两番多因国内外需求量增加,市场走俏,各方争相抢购,价格一涨再涨,由 80 年代初每公斤 0.2 元增至 2013 年每公斤 18 元,增长了 90 倍随着我国贸易市场的开放,甘草在国际市场上的销量也在逐年增加,年出口量由 80 年代 1 200 多万公斤,增加到 2013年的 4000 万公斤,增长了 233%,价格也由每吨 700 美元左右,增加到 4200 美元,增长 6 倍甘草的丰厚利润诱发了对野生甘草的大量采挖,使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有些甘草主产区野生资源面积急剧下降,如内蒙古伊克昭盟,50 年代面积为 1 800 万亩,到 80 年代面积不足原来的 1/4宁夏原来有丰富的甘草资源,因连年掠夺性采挖,蕴藏大大减少,特别是 1993 年 4 月的甘草大战,滥挖甘草超过 2 000 万公斤,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草原植被,造成草原大面积沙化同年 5 月 5 日,宁夏发生了毁灭性灾性的特大沙暴。
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的野生资源蕴藏量比 50 年代减少近2/3,超强度的采挖已经使匮泛的甘草资源不堪重负野生甘草数量受资源量的严重减少和生产能力、劳动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产量明显下降,市场份额趋降而近年以甘肃产区为主的家种甘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野生资源的不足,由于家种甘草生产存在不稳定性,也使得甘草的行情较以前变化更加频繁,变化的幅度增大甘草大批量经营的难度增加,甘草品种巨大,规格杂乱,野生品生产弹性大,分布广泛,且每年国外都有一定数量的进口近年来,家种甘草的生产和销售量趋增,市场较野生品畅销,甘草数量巨大,行情人为性不强,随着家种品的市场占有量增加,关注力明显在增加家种甘草主产在甘肃的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白银一带,宁夏部分地区,河西甘草一般采用直播,工艺简单,种植成本低,生长周期一般为三年,实验数据表明,家种植甘草亩产均在 1.5-1.8 吨,甘草采收后一般在产区加工后进行销售甘草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栽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是加快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家对甘草出口采取配额制,限量出口甘草短缺已成为世界的问题两伊战争后,各国均终止甘草出口,美国、前苏联政府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制定了严格禁止甘草采挖和出口的保护政策,而美、日、欧等国家的化工、制药、食品等工业均需大量甘草,年需求量 2 亿公斤左右,很多国家为保护生态资源,宁可高价进口,也不采挖本国资源。
综上所述,一头是需求量倍增,一头是资源面积锐减,因此建立家种甘草生产基地,大面积人工种植势在必行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颇丰甘草在无水浇条件的干旱地、沙漠、盐碱荒地都可生长,耐旱、耐瘠薄,是很有发展潜力的经济作物除在耕地中种植外还可在山坡、地角、河边滩涂,废弃河道,不毛荒地,林间隙地,宅前屋后等闲散土地种植甘草,利用雨季播种,出苗后管理粗放,并且老株能滋生新株,繁殖系数大,投入少、产量高,外加发展牧业的饲草收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在植被破坏严重,土壤沙化的老、少、边地区发展甘草,还有防风固沙的生态效益可以说,甘草是省钱、省地、省工、效益高的“绿色银行”,种植甘草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目前,甘肃只在酒泉、张掖建设了甘草种植基地,由于缺乏与企业合作,在一定意义上,基本是农户的个体行为,属于松散形式的基地瓜州县境内野生甘草分布面积较广,是甘草主产区域之一,气候适宜甘草生长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人工种植甘草呈规模发展,并逐渐壮大在瓜州县与大型制药企业集团合作建设甘草 CAP 种植基地可以调整县区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加全县绿洲的植被覆盖率,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符合生态经济型农业建设的要求。
对改善县内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目前,瓜州县甘草种植农户分散,对种植品种的选择、种植技术应用有限,加之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药材质量不稳定,市场竟争力不强针对当前形势,本人积极与安徽省亳州市中药材交易市场及大型制药集团进行联系,取得了合作意向拟在瓜州县成立“瓜州县祁连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平台与大型制药集团公司成立甘草种植规范化生产(GAP)基地及加工中心实施甘草种植规范化生产(GAP)基地建设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具有高品质、临床疗效好、市场竞争力强的甘草产品,形成品牌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引领市场1.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存在的问题:1)瓜州县甘草种植己有多年的历史,大部分是农户分散经营,基地建设未规范,难与市场接轨,未建立实际意义上的甘草种植规范化生产基地,甘草品种杂乱,品质未能达到要求,故出现大量甘草过剩、而高品质甘草在市场中短缺的现象由于普通品质甘草品种种植量过大,出现增产不增收,甘草种植伤农,甘草难卖,价格低迷起落问题日益突出,资源优势与经济弱势形成强烈反差,从而影响农户及政府的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