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乳腺癌诊断进展》PPT课件.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74861389
  • 上传时间:2024-08-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15.10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Diseases of Reproductive System and the Breast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 子宫颈癌子宫颈癌 cervical carcinoma 是女性最多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是女性最多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40~60岁,平均岁,平均50岁组织来源:组织来源: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柱状上皮下的储备细胞、子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柱状上皮下的储备细胞、子宫颈管粘膜柱状上皮宫颈管粘膜柱状上皮病因:病因:早婚、多产,宫颈裂伤,包皮垢,感染(早婚、多产,宫颈裂伤,包皮垢,感染(HSV-2,HPV-16,18,31))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肉眼观:肉眼观:((1)糜烂型)糜烂型((2)外生菜花型)外生菜花型((3)内生侵袭型)内生侵袭型 镜下观:镜下观:多为鳞癌、少数是腺癌多为鳞癌、少数是腺癌1.鳞癌:鳞癌:原位癌(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定义:癌细胞局限上皮全层内,尚定义:癌细胞局限上皮全层内,尚未穿破上皮基底膜侵入下方固未穿破上皮基底膜侵入下方固有膜。

      有膜原位癌累及腺体:原位癌细胞中由原位癌累及腺体:原位癌细胞中由表面沿基底膜伸入腺体内,使表面沿基底膜伸入腺体内,使整个腺管或某一部分为癌细胞整个腺管或某一部分为癌细胞取代,但腺体轮廓尚存,腺体取代,但腺体轮廓尚存,腺体基底膜完整,癌细胞未浸润到基底膜完整,癌细胞未浸润到固有膜早早期期浸浸润润癌癌((微微小小浸浸润润性性鳞鳞癌癌)):癌癌细细胞胞浸浸润润深深度度不不超超过过基基膜膜下下3-5mm,,不伴脉管转移者不伴脉管转移者中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 浸浸润润癌癌:癌癌组组织织向向间间质质内内浸浸润润生生长长,,浸浸润润深深度度超超过过基基膜膜下下5mm分分为为高高、、中、低分化中、低分化2. 腺癌:腺癌:肉眼与鳞癌无明显区肉眼与鳞癌无明显区别 镜下分为高、中、低镜下分为高、中、低分化腺癌腺癌腺腺鳞癌鳞癌 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1)出血;)出血;((2)脓性白带;)脓性白带;((3)疼痛;)疼痛;((4)局部浸润表现;)局部浸润表现;((5)恶病质 扩散途径扩散途径1.直直接接蔓蔓延延::向向上上整整个个子子宫宫颈颈、、向向下下阴阴道道穹穹隆隆和和阴阴道道壁壁,,向向两两侧侧侵侵及及宫宫旁旁及及盆盆壁壁组组织织,,向向前前侵侵犯膀胱,向后侵犯直肠。

      犯膀胱,向后侵犯直肠2.淋淋巴巴道道转转移移::最最常常见见子子宫宫旁旁、、闭闭孔孔、、髂髂内内、、髂髂外外、、髂髂总总、、腹腹股沟、骶前和锁骨上等股沟、骶前和锁骨上等3.血道转移:肺、肝、骨血道转移:肺、肝、骨宫颈癌累及膀胱直肠瘘宫颈癌累及膀胱直肠瘘 子宫体癌子宫体癌: 又称子宫内膜腺癌又称子宫内膜腺癌((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一一.概述概述1.发病上升发病上升2.绝经期、绝经后妇女,绝经期、绝经后妇女,50-593. 不规则阴道流血不规则阴道流血4.生长缓慢生长缓慢,转移较晚转移较晚5.与雌激素刺激有关病理变化:与雌激素刺激有关病理变化:二二.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肉眼观肉眼观:部位:多见于宫底及后壁,少数在侧壁、宫角、前壁部位:多见于宫底及后壁,少数在侧壁、宫角、前壁 、、子宫下段子宫下段1.弥漫型:肿瘤可累及整个宫腔弥漫型:肿瘤可累及整个宫腔 2.局部:占多数,肿瘤局部:占多数,肿瘤局限于某一部位;局限于某一部位;镜下观镜下观:1.腺癌腺癌2.腺鳞癌腺鳞癌3.腺棘癌腺棘癌腺癌腺癌腺鳞癌腺鳞癌 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主要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主要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扩散扩散1.直接蔓延:向上达子宫角、输卵管、卵巢和其他盆腔器直接蔓延:向上达子宫角、输卵管、卵巢和其他盆腔器官;向下至宫颈管和阴道;向外侵透肌层达浆膜,蔓延官;向下至宫颈管和阴道;向外侵透肌层达浆膜,蔓延至输卵管和卵巢,累及腹膜、大网膜至输卵管和卵巢,累及腹膜、大网膜2.淋巴道转移:宫底部癌多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子淋巴道转移:宫底部癌多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子宫角部癌多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累及宫颈管的癌多转宫角部癌多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累及宫颈管的癌多转移至宫旁、髂内外、髂总淋巴结移至宫旁、髂内外、髂总淋巴结3.血道转移:肺、肝、骨血道转移:肺、肝、骨预后预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较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滋养层细胞疾病滋养层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s, GTD)    其共同特征为滋养层异常患者血清和尿液中人其共同特征为滋养层异常患者血清和尿液中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含量高于正常妊娠,可作为临床诊断、随访观察和含量高于正常妊娠,可作为临床诊断、随访观察和评价疗效的辅助指标。

      评价疗效的辅助指标☆☆葡萄胎(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又称水泡状胎块,我国多见,好发于又称水泡状胎块,我国多见,好发于20岁以下和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妇岁以上的妇女,我国发病率为女,我国发病率为1/150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未明病因未明90%以上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为以上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为46XX10%为为46XY部分性葡萄胎核型多为部分性葡萄胎核型多为69XXX或或69XXY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肉眼观:灰白色透明或半透明串状肉眼观:灰白色透明或半透明串状葡萄样物葡萄样物镜下观镜下观((1)绒毛间质高度水肿绒毛间质高度水肿2)绒毛间质血管减少至消失绒毛间质血管减少至消失3)滋养层细胞不同程度增生滋养层细胞不同程度增生葡萄胎葡萄胎正常正常绒毛绒毛 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 :((1)子宫反复不规则出血)子宫反复不规则出血((2)子宫明显增大)子宫明显增大((3))HCG升高升高预后预后:彻底清宫后,多能痊愈彻底清宫后,多能痊愈10%可转变为侵蚀性葡萄可转变为侵蚀性葡萄胎,胎,2.5%左右可恶变为绒左右可恶变为绒毛膜癌部分性葡萄胎极少毛膜癌。

      部分性葡萄胎极少演变为绒毛膜癌演变为绒毛膜癌葡萄胎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invasive mole))病变特点:病变特点:水泡状绒毛浸润到子宫壁肌水泡状绒毛浸润到子宫壁肌层,形成紫蓝色出血坏死结层,形成紫蓝色出血坏死结节镜下观:滋养层细胞增节镜下观:滋养层细胞增生程度和异型性比良性葡萄生程度和异型性比良性葡萄胎显著常见出血坏死,可胎显著常见出血坏死,可查见水泡状绒毛、坏死绒毛查见水泡状绒毛、坏死绒毛侵蚀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 绒毛膜癌(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  是滋养层细胞发生的高度恶性肿瘤  是滋养层细胞发生的高度恶性肿瘤  大约有  大约有50%发生于葡萄胎后发生于葡萄胎后;;25%发生于流产后;发生于流产后;20%发生于正常分娩后;发生于正常分娩后;5%发生于早产和异位妊娠发生于早产和异位妊娠30岁岁左右女性多见左右女性多见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肉眼观:肉眼观: 结节状、色暗红、形似血肿 结节状、色暗红、形似血肿多位于宫体后上部,突入宫多位于宫体后上部,突入宫腔内,并常穿透肌壁腔内,并常穿透肌壁镜下观:镜下观:((1)瘤组织由两种具有诊断特)瘤组织由两种具有诊断特 征的瘤构成细胞,一种似细 征的瘤构成细胞,一种似细胞滋养层细胞,另一种似合胞滋养层细胞,另一种似合体滋养层细胞。

      体滋养层细胞2)无绒毛、无间质、无血管无绒毛、无间质、无血管3)瘤组织常发生出血、坏死瘤组织常发生出血、坏死绒毛膜癌绒毛膜癌 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1)阴道持续不规则流血)阴道持续不规则流血((2)血或尿中)血或尿中HCG持续升高持续升高((3))不不同同部部位位转转移移灶灶引引起起的的不不同同症状症状扩散:扩散:1.直直接接蔓蔓延延::子子宫宫颈颈、、阴阴道道壁壁、、输卵管、阔韧带等输卵管、阔韧带等2.转转移移::常常血血道道转转移移到到肺肺、、其其次次为阴道、脑、肝、肾等为阴道、脑、肝、肾等预后:预后:化疗后,死亡率在化疗后,死亡率在20%以下绒癌肝绒癌肝转移转移 卵巢肿瘤卵巢肿瘤一、卵巢上皮性肿瘤一、卵巢上皮性肿瘤  占卵巢肿瘤  占卵巢肿瘤90%,分良、恶、交界性多源于卵巢表面,分良、恶、交界性多源于卵巢表面上皮,依上皮类型分为:上皮,依上皮类型分为:          1.浆液性          1.浆液性          2.粘液性          2.粘液性          3.子宫内膜样          3.子宫内膜样 (一)浆液性肿瘤(一)浆液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是卵巢最常见的肿瘤,良性和交界性多见于  浆液性囊腺瘤是卵巢最常见的肿瘤,良性和交界性多见于20-40岁,囊腺癌年龄较大。

      岁,囊腺癌年龄较大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肉眼观:单个或多个囊腔大量实体和乳头出现应疑为癌肉眼观:单个或多个囊腔大量实体和乳头出现应疑为癌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镜下观:镜下观:良性:囊腔上皮为单层立方或矮柱状,有较宽乳头形成,细良性:囊腔上皮为单层立方或矮柱状,有较宽乳头形成,细胞无异型性胞无异型性交界性:细胞层次增加不超过交界性:细胞层次增加不超过3层、异型,无间质破坏、浸层、异型,无间质破坏、浸润恶性:细胞层次超过恶性:细胞层次超过3层,间质浸润层,间质浸润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 (二)粘液性肿瘤(二)粘液性肿瘤  较少见  较少见85%为良性和交界性,余为恶性为良性和交界性,余为恶性病理变化:肉眼:多个囊腔若有较多乳头和实性区域、出病理变化:肉眼:多个囊腔若有较多乳头和实性区域、出血、坏死及包膜浸润,可能为恶性血、坏死及包膜浸润,可能为恶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镜下观:镜下观:良性:囊腔被覆单层高柱状上皮良性:囊腔被覆单层高柱状上皮。

      交界性:含较多乳头结构,细胞层次多,但不超过交界性:含较多乳头结构,细胞层次多,但不超过3层恶性:细胞异型性明显,复杂的腺体和乳头,有出芽、搭桥恶性:细胞异型性明显,复杂的腺体和乳头,有出芽、搭桥及实性巢区,间质浸润及实性巢区,间质浸润粘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 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卵巢粘液性囊腺癌 乳腺癌乳腺癌 ((carcinoma of the breast))一、概述一、概述  来源于乳腺导管上皮和乳腺小叶终末导管居女性癌瘤  来源于乳腺导管上皮和乳腺小叶终末导管居女性癌瘤的第二位的第二位, 多见于多见于50岁左右妇女岁左右妇女,有家族聚集倾向有家族聚集倾向发生部位:最常见于乳腺外上象限,其次为乳腺中央区和内发生部位:最常见于乳腺外上象限,其次为乳腺中央区和内上象限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未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未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内分泌因素:、内分泌因素:    2、病毒因素:、病毒因素:    3、纤维囊性乳腺病:、纤维囊性乳腺病:    4、生育与哺乳;、生育与哺乳;    5、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  早期为单发的无痛性肿  早期为单发的无痛性肿块;以后表面不光滑,质硬,块;以后表面不光滑,质硬,与皮肤粘连不活动。

      多位于乳与皮肤粘连不活动多位于乳腺外上象限,其次是乳腺中央腺外上象限,其次是乳腺中央区和内上象限区和内上象限 四、病理变化四、病理变化(一)导管癌(一)导管癌1、导管内癌:发生于大中小导管肉眼观呈条索状或结节、导管内癌:发生于大中小导管肉眼观呈条索状或结节状,切面可挤出灰黄色软膏样坏死物,也称粉刺癌镜下特点:状,切面可挤出灰黄色软膏样坏死物,也称粉刺癌镜下特点:癌细胞充满导管腔,中央可有坏死,未突破基底膜癌细胞充满导管腔,中央可有坏死,未突破基底膜粉刺癌粉刺癌非粉刺导管内癌癌非粉刺导管内癌癌 肉眼观:肉眼观:肿块一般直径肿块一般直径2-4cm,,质硬,边缘质硬,边缘不整齐切面灰白,不整齐切面灰白,癌组织呈放射状侵入癌组织呈放射状侵入周围组织乳头可下周围组织乳头可下陷皮肤可呈桔皮样陷皮肤可呈桔皮样外观,可有溃疡、出外观,可有溃疡、出血、感染,可有卫血、感染,可有卫星结节22.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镜下观:根据癌实质镜下观:根据癌实质与间质比例不同分为:与间质比例不同分为:1、单纯癌:癌组织、单纯癌:癌组织与纤维间质量大致相等与纤维间质量大致相等。

      2、硬癌:癌组织少,、硬癌:癌组织少,间质多恶性度高恶性度高3、不典型髓样癌:、不典型髓样癌:癌组织多,间质少,间癌组织多,间质少,间质常无淋巴细胞浸润质常无淋巴细胞浸润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 二、小叶癌二、小叶癌1、小叶原位癌(1、小叶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小叶原位癌发生于乳腺小叶小叶原位癌发生于乳腺小叶的末梢导管和腺泡的末梢导管和腺泡镜下癌镜下癌组织局限于小叶的腺泡或终组织局限于小叶的腺泡或终末导管内,腺泡腔消失基末导管内,腺泡腔消失基底膜完整底膜完整 2、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肉眼观:肉眼观:切面呈橡皮样,灰白质韧,与周围组织无明确界限切面呈橡皮样,灰白质韧,与周围组织无明确界限镜下观:镜下观:癌细胞小、大小一致,核分裂像少见癌细胞呈单行串癌细胞小、大小一致,核分裂像少见癌细胞呈单行串珠状或细条索状浸润于纤维间质之间,或环行排列在正珠状或细条索状浸润于纤维间质之间,或环行排列在正常导管周围常导管周围 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小叶癌 (三)典型髓样癌(三)典型髓样癌  较少见,以  较少见,以50岁以下妇女多见。

      岁以下妇女多见肉眼观:肉眼观:瘤体较大,直径瘤体较大,直径4-6cm或更大,边或更大,边界较清,质软,灰白色脑髓样,常有界较清,质软,灰白色脑髓样,常有出血、坏死出血、坏死镜下观:镜下观:癌实质多,弥漫分布,间质少常癌实质多,弥漫分布,间质少常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坏死较多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坏死较多 扩散:扩散:1.直直接接蔓蔓延延 癌癌细细胞胞沿沿导导管管直直接接蔓蔓延延,,可可累累及及相相应应的的乳乳腺腺小小叶叶腺腺泡泡,,或或沿沿导导管管周周围围组组织织间间隙隙向向扩扩散散到到周周围围脂脂肪肪组织,甚至累及胸大肌和胸壁组织,甚至累及胸大肌和胸壁2.淋淋巴巴结结转转移移 最最常常见见向向腋腋窝窝、、锁锁骨骨上上下下、、乳乳内内动动脉脉旁旁和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淋巴结转移3.血道转移血道转移 晚期,经晚期,经 淋巴途径入静脉,依次转移到肺、肝、淋巴途径入静脉,依次转移到肺、肝、骨骼等 ★★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  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胞核内均含有雌二醇受体  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胞核内均含有雌二醇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和孕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激素在细胞核内与受激素在细胞核内与受体形成二聚体的激素体形成二聚体的激素-受体复合物,促使受体复合物,促使DNA复制,启动细复制,启动细胞分裂周期。

      阻断胞分裂周期阻断ER、、PR的作用环节可抑制乳腺癌的生长的作用环节可抑制乳腺癌的生长    ER、、PR均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效果显著,存均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效果显著,存活时间长,二者均阴性者疗效差存活时间短活时间长,二者均阴性者疗效差存活时间短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  概述:源自前列腺上皮,多发于  概述:源自前列腺上皮,多发于50岁后癌上皮也岁后癌上皮也有雄激素受体,激素与受体结合,促进肿瘤生长有雄激素受体,激素与受体结合,促进肿瘤生长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  肉眼观:多发于周围区,后叶多见切面结节状、韧硬、  肉眼观:多发于周围区,后叶多见切面结节状、韧硬、界限不清界限不清  镜下观:多为高分化腺癌腺泡较规则、拥挤,腺上皮  镜下观:多为高分化腺癌腺泡较规则、拥挤,腺上皮为单层立方或柱状,基底细胞常缺核大、空泡状,核仁大、为单层立方或柱状,基底细胞常缺核大、空泡状,核仁大、单个或多个高分化腺癌可靠证据:包膜、淋巴管、血管、单个或多个高分化腺癌可靠证据:包膜、淋巴管、血管、周围神经浸润周围神经浸润血道转移主要至骨血道转移主要至骨。

      大大腺泡腺癌腺泡腺癌小小腺泡腺癌腺泡腺癌实体状腺癌实体状腺癌髓样癌髓样癌 前列腺筛状腺癌前列腺筛状腺癌 1.试比较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病变的异同点.试比较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病变的异同点2.试述乳腺癌分型及各型病变特点.试述乳腺癌分型及各型病变特点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