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疾病的预防和康复.ppt
69页精神疾病的预防和康复世界精神卫生的现状 1.精神病患者的数目多目前有4.5亿人罹患某种类型的精神或脑疾 患因精神和脑疾患造成的全球疾病负担将上升15%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酒精依赖、早老性痴呆和其它痴呆 均列入残疾生命年的13种主要原因之中 2.抑郁症是精神残疾中的主要疾病目前有1.21亿人患有抑郁症, 该病的负担在不断增加患抑郁症的女性是男性的两倍,且患该 病的年青人也越来越多每年有80多万人死于自杀,其中年轻人 处于高风险范围中,占所有自杀人数的一半以上 3.精神疾患的代价令人吃惊病人和其家庭或看护者通常降低了在 家庭和工作场所中的生产率高额卫生保健费用和失去的生产率 可对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引发或加剧贫困各国付出的代价昂贵 ,美国每年因精神病的耗资大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1480亿 美元)在英国,精神病的总费用估计为320亿英镑其中因工作 能力降低和有关生产率损失,大约占这些费用的45%世界精神卫生的现状 4.大多数精神病和脑疾患可得到治疗 5.污辱和歧视是精神卫生工作的主要障碍 6.精神卫生资源极为短缺各国的精神卫生资源严重 短缺且得不到重视有 41%的国家没有确定精神卫 生政策,25%的国家缺少精神立法,37%的国家不具 备精神卫生社区保健服务设施,25%以上的国家在初 级卫生保健机构中没有基本的精神药物,40%的国家 在初级卫生保健级别缺少治疗严重精神疾患的设备。
全球大约一半的国家每10万人口所拥有的精神病医生 和精神病护士不足一名世界精神卫生的现状 7.精神卫生全球行动规划:在2001年活动的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 制定了一项为期5年的支持规划,它支持会员国增加能力,以减轻 精神疾患的风险、污辱问题和负担,并促进精神卫生这项规划 的重点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便为国家的精神卫生行动不断发展 能力建设通过加倍强调6个重点病症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及保护 最脆弱群体的精神卫生,规划旨在加强政府对精神卫生问题的了 解和反应;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有效性;并减轻污辱和歧视的深入 影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酒精和药物依赖、痴呆、癫痫病和 自杀,因其对社区造成的负担及有可能通过提供综合服务加以减 轻,而成为突出重点——《世界卫生组织》通讯,2002.8背景与现状需求:n我国目前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1亿人;n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达1600万人以上;n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儿童3000万人; 资源n2001年全国31省市,有969家精神卫生机构§其中,华东地区298家,中南190家,华北169家,东北112家 ,西南118家,西北82家§卫生部567家,民政部门123家,公安部门22家,部队办医20家 ,企业办医46家,个体办医92家,其他形式办医96家 精神卫生资源n根据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调查数据显示,按 精神科病床每万人1张病床计算,中国平均1.12张, 全球平均4.36张;其中,美国7.7、英国5.8、德国7.5 、日本28.4、新加坡6.1、韩国11.4、马来西亚2.7、 泰国1.4、菲律宾0.9张。
n按2005年精神科医师每十万人1位医师计算,中国平 均1.46人,全球平均4.15人;其中,美国13.7、英国 11、德国11.8、日本9.4、新加坡2.3、韩国3.5、马来 西亚0.6、泰国0.6、菲律宾0.4人表1 欧美10国1万人口中的精神病床位数19601970198019851990日本10.223.926.427.729.1澳大利亚---9.15.8新西兰---16.3*8.64.4**中国***---0.6*0.70.7**韩国---1.8*2.9马来西亚---3.9*2.33.5**菲律宾---1.8*1.11**越南----0.80.8**巴布亚新几内亚----0.60.5**另作参考对照的国家*1983年资料 **1984年资料 ***中国卫生年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993197019801990欧 美 十 国丹麦-(-)13.7(9.4)17.2(7.2)法国-(-) -(-)10.3*(-)德国-(-)38.1(18.4)35.0**(15.2)**意大利130.0(18.8)58.1(13.7)19.3(10.8)西班牙-(-)194.5(15.5)107.4(12.7)瑞典58.1(18.5)74.3(17.0)10.7**(7.5)**英国41.5(14.4)50.3(12.4)216.7**(20.0)**荷兰39.6(17.5)35.6(13.5)36.6** (-) 美国11.1(7.8)11.6(7.3)12.7(6.5)加拿大16.4(11.4)22.0(11.5)31.3(11.4)表表2 2 欧美欧美1010国精神病的平均住院日国精神病的平均住院日(括号内数字为全部疾病的平均住院日)(括号内数字为全部疾病的平均住院日)196019701980日本287.5(50.1)333.3(55.1)325.5(44.9)澳大利亚-(-)65.3(9.4)13.4(5.4)另作参考对照的国家表2 欧美10国精神病的平均住院日(括号内数字为全部疾病的平均住院日)*1986年资料 **1988年资料 n近20年来,中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中国精神疾病总终身患病率从1.27%上升到 1.35%。
中国精神疾病约有400种n由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给社会、公共卫生 也带来了很大负担从经济负担上讲,美国因 精神分裂症造成的直接消耗,占国民生产总值 的0.5%,家庭的经济负担也是非常沉重的 全球疾病负担中,前10位疾病中,精神疾病占了5位,其中就有精神分裂症,还有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酗酒精神卫生工作纲要n卫生部等17个部门近日印发《全国精神卫生工 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提 出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 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与“政府领导 、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相适应的精 神卫生工作体系中医预防思想n上医治未病n中医治欲病n下医治已病 ——《黄帝内经》 图1症常人 神经症医 学预防医学 (没病防病)临床医学 (有病治病)康复医学 (恢复功能)精神康复精神康复在医学中的地位工作方式n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病n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争取完全缓解与良好的 预后,防治复发n做好患病者的康复安排,减少疾病导致的功能 丧失三级预防的概念50年代后期,Leavell和Clark提出“三级预防”Ø 一级预防 健康促进——↑知晓率特异性保护(病因探索)Ø 二级预防 早发现——↑识别率早治疗——↑治疗率防复发(预测因子探索) 减少并发症(解决共病问题) Ø 三级预防 康复(心理健康的促进)减少疾病对各种功能的影响 补偿已引起的残损、残疾和残障一级预防措施n开展基础研究,病因学探讨n开展流行病学调查n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n精神卫生立法n制定精神卫生政策n环境保护,维护社会安定和谐n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n危机干预n心理健康促进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n遗传因素、教育因素与认知因素并重n人与自然的和谐n心身和谐n个体与群体的和谐n知、情、意的和谐n自我和谐n主动适应与调节增进心理健康的三个基本途径n生理途径q优生优育,避免遗传疾病q营养保证,q预防传染疾病q体育锻炼,增强体质q休息娱乐,情绪调解,消除疲劳增进心理健康的三个基本途径n心理途径q情感关怀,养育氛围q促进社会化发展q家庭、学校、社会提供科学的教育训练q给与心理支持和帮助,及时缓解心理压力q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情绪控制调节q发展人际关系q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增进心理健康的三个基本途径n社会途径q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系统q减少来自社会的压力q良好的政策,机构、设施q消除危害健康的因素,控制污染、疾病防治q建立健全心理卫生社区三级防治网络q大众媒体的宣传q全社会都来关注,消除偏见q……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婴幼儿心理卫生n心理卫生q营养、睡眠q情绪关注q训练教育q促进认知活动(看、听、摸、尝)q人格的培养婴幼儿心理卫生n常见心理卫生问题q发育延迟q情绪不稳q睡眠障碍q饮食不规律q咬指甲、吸手指q遗尿q神经性呕吐童年期n心理卫生问题q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症q多动症q品行问题q儿童精神病青少年期n生理特点q身体发育迅速q神经系统逐步发展成熟q性机能的成熟青少年期n心理特点q成人感和独立性产生q自我意识迅速发展q人生理想逐渐形成q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q性心理反应q情绪动荡不稳青少年期n常见的心理冲突q独立---依赖q理想---现实q热诚坦率---闭锁q性意识的发展---道德规范q情感---理智青少年期n心理问题q人际交往q早恋及恋爱q对性的恐惧q自慰中老年期n中年期n更年期n老年期其他n特殊人群的心理卫生n恋爱、婚姻、家庭n人际关系n工作、择业、劳动、学习二级预防措施n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缩短病程、防止复发: eg:精分症病期在半年以内治愈率55.2%;半年 至一年41%;1-2年28.4%;3年以上仅15.2% (陶国泰)n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n高危人群干预n早期干预特质危险因素包括n一级亲属精神分裂症的家族史n母孕期流感n围产期的产科并发症n儿童期行为异常n分裂型人格n社会功能低于正常水平n其它qSCh前驱期症状的表现包括:n非特异性症状q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社交退缩q注意集中能力下降q始动性减退q睡眠障碍q抑郁心境、焦虑、易激惹q感知觉的异常精神病的早期识别n与往不同n与众不同n社会功能下降或丧失n不切实际,想入非非,脱离实际n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n否认有病,拒绝求医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一.普及教育 二.筛选高危人群 三.对高危人群进行全程追踪和随访观察 四.对可能成为早期精神分裂症者进行初 评n早期干预的操作程序q确定高危人群及收集临床资料q评估q评估的同时应给予个体及家庭的支持和教 育家庭教育和支持n对个人及家庭的全面评估n建立与专业人员的长期联系,以便更有利于 监护、观察n应激源的评估n维持个体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水平n提供精神卫生专业知识,使家庭成员学会监 护和照顾病人 社区为基础的个别治疗三级预防措施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安排,最大限 度地促进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尽可能地减少精神残 疾的发生,把精神残疾的预防和康复作为重要内容纳 入到初级卫生保健系统中去。
1.住院治疗是康复工作的开始,积极开展院内各种 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工作能力的康复 训练,促使患者在行为技能上争取较顺利地从医院环 境过渡到社区环境让患者保持与家庭接触,保持与 社会交往,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尽早转入社区康复 三级预防措施2.建立一个能够适合不同病人不同需求的精神病 防治和康复机构,提供因人制宜的有效服务,如工疗 站、看护小组、家庭病床等多种形式的康复设施通 过社区管理,使病人参加适当的劳动,开展一定的文 娱活动,接受一定的医疗措施和再教育这对巩固病 人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减少精神残疾,促进社会 心理康复和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3.重视和动员家庭成员支持精神障碍病人的康复 活动 4.康复措施的最终目标是使患者的工作得到重新 安置,使其尽可能在工作岗位上或家务劳动中发挥作 用精神障碍的预防和康复nBertolote的分类(2000) : 第一类,病因明确的精神障碍——针对性预防,如通过加强遗传咨询和 母孕期胎儿预检以预防Down综合征或苯丙酮酸尿症,而不是整体概 念的精神发育迟滞的预防 第二类,病因未明但病程相对可预测的精神障碍,如心境障碍、精神分 裂症、焦虑障碍等。
——防复发 第三类,与精神障碍密切相关的心理社会问题——开拓性如自杀、暴力及攻击行为(危机干预)新近(2006)确定的各种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