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pdf
5页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姓名:班级:座号:得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4 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r ā o y á o )(2)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qi ā n xǐ ( )(3 ) 人 类 的 智 慧 与 大 自 然 的 智 慧 相 比 , 实 在 是xi āng x íng jiàn ch ù )(4)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pò b ù j í d à i 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D.“光盘行动” 、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获评2013 年度十大新词语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把“刻画”改为“描绘”)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删去“为” )4.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 分)我喜欢旅行,喜欢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我想与陶渊明一起重访桃花源,想与范仲淹携手登临岳阳楼,(1 );我想追随鲁迅先生去欣赏那蓬勃奋飞的北国雪, (2) ,想跟随琦君女士去品尝那地道纯正的家乡的春酒,, 二、阅读( 50 分)(二)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帐,取下粉板,忽然说:“ 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19 个钱呢!” 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 怎么会来? ⋯⋯ 他打折了腿了 ” 掌柜说:“ 哦! ”“ 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 后来怎么样?”“ 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后来呢? ”“ 后来打折了腿了 ”“ 打折了怎样呢?”“ 怎样? ⋯⋯ 谁晓得?许是死了 ” 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帐5、对这段文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这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部分,正面交待了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惨命运B、这是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直接叙述了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情形C、这是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侧面交待了孔乙己被打断腿的悲惨命运D、这是小说情节的结局部分,暗示了孔乙己被打折腿后悲惨地死去6、对文末画线处描述掌柜行为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表现掌柜精打细算的性格特征B、表现酒店生意冷清,掌柜心绪不佳C、表现掌柜为人宽厚,不在乎能否收回欠款D、表现掌柜对孔乙己遭遇的冷漠7、这段文字中,除掌柜外,还有两处反映出人们对孔乙己漠不关心的态度,请摘出这两处的原句: 2 分(1)(2)8、若将 “ 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改为 ” 先是打 ⋯⋯ 后来写服辩 ” 是否更合情理?为什么 ?2分送报的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 , 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 楼, 每 天清早 8点多钟的时候 , 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 不论晴天雨天 , 他都来得很准时 . 门没开的时候 , 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 门虚掩着的时候 , 他 便会礼貌地喊一声 :“ 万老师 , 报纸来了 !“ 我曾与他闲聊过 , 得知他每天凌晨 5 点就起床 , 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 而且都是楼房住户 , 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 , 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 一大早 , 他的短 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 , 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 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 眼睛, 见人就腼腆地笑着 . 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 7 月下旬的一天 , 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 :“ 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 我说了声谢谢 . 少年便下楼去了 . 这时, 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 接过报纸急匆 匆地翻阅 , 高兴地说 :“ 妈. 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 我既高兴 , 又对儿子的那种少 爷做派很不满意 .8 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 , 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 . 每天几乎都 是这样 , 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 , 然后, 打开电视 , 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 一边 不停地换电视频道 ,, 我说:“ 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 , 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 , 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 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 儿子不屑地说 :“ 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 我说:“ 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 每天 5 点就起床了 !“ 儿子笑得更嚣张 :“ 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 骄子, 我进了大学 , 还要攻读硕士 , 博士, 还要出国留学 !“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 , 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 上午 9 点半钟 , 才出现在我家 门口, 他浑身衣服湿透了 , 像一个落汤鸡 , 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 报纸也打 湿了一角 . 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 对不起 , 我摔了一跤 , 自行车 也不能转了 , 连报纸也弄湿了 ,,“ 我刚说了声 “没关系 “, 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 地一摔 :“ 换份干的来 , 这份不能看 !“ 我一边解围 , 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 转眼到了 8 月底, 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 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 备上学了 . 这天 8 点刚过 , 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 他把报纸交给我后 , 笑吟吟地 说:“ 万老师 , 从明天起 , 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 :“ 那你呢 “ 少年说 :“ 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 明天去上学 .“ 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 那少年又补充道 :“ 我爸是个下岗工人 , 身体不大好 , 以后若送迟了 , 您多包涵 !“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 便下楼去了 . 9. 细读全文,理解其层次,写出文中表明情节发展的语言标志。
3 分) 开端:;发 展:;高潮和结 局: 10. 请找出文中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的少年说的一句 话: (2 分) 11. 文中在写送报少年的同时,也写了“我”儿子的表现,这是什么写法?有什 么作用? (3 分)12. 文章结尾当“我”听到少年被北京大学录取时,“我惊讶地不知说什么好”, 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当时“我”惊讶的心理活动(50 个字左右)( 4 分)13. 文章以“少年”为题,有什么含义?(3 分)三、名著阅读 (A)从繁华的城市重返宁静的田园,会感觉到自己的庭园分外可爱,虽然有人嫌 它像老鼠窝,但对我而言,它是世界上最舒适的场所 我时常独自从前门的阶梯下来,沿着小径往前走,到尽头时一拐弯,就是 我平常散步的马路了小屋的四周有最宜人的景色,尤其每年的6 月,郁金香 与风信子全都展开了笑靥,我们就像住在花海中的小岛上一样在我走往小凉 亭的马路两旁,满是移植自德国或日本的菖薄花6 月真是个奇妙的月份,连 树木都舒展了四肢,伸出的技桠似乎想向我们倾吐什么我有时会觉得,树木 真的在对我说:“你们人类何时才能学会这样站着不动呢?”有时则说:“看看 那不安分的海伦,在花草丛中不停地穿梭,就像一只风中的蝴蝶。
那横生的小 枝桠,无异是对我指指点点的小手指 我常常想:“为什么人不像树木一样,固定站在某一个地点上呢?树木虽然不会 移动,不是照样生长得很好吗?甚至比人类活得更快乐更长久呢!”(B)夏天的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在花园里度过的,姥姥也常常和我在一起,我们 躺在干草上,仰望天空,她长时间地给我讲着什么,, 太阳西沉,天空中红河泄火,桔红橙黄之色染在鹅绒缎的绿草坪上,渐渐的, 一切都黑暗了下来,一切都好像膨胀了,扩大了温暖的昏暗中,吸饱了阳光 的树叶低垂了下来,青草也垂下了头,香甜的气息弥漫了开来夜幕合上了, 一种仿佛是慈母体贴似的东西注入了我的胸怀,让我忘掉了一切,, 仰望深深 的天空,时间久了,你自己就好像也升了上去,天地入融合,慢慢地你就沉入 了梦中 一觉醒来,光明和鸟鸣一起到来空气在流动,露水湿了衣衫,草坪上升起一 层薄雾似的水汽 天越来越蓝,云雀飞向高高的天空,一种喜悦从心底里流淌出来,使你渴望立 刻就跳起来,赶紧去干点什么,去关照一下周围的花草树木! 这是我一生中对自然和人生感悟最多的一段安静时光,正是在这个难忘的 夏天,我内心形成而且巩固了对自己力量的自信1.写出两段文字的出处和作者。
A 段出自《》 ,作者是 B 段出自《》 ,作者是 2.两段文字中都描绘了“我”面对自然的感受结合文段中的描写,联系人物的 经历,你体会到“我”怎样的心境?3. 两段文字中的“我”分别面对怎样的人生困境?他们战胜困境的经历给了你 什么启示?13. 开端:放暑假的时候发展:七月下旬的一天高潮与结局:转到了八月底14. 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15. 对比,( 1 分)通过对比,突出了送报少年既有抱负又懂事的特点2 分)16. 这位少年真不简单,原来坚持每天替父亲送报的竟然是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大学生,这么勤劳又有抱负的少年真是让人敬佩只要想象合理即可)17. 以“少年”为题,不仅指的是送报少年;(1 分)更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做一个像送报少年一样既懂事又有抱负的人2 分)2 4 妖娆迁徙相形见绌迫不及待3 3 C 4 3 D 5 4 (1) 示例一:想与苏东坡相约夜游承天寺示例二:想与格列佛一起游历小人国(2 ) 示例一:想跟随竺可祯先生去解读那复杂多变的大自然的语言示例二:想追随闻一多先生去聆听他那响彻寰宇的最后一次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