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阳通脉饮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doc
3页1扶阳通脉饮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 床观察作者:王伏声,董建勋,丁毅,徐旭英【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扶阳通脉饮;中医药疗法动脉硬化性闭塞已成为最常见的血管疾病,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的攀升促进了此领域的研究进展,手术、介入、药物等治疗得到广泛的开展,但动脉硬化性闭塞疾病仍是重大的威胁本院名老中医房芝宣、王玉章、吕培文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积累,提出本病的基本病理为“脾肾阳虚为本,瘀痰痹阻为标”,其研制的扶阳通脉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采用扶阳通脉饮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临床观察,不仅验证了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在理解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理时,更加强调将心脏-血管视为统一的功能整体,反映了中医“心为大主”的观念,形成与现代医学相互借鉴和参照的诊疗模式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纳入 2004 年 12 月-2006 年 12 月间在本院外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 78 例患者具有典型的病史,因典型的下肢缺血症状就诊,经多普勒节段测压筛查下肢缺血,多普勒血管超声明确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属 Fontaine分级Ⅲ期以上病例(含Ⅲ期)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原则,分治疗组 40 例、对照组 38 例。
2 组在年龄、病程、病变严重程度 Fontaine 分级等方面具有齐同可比性21.2 病例排除标准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出现严重心、脑、肝、肾脏并发症者2 方法2.1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扶阳通脉饮(水煎剂,本院制剂中心提供),每次 100 mL,每日 2 次药物组成:生黄芪、乌附片、丹参、当归、鸡血藤等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产品)20 mL,静脉滴注,每日 1 次;阿司匹林 100 mg、抵克力得 250 mg,口服,每日 1 次抗凝、降纤、降脂、降糖、营养支持等治疗 2 组相同,观察周期均为 4 周2.2 观察指标与方法2.2.1 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变化 疼痛、冷感评分的观察2.2.2 治疗前后理化检查①多普勒下肢动脉测压踝肱比值(ABI);②测定经皮氧分压(TCP02);③超声心动测射血分数(EF);④血浆血栓素 B2(TXB2)、6-酮-前列腺素 1α(6-Keto-PGF1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含量测定 2.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SPSS 软件处理33 结果3.1 临床主要症状疗效(见表 1)表 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冷感评分比较(略)注:肢体疼痛评分组间比较,t=-2.74,P=0.008;肢体冷感评分组间比较,t=-4.11,P=0.0001;▲为极显著性差异。
3.2 治疗前后理化检查结果(见表 2、表 3)表 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 ABI、EF、TCP02 变化分析(略)表 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 6-Keto-PGF1α、TXB2、ET-1、NO 变化分析(略)注:6-Keto-PGF1α 组间比较,t=2.549,P=0.013;TXB2 组间比较,t=5.341,P=0.00093;ET-1 组间比较,t=10.815,P=0.00049;NO 组间比较,t=9.796,P=0.00040;*为显著性差异;▲为极显著性差异3.3 不良反应治疗组少数患者有一过性口唇麻木感觉,均自行消失,未见其它不良反应;对照组有部分病例在观察末期出现粒细胞、血小板轻度下降,停药后恢复4 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扶阳通脉饮能有效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肢体主要症状;增加 EF,改善肢体动脉压、TCPO2;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保护内皮细胞特别是增加 EF,成为扶阳通脉饮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特征之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作为全身动脉硬化病理的局部表现,病变并非仅局限于下肢动脉血管内4部,而是表现出心血管、脑血管、肾及其它内脏和周围血管的病变 [1]虽然病患在主要理化检查方面未完全表现出失代偿的情况,但通过仔细的中医辨证,往往可以获取内脏功能衰减方面的信息。
用中医整体观念审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理,除注重局部血管病变和凝血功能异常外,还特别将心脏-血管视为统一的功能整体(称为“心脏-血管树”系统),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首先基于“心-血管树”系统整体功能的衰退,血管系统中动脉硬化性闭塞是病理的局部环节扶阳通脉饮提升了这一系统的整体效率,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思路注重扶助心脾肾之阳气,开气血化生之源,使血得气帅而行,瘀因血行而祛,痰因脾运而化组方思想兼顾了整体与局部关系、正邪虚实的缓急,从虚、从瘀论治是其主法,其中又以扶正为先、尤重扶助阳气,佐以祛瘀、化痰、通络诸法,着眼于人体生理病理的整体格局参考文献】[1] 崔公让,谭鸿雁.动脉硬化闭塞症[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6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