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九上历史1~14课复习资料.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47368532
  • 上传时间:2023-11-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一~四单元)第1课 人类的出现 一、人类的起源:现代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代表是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化石"露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能直立行走,使用工具),人类在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二、世界人种形成: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差异已显现出来,世界人种可分为黄种、白种和黑种形成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古代埃及:1、地域: 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土地肥沃,便于农业种植)2、发展概况: ①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国家 ②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建立,首都孟斐斯 ③公元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埃及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 ④公元前6世纪被西亚波斯帝国所灭3、国王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利的象征二、古代巴比伦 1、地域: 西亚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土地肥沃有利发展农业生产)2、发展概况:①约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定都巴比伦城。

      3、汉谟拉比法典:①背景: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②性质(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③历史地位(意义):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三、古代印度 1、地域: 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有利发展农业)2、发展概况:①约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小国②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征服当地印度居民,建立起奴隶制国家3、社会情况: 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吠 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① 雅利安侵入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②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践有别,下一等级不能从事上一等级职业,不同等级之间不能通婚③性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特别是婆罗门阶层的利益④种姓制度的影响:(1)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2)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1、 爱琴文明(希腊早期文明):发祥于公元前2000年,先以克里特岛为中心,后来转到迈锡尼(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800年后消亡。

      2、希腊城邦:(公元前8世纪)主要有斯巴达、雅典A、斯巴达:(外族斯巴达人侵入征服当地居民建立的奴隶制军事国家)(1)特点:内陆国家,农业为主,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少数奴隶主贵族掌权2)斯巴达崇尚武力的历史原因:斯巴达境内被征服居民人数数倍于斯巴达人,需要用暴力镇压反抗以维持统治B.雅典:(当地希腊居民建立的奴隶制共和国)(1) 雅典特点:近海国家,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崇尚文化,奴隶主和公民(平民)广泛参政(公元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2) 雅典工商业发达的原因:雅典境内多山、临海且有良好的港湾,在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外开放对内民主的政治模式3、雅典伯利克里的改革(1)改革的原因:雅典奴隶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奴隶劳动普遍,中小奴隶主要求扩大政治权力2)内容: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3)表现:政治上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经济上 :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上 :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4)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5)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奴隶主民主政治):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4、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①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②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③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罗马打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④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起义[奴隶起义]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奴隶主开始建立独裁统治(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后被刺杀),以稳固政权⑤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帝国开始的约两百年间,内战停止,统治政策加强,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罗马和平"时期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一、日本早期历史:1、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2、后来本州中部兴起奴隶制国家大和,大和5世纪统一了日本二、大化改新 1、历史背景:(1)国际上,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2)国内,六七世纪日本的社会矛盾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2、时间、方式和实施者:7世纪中期(645年)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孝德天皇上台,(646年)颁布改新诏书。

      3、内容:(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4、作用:A. 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进行的改革B.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C. 日本特有的民族精神也从原来的"神道"向"武士道"演变D. 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5、影响和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6、启示: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它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起来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伊斯兰教产生原因:A、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B、内部矛盾丛生、商业连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C、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D、各部落间的多神崇拜不利于阿拉伯的统一2、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A.创立伊斯兰教(时间:7世纪初、地点:麦加);B.在麦加城传教(由于麦加贵族担心伊斯兰教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所以千方百计迫害信徒们)失败;622年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C.630年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

      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E. 632年,默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伊斯兰教的诞生与阿拉伯国家的诞生是相伴而生的)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西欧早期历史: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起了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统治了欧洲中西部大片土地843年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分为德、法、意)2、查理.马特改革(又叫采邑制改革)内容:改变无条件赏赐土地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性质:采邑制是一种以土地为纽带的代表封建主与附庸之间关系的封建土地制度作用:它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特点:“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结果和意义: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二、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在整个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三、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城市一度衰落2、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时间:10世纪3、分布的地区:交通便利,原料和产品便于获取和销售的地方。

      4、发展的原因:那里既有西罗马帝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基础,又适于同拜占廷帝国以及东方维持政治、经济上的联系,城市容易发展5、产生方式: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自发产生起来6、城市市民争取自治运动:(1)原因: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之间的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封建主日益贪婪,不断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2)自治方式:金钱赎买或武力夺取自治权3)代表:法国琅城的市民起义(先是金钱赎买,后武力夺取自治权)7、市民阶级形成,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富裕商人、银行家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四、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所以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廷帝国2、拜占廷帝国由盛转衰的过程和原因:(1)过程:6世纪东罗马帝国为了恢复过去的帝国荣耀,四处征讨,财尽民穷,被征服地处处遭遇反抗,此后帝国内忧外患不断,国力衰弱,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半个多世纪,四分五裂,15世纪中期(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2)灭亡原因: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3)给我们的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一、希波战争:1、公元前6世纪大流士一世统治波斯期间,它已经是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家2、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波斯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以少胜多),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彻底战胜波斯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希腊北方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出兵东征亚历山大率军先侵入小亚细亚,接着占领埃及,在埃及建立了著名的亚历山大港然后回师两河流域,攻占巴比伦等城市,灭了波斯帝国再后来,进军印度河流域,遭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气候不适,士兵普遍厌战,被迫退回两河流域,以巴比伦为都城,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罗马帝国到2世纪,疆域达到最大,东起幼发拉底诃上游,西临大西洋,南到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2、罗马的扩张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罗马的建筑风格、拉丁语,罗马法传到世界各地,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诞生和发展)。

      古代战争的两面性:①暴力性与残酷性,对社会与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②客观上传播了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四、几个主要的帝国:1、古埃及军事帝国: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地跨亚、非2、波斯帝国: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地跨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