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原生态舞蹈之于民间舞素材创作的重要性研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知进****失
  • 文档编号:184700706
  • 上传时间:2021-06-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8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原生态舞蹈之于民间舞素材创作的重要性研究 摘要:在中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民间舞蹈和原生态舞蹈是重要的艺术瑰宝,也是我国民族艺术文化发展的最好见证现今,如何更好的弘扬和发展这些原生态舞蹈中有价值的、优秀的舞蹈种类和语汇,并将其传承,使其发展,是每一个民间舞人义不容辞的伟大使命原生态舞蹈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的发展相融合,而民间舞的创作素材也需要从原生态民间舞中获取,从而体现出原生态舞蹈在各方面对民间舞创作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关键词:原生态舞蹈;民间舞;素材创作;重要性1引言原生态舞蹈不仅伴随着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更是文明的见证者,更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原生态舞蹈形式能够一直存在,必然有它的优势,而如何取其精华,让更多专业民间舞蹈工作者在舞台上呈现出更好的舞蹈表演,是我们现在首先应该去思考的 原生态舞蹈来自于人民的生活灵感,所以它更应该回归到人民生活中,但是只在人民范围内的自娱自乐或者仅仅自我感觉良好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可才能体现出它的成功通过前辈们的努力,原生态舞蹈的表现形式已经展现出了很大的成效;舞蹈创作家们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完美得融入了舞蹈表演中,使得舞台效果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并为观众们展现出了更多优秀的作品。

      对于现今的民间舞蹈工作者而言,为了使人们能够明白中国民间舞素材的创作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原生态舞蹈的形式,我们需要从更加细节的点来分析并展现2原生态舞蹈原生态舞蹈在我国已经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礼乐》中“乐”的文化发展原生态舞蹈是由普通民众中爱好舞蹈的人在民俗文化中开创自己的灵感而展现出的具有民族风情或文化传承的民间舞蹈它主要以民间生活为创作灵感,是结合了人们耕作、生产,中的娱乐因素,而即兴的、有感而发的舞蹈创作形式,表达了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也是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通过自娱自乐的方式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原生态舞蹈表演没有场景与时间的限制,它只是在人们需要的时候随时随地,开始翩翩起舞如苗族的“板凳舞”,顾名思义是用板凳来伴舞,当逢大家欢聚一堂,酒后兴起而产生的一种舞蹈,在革一、后哨、大塘等地较为有名舞蹈也不受场地限制,或在家中、或在田间,人们都会根据当下的场景尽情舞蹈,表达自己对生活与舞蹈的热爱从板凳舞的表现形式来看,它一般有两种舞式,其一是中间一名舞者敲击板凳,其余的舞者围绕着中间舞者随节拍拍手,脚下也随节奏而起载歌载舞歌的内容一般都是根据走亲的内容而编,且大多为对亲家的溢美之词。

      如“亲家哟亲家哟,亲家真亲哟,亲家的鼻子长又长,傻乎乎去扛穿机板,扛不动哟用足力气扛……”歌词大意是表示穷人家对富亲家的攀附与恭维再如彝族婚俗舞蹈“阿妹戚托”,是在表达新娘出嫁时的习俗,亲戚好友需来送行,互相表达对于离别的不舍,同时要指导新娘结婚后要注意的一切事务,如对公婆恭敬孝顺,与丈夫举案齐眉,与邻居和睦相处,做好一个儿媳该做的事务,从而使新家繁荣兴旺,和和美美这支舞蹈是因展现了彝族人民关于传统婚送习俗的文化,并经历了一步步的改编与演绎,从而形成了关于民族文化的舞台表演形式而被列入了非遗,进而得以长久流传原生态舞蹈是各族人民群众表达内心情感时寄予了生产生活中灵感的一种舞蹈表现形式,是一种群众自发发起的娱乐活动和表演方式,是以前网络不发达时人民主要的娱乐手段舞蹈内容大多和风俗文化活动形式有关,或表达对神灵的崇拜,或是对天地神的敬仰,或是在祭祀时的一种风俗文化等舞蹈的动作没有规范的要求,现时,现场便可即兴表演原生态舞蹈与剧场舞蹈相比,其场地是广场而不是剧场,其多是自娱自乐而非表演性质的,形式是随机的而不是规范的总而言之,原生态舞蹈是普通民众从生活中与传统习俗文化中传承下来的民间舞蹈由此可见,原生态民间舞为民间舞创造提供了诸多素材,再经过专业人士的加工,添加上一些新的元素后搬上舞台,所以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原生态舞蹈提供的素材息息相关,民间舞蹈的发展壮大更离不开原生态舞蹈。

      3原生态舞蹈对于民间舞素材创作的重要性(1)原生态舞蹈中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进程:原生态舞蹈最早起源于民俗风情等活动,如婚丧嫁娶、祭祀敬神、驱邪降妖等等因此原生态民间舞产于民间,盛于民间,深受百姓喜爱,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无限乐趣原生态民间活动也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一旦发现了新的舞蹈素材,创作者往往都会手舞足蹈,如遇知己此类有感而发的创作过程,便可称之为对原生态民间舞的感性认知有了初步灵感,便有人想要创作出更有趣,更完美的舞蹈表现形式这便需要我们从更细节的地方发现它的亮点和价值,发现它自然而生的美,再经由理性审美角度取它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深层加工,就会创作出结合感性自然与理性艺术的舞蹈作品来例如《守山人》的创作过程:苗族有采风习俗,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从而引发一系列思考:是怎样一种力量,使得即使在如此贫困的山区,依然留有苗寨的村民们心甘情愿的守着大山,不忍离开究其根源,原来是受先辈们传承的影响,世世代代继承了对寨子的依恋与热爱苗家人坚守在祖祖辈辈们生活的寨子,也就是守住了苗家人的根,守住了祖辈们的依托和希望,守住了自己的灵魂苗族人虽然世代生活在大山深处,但因他们有自己的娱乐方式,所以人人都是幸福愉悦的生活者,而歌与舞是他们最为常见的娱乐方式。

      因此悟出神秘力量真谛的创作者便可创作出新的作品,也可称之为守山人 有了突破点以后,创作者便可就苗寨最常见的反排木鼓舞和苗族铜鼓舞中的动作进行汇编,创作出带有强烈苗寨生活气息的守山人经过观察发现,苗族舞蹈对胯部动作的运用相对频繁,这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经舞蹈形式的创新、改良后,不仅拓宽了舞蹈表现形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苗寨人的特色如,对关于胯部的舞蹈动作,创作者为了塑造出守山人粗犷的一面,会放大原始的动律,再通过节奏和速度的变化,编出类似甩胯似的翻身又如为了更加细腻地塑造出守山人柔情的一面,创造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在编排手臂运动动作时,刻意将自然状态的随意动律变成有节奏的随心而舞,这样不但没有失掉原有动作的松弛感,而且还使得舞蹈动作更有形式感再如,为了塑造出寨子里的人对未来生活的积极与期盼之情,以及是否应该坚持当守山人的矛盾心理,创作者对于舞蹈中腰部的“弹”和膝盖的“颤”是最为重视的,在创作中,把强烈的腰部抖动和脚下无规律的踏步完美地融入作品,使得作品充分展现了苗寨人的特色 舞蹈作品想要呈现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动作展现,而原生态舞蹈为中国民间舞的动作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民间舞蹈创作者需要结合自然感性到艺术理性的认知过程,用智慧的眼光去发掘原生态舞蹈中的精华,使其价值得到更好的展现,更为民间舞的创作增砖添瓦。

      (2)从有乡土之美的原生态民间舞中捕捉舞台调度和画面:舞蹈的调度和画面是观众最能直接感受到的,观众可从原生态民间舞中感受到气吞山河的气势和淳朴的乡间风情因此,作品的美感与清晰的调度和精美的画面有最直接的关系我们可以纵观以往的优秀舞蹈作品,除了有新颖的题材和高水准的立意外,与调度和画面的处理也脱不开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衬托,就像是为作品打造了完美的包装,更加令人期待与赞赏例如:作品《酒是故乡浓》借鉴了苗族铜鼓舞的表演场面,所以创作者脑子里最常浮现的画面就是集体围圈有规律的舞动而这些动作改编成的舞蹈动作初看觉得有些简单,但细细品味,便会感受到其中蕴藏着的乡村生活的纵情豪放和欢乐肆意若顺着思路继续联想,大脑中就会隐隐约约地生出许多看不到却能感受到的调度和画面如,在创作中,其中一个舞段想要展现出乡村生活中大家抢着喝酒的豪放场景,创作者便以苗族最常见的围圈跳舞为素材,编成从一人夺酒到众人抢酒的舞蹈形式展现出来的舞蹈形式就是开始闻着一个人的牛角杯的酒香,舞者通过各种闻酒香的动作将剧情发展推向高潮,然后开始抢酒是让演员们围圈疯跑着抢酒取乐从大家围成一堆闻酒到抢酒的时间很短,但在这个舞蹈动作中,观众能深切地感受到舞蹈所要传达出的调度和画面-苗家汉子们喜酒与豪放的生活气息。

      3)原生态舞蹈中蕴藏着的情感升华的迸发点:古语有云,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就是最朴实的情感交流方式因此,情感就是人对周围事物的心理与行为反应,包括喜怒哀乐等等艺术作品也是一样,情感表达到位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心,让观众更能感同身受、身临其境所谓“动情点”“情感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创作者都知,好的作品不仅需要紧扣主题,情感渲染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法而且找准情感迸发点,不仅能给观众强烈的带入感,还能使作品的主题得到升华 例如:在作品《酒是故乡浓》中,便找准了情感迸发点在苗族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苗年节里,各家各户会整日敞开大门,欢迎过往路人进门对饮一番,他们的这一举动还有呈现在脸上的那份真情,无不令人动容尤其是酒后众人来到铜鼓坪跳铜鼓舞,因连日饮酒脸泛红晕,似略有醉意,却更显满足与幸福,酒精带来的兴奋使舞姿更加粗犷彪悍,舞步更加铿锵有力狂舞之中,作品的情感迸发点也终于迎来了高潮,无不显示着:浓情如炙,酒醉故乡!此部作品的创作,从饮酒带出的情感迸发让苗族人的性情展露无遗结语原生态舞蹈对中国民间舞编创的指导意义早已成为事实,关键是创作者怎样去发现和挖掘其中的具体细节,然后反复“思”“悟”,把其中具有指导意义的理性思维、民俗的舞台调度和情感迸发点融入民间舞蹈的创作中,使其对民间舞蹈的创作有更多的助力。

      由此可见,所谓的创作灵感就是在结合旧式类似的作品的同时又不断自我升华,继而呈现出更加完美的新式舞蹈作品参考文献[1]梁宗斌. 原生态民族民间舞的程式性与即兴性解读[J]. 明日风尚, 2018(18):356-356.[2]赵颖. 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的思考[J]. 明日风尚, 2019(6):123.[3]王帝. 民间舞素材创作舞蹈与原生态民间舞的关系[J]. 艺术教育,2013(01):9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