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单元培优提能系列课件10.ppt
12页单元培优提能系列(十),[题型解法] 生态系统的表格数据分析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1.审题 首先,要明白行标题、列标题和数据标题的含义;其次,要分析各行各列的数据变化 2.破题 首先,把表格转变成文字,经联想找出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其次,分析各行各列的数据变化,找出最大值、最小值和数据变动的原因;再次,行与行、列与列之间进行比较,看有无单一变量的对照关系或因果关系等,从而得出结论3.答题 结合概念和原理答题,把表格转变成文字表达要准确,尽量用教材上的生物学术语表述;书写要工整、条理要清晰,同时也可把信息转变成表格,即表格设计题,如过程表格设计、实验表格设计 4.读取表格信息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表格中数据或现象间差异形成的原因 (2)注意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总和等,表格中出现“0”等特殊值的地方要特别小心,弄清原因 (3)要看清数据变化的规律,比如是上升、下降还是保持稳定,并分析其原因[题型演练] 1.下表是能量流经某种植食性动物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表示的能量大小不能确定 B.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中有25%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C.表中四个量之间没有一定的数量关系 D.流向第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最多为40 kJ 【答案】D,【解析】同化量=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故X为90 kJ,A、C错误;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中有90÷200×100%=45%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B错误;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200 kJ,则该植食性动物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最多为200×20%=40 (kJ),D正确。
2.(2018年安徽安庆二模)如表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构成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种群[表中数据单位:×102 kJ/(m2·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中的丙为生产者 B.表中的种群构成2条食物链 C.当某种原因导致乙大量减少时,戊的数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 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答案】D 【解析】根据各种群同化量可判断甲、乙、丙、丁、戊能形成食物网:丙乙甲戊丁,其中丙为生产者,A、B正确;当乙大量减少时,戊可以通过丙→丁→甲→戊食物链获得能量进而保持数量相对稳定,C正确;乙和丁均处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是139.5×102 kJ/(m2·年),丙处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930×102 kJ/(m2·年),则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39.5×102)/(930×102)×100%=15%,D错误3.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结果:,下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做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解析】由表中数据可推知,戊为第一营养级,乙、丙为第二营养级,甲为第三营养级,丁为第四营养级。
乙和丙之间的能量数值不符合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的特点,所以乙和丙不是两个营养级,图①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图③中表示的两种生物间为捕食关系,而乙和丙的关系为竞争关系,所以图③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