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pt
36页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内容提要l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l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l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l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l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二、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新生儿自身 因素住院时间环境因素抗菌药物与 激素的应用 因素医务人员因素侵入性操作 因素高危 因素(一)新生儿自身因素l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 差,皮下血管丰富,局部防御机能差易擦伤而 致皮肤细菌感染,且皮肤中含水量较多,PH 值较高,利于病原菌的生长l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低下l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你 下,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来自于母体, 自身合成的很少基本测不出抵抗力低,易于 感染(二)侵入性操作因素1、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吸痰、胃管等侵入 性操作,使呼吸道和粘膜屏障功能降低 2、静脉留置针、PICC(外周静脉中心置管)、 脐静脉插管在早产儿病人中的普遍应用,增加 了导管败血症的感染率(三)医务人员因素l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直接途径,因 此,医务人员对于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以及对 感染控制的认识直接关系到院内感染控制的效 果(四)抗菌药物与激素的应用因l抗菌药物及激素的滥用、不合理使用易导致菌 群失调,各种条件致病菌(包括真菌)得以生 长繁殖并致病,增加了细菌耐药性,同时易导 致二重感染。
五)住院时间因素l医院感染的发生住院时间长短有关,住院时间 越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越高l住院10天以上的新生儿感染率甚至可以达到 20%以上l降低平均住院日可降低医院感染率(六)环境因素l病房布局不合理,面积较小,床位多,病人的 密度高,流动人员较多等,也增加了新生儿院 内感染的机会l病室内医疗仪器及固定装置的污染,如新生儿 暖箱、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治疗车、婴儿磅 秤、操作台(配奶台)、沐浴盆等,是造成交 叉感染的途径之一共用眼药、粉扑等l空调过滤网未定期清洗也是造成院感原因之一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l医院感染的概念:l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 医院内发生的感染l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医院住院48小时 后发生的感染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l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定义 根据新生儿感染出现症状的 时间,将新生儿分为:l1、早发性感染 生后3天内的感染,感染源多来自母 体l2、迟发性感染 出生3天以后住院患儿的感染,感染 源多来自医院内l美国国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育研究所()认为新生儿 医院感染是指新生儿生后3天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的 临床症状的感染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特点感染来源广病情变化快易感因素多病死率较高易暴发流行社会影响大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l常见病原体有:l细菌以G-杆菌为主,如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肺 炎克雷白菌及肠杆菌等,G+球菌较少,但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肠球菌、军团菌等有增多趋势l病毒 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副流感、肺炎病毒 及轮状病毒最为常见l真菌 以白色念珠病最为常见四、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l一、制定相关规章制度l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监控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 度:医院成立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监控体系,即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 院感监控小组,明确职责l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如新生儿 病房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医院感染的监 测与工作人员进出管理制度、探视制度等等四、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l二、加强岗位院感知识培训及考核l目的:提高工作人员感控意识l进入新生儿病房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 进修生、实习生等进行规章制度及消毒隔离知 识的培训四、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l三、根据感染高危因素采取相应措施l医院的消毒与隔离 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 重要措施,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高危区,应 设专人负责管理消毒隔离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
四、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l1、环境管理l2、病人管理l3、人员管理l4、物品管理l5、其他管理(一)环境管理1、建筑及布局 新生儿病房的建筑设 计和布局应邀请医院 感染专职人员参与, 使其符合医院感染控 制要求病房限制区非限区半限区(一)环境管理l限制区 即新生儿居住区与 新生儿治疗专用区 ,非工作人员不得 入内宜选择在南 面、有窗的房间, 面积大小根据设置 床位数与治疗新生 儿数而定重病区 早产儿病区 足月儿非感染性疾病区 感染性疾病区 隔离区 康复区等(一)环境管理学习会议室探视室入院接待室环境管理l保持室内温度24℃-28 ℃ ,湿渡55%-65% 保持病房地面及物体表面的高度洁净,地面每 日拖擦2-3次l每月随机对室内空气和物品做微生物学检查, 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生活垃圾和医用垃 圾分类放置,并有明显标志环境管理l3、强调病房的通风,特别是强调自然风的通 风对流,保持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自 然通风不良或不能开窗时(沙尘天气则必须安 装排风扇昼低位)通风其空气洁净度的标准 按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环境空气洁净 度的要求执行,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空气净化 层流系统净化空气。
l病室空气清洁、消毒方法及要求见表(二)病人管理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等高 危新生儿采取保护性隔离 保护 同类感染的新生儿相对集 中 集中 传染性疾病、耐药菌感染的 新生儿、放置隔离间 隔离 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新生儿 分区放置 分区病人管理l1、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前应穿戴清洁衣、帽 和口罩,用洗手液、流动水充分洗手,并且在 接触每一个新生儿前后都应选手消毒以免造成 新生儿交叉感染l2、在治疗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一 人一物单用,严禁器械混用,氧气湿化瓶、体 温计等应按要求处理,定期抽检病人管理l3、用过的被服放入带盖的桶内,不要随意扔 在地上更不能与其他污物混放,每天送洗衣房 单独清洗和消毒处理,尿布可采用一次性使用 品l4、新生儿洗澡视病情而定,一般每日1次,重 症监护室的新生儿按需要洗澡l5、洗澡时严格执行一人一盆一布一浴巾;洗 澡前后分别使用不同操作台,操作台每天更换 垫单病人管理l6、新生儿洗澡水温以38-40℃为宜,洗澡时先 洗头部、上半身、再洗下半身并注意观察全身 情况,并注意保护耳朵、眼睛、勿将水灌入耳 鼻及口腔内,防止发生中耳炎及吸入性肺炎。
洗澡后在皮肤皱褶处如臀部、腹股沟、腋下、 颈下擦身粉,以保持皮肤干燥病人管理l7、新生儿出生时脐端经消毒后予无菌纱布包 扎,如无特殊情况24小时后予以暴露,每日沐 浴后用75%酒精或络合碘消毒l8、新生儿应2-3h更换尿布1次,宜用质地柔软 、吸水性强的棉布或一次性尿布每次便后温 水洗净局部,必要时涂护臀膏保护皮肤l9、保持新生儿眼睛清洁,如有分泌物,按医 嘱给予处理人员管理l1、新生儿病房宜采用无陪护封闭式管理,工 作人员进入病房前严格换鞋、更衣、洗手l2、根据病房规模合理收治病人,按病种隔离 ,严格控制加床、无叠加床现象人员管理l3、工作人员固定或相对固定,合理接收进修 人员和实习同学,避免人员拥挤;新入科室的 工作人员进入病房后应及时进行医院感染相关 知识培训,强调接触病人前后洗手和保持环境 清洁的重要性,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患有 结核、活动性肝炎等传染病者暂调离人员管理l4、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工作人员外出时应穿外出衣 ,出入层流洁净病房时应严格遵守缓冲间的出入程序 ,尤其注意尽量减少打开缓冲间的门,进出时要尽快 关心且禁止同时打开出入口的门l5、严格执行探视和参观制度,未经允许,非本科室 工作人员不能出入新生儿病房,探视家属每次只进1 人,入室时应更衣、换鞋、消毒液泡手,有条件的应 设探视走廊或电视探视l6、家属患感染性疾病者禁止进入病房物品管理l1、有物流通道,洁污分流,保证进入病房的各类物 品的清洁,尽量去除外包装或清洁处理后再入病房l2、医院所有使用的医疗器具在使用前后中,均应达 到消毒灭菌的要求l3、注意污染物品的管理,不准在病房内清点污物、 垃圾桶、污物桶加盖,密封送出病房l4、注意换鞋处的管理,室内鞋与室外鞋不能交叉踩 踏,鞋子分区放置,室内鞋及鞋柜每日清洁一次其它l1、所有新生儿被服、毛巾等用物一人一用, 单独洗涤,保持清洁、干燥,存放合理l2、奶瓶、奶嘴一次性使用,用后常规清洗、 晾干,高压灭菌备用。
其它l4、使用中的暖箱每日常规清洁,湿化器中的 水每日更换,长时间使用的暖箱每周与清洁备 用的暖箱更换一次,出院后的床单位及时进行 终末处理暖箱通风过滤网应定期清洗及更换 (一般每月一次),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及登记其它l5、氧气、湿化瓶、吸引器及其管道可以送消 毒供应中心处理,每日更换,湿化液应用灭菌 水或当日冷开水一次性输氧装置每位患儿更 换,用后按医疗垃圾处理l6、呼吸机管道和湿化器每周清洁消毒1次,如 有污染、堵塞及时更换,耐高温的呼吸机管道 在清洁、晾干后高压灭菌备用,不耐高温的呼 吸机管道、喉镜等可以在清洁、晾干后用环氧 乙烷灭菌五、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l环境卫生学监测l空气微生物学监测l物体表面微生物学监测l医护人员手微生物学监测l使用中消毒剂微生物学监测l消毒及灭菌物品微生物学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