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场高强预应力管桩施工组织设计模板.doc
8页广场高強预应力管桩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根据招标文件要求, 以设计图纸为依据, 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的依据主要有:1、 东莞市城市建设工程总指挥部下发的东莞市行政中心广场土建有 关施工图纸2、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设计的”东莞市行政文化中心广场”旱喷 广场结构图 G-X05-1 图纸, 及中心水景区泵房结构图 GX-02-03 图纸进行 编制3、 本施工组织设计为高强预应力管桩工程单项专项方案4、 本公司IS09002质量体系文件5、 现行国家有关规范、 标准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各种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以及现行建 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部门颁发的工程质量、 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的有 关规定及要求• 本公司的有关施工质量、 安全生产、 技术管理等文件• 建设单位对该工程提出的施工工期、 质量等要求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 东莞市行政中心广场旱喷广场、 中心水景区泵房建设地点: 东莞市新中心区, 西临元美路, 东靠石竹路, 南接鸿福路, 北至行 政办事中心工程概况: 根据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设计图纸, 本施工组织设 计为单项专项方案,本工程原设计采用D250微型钻孔灌注桩,因用该桩施 打及验桩时间较长, 为缩短施工工期, 经东莞市城市建设工程总指挥部及设 计单位、监理公司等会同研究,改为D300高强预应力管桩。
1-1 桩基工程预应力管桩施工•本工程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桩身直径为300mm•根据地质情况,本设计桩为摩擦型抗拔桩• 旱喷广场: 以砂质粘土为持力层, 设计桩长为 6.5m, 共 144 根• 中心水景区泵房:以中细砂层为持力层, 设计桩长为 8m, 共 36根• 本工程桩的数目较少,但工期紧,计划进1台桩机,采用50型筒式桩锤 施打, 旱喷广场计划 7 天完成, 中心水景区泵房计划 2 天完成拆卸 转移1天,全部工期10天,时间为 6月9日起至18日止设计之桩长分别为 6.5m、 8m, 但因管桩厂家模具无 6.5m 规格, 因工 期紧,经设计单位、 建设方、 监理公司同意, 桩长全部统一为 8m1-2 桩顶标高:中心水景区泵房地面高程为 7m, 设计之桩顶标高为 3.2m, 留出 500mm钢筋拉锚,施打桩顶高程为3.7m,必须送桩3.3m旱喷广场水池设 计之桩顶高程为 7.3m, 土方开挖至 7.1m, 施工之桩顶高程为 7.8m, 桩施打 时从垫层底面起留出 0.7m二、 施工顺序: 先施工中心水景区泵房, 再施工旱喷广场A、施工准备1、 材料(1 )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的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的规定, 并有出厂合格证明。
2、 作业条件(1) 有工程地质资料、桩基施工平面图、桩基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2) 桩基的轴线和标高测量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复核检查,办理了复核 签证手续3) 已排除架空障碍物,在建筑物旧址或杂填区施工时,预先进行钎探, 查清桩位置探明是否有旧基础、 石块、 废铁等障碍物清除或采取 其它处理措施4) 场地已碾压平整,其表土承载力应满足要求,保证桩机在移动时稳定 垂直雨季施工, 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5) 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短木桩或短钢筋打好定位桩,并用白灰做出 标志, 便于施打6) 正式施工前必须先打试验桩,其数量不少于2根,以确定桩长和贯入度, 并校验打桩设备、 施工工艺及措施是否符合要求B、 技术要求1、 打桩锤要求选用50型筒式电动打桩锤,落锤高度不小于2米2、 桩总锤数视现场地质确定3、 桩储存、吊运、截割均根据厂家要求进行4、 桩入底板 100mm , 桩空心部分用 C25 混凝土封头 1000mm, 并沿空心周边放4①18插筋,插筋底部用3mm钢板焊牢,底部至顶面1000mm处用2根①12钢筋交叉焊牢,固定于桩面钢筋埋进桩内 1000mm, 伸入底板 700mm ( 见附图一)5、 桩顶应高出设计高程500mm凿除上部桩身砼,利用桩身钢筋锚入底板。
( 见附图二)6、 桩应经过现场单桩动测试验C、 操作工艺1、 桩架平稳地架设在打桩部位, 用钢缆拉牢打桩机的安装, 必须按 有关程序或说明书进行2、 桩机就位:打桩机就位时,对准桩位,垂直稳定,确保在施工中不倾斜、 移动3、 起吊预制桩: 先拴好吊桩的钢丝绳及索具, 然后用索具捆绑住桩上 端约 50cm 处, 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 使桩机对准桩位中心, 缓缓放下插入 土中桩位必须正直, 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再在桩顶扣好桩帽,即 可卸去索具桩帽和桩周边应留5一10mm的间隙,垂直桩帽、桩帽与桩 帽之间有相应的弹性衬垫, 一般采用麻袋、 纸皮、 木等衬垫材料, 锤击压 缩后的厚度以120一150mm为宜,在锤击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及时更换4、 稳定: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低锤击一、 二下,桩入土一定深度后, 再使桩垂直稳定 10m 以内短桩可目测或吊锤纵横双向校正; 10m 以上或 打接桩必须用线锤或经纬仪纵横双向校正5、 桩在入土前, 在桩架或桩身上设置尺寸标记, 以便在施工中观测、 记录6、 打桩宜重锤低击, 锤直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 桩的类型、 结 构、 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选用。
7、 打桩的顺序按下列原则确定:(1) 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打桩顺序可采取从中间向两边施打;或从中 间向四周施打; 或从一侧向另一侧施打具体由打桩专业施工 队确定2) 根据基础设计标高,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施打3) 根据桩的受力性质,按先抗压桩后抗拔桩,先长后短进行施打4) 根据桩位与原有建筑物的距离,按先近后远进行施打8、 接桩( 1) 在桩长度不够的情况下, 采用焊接接桩 , 焊接接桩的预埋铁件表面应 清洁, 上下接之间的间隙用铁片垫密焊接时, 采取措施对称焊接, 以减少 变形, 焊接应严密、 饱满接桩时要求和方法按设计要求采用 2) 接桩在离地面 1m 左右时进行上下接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大于10mm,接点弯曲矢高不大于1%桩长3)接桩处的焊缝自然冷却10—15min后打入土中,对外露铁件刷防腐 漆9、 送桩:设计要求送桩时,送桩工具的中心线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进行 送桩送桩深度中心水景区泵房为 3.3旱喷广场垫层底面起留出0.7m10、 当面桩的打入深度和贯入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根据地质资料核对桩 尖入土深度的地质情况,即进行控制11、 打桩时由专职记录员做好施工记录开始打桩时, 记录每沉落 1m 所需的锤击次数并记录桩锤下落的平均高度。
当下沉接近设计高程和 贯入度要求时在一定的落锤高度下 , 以每落锤十击为一阵击阶段, 测 量其贯入度并登记入表12、 打桩时出现下沉异常现象的判断的处理( 1) 打桩过程中发生下沉量突然增大, 原因是桩尖穿过硬土层进入软弱 土层, 或桩已被打断, 此时须会同有关单位研究补桩方案 2) 桩到一定深度后打不下去 , 或桩锤和桩突然回弹, 原因是桩尖碰到 孤石或已打到硬土层, 这时要减少桩锤落距, 慢慢往下打, 待桩尖穿越障 碍之后再加大落距, 如仍不下去, 则根据地质资料核对桩尖入土深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