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高一化学寒假复习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解析版).pdf
12页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1 . 能从物质类别和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和二氧化硫的性质, 强 化 “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的发展2 . 了解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可逆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及其与氯气漂白原理的不同3 . 认识硫酸的性质,促 进 “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4 . 通过实验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5 . 了解含硫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与转化,熟悉自然界中常见的含硫物质的类别及硫元素的化合价6 . 根据硫元素化合价会分析含硫物质的性质,并能设计实验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相互转化 基础知识】一、硫和二氧化硫( -)硫1、硫元素的位置、结构与性质( 1 )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IA族, 硫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二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 一2价硫的化合物 2 )与氧元素相比,得 电 子 能 力 相 对 较 弱 ,非 金 属 性 比 氧 的 弱故在富含O2的地表附近的含硫化合物中,硫 常 显+4价 或+6价 , 而 氧 显 一2价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硫( 俗 称 硫 黄 ) 是一种黄色晶体, 质脆,易研成粉末。
硫难溶 于 水 , 微 溶 于 酒 精 ,易 溶 于 二硫化碳 3、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1 )氧化性表现为与金属、出 反应:与 F e、C u、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S + F e ^ ^ = F e S 、S + 2 C u ^ ^ C u 2 s、2 s ,在这些反应,S均 作 氧化剂卢燃( 2 )还原性表现为与C h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S + 0 2 ^ ^ S C h ,反应中S作 还原 剂 -)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 激 性 气味的有毒气体, 密度比空气的大,易溶于水在通常情况下,1体 体 的 水可 以 溶 解 约40体积的S 02o2、化学性质( 1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① 与H z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 C h + H zg ^ H 2 s C h ②与碱( 如N a O 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 O 2 + 2 N a O H - N a 2 s O 3 + H 2 O 2 )还原性催化剂2S0 +0 / -2S0S O 2在一定条件下与6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 3 ,生成的s o :也是 酸性 氧化物,与H z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 C h + H 2 0= H 2 s 04 。
3 )氧化性S O 2与H 2 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 O 2 + 2 H 2 s = 3 S + 2 H 2»( 4 )漂白性①S O 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 红 溶 液 褪色, 加热时,溶 液 又 变 红色②S 02的漂白原理:S 02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些无色物质容易分解又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③应用:S0 2在工业上应用于漂白纸浆、 毛、 丝等; 此外SO ,可 用 于 杀菌消毒, 还 是 一 种 食 品 添 加 剂 3、可逆反应( 1 )正反应:向 生成物 方向进行的反应 2)逆反应:向反 应 物 方向进行的反应 3)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 能 向 正 反 应 方 向 进 行 , 同 时 又 能 向 逆 反 应 方向进行的反应二、硫酸1、工业制硫酸的原理示意图( 1 )( 2)点燃 燃烧S+ C ) 2^ = SO 2 或 4F e S2+ 1 lO 2= = ^ = 2F e 2O 3+ 8SO 2;■ V2O52SO2+O2 2sO3,400〜 500 ℃( 3) SC h + H 2O = H 2s 0 42、硫酸的酸性( 1 )电离方程式:H 2s o4 = 2 H + + S O ;。
2)写出稀硫酸与Zn、C u O、N a O H溶液、N aH C C 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21 1 ±鲤匚三①21土H 2T 、CUO +2H +=CU2++H2 H+ + 0 H --H Q 、H C O ; + H+=CO2T + H20 »3、浓硫酸的特性( 1 )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存在于周围环境中的水父,可用于作干燥剂 2)脱水性:浓硫酸能将蔗糖、纸张、棉布和木材等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 3)强氧化性①与金属C 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s o4(浓)+ C u = = C u SO 4+ SO 2t + 2H 2反 应 中 氧 化 剂 是 浓硫酸 ,还 原 剂 是C u ,还 原 产 物 为S C h②与非金属的反应△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 2H 2S0 «浓) =』C C > 2t + 2s C h T + 2H 2反 应 中 氧 化 剂 为 浓硫蟹 ,还 原 剂 为C ,还 原 产 物 为SC h .4、常见的硫酸盐( 1 )石膏( 化 学 式 为C aSO Q H z O ) ,加热失水变为熟石膏( 化学 式 为2C aSO 4- H 2。
,应用于制作各种模型和医疗用的石膏绷带,工业上还用于调节水 泥 的 硬 化 速 率 2)硫酸钢又称“ 重晶石” 或“ 钢餐” ,用 于 生 产 其 他 钢 盐 的 原 料 或 消 化 系 统 检 查 的 内 服 药 剂 3)硫酸铜为白色粉末,C u SC > 4结 合 水 后 变 为 蓝 色 晶 体 胆 酷 ( 化学 式 为 CUSC)4-5H2O ) ,又称蓝研无水C u SC U可用于检验H 2O的存在胆水和 石灰乳 混合制成一种常用的农药—— 波尔多液 5、探 究1 :蔗糖的脱水实验浓硫酸( 1 )蔗糖逐渐变黑原因是浓硫酸具有脱 水 性 :C | 2H22" - - - -> 1 2 C + 1 1 H 2 O 2 )蔗糖体积膨胀,形成黑色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原 因 是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把C氧化成C O2 ,并有S C h气体放出 6、探究2 :浓硫酸与C u的反应可抽动的铜丝浸 NaOH溶液的棉田b红液品溶色蕊液紫不溶一1 £:17( Da中 铜 丝 变 黑,有气体逸出;b中品红溶液逐渐变为有色 ;c中 溶 液 变 为 红色 2 ) N a OH溶液棉团的作用是吸收尾气S C h ,防止污染空气:S O2+ 2 OH =S O f + H2O,三、硫酸根离子的检验1、S O7的检验( 1 )实验探究:①稀硫酸或N a 2 s0 4溶液BaCb“ 遮 稀 盐 ”现象为有上 色 _沉淀生成, 加盐酸后上 色 _沉淀不溶解。
B a C L溶液稀盐酸②N a 2 c C h溶液- - - - - - - - ——> 现 象 为 有 白 色 沉淀生成,加 盐 酸 后 白 色 沉淀溶解且放出气体( 2 ) S OJ的检验一般思路:待测液先加稀盐叫无沉淀无气体生成Bae"’" .淀 色 沉淀生成酸化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杂质加入的试剂化学方程式N a 2 S C ) 4B a C b溶液N a 2 sC h + B a C b - B a S Oj + Z N a C lM g C l2N a OH溶液M g C b +2 N a OH = M g ( OH N l + 2 N a C lC a C hN a 2 c3溶液C a C b +N a 2 c O3 = C a C O3 1 +2 N a C l四、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一 ) 自然界中硫的存在和转化1、硫的存在( 1 )在自然界中硫元素主要以化 合 态 形式存在, 通常以 硫化物 的形式存在, 如黄铁矿(F eS ?) 、黄铜矿( C u F eS ?) 在地表附近, 硫化物转化为 硫 酸 盐 ,如石膏(C a S O# 2 H 2 O衣 芒硝( N a 2 sO4/ OH 2 O)等。
2 ) 游 离 态 的 硫 存 在 于 火 山 口 附 近 或 地 壳 的岩层中2、硫的转化火山口附近的硫单质会被大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 氧 化 硫 ,二 氧 化 硫 可被进一步氧化成三氧化硫 二 ) 常见硫的价态及转化1、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一2、0、+4和+ 6 ,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利 用 氧 化 剂 ,可将硫元 素 从 低 价 态 转 化 到 高 价 态 ; 利 用 还 原 剂 ,可将硫元素从_ g价态 转 化 到 低 价 态2、硫的不同价态所对应的常见化合物( 1 )含有一2价硫的物质有酸: H 2 s ,盐:N a2S > NaHS等 2 )含有+4价硫的物质有氧化物:S O;,酸:H 2 so 3 ,盐:N a 2 so 3、N a H S C h等 3 )含有+ 6价硫的物质有氧化物:S 03 ,酸: H 2 s,盐:N a 2 so 4、N a H S C U等3、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2 价 价 +4价 +6价U 0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主要通过 氧化还原反应 实现上述转化中,从左到右,硫元素化合价升 高 ,需加入 氧 化 剂 。
从右到左,硫元素化合价降低,需加入 还原剂 4、相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H2s ____ ^N aH S(^ = ^ j Na2sl| SOz 一 小aHS ,k二 |Na2S0j以上两种转化关系均属于」 H 1 3 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从左到右的转化,加入 碱 可以实现; 从右到左的转化,加入酸可以实现 考点剖析】考点一硫的性质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B . 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 . 与氢气反应,硫比氯气容易D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答 案 C解析单质硫既有氧化性( 与金属、氢气反应) ,又有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 ;硫的非金属性比氯弱,与氢气反应,硫比氯气难2 . 若0 . 1 m o l某单质与足量的硫充分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该单质的质量增加了 1 . 6 g , 则组成这种单质的元素不可能是()A . A g B . F e C . C u D . K答 案 B解析 质量增加了 1 . 6 g为硫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0 . 0 5 m o l, 0 . 1 m o l某单质与0 . 0 5 m o l的硫反应,该单质与琉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1 , 所以该单质与硫充分反应后,组成该单质的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为+ 1价,不可能是F e 。
3 . 硫的氧化性不如氧气强,在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这一事实的是()A S + C h 上 空 S C h ,是氧化剂、S是还原剂B . S 是淡黄色固体,0 2 是无色气体C . 氢硫酸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 2 H 2 S + O 2 = 2 S I + 2 H2O )D . S 和 C u 反应只能生成C u2 s( 硫化亚铜) ,而 0 2 与 C u 反应生成C uO答 案 B解析 A项,S与 C h 化合时,C h 作氧化剂,硫作还原剂,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B项,不同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单质的存在状态无必然联系;C 项,氢硫酸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是氧气将硫置换出来,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 D项, S可以将C u 氧化生成C u2 s( C u 的化合价为+ 1 ) , 而 2 可以将C u 氧化为C uO ( C u的化合价为+ 2 ) , 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考点二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4 . 下列有关SO?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B. 使品红溶液褪色,有漂白性C.使酸性高锯酸钾溶液褪色,有还原性D.能杀菌、消毒,可按照国家标准用作食物的防腐剂答 案 A解析二氧化硫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能够电离,溶液能导电,但二氧化硫属于非电解质,A错误;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B 正确;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C 正确;二氧化硫有毒,能杀菌、消毒,可按照国家标准用作食物的防腐剂,D 正确。
5 . 二氧化硫能使溟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A.还原性 B.氧化性C.漂白性 D.酸性答 案 A解析 由于发生反应:Br2+ SO2+ 2H2O = H2SO4+ 2HBr, 因此二氧化硫能使澳水褪色在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中S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6 . 下列有关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S03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4B.SCh、SCh均具有漂白性,均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C.SCh可与碱反应,但不与碱性氧化物反应D.SCh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SCh答 案 A解析 SO?不具有漂白性,SCh不能漂白指示剂,两者均可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故 B 错误;SCh不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只有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才能被氧化为SC h,故 D 错误; SO?既可与碱反应,也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故 C 错误考点三硫酸的性质及其应用7 . 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SCh、O2、N2 B.HC1、CL、CO2C.CH4、H2、CO D.SCh、Ch、Ch答 案 C解析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气体的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碱性气体( 如氨气) 、某些还原性气体( 如硫化氢、碘化氢、澳化氢等) :碱石灰( 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是一种常用的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气等) 。
8 .《 华西都市报》曾报道,一辆载有2 5吨浓硫酸的槽罐车与3辆大货车发生连环相撞,造成浓硫酸大量泄漏消防官兵冒着被腐蚀的危险成功将险情排除此处的“ 腐蚀”不包括浓硫酸下列性质中的()A.强 酸 性B.吸 水 性C.脱 水 性D.强氧化性答 案B解析 浓硫酸因具有强酸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而导致腐蚀性很强9 .( 2019・ 齐齐哈尔八中期末)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碳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镁等金属形成氧化膜而钝化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二氧化硫、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答 案C解析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碳化;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铁、铝钝化,但不能使镁钝化;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酸性气体或中性气体: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10 .如图是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已知:铜片足量,浓硫酸( 浓度 为18 m oiL D为50 m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装置B中盛装的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SO?B.装置C为安全瓶,防止装置D中的液体倒吸入装置B中C.品红溶液可检验生成的SO2,碱性棉球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酸性气体D.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少于0.45 mol答 案D解析 装置B为安全瓶,可观察反应过程中装置是否堵塞,A项错误;装置C为集气瓶,收集SCh, B项错误;碱性棉球的作用是吸收S O ? ,防止其逸出,C项错误;由题意知,H2SO4为0.9 m o l,根据反应方程式C u + 2 H 2 s浓) W = C uS O』 + SO2 t + 2氏0及条件“ 铜片足量”可知,当硫酸完全参与反应时,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45 m o l,但在反应过程中, 硫酸的浓度越来越小,而金属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被还原的H2so4少于0.45 mol, D项正确。
I I . 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能与Mg、Zn、Fe、A l反应产生氢气B.都能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C.都具有脱水性D.都能与氯化钢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答 案 D解析 浓硫酸在常温下使Fe、A l钝化,与 Mg、Z n反应生成SCh, A 项错误;稀硫酸在加热的情况下也不与铜反应, B 项错误; 稀硫酸没有脱水性, C 项错误: 不论是浓硫酸还是稀硫酸, 在水溶液中均能产生SOF,Ba2 +SO q=B aSO 4 I , D 项正确考点四硫酸根离子的检验12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除氯化铁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A.硫 酸 溶 液 B.盐酸C.氢 氧 化 钠 溶 液 D.硝酸钠溶液答 案 B解析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方法:先用盐酸酸化( 若有沉淀,过滤) ,再加氯化锁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13 . 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能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再加入氯化钢溶液, 能产生白色沉淀关于该溶液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B.一定含有碳酸氢根离子C. 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D.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答 案 D解 析 加 入 稀 硫 酸 ,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因为稀硫酸引入硫酸根离子,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14. 下列离子的检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F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h溶液和稀盐酸B.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A g + ,依次加入BaCb溶液和稀硝酸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依次加入足量稀盐酸和BaCb溶液D.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证明其中存在COF答 案 C解析 A 项,若溶液中含有A g + ,依次加入BaCb溶液和稀盐酸时生成AgCI沉淀,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若溶液中含有S O " ,加入BaCL溶液时生成BaSCl,沉淀,不能达到实脸目的: C 项,可排除Ag+、 CO『等离子的干扰,能达到实验目的;D 项,不能排除HCOf、SO歹等离子的干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1 5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C a 2 + 、 M g ? ' 、 S O 「 H C O 3 ■等杂质, 通常采用以下四种试剂: ①N a 2 c 03②B a C b③NaOH④盐酸,加入试剂顺序合理的是( )A . ④ ② ① ③ B . ①③②④C . ③ ② ① ④ D . @ @ ③④答 案 C解析先加入足量的③N a O H 除去镁离子, 将 H C O3转化成碳酸根; 然后加入过量②B a C b 除去S O T 、 COT;再加入过量①N a 2 c o 3 除去C a ? + 、B a2 +:过滤后,滤液中加入过量的④盐酸,除去溶液中剩余的碳酸根和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最后加热除去剩余的氯化氢,合理顺序是③②①④。
1 6 .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进行铜跟浓硫酸反应等一系列实验 1 ) 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S O2生成所依据的现象是甲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该反应中若有3 . 2 g C u 参加反应,则被还原的H 2 s 4 的物质的量为 m o l,( 2 ) 在装置乙的试管口放有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棉花中通常浸有饱和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请写出S O 2 与 N a O 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3 ) 欲观察生成的C uS C M 溶液的颜色,应采取的操作是( 4 ) 若铜片还有剩余,硫酸(填“ 有”或 “ 没有”) 消耗完毕其理由是答 案 ( I ) 乙中品红溶液褪色 C u+ 2 H 2 so 4 ( 浓) = ^ = C uS O 4 + S C >2 t +2 H 2 0 . 0 5( 2 ) 2 O H + S O2=SOr + H2O( 3 ) 将反应后的液体慢慢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而后观察颜色( 4 ) 没有 因随反应的进行,硫酸变稀,而稀H 2 sC U 不与C u 反应,故 H 2 s o 4 不会消耗完解析 ⑴铜与浓硫酸发生反应C u + 2 H 2 s o 4 ( 浓) =^ =C u SO 4 + SO 2 t +2 H 2 。
SO 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有3 23 .2 g C u 参力口反应,则被还原的H 反C h 的物质的量为641 m i 1= 0 的 5( 2 ) SC h 为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 ) 观察C u S0 4 溶液颜色实质上是考查浓H 2 SO 4 的稀释方法 4 ) C u + 2 H 2 s O H 浓) i = C u S O4+ SO 2 t + 2 H2O,随反应的进行,浓 H 2 SO 4 逐渐变稀,C u 不与稀H 2 s ( X 反应,故硫酸不会消耗完考点五自然界中硫的存在与转化17 .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硫是一种组成某些蛋白质的生命元素B.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中常含有硫元素C.硫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D.硫是一种淡黄色的难溶于水的固体答 案 C解析硫在自然界中既能以化合态( 主要为硫化物和硫酸盐) 又能以游离态( 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岩层) 的形式存在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常用二硫化碳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单质18 .下图有关硫元素循环说法不合理的是()A.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B.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C.循环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D.大气中的硫元素会全部转化成H2s0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答 案 D解析 A 项,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正确;B 项,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正确:C 项,循环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正确:D 项,大气中的硫元素部分转化成亚硫酸,进一步转化为H 2 s 随雨水降到土壤里,错误。
考点六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性质与转化19 .下列有关浓硫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反应:NaCl+H2so“ 浓) ^^NaHSO 4+HCl t 中,浓硫酸表现酸性B.在反应:HCOOJig遐CO t +H2O中,浓硫酸只表现脱水性C.在反应:Cu+2H2so4(浓) T=CuSO4+SO2 t + 2 E 0 中,浓硫酸只表现氧化性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CUSO4-5H2O 转化为CuSO4答 案 C解析 浓硫酸与氯化钠中元素化合价无变化,浓硫酸只提供H+ ,表现为酸性,A项正确;甲酸中的H和O能被浓硫酸以H 2 O的形式脱出,B项正确;金属与浓硫酸的反应,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酸性,C项错误;C u SO # 5 H 9中的水分子被浓硫酸夺取表现为吸水性,D项正确2 0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S2 -f H S- B .N a2SO 3 -SO 2C .SO 2 f s D .H 2 S-S答 案D解析本题要求加入氧化剂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变化2 1 .N a 2 s C h中+4价的硫元素, 既有氧化性, 又有还原性 要证明Na 2 s C h具有还原性, 需选用的试剂是()A.硫化钠溶液 B.盐酸C .氯化钙溶液 D .滨水答 案D解 析 要 证 明Na 2 s o3具有还原性,应选用具有氧化性的漠水。
2 2 . 单质X与浓硫酸共热,反应中X与硫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2 ,则X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可能为()①+1②+2③+ 3 © + 4A . @ @ B. ③ ④ C . ① ② D . ①③答 案A解析 若X为金属,X +2H2s浓) = ^= XSO 4+ SO 2 t +2 H 2 0 ,则X为+2价若X为非金属,X +2 H 2 s oM浓) = ^= XO 2 + 2 SO 2 t + 2比0,则 X 为+ 4 价2 3 . 在加热条件下:H2S ^ ^ S I + H 2 ,硫元素在此反应中表现出()A.酸 性B.不稳定性C .氧化性 D .还原性答 案D解析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 2价升高为0价,表现还原性2 4 . 如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 : 5 ,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 )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O( 2 )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3 ) 写出一个由D生成B 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答 案 ( 1 ) H 2 +S3=H2 s( 2 ) H 2 s o3 + 2 H 2 s = 3 S I + 3 氏0( 3 ) C + 2 H 2 s o式浓) 』 =C C ) 2 f + 2 S O2 f + 2 H ? 0 ( 合理即可)解析 常见的固态单质除了金属之外还有B 、C、Si 、P 、S、I 2 ,而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气体化合物的只有C、S »由 A 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可知A 是单质硫;从 B 、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 : 5 ,确定 B 是 SO 2 , C 是 SO . " D 是 H 2 s o4, E 为 H 2 s o3 。
2 5 . 已知铁和硫的反应为S + F e 且 =F e S,为检测铁和硫的反应产物中铁的化合价,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部分实验过程) :已知3 S+6 K O H = ^ = 2 K2S + K 2 SO 3 + 3 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 混合粉末A 中硫粉需过量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 ) 操作②的作用是 3 ) 操作③中稀硫酸煮沸的目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 为检测产物中铁的价态,对溶液D的实验操作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O答 案 ( 1 ) 铁粉过量时,滤渣C中所含铁粉与H 2 s 0 4反应,生成的F e 2 l 干扰实验,过量的铁粉还能与可能存在的F e ? + 反应,影响实验检测( 2 ) 除去过量的硫粉( 3 ) 防止H 2 s 0 4溶液中溶解的氧气氧化生成的F e2 +( 4) 取少量溶液D加入K S C N 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为红色解析 铁和硫反应生成F e S,要检测产物中铁的化合价,必须排除F e 和 F e 3 + 的干扰。
1 ) 硫粉过量的目的是保证F e 全部反应 2 ) 加入K0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硫粉 3 ) 氧气能够将F e ? + 氧化成F e 3 + ,所以溶解滤渣C的稀硫酸要先加热煮沸以排除其中所含的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