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瑜伽经 详解.doc

34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80260162
  • 上传时间:2023-04-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1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章     冥想/三摩地 (Samadhi Pada)此处包括两局部经文:什么是瑜伽? (1.1-1.4)给思想去染色 (1.5-1.11)什么是瑜伽? (1.1-1.4)【准备好就开始】:真正开始认识自我,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步瑜伽经?的第一个字是atha,意思是“现在〞(1.1)该词说明一个人投身“自我实现〞——瑜伽最高目标——之时,已经准备好瑜伽的定义】:前四句经文定义了“瑜伽〞,而随后的其它经文又扩展了该定义通过系统的冥想进程,你的注意力逐步转向内在,通过、掌控你所有的存在层面(1.2)最终归于自性〔超越所有层面〕(1.3)这一行为以及对核心觉知的认识,就是瑜伽移除障碍以后,所剩何物】:在?瑜伽经?中,有一条非常简明的中心线串连整个瑜伽之道而这条主线,在阅读众多经文及注释时,可能会显得异常复杂其核心主题是移除、超越障碍、遮蔽或虚假认同经文的诸多建议均是这一主题的细化或精炼注意这一简明主线,有助于在瑜伽之道上的系统进步一旦障碍暂时移除,自性之光即可透出(1.3)而其它时候,我们陷于虚假认同,无法觉察(1.4)这是为何说人们在梦中,需要觉醒这一觉醒即瑜伽自我实现与电子芯片】芯片有几局部,对应于人类存在:1、材料组成——人体组成的根本材质〔prakriti〕,未显化的“原〞物质。

      2、表现〔软件程序和内存〕——根本材质的外在显化包括个体性〔individuality〕、理智、感觉、地水火风,以及这些东西的排列组合3、觉知〔电〕——纯粹、未沾染的、永恒的觉知〔purusha〕,流经一切行为、言语和思想,像流经芯片的电流而自我实现,就是认识自己是“电流〞,而不是外在虚假的认同1.1 Now, after having done prior preparation through life and other practices,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Yoga begins.(atha yoga anushasanam)现在,由生活及其它练习获得前期准备之后,开始瑜伽的学习与练习纪律与学习】:练习瑜伽需要培养一种纪律,并遵循系统的学习方法(anushasanam)这更多指的是练习的质量〔信念〕,而不是数量该点在经文1.21和1.22中有详述头脑的五种状态】:了解头脑的五种状态,有助于认清自己〔当下,或日常〕所处的状态虽然瑜伽冥想的一些局部适于每个人,但也需要留心最适宜自己头脑状态的1.混乱〔Kshipta/disturbed〕:混乱、不安、焦虑、恍惚。

      最不希望有的状态,可能是严重、中度或轻微它不仅是散乱〔Vikshipta〕,而是附带有更强烈、负面和情绪化特征2.昏沉〔Mudha/dull〕:昏沉、迟钝、沉闷、健忘此状态下没有多少思维过程是迟钝或昏睡,就像抑郁,虽然这里并非指临床上的抑郁症是头脑想滑入一种沉重模式,什么也不想干,只想没精打采地窝着昏沉只比混乱〔Kshipta〕好一点,那些纷乱平息了在此根底上可进一步练习3.散乱〔Vikshipta/distracted〕:散乱是注意力不集中,只偶尔稳定聚焦是冥想新手在清醒、警觉时常遇的状态其注意力容易因或迷恋或排斥的事物跑神,然后恢复平静,接着再次跑神散乱的头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专注于一些事物,虽然偶尔走神,或被外物引开散乱是开始瑜伽练习的一种状态4.专一〔Ekagra/one-pointed〕:专一、聚焦、全神贯注、专注(1.32)一旦到达专一,瑜伽冥想的练习就真正开始了能够专注的人,其它内外活动都不再使其分心5.掌控〔Nirodhah/mastered〕:高度的主宰、控制、调节、节制(1.2)从字面很难理解它的真正含义只有通过实际的冥想练习才能理解这一状态当译为掌控、控制或抑制,很容易误解为压抑思想或情感。

      压抑并不健康,亦不是此处的意思相反,它指的是头脑专一以后,随着冥想的深入,一个逐渐宁静的自然过程它不是说思想模式不在了,或被压抑,而是说注意力转向内在,或超越内在意识流在那种深静当中,有一种对头脑过程的掌控后两种状态是希望到达的】:以上五种状态,后两种是深入的瑜伽冥想最需要的对大局部人来说,头脑都在前三种状态先对治混乱和昏沉,到达散乱,然后才容易到达专一状态,并进入掌控〔在精神病当中,前两种状态可能会很显著〕1.2 Yoga is the control (nirodhah, regulation, channeling, mastery, integration, coordination, stilling, quieting, setting aside) of the modifications (gross and subtle thought patterns) of the mind field.(yogash chitta vritti nirodhah)瑜伽是对头脑波动〔或粗或细的思想模式/念头〕的控制〔nirodhah,抑制、疏导、掌控、整合、协调、停止、平静、旁置〕。

      Nirodhah是自我训练self-training】:这句经文是瑜伽〔或自我实现〕最简洁的定义关键词nirodhah难以翻译,容易误解为压抑,而这绝对不是瑜伽的做法相反,它类似一个协调、旁置那些不重要或非我〔2.5〕事物的过程它是指找到头脑其它活动下面遮蔽的珍宝这涉及到对关系、感觉、身体、呼吸和头脑的自我训练最终,nirodhah及瑜伽的意义在练习经验中自然显现1.3 Then the Seer abides in Itself, resting in its own True Nature, which is called Self-realization.(tada drashtuh svarupe avasthanam)然后见者〔drashtuh〕驻于自身,归于其自性〔True Nature,即自我实现〕然后自身〔Self〕独存】:Then the Self stands alone 〔self有时翻为“自身〞以区别于有认同外物的“自我ego〞,有时也翻译为“自我〞,以与通用翻译接轨〕到达1.2所述的nirodhah之后,自身单独存在,不被诸多虚假认同〔1.4〕所障碍之所以使用“自我实现/自我认知〞〔Self-realization〕,而不使用“自我达成〞〔attainment〕,因为不是获得某个我们没有的东西,而是去除浮云,看到原已存在的光。

      觉知永存】:在深度冥想中,思想变幻不定,像大海外表的波涛,而觉知本身永远不变这一真相在冥想中被一再认知,揭开一层又一层的意识过程,像海洋更深处的波浪不变的觉知会越来越清晰,直到最终只有觉知单独存在,虽然他也存在于每一层中见者seer】:drashtuh是见者或觉察该词并未从字面上定义“你是谁〞这是瑜伽经最美的品质之一在“见者〞一词中,没有任何要相信或不信的经文说见者会超越思想模式,归于自性它不说自性是什么,而是让人们最终自己去体验结果见者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见者——理智——感官——客观事物当一层层向内移动:1、感官从客观事物撤回2、理智〔头脑〕从感官撤回3、见者〔个体性〕从理智撤回终化入纯粹的觉知,于是见性Purusha和Prakriti】:瑜伽之道即发现纯粹觉知〔purusha〕独立于诸多虚假认同〔原物质prakriti的演变〕这一明辨过程贯穿整个瑜伽经〔上图中,黑箭头是原物质演化线路,蓝箭头是从各演化物退回纯觉知的过程,即瑜伽之道〕1.4 At other times, when one is not in Self-realization, the Seer appears to take on the form of the modifications of the mind field, taking on the identity of those thought patterns.(vritti sarupyam itaratra)其它时候,当一个人未认识自己,见者表现为头脑的波动,认同于思想模式。

      当不觉知自性时】:在超越所有层次的头脑活动时〔1.2〕,我们体验到纯粹的觉知〔1.3〕但其余时间,头脑涉入许多感觉体验、记忆和梦想的意识流问题并非外部世界和记忆的存在,而是觉知认同了这些思想这样,我们误以为“我〞便等于这些思想方法是别离见者与所见〔2.17〕,体验者与被体验物,这就是瑜伽的主旨觉知包裹意识对象】:要造一个雕塑,雕塑者可能会先作一个石膏塑像,然后用粘土包住塑像然后,粘土变成了模具,可以将熔化的金属倒进去粘土采用原先石膏雕塑形状的过程,就是见者〔self自身〕认同于头脑中思想模式的过程觉知将自己充满任何遇到的意识对象,它便表现为那个对象其结果就是错误的认同黄金与粘土】:将黄金融化、重塑成不同的首饰,它仍是黄金粘土也被塑成各种器具,而它仍是粘土虽然觉知将它自己塑成许多头脑对象,觉知仍是纯粹的、独在的觉知本身因为是无形的,所以经常描述为存在、觉知、极乐总是意识对象〔思想模式〕】:觉知包裹的对象总是内在的、精神的对象,虽然也会有一个外在对象被感觉(indriyas)到如果你看到闻到最喜欢的食物〔或最讨厌的东西〕,触发的是那一体验的记忆,即意识对象哪怕你从来没有经验过这一对象,它也是通过眼睛鼻子〔和其它感官〕呈现到头脑当中,就像屏幕上的电影,让见者观看。

      经验本身处于内在觉知和呈现对象之间,而所呈现的对象可能来自于感官或记忆〔或更精微的领域,内在觉察inner awareness〕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处理与意识对象相关的内在觉察也即,要训练我们的头脑和感官感觉给思想去染色 (1. 5-1.11) 【淡化遮蔽】:深入冥想的乐趣来自于给遮挡真我的障碍“去染色uncolor〞经文1.1-1.4定义了瑜伽,而体验瑜伽“自我实现/认知〞的目的,从此节开始五种干扰思想】:有五种干扰印象〔1.4〕障碍真我的认知〔1.3〕:1〕正确的认知(knowing correctly),2〕错误的认知,3〕想象,4〕深睡眠,5〕记忆〔1.5, 1.6〕瑜伽行者学习不执著地觉察这五种思想〔1.15-1.16〕,明辨它们的区别,并培养第一种思想,即正确认知〔1.7〕1.5 Those gross and subtle thought patterns (vrittis) fall into five varieties, of which some are colored (klishta) and others are uncolored (aklishta). (vrittayah pancatayah klishta aklishta)这些或粗或细的思想模式〔vrittis〕有五种,它们或染色〔klishta〕,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