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鹃路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20页杜鹃路(刘闾路~杨树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 总总 说说 明明 第 1 页 共 20 页编制: 复核: 审核: CI-31.01.0 概述概述1 1. .1 1 项项目目实实施施背背景景为顺应长三角城市网络化发展、环太湖发展,以及锡宜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推进锡西地区产业带的快速崛起,增强锡西地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十二五规划提出将钱桥、胡埭、荣巷(局部) 、蠡园(局部) 、马山(局部)5个街道(镇) ,规划为无锡“一心五城六镇”的空间结构中的西部新城区锡西新城作为无锡市五大新城之一,总体定位为生态型、现代化的智慧新城,区域性职教中心、休闲旅游基地、生态宜居城和科技制造业集聚区胡埭工业园作为新城科技制造业集聚区,在2009年更名为无锡新城工业安置区,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无锡新城工业安置区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容纳搬迁企业的“安置区” ,短短3年时间,通过“一园(航空动力科技产业园) 、一港(胡埭物流港) 、一城(胡埭汽车城)和三大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传统优势产业的聚集区和配套型服务产业聚集区) ”的产业体系建设,打造成为了一个产业集聚、不断创新、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型制造业集聚区。
无锡新城工业安置区总规划面积12.83平方公里,自2002年启动开发建设以来,目前已建成南区、北区和西拓一期8.9平方公里,在建西拓二期1.46平方公里和西部区2.47平方公里为逐步解决全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制约,发展实体经济和现代工业经济规划在新城工业安置区、惠山区前洲玉祁设立无锡工业转型发展集聚区,其中无锡市经济开发区(东区) (胡埭安置区)总用地面积约347公顷,位于锡西新城西侧,西邻刘闾路,北至342省道,东靠西环线,南邻钱胡路内部分为工业安置区、转型发展区、产业升级、科创研发、生活配套五大功能区为加快无锡市工业转型发展区的建设,基础设施及路网建设成为了目前的首要工作发展区规划形成“四横三纵”的主次干道格局(“四横”主要为:S342、丁香路、陆藕路及钱胡路, “三纵”主要为:刘闾路、杜巷路及西环线) ,有效联系基地与外围地区;核心区加大支路密度,加强地块间联系,整体形成方便快捷、富于活力的交通体系杜鹃路(刘闾路~杨树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 总总 说说 明明 第 2 页 共 20 页CI-3杜鹃路作为无锡经济开发区(东区)东西向的一条支路。
为区域性道路,主要服务于周边厂区,同时作为开发区支路网的一部分,可连通刘闾路、杜巷路、杨树路等1 1. .2 2 项项目目建建设设必必要要性性1 1、是无锡市工业转型发展区发展建设的需要、是无锡市工业转型发展区发展建设的需要随着无锡市工业转型发展区建设的推进,大量的工业开发、配套服务区以及商务办公等设施集中建设于此,使得整个区域的交通量将会有一个明显的上升,交通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无锡经济开发区(东区) (工业转型发展区)地块内道路均未建设,作为发展区路网“四纵”中的“一纵” ,本项目实施对构建发展区空间布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发展区的建设发展,需要配备完善的城市路网本项目是发展区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完善发展区的道路交通条件,为发展区的建设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2 2、促进沿线地块开发的功能、促进沿线地块开发的功能无锡经济开发区(东区)作为无锡新城工业安置区新兴的功能区,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实力,随着其建设发展,社会经济活动日益活跃,因此无论区域内部还是区域对外的客货运交通需求都将增长迅速本项目的建设,将完善该区域道路路网,为地块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1 1. .3 3 工工程程概概况况本次设计的杜鹃路(刘闾路~杨树路)位于无锡经济开发区(东区) ,滨湖区胡埭镇无锡市工业转型发展区内。
项目起点位于规划刘闾路,往东跨越一规划河道后,与杜巷路相交,终于杨树路路线全长0.943km,道路路基宽度为16m,全线采用双向两车道的城市支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30km/h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地理位置图1 1. .4 4 设设计计依依据据(1) 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发展有限公司的无锡经济开发区(东区)市政项目设计1标段《中标通知书》 ;(2)《无锡市经济开发区(东区)城市设计》 (2012.12) ;(3)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无锡经济开发区(东区)管线规划资料(2013年5月8日电子版) ;(4) 江苏省科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无锡经济开发区(东区)河道规划资料(2013年4月电子版) ;(5)我院《无锡经济开发区东区杜巷路(刘闾路~西环线)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2013.05) ;(6)我院《无锡经济开发区东区杨树路(杜鹃路~陆藕路、刘梅路~钱胡路)新建工程刘刘闾闾路路西西环环路路杜杜鹃鹃路路S342杜鹃路(刘闾路~杨树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 总总 说说 明明 第 3 页 共 20 页CI-3初步设计》 (2013.07) ;(7) 江苏鑫源岩土勘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勘察资料(2013.07电子版) 。
1 1. .5 5 相相关关规规范范(1)《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建质[2004]16号)(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69-2012);(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6)《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1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12)《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1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1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1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版) ;(1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19)《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20)《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CECS 165:2004);(2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2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2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27)《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2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29)《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3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3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3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 (GB 50688-2011) ;(33)《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3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1 1. .6 6 技技术术标标准准本项目全线采用双向两车道,按照城市支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16m,设计速度30km/h1.道路等级: 城市支路2.设计车速: 30 Km/h3. 路基标准横断面:一块板断面,双向两车道4.设计荷载:道路 BZZ-100、桥涵 城-B级5.基本抗震烈度为六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6.设计暴雨重现期P=3年1 1. .7 7 测测设设简简况况通过投标,我院承担杜鹃路(刘闾路~杨树路)新建工程的勘察设计任务随后,我院立即成立了设计项目组,开始进行该工程的设计勘察工作在此期间,项目组对全线的中桩(中平) 、横断面、河床断面、相交道路、房屋拆迁、三杆拆迁、树木迁移、地下管线等进行了详细的现场测量和调查为保证设计成果与实地情况的相符性,项目组在设计过程中,又多次对个别复杂路段进行针对性的现场调查2013年07月,我院就杜鹃路(刘闾路~杨树路)道路断面、管线布置及桥梁方案、重要交叉口节点方案等与业主进行沟通,并根据业主要求在设计中逐一落实2013年07月,对本项目进行了院内评审,项目组对平面、纵断面、交叉口、交通组织、桥梁布孔及型式等作了进一步优化论证,对路基处理、路面结构等进一步比较和研究,从而全面展开了杜鹃路初步设计工作。
2013年07月底,在进行认真、仔细的二校三审后,本工程设计文件顺利出版杜鹃路(刘闾路~杨树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 总总 说说 明明 第 4 页 共 20 页CI-31 1. .8 8主主要要工工程程规规模模杜鹃路(刘闾路~杨树路)路线全长0.943Km,路基宽度16m全线征地25.8亩全线设桥梁1座,为1-10m预应力砼空心板梁全线新铺设雨水管(d500~d1200)1745m,污水管(d400)632m,电力管(4×1孔~4×2孔)841m,电力管(5×2孔)13m,电信管(4×1孔~4×2孔)1039m,电信管(6×2孔)35m,上水管(DN150~DN200)1034m,中压燃气管(DN150)35m杜鹃路(刘闾路~杨树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 总总 说说 明明 第 5 页 共 20 页CI-32.02.0 区域建设条件区域建设条件2 2. .1 1 沿沿线线自自然然地地理理条条件件2 2. .1 1. .1 1 气气候候本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属长江下游海洋性温湿气候带。
据无锡市气象台统计资料:85~87 年的年平均降水量为 1241.3mm,年平均蒸发量为 1290.5mm,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气温 15.4℃,最高气温 37.7℃(85 年 7 月) ;1 月份平均最低气温-0.83℃,最低气温-8℃(86 年 1 月) 但从多年降水量资料分析,年际变化较大,1954 年年降水量达1521.3mm,而 1978 年年降水量仅 56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