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畜牧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15页《畜牧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45课程名称:畜牧学概论英文名称:Animal Husbandry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72 学时学分:4.0适用对象:动物医学、农学、草业科学等专业的本科学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动物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家畜病理学、应用数学(含高等数学、概率论基础、线性代数)、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二、课程简介畜牧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生产原理与技术的综合性课程,重点阐述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动物营养原理、饲料、动物遗传基本原理、动物育种、动物繁殖等要求掌握畜牧生产与科研的基础理论,畜牧生产中各主要环节的基本技能,能够利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科学发展畜牧生产,解决生产应用中的问题,提高动物生产力和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包括动物遗传、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原理与饲料4大部分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动物饲养原理、动物遗传的基本原理、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育种的基本方法、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及常见的繁殖障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动物生产专业课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 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畜牧业的地位和作用;2.了解国内外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①畜牧业在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②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③国外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④畜牧生产的概念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畜牧生产3.问题与应用①发展畜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有何重要作用?②阐述国外畜牧业生产现状和发展方向;③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生产的实质和特点是什么?(三)课后练习(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①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②课堂讨论2.教学手段①教学录像;②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CAI课件)第一章 动物营养原理(一)目的与要求1.重点饲料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机理; 2.掌握饲料营养物质分类与功能;3.牢固掌握动物营养需要、饲养标准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饲料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1.主要内容①饲料与动物体的组成;②动物的消化系统及消化方式;③单胃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④反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饲料,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消化,吸收,反刍,瘤胃氮素循环,瘤胃降解蛋白,过瘤胃蛋白,保护性蛋白质。
3.问题与应用①按常规饲料分析,饲料中营养物质可分为几类?②简述饲料与畜体组成的差异;③Van Soest 粗饲料分析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④比较猪、鸡、牛的消化特点第二节 饲料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1.主要内容①水与动物营养;②蛋白质与动物营养;③脂类与动物营养;④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⑤矿物质与动物营养;⑥维生素与动物营养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代谢水,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平衡,氨基酸互补作用,必需脂肪酸,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3.问题与应用①水在动物体的主要功能有哪些?②维生素如何分类?有哪些维生素?③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畜禽有哪些作用?④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对畜禽有哪些生理功用?⑤简述氨基酸的平衡、氨基酸的互补作用;⑥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如何利用?第三节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1.主要内容①营养需要的概念和衡量指标;②营养需要的测定;③维持需要;④生产需要⑤饲养标准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营养需要量,维持状态,维持需要,基础代谢,基础氮代谢,饲养标准3.问题与应用①什么是营养需要?其衡量指标有哪些? ②何谓综合法与析因法?③什么是维持与维持需要?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有哪些?④阐述饲养标准的概念与作用。
(三)课后练习①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对畜禽有哪些生理功用? ②比较猪、鸡、牛的消化特点;③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如何利用?④简述氨基酸的平衡、氨基酸的互补作用;⑤什么是营养需要?其衡量指标有哪些?⑥阐述饲养标准的概念与作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①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②提问2.教学手段①教学录像;②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CAI课件)第二章 饲 料(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利用; 2.掌握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3.掌握日粮配合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1.主要内容①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概念和意义;②化学分析方法;③消化试验;④代谢试验;⑤饲养试验;⑥屠宰试验;⑦饲料能量价值的评定;⑧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化学分析方法,饲料养分消化率,表观消化率,真实消化率,平衡试验法,饲养试验,屠宰试验,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产品净能,可消化粗蛋白,蛋白质生物价,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效率比,蛋白质化学评分3.问题与应用①什么是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有哪些方法?②阐述饲养试验的设计、动物选择与要求、分组、项目测定第二节 饲料的营养特性与加工利用1.主要内容①饲料的分类;②粗饲料;③青绿饲料;④青贮饲料;⑤能量饲料;⑥蛋白质饲料;⑦矿物质饲料;⑧维生素饲料;⑨饲料添加剂;⑩饲料的加工调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粗饲料,青草,秸秆,青绿饲料,能量饲料,米糠,蛋白质饲料,油饼,油粕,饲料添加剂,益生素3.问题与应用①简述各类饲料的主要营养特性和代表性饲料品种;②简述常用饼粕类饲料的主要营养特性及其所含的毒素或抗营养因子;③说明饲料添加剂、营养性添加剂、非营养性添加剂和生长促进剂的概念和差异;④简述饲料添加剂的主要种类和营养生理功能;⑤抗生素、益生素添加剂促生长的主要机制是什么?第三节 配合饲料与日粮配合1.主要内容①概述;②设计饲料配方的原则;③配合饲料配方的设计;④浓缩饲料配方的设计;⑤添加剂预混料配方的设计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配合饲料,全价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添加剂预混料,浓缩饲料,膨化饲料,饲料配方,日粮,饲粮,试差法,载体,稀释剂3.问题与应用①配合饲料的优点;②配合饲料如何分类?③设计饲料配方的原则有哪些?④如何正确选择载体和稀释剂?⑤设计20~60 kg生长肥育猪1%微量元素预混料配方三)课后练习①阐述饲养试验的设计、动物选择与要求、分组、项目测定;②简述常用饼粕类饲料的主要营养特性及其所含的毒素或抗营养因子;③抗生素、益生素添加剂促生长的主要机制是什么?④设计饲料配方的原则有哪些?⑤如何正确选择载体和稀释剂?(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①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②提问。
2.教学手段①教学录像;②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CAI课件)第三章 动物遗传基本原理(一)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三大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伴性遗传和变异; 2.掌握群体遗传学基本理论、三大遗传参数、近交和杂交;3.了解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遗传规律以及遗传物质基础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细胞遗传1.主要内容①孟德尔遗传及其细胞学基础;②连锁互换定律与伴性遗传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细胞遗传,着丝粒,染色粒,端粒,染色体畸变,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核型分析,伴性遗传3.问题与应用①染色体畸变的内容有哪些?②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③假设牛的黑毛(B)和白毛(W)为共显性等位基因,其杂合子为沙毛(BW):若纯合子的黑毛牛和白毛牛杂交,写出的F1代基因型;让F1代自交,F2代的表现型有几种,为什么?④若上述牛中无角对有角为显性,若无角白毛对有角红毛牛交配,F1代杂交,写出F2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比例第二节 群体遗传学1.主要内容①基因的结构与突变;②群体的遗传结构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群体遗传学,转录单位,间隔序列,前导序列,拖尾序列,内含子,外显子,控制序列,启动子,增强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频率,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哈代-温伯格定律,遗传漂变3.问题与应用①简述哈代-温伯格定律的中心内容;②基因的结构由哪些内容组成?③简述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④上海人群中的一个群体记录了人类M-N血型的下列数字。
MM MN NN 1526 2893 1216在该群体中观察到的基因突变频率是多少?基因频率为多少?⑤人类食指比无名指短是伴性基因S1和S2决定,在男性中S2(长指)为隐性性状,在女性中S2(长指)为隐性性状,男性中长指基因型为S2 S2,短指基因型为S1S1、S1S2;女性中长指基因型为S1S2、S2S2,短指基因型为S1 S1某人群中,发现120人是短食指,210人是长食指,试计算女性中短食指与长食指的比例? 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1.主要内容①遗传参数;②选择;③近交和杂交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重复力,遗传力,遗传相关,间接选择,选择,选择差,选择强度,选择反应,世代间隔,选择极限,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合并选择,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综合选择指数法,近交,杂交3.问题与应用①写出重复力、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的计算公式及其它们的应用范围;②近交和杂交的遗传效应是什么?③简述杂种优势的理论第四节 分子遗传与生物工程1.主要内容①分子遗传的本质;②遗传密码;③基因重组;④转基因;⑤限制与修饰;⑥基因定位与基因图谱;⑦生物工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物工程,遗传密码,基因重组,PCR,载体,质粒,转基因,基因打靶,基因定位,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3.问题与应用①简述基因重组的过程;②基因载体有哪些?③转基因的方法有哪些?④基因定位的方法有哪些?⑤生物工程可分为哪些类型? (三)课后练习①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②简述哈代-温伯格定律的中心内容;③简述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④近交和杂交的遗传效应是什么?⑤简述杂种优势的理论;⑥简述基因重组的过程;⑦转基因的方法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①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②提问2.教学手段①教学录像;②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CAI课件)第四章 动物育种(一)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家畜的品种,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选种原理和选配; 2.掌握本品种选育;杂种优势利用,生产力及外形;3.了解育种工作的组织与措施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品种概述1.主要内容①种、品种的概念;②引种与风土驯化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种,品种,原始品种,培育品种,过渡品种,专用品种,兼用品种,引种,风土驯化,适应性变异,退化3.问题与应用①作为一个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第二节 动物生长发育的规律1.主要内容①生长发育的概念;②生长发育的测定和计算;③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④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长,发育,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累积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