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南充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9页四川省南充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该观点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B.该观点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C.该观点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该观点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参考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A项正确据材料反映的是对洋务运动的否定,D项说法错误;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经济因素,也有思想因素,材料反映不够全面,排除B;“中体西用”的思想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探求强国御侮之道,维护清王朝统治,与材料内容不符, C项说法错误故选: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理解,并对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2. 《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摈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参考答案:C由“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做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故本题选C3. 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马克思、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B.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C.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D.符合文明史观,立场相同参考答案:A太平天国运动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马克思和蒋介石都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的进步性,这符合革命史观,马克思的评价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而蒋介石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因此A项正确4. 汉初“驰山泽之禁”,吴王刘濞得以“专山泽之饶”,势力日增后汉武帝行盐、铁专卖,断绝了豪强大贾对盐、铁的专擅,大大地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材料认为实行专卖制度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B.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C.是一种与民争利的行为 D.是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参考答案:A5. 美国史学家罗威廉在《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中认为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三个创新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
具体情况如表所示:机构职能主要表现理藩院管理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内务府保护对皇帝个人及其有关家族的保护军机处控制满洲统治者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高度控制 这说明清朝A.倾向于推行满汉民族分治政策B.构建了较独特的帝国管控体系C.实行家国同构国家管理模式D.对边疆地区控制相对比较松散参考答案:B【详解】据材料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三个创新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理藩院”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内务府”保护皇帝个人及其家族的保护;“军机处”是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控制;通过以上的分析,体现了清王朝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正确;据材料“清朝的机构创新”,材料三个机构的内容没有体现民族分治的内容,A错误;据材料“清朝的机构创新”一词可判断C错误,因为实行家国同构的国家管理模式早在西周就已存在,C错误;据材料“理藩院”是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可知清王朝对边疆地区控制较强,D错误6. 1939年1月2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提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
毛泽东旨在说明A.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始终密切合作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C.百团大战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 D.国民党军队在两个战场的重要贡献参考答案:D抗日战争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友军”指国民党军队,根据材料,国民党军队不仅在正面英勇抗战,在敌后也与八路军配合,D项正确7. 据如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民生问题成为国家财政支出关注的重点B.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C.民营企业成为社会投资主体的趋势加强D.经济建设支出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参考答案:D【详解】从图中可知,1950--1978经济建设支出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比如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投入较多,1958-1961年大跃进时期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故D正确;图示为1950-1978年经济建设支出,无法体现出是民生问题,排除A对外开放是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开始的,实际上是从1979年才开始的,B与时间不符,B错误材料只涉及财政支出的变化,无法得出民营企业是主体再者,三大改造完成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民营企业在中国几乎不存在,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看懂图的内容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历史内容极为丰富,并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史学方法也就不能单一化,而应该丰富多样史学家在具体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时,亦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8. 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是有充分可能的要在战争的第三年内,用最大努力克服各根据地的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手里这样做是为了A.加强统一领导实施战略决战B.推动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C.适应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D.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在西柏坡召开的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次会议是在1948年9月召开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措施主要为了加强领导,实施战略决战,故A项正确;B项是指1949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排除;从材料“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是有充分可能的”中可以看出,此时是解放战争时期,故C项排除;D项是1947年6月战略反攻,排除9. “就在2l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力的强大 D.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参考答案:C10. 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可知,英国这个时候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所以答案选B法国、德国和美国跟随其后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英国11. 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人的消费观念中理性节俭是美德;20世纪中期,欧洲经济学家则提出“奢侈是美德,节俭是罪恶”造成这一转变的背景是( )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实行 B.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来临C.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的出现 D.战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参考答案:B经济“大萧条”欧洲经济学家提出“奢侈是美德,节俭是罪恶”的目的是刺激民众消费,这恰恰说明当时存在一种消费疲软的现象,结合20世纪中期的时间来考虑,应该是面临着经济“大萧条”的形势,所以经济学家提出这种主张。
12. 1917年春,美国某杂志曾刊登这样一幅漫画:自由女神骑坐在熊背上,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所持白纸上写着“1776”、“1917”两个年份,四周围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该漫画旨在说明美国 A.希望俄国推翻临时政府 B.与俄国由合作转向对抗 C.反对俄国的十月革命 D.支持俄国推翻沙皇政权参考答案:D13. 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是A.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 B.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A、C表述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项属于价格革命,而不是商业革命,表述错误,符合题意;而特权贸易公司是随着市场扩大而出现,D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4.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这段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参考答案:C15.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
这表明色诺芬( ) A.倡导唯物主义 B.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C.否定神的存在 D.反对天主教会权威参考答案:B16. 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 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 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不满参考答案:B17. 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区域分工,经济单一 B.优先发展重化工业C.高度集权,侵犯人权 D.片面强调国家利益参考答案:“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是材料所描述的一种现象,与设问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不属于重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侵犯人权”等信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说明工业化过程中,强调国家利益至上,故D项正确。
D18. 古代某位思想家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下列选项属于该思想家的是A.“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德主刑辅”、“大德小刑”D.“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