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11章 绘制等轴测图.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91336009
  • 上传时间:2024-09-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76.54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第11章章 绘制等轴测图绘制等轴测图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例学习,巩固等轴测图的一般绘制方法及技巧,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掌握等轴测模式的设置及等轴测平面的切换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p 创建等轴测模式p 切换等轴测平面p 绘制等轴测图形                前言前言    等轴测绘图是绘制具有三维图形效果的二维图形的一种绘图方等轴测绘图是绘制具有三维图形效果的二维图形的一种绘图方法等轴测图是按一定倾斜角度来观察物体的,在普通视图下以正交法等轴测图是按一定倾斜角度来观察物体的,在普通视图下以正交模型绘制此图是很困难的,但可以利用轴测投影模式辅助绘图,启用模型绘制此图是很困难的,但可以利用轴测投影模式辅助绘图,启用该功能后,就可以在正交模式下按一定倾斜角度来绘制图形该功能后,就可以在正交模式下按一定倾斜角度来绘制图形    在轴测投影中,坐标轴的轴测投影称为轴测轴;轴测轴之间的在轴测投影中,坐标轴的轴测投影称为轴测轴;轴测轴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空间坐标轴夹角称为轴间角空间坐标轴OX,,OY和和OZ的轴测投影即为轴测轴,的轴测投影即为轴测轴,分别为分别为O1X1,,O1Y1和和O1Z1,它们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它们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150°和和90°。

      其中其中X1O1Y1平面称为上面,平面称为上面,Y1O1Z1平面称为左面,平面称为左面,X1O1Z1平面称为右面等轴测图的这种关系如下图所示平面称为右面等轴测图的这种关系如下图所示 等轴测图 11.1 创建等轴测模式创建等轴测模式((1)执行)执行“工具工具/草图设置草图设置”下拉菜单命令,开启下拉菜单命令,开启“草图设置草图设置”对话框切换到切换到“捕捉和栅格捕捉和栅格”选项卡,在选项卡,在“捕捉类型捕捉类型”方框中选择方框中选择“等轴测捕等轴测捕捉捉”选项,如图选项,如图11.1.1所示2)切换到)切换到“极轴追踪极轴追踪”选项卡中,选择选项卡中,选择“启用极轴追踪启用极轴追踪”复选框,在复选框,在“极轴角极轴角”方框中设置方框中设置“增量角增量角”为为30,在,在“对象捕捉追踪对象捕捉追踪”方框中选择方框中选择“用所有极轴角设置追踪用所有极轴角设置追踪”选项,如图选项,如图11.1.2所示3)单击)单击“确定确定”按钮完成等轴测模式的创建按钮完成等轴测模式的创建 图图11.1.1 设置捕捉类型设置捕捉类型图图11.1.2 设置设置“极轴追踪极轴追踪”选项卡参数选项卡参数 11.2 切换等轴测平面切换等轴测平面 在二维平面上绘制具有三维效果的图形,首先必须切换到相应的平在二维平面上绘制具有三维效果的图形,首先必须切换到相应的平面上才能进行正确的绘制。

      切换轴测面的方法有以下两种:面上才能进行正确的绘制切换轴测面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按)按F5键或键或Ctrl+E键,可以按顺时针方向在上面、右面和左面键,可以按顺时针方向在上面、右面和左面3个个轴测面之间进行切换轴测面之间进行切换    2)在命令行中输入命令)在命令行中输入命令isoplane,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行提示如下:  命令  命令: isoplane   当前等轴测平面  当前等轴测平面:(系统提示)(系统提示)  输入等轴测平面设置  输入等轴测平面设置[左左(L)/上上(T)/右右(R)]<左左>:(选择不同的命令(选择不同的命令选项即可设置相应的等轴测平面)选项即可设置相应的等轴测平面)   在了解了等轴测图的基本情况后,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详  在了解了等轴测图的基本情况后,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详细介绍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绘制如图细介绍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绘制如图11.3.1所示的等轴测图,具体所示的等轴测图,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  (  (1)选择)选择“工具工具”→“草图设置草图设置”命令,在弹出的命令,在弹出的“草图设置草图设置”对话框中的对话框中的“捕捉和栅格捕捉和栅格”选项卡中选中选项卡中选中“等轴测捕捉等轴测捕捉”单选按单选按钮,如图钮,如图11.1.1所示。

      单击状态栏上的所示单击状态栏上的“正交正交”按钮,开启按钮,开启“正交正交”功能按F5键将轴测面切换到键将轴测面切换到“上面上面”11.3 绘制等轴测图形绘制等轴测图形   (  (2)单击)单击“绘图绘图”工具栏中的工具栏中的“直线直线”按钮,命令行提示如下:按钮,命令行提示如下:  命令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  指定第一点:(在绘图窗口中任意指定一点)(在绘图窗口中任意指定一点)  指定下一点或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放弃(U)]: 60(鼠标向右下方偏移,然后输入直(鼠标向右下方偏移,然后输入直线的长度)线的长度)  指定下一点或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放弃(U)]: 80(鼠标向右上方偏移,然后输入直(鼠标向右上方偏移,然后输入直线的长度)线的长度)  指定下一点或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闭合(C)/放弃放弃(U)]: 60(鼠标向左上方偏移,然(鼠标向左上方偏移,然后输入直线的长度)后输入直线的长度)  指定下一点或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闭合(C)/放弃放弃(U)]: c(输入(输入c后按回车键,闭合后按回车键,闭合绘制的直线) 绘制的直线)  结果如图11.3.2所示。

      图11.3.1 等轴测图 图11.3.2 绘制矩形 图11.3.3 偏移直线 图11.3.4 延伸直线  (  (3)单击)单击“修改修改”工具栏中的工具栏中的“偏移偏移”按钮,将如图按钮,将如图11.3.2所所示的两对平行直线分别向内进行偏移,偏移距离分别为示的两对平行直线分别向内进行偏移,偏移距离分别为10和和20,结,结果如图果如图11.3.3所示  (  (4)单击)单击“修改修改”工具栏中的工具栏中的“延伸延伸”按钮,捕捉如图按钮,捕捉如图11.3.2所示图形中的直线为延伸边界线,将偏移后的直线进行延伸,结果如所示图形中的直线为延伸边界线,将偏移后的直线进行延伸,结果如图图11.3.4所示   (  (5)单击)单击“绘图绘图”工具栏中的工具栏中的“直线直线”按钮,分别用直线连按钮,分别用直线连接如图接如图11.3.4所示图形中的所示图形中的A点和点和B点,点,C点和点和D点,点,E点和点和F点,结点,结果如图果如图11.3.5所示  (  (6)单击)单击“修改修改”工具栏中的工具栏中的“修剪修剪”按钮,对如图按钮,对如图11.3.5所所示的图形进行修剪,结果如图示的图形进行修剪,结果如图11.3.6所示。

      所示  (  (7)按)按F5键将等轴测的平面切换到键将等轴测的平面切换到“右面右面”,单击,单击“修改修改”工具栏中的工具栏中的“复制复制”按钮,复制如图按钮,复制如图11.3.6所示图形中的所有对象,所示图形中的所有对象,将鼠标向上方移动,输入位移量将鼠标向上方移动,输入位移量10后按回车键结束命令,结果如图后按回车键结束命令,结果如图11.3.7所示 图11.3.5 连接直线    图11.3.6 修剪图形   (  (8)执行绘制直线命令,连接如图)执行绘制直线命令,连接如图11.3.7所示图形中的各个顶所示图形中的各个顶点,然后利用修剪命令对其进行修剪,修剪后的效果如图点,然后利用修剪命令对其进行修剪,修剪后的效果如图11.3.8所所示 图11.3.7 复制图形 图11.3.8 绘制底座   (  (9)执行绘制直线命令,分别以如图)执行绘制直线命令,分别以如图11.3.8所示图形中的所示图形中的A点、点、B点、点、C点和点和D点为起点,鼠标向上移动,绘制点为起点,鼠标向上移动,绘制4条长为条长为70的垂直直线,的垂直直线,结果如图结果如图11.3.9所示。

      所示  (  (10)执行绘制直线命令,连接各个直线的端点,然后使用修剪)执行绘制直线命令,连接各个直线的端点,然后使用修剪命令对其进行修剪,效果如图命令对其进行修剪,效果如图11.3.10所示 图11.3.9 绘制直线 图11.3.10 编辑图形   (  (11)执行绘制直线命令,利用等轴测法绘制如图)执行绘制直线命令,利用等轴测法绘制如图11.3.11所示所示的图形,直线的长度均为的图形,直线的长度均为10  (  (12)单击)单击“绘图绘图”工具栏中的工具栏中的“椭圆椭圆”按钮,命令行提示如按钮,命令行提示如下:下:  命令  命令: _ellipse  指定椭圆轴的端点或  指定椭圆轴的端点或 [圆弧圆弧(A)/中心点中心点(C)/等轴测圆等轴测圆(I)]: I(选择(选择“等轴测圆等轴测圆”命令)命令)  指定等轴测圆的圆心  指定等轴测圆的圆心:(捕捉如图(捕捉如图11.3.11所示图形中的交点所示图形中的交点A))   指定等轴测圆的半径或  指定等轴测圆的半径或 [直径直径(D)]:(捕捉如图(捕捉如图11.3.11所示图所示图形中的端点形中的端点B))  绘制的等轴测圆如图  绘制的等轴测圆如图11.3.12所示。

      所示图11.3.11 绘制直线 图11.3.12 绘制等轴测圆 图11.3.13 复制等轴测圆 图11.3.14 修剪后的效果  (  (13)执行复制命令,复制如图)执行复制命令,复制如图11.3.12所示图形中的等轴测圆,所示图形中的等轴测圆,分别指定分别指定C点和点和D点为基点,指定如图点为基点,指定如图11.3.13所示图形中的角点所示图形中的角点A和和角点角点B为目标点,结果如图为目标点,结果如图11.3.13所示  (  (14)执行修剪命令,对如图)执行修剪命令,对如图11.3.13所示图形进行修剪,然后所示图形进行修剪,然后用直线连接各端点,结果如图用直线连接各端点,结果如图11.3.14所示   (  (15)执行绘制直线命令,连接如图)执行绘制直线命令,连接如图11.3.14所示图形中的所示图形中的A点点和和B点,然后单击点,然后单击“绘图绘图”工具栏中的工具栏中的“椭圆椭圆”按钮,以直线按钮,以直线AB的的中点为圆心,分别绘制半径为中点为圆心,分别绘制半径为8,,15和和25的等轴测圆,结果如图的等轴测圆,结果如图11.3.15所示。

      所示  (  (16)按)按F5键将等轴的平面切换到键将等轴的平面切换到“左面左面”单击“修改修改”工工具栏中的具栏中的“移动移动”按钮,将绘制的半径为按钮,将绘制的半径为8和和25的等轴测圆向左下的等轴测圆向左下方移动,移动的距离为方移动,移动的距离为25,效果如图,效果如图11.3.16所示   (  (17)执行修剪命令,对如图)执行修剪命令,对如图11.3.16所示的图形进行修剪,所示的图形进行修剪,效果如图效果如图11.3.1所示   图11.3.15绘制圆 图11.3.16 要修剪的图形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1.等轴测图可以在一个视图上同时反应零件在三个视图方向上形状,等轴测图可以在一个视图上同时反应零件在三个视图方向上形状,可以使工程图更容易被看懂可以使工程图更容易被看懂 2.等轴测图是在二维空间下绘制的立体图形,它与三维图形是有所区等轴测图是在二维空间下绘制的立体图形,它与三维图形是有所区别的所以要正确的绘制等轴测图,首先对等轴测图的绘图环境进行设别的所以要正确的绘制等轴测图,首先对等轴测图的绘图环境进行设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