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雄师范学院2007年高级专业技术职务.doc
47页楚雄师范学院2007年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个人基本情况表(公示)部门: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姓名徐成东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9月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从事专业植物学申报职务 教授履职年限8任现职以来所授课程及课时量 任职以来主要讲授专科生植物地理与土壤地理学(72×3)、植物学(72×2)、动物学(72×2);专科和本科生自然地理野外实习(21×8),植物学野外实习(7×6);本科生生物化学(72)、简明生物化学(54)、应用微生物学(54)、药用植物学(54)、生物技术制药(54);云南省生物学中学教师骨干教师进修班教育改革课程(36),电大园艺函授班遗传育种学(54)、花卉学(54)、遗传学(54);电大三沟通小学教育专科函授班自然科学基础(36×2)总计课时为1508学时任现职以来的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主持科研课题情况:主持楚雄师范学学院重点项目:楚雄师范学院院级重点项目: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研究公开出版的论著: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目录:Xu Cheng-dong, Lu Shu-gang. 2007. Arthromeris cyrtomioides S.G.Lu & C.D.Xu, a new species of Polypodiaceae from Yunnan, China,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45 (1): 84–87 (SCI收录)徐成东, 陆树刚. 2007.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生态研究. 武汉植物学研究, 25(1): 53-58. 徐成东, 陆树刚. 2006.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6(11): 2351-2359.徐成东, 董晓东, 陆树刚. 2006. 红河流域的外来入侵植物. 生态学杂志, 25(2):194-200.徐成东, 陆树刚. 2006. 云南的外来入侵植物. 广西植物, 26(3): 227-234.Lu Shu-Gang, Xu Cheng-dong, Dong Xiao-dong, Duan Yu-Qing, Wang Yi. The Impacts of the Alien Invasive Plants on Biodiversity in Longitudinal Range-Gorge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2006, 28 (6): 1-8. 梁晓华, 徐成东, 谢美华, 胡晓安. 2006. 亮毛杜鹃组织培养技术探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1): 55-57.李雪玲, 徐成东. 2003. 紫溪山风景区被子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3(4): 54-58.曾松荣, 徐成东, 王海坤, 张玲琪. 2000.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及其具宿主相同活性成分的机制初探. 中草药, 31(4): 306-308.冯建孟,王襄平,徐成东,杨元合,方精云.2006. 玉龙雪山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 山地学报, 24(1): 110-116.王海坤, 曾松荣, 徐成东, 张玲琪. 2000. 嗜碱菌与非嗜碱突变株膜蛋白比较.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2): 148-149,153. 其他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目录:徐成东. 2006.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1(9): 51-58.Xu Cheng-dong, Li Xuelin. 2006. Isolation of An fungus Producing Podophyllotoxin.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1(6): 26-30.徐成东, 杨元美, 张玲琪, 郭 波. 2002. 一株产长春新碱内生真菌的发酵条件初探.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7(16): 39-41.徐成东, 董晓东. 1999. 楚雄州的龙棕资源及保护利用. 楚雄师专学报, 14(3): 112-115.徐成东. 1999. 扇形鸢尾的核型研究. 楚雄师专学报, 14: 增刊128-129.李雪玲, 徐成东. 2004. 八角莲属二种植物内生与根际真菌的多样性初探. 大理学院学报, 3(3): 16-17.董晓东, 徐成东, 李继红. 2003. 云南植物新资料.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8(3): 71.董晓东, 徐成东, 李继红. 2002. 苍山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与区系特征研究.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7(6): 36-38. 任现职以来完成的科研工作量:获 奖 情 况无部门:数学系姓名李艳梅性别女出生年月1966年2月学历学位本科,硕士从事专业数学教学申报职务教授 履职年限6年8个月任现职以来所授课程及课时量1、 数学分析: 2000级2班 306节;2002级3班 306节;2004级3班,306节;2、 复变函数:2002级1,3班,140节; 3、常微分方程:2004级1、2、3班180节;2005级1、2、3班180节;4、专业英语:2002级3班,42节; 5、点集拓扑:2003级60节;6、计算方法:2002级3班72节;函授和“三沟通”本科1999级-2004级6届180节;7、中学数学建模:2001级两个班108节;2004级、2005级函授本科两届60节;8、高等数学应用电子03级90节。
合计2030节任现职以来的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主持科研课题情况:主持完成一项院级科研课题,一项系级科研课题; 正主持一项云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一项系级科研课题公开出版的论著:无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目录:1、 The Global Properties of Some Planar Quintic Hamiltonian Vector Fields with -Equivariant Property,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4月,第23卷,第2期,87∽90,独撰2、 The classification of phase portraits of a planar quintic Hamiltonian vector field with -Equivariant Property,第五届国际非线性力学会议论文集,一作,2007年6月3、 双星形成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和定性分析理论,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3月,第24卷,第2期,104∽108,二作其他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目录:1、一类-等变向量场的相图分类,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六期,独撰。
2、一类具有-等变性质的五次哈密顿向量场的全局相图,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1月,第23卷,第6期,独撰3、一类平面五次Hamilton向量场的全局相图,楚雄师专学报,2000年7月,第十五卷第三期,一作4、一类平面五次Hamilton向量场的相图分类,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2月,第十七卷第六期,独撰5、两类常见函数曲线的对称性初探,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7月,第十六卷第三期,独撰6、在数学课上率先实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7月,独撰7、一类具有等变性质的五次Hamilton向量场的全局相图(Ⅱ)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六期,2004年12月,独撰任现职以来完成的科研工作量:443获 奖 情 况1、2002年学术论文获楚雄师院2001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2004年4月被评为楚雄师院首届师德表率;3、2005年6月在学院第三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获二等奖;4、2006年4月在争创“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楚雄师院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5、2006年6月被楚雄师院评为2005至2006学年 “云岭先锋”优秀共产党员;部门: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姓名范树国性别男出生年月1965年6月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从事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申报职务教授履职年限7年任现职以来所授课程及课时量1. 专业必修课:《生物化学》72学时;《生物化学实验》72学时(分两组);《现代生物技术概论》54学时;《生物专业英语》72学时;《基因工程原理》72学时;《遗传学》54学时;《遗传学实验》72学时(分两组);《基础分子生物学》72学时。
2. 专业选修课:《生物化学》(2003级化学教育专业选修)54学时;《生物化学技术》36学时;《生物化学技术实验》144学时(分两组)3. 全院公选课:《科技论文撰著规范与技巧》72学时;《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导论》72学时4. 函授专升本课程:《生物化学》60学时5. 2005、2006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野外实习:20学时以上共计998学时,49学分另外,在华南植物所进行各种培训、专题讲座和系列讲座,累计近200学时两项合计,超过1000学时任现职以来的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主持科研课题情况:1. 日本农林水产省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合作研究项目,1999.10-2000.09,312万日元;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项目批准号:994487),2000.01-2001.12,2.0万元;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990770),2000.01-2002.12,8.0万元;4. 香港大学植物学系合作研究项目,2001.02-2002.02,18.2万港币;5. 农业部转基因项目,2002.07-2003.04,自筹资金;6. 台湾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研究项目,2002.11-2004.06,114万新台币;7.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批准号:05YJJSXK03),2005.12-2010.12,25万元;8. 楚雄师范学院院级学术带头人专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5YJDTR08),2005.12-2008.12,3万元;9. “生物化学”主干课程建设项目,2006.06-2008.06,0.8万元;10. 第九批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批准号:2006PY01-61),2006.10-2008.12,13万元;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30660091),2007.01-2009.12,21万元;12.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项目批准号:2006C0084M),2007.01-2009.12,2.5万元。
公开出版的论著(发表于正式出版的论文集中):1. Fan SG, Lin NS. Homotypic and heterotypic interactions of satBaMV-encoded P20 protein. Progress on Post-genome Technologies—Proceeding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Post-genome Technologies (4’IFPT). September 25-26, 2006, Hangzhou, China. pp212-216 (ISTP)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92. 范树国,张再君,刘林,刘鸿先,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