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富力何以闪电接盘万达酒店.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shaoy****1971
  • 文档编号:108308900
  • 上传时间:2019-10-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富力何以闪电接盘万达酒店?   富力地产的经营策略从早期的激进扩张变得更为稳健老练近10余年来,富力地产在探索构建“住宅+商业”两条腿走路的商业模式由于酒店业务的扩张战略由来已久,富力地产闪电接盘万达77家酒店之事属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其经营运作能力或有望超出外界的预期 中国论文网 /3/view-13014439.htm  “一波三折”的万达商业、富力地产(02777.HK)和融创中国(01918.HK)三方战略合作尘埃落定,富力地产最终以199.06亿元收购万达商业旗下77家城市酒店资产,而融创中国则以438.44亿元收购万达商业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   原本是由万达与融创双方约定的“世纪大交易”,最终由于富力地产的中途“插足”而出现了颇具戏剧性的结局   对于富力地产这家市值规模和营业规模均不过500多亿元的房地产企业而言,200亿元显然不是一个小数目富力地产闪电接盘万达商业旗下77家酒店,一时也令外界甚为疑惑富力地产的负债率、现金流及经营能力一度引发外界的担忧不过,这些担忧是否多余呢?   天上掉馅饼   2017年7月10日,万达商业、融创中国联合公告称,融创中国以总额631.7亿元接手万达商业西双版纳、南昌和海口等13个文化旅游城项目股权以及北京万达嘉华、武汉万达瑞华等76个酒店项目。

      双方同意交割后文旅项目维持品牌、规划内容、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四个不变”   其中,万达商业以注册资本金的91%即295.75亿元,将前述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转让给融创中国,并由融创中国承担项目的现有全部贷款融创中国以335.95亿元,收购前述76个酒店双方同意在7月31日前签订详细协议,并尽快完成付款、资产及股权交割   万达商业突击抛售旗下巨额的资产项目,外界一片哗然   不过,时隔9天,2017年7月19日,万达商业、融创中国、富力地产三方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调整此次交易的范围和结构:万达商业将旗下77个酒店出售给富力地产,总价199.06亿元,由融创中国承担原酒店交易对价的折让部分,此前融创中国拟收购万达酒店价格为335.95亿元;融创中国仍收购万达13个文旅项目91%股权,但价格从295.75亿元上浮至438.44亿元   富力地产突击入局万达与融创的“世纪大交易”,令围观者措手不及万达商业突击抛售旗下资产的行为,或已超出一般商业逻辑理解的范畴,富力地产匆匆接手77家万达酒店项目之举,更令地产江湖的各路看客留下一脸不解   事实上,交易方案的前后变化,已透露出其中的奥妙。

      对比来看,这大致体现在几点:一是,出售酒店项目数目从76个增加至77个之后,而文旅项目数则保持不变二是,交易总价的变化,万达商业方面的入账金额从631.7亿元上升至637.5亿元,增加了5.8亿元三是,原先以335.95亿元出售的76个酒店降价至199.06亿元出售给富力地产,折价约60%;而原先以295.75亿元出售给融创的13个文旅项目91%股权进一步提价至438.44亿元四是,引入富力地产后,新的交易方案并未安排万达商业向融创中国提供过桥贷款   归结起来,万达商业方面的利益总体保持不变,但买家一分为二但是,由于取消了原先对融创中国的过桥贷款安排,万达商业势必会加速回笼现金,降低资金链的压力,进一步实现其降低资产负债率的初衷由此可见,万达商业在三方博弈当中仍然保持着相当强势的地位   相较之下,融创中国在前后两项交易方案当中的利益变化最大万达商业方面取消过桥贷款之外,富力地产以较融创中国更为“实惠”的价格入局接盘了万达旗下的77个酒店项目,而融创中国接盘万达资产项目的价格则大幅上升,多支付了130多亿元予前者这其中表明,该笔并购交易当中,13个“文旅项目”实则其中的“主菜”,乃是融创中国最为看重的资产。

      融创中国愿意多支付130多亿元,足见其收购之决心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早前于2017年7月10日发布的联合公告之后曾公开表示,交易涉及资金完全来自融创自有资金,截至6月30日,公司账上还有900多亿元现金融创在今年上半年的销售业绩为1100多亿元,全年销售额将超过3000亿元言下之意,融创中国包揽万达商业全部项目,并不存在资金压力但是,万达商�I旗下的酒店项目对融创中国并无价值,孙宏斌出手甩卖乃是迟早之事,此时有接手方乃是求之不得   显而易见,万达商业、融创中国与富力地产三者对酒店业务的发展走向也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这使得富力地产在这场博弈当中应当处于相对主动地位这其中的逻辑或是,融创中国为强力说服富力地产参与这场交易,后者获得融创中国主动的大幅让利,而融创中国也顺势降低自身的资金压力万达商业方面也再度将旗下酒店从76个增加至77个,以换取富力地产的入局接盘动力,同时取消向融创中国的过桥贷款安排,减轻自身负担   上述三方交易当中,万达商业与融创中国在两难选择中均获得最优解决方案,富力地产坐收渔利,“捡了便宜”根据公布数据,富力地产以199.06亿元获得万达旗下77个酒店项目,平均每家2.58亿元,而该等酒店的总建筑面积约为328.6万平方米,折合6058元/平方米。

      王健林称这种机会“一百年只有一次”   结局看似皆大欢喜,签约过程却是一波三折在发布会现场,据称背景板原先出现三家公司名字,而后又换成新的背景板只有万达商业、融创中国的名字最终,背景板再次更换,富力地产的名字重新出现,整个发布会推迟了一个半小时才正式开始而在发布会开始之前,据称三方人员在小会议室里开小会,“会议室里传出了摔杯子的声音,并传出激烈争吵声”   “富力地产”的名字在签约现场的展板上反复撤下又换上,以及现场经历的激烈博弈迹象,似乎表明李思廉、张力对这笔交易尚不如孙宏斌那般坚定这笔交易的成交,似乎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孙宏斌的强力游说一家500亿规模的公司突然接到了200亿元规模的大生意,对于突如其来“天上掉馅饼”,决策者内心喜悦之余恐怕也免不了几分战战兢兢   富力地产董事会秘书胡杰在2017年7月20日的招商证券会议上表示:“收购不是长时间谈判,是一个短时间偶然机会,没有预判性,没有在原来考虑的计划内”那么,闪电接盘酒店,对于富力地产是否是一项明智的选择呢?   “两条腿”走路   对于富力地产突击接盘万达旗下的酒店项目,市场褒贬不一2017年7月20日,富力地产大涨9.91%,创下2011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不过,惠誉则将富力地产长期外本币发行人评级、优先无担保评级以及子公司所有未到期债券的评级,由BB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申万宏源指出,“富力地产这次并非捡便宜而是买贵了”77家酒店除去未开业的2家,2016年共实现利润8.74亿元,全部开业后净利润不会超过10亿元,“给予目标估值约为10倍PE,则该酒店资产包的合理价格应约为100亿元……非但不是买了只下蛋的母鸡,而且还多花了近百亿代价……该收购价格并不如想象中地有吸引力   更为重要的是,富力地产旗下的酒店业务持续亏损,为外界所诟病2016年年报显示,含合资项目在内,富力地产旗下已落成、营运或开业筹备中的酒店数量已达33家2008年以来,富力地产旗下的酒店业务处于持续亏损状态,截至2016年,过去9年间该业务已累计亏损13.67亿元   富力地产闪电接盘万达旗下的77家酒店之举,这在外界看来如同谜团一般那么,富力地产行为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富力地产的成长轨迹富力地产是由李思廉、张力2人于1994年在广州创立最初,富力地产借助旗下的广州市荔湾区的“嘉邦化工厂”旧改项目一战成名此后,富力地产一路高歌猛进,相继将广州铜材厂、同济化工厂、建材厂等老厂区项目改造成为富力楼盘,走上了一条“工厂旧改”的发家路,以至于业内戏言“每一根烟囱的倒下,都有富力的一份功劳”。

        伴随自身实力的增厚、商业模式的成型,富力地产轻车熟路地开启了全国性的业务扩张2002年,富力地产挥师北上,夺得北京东三环内占地面积超过4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50万平方米的旗舰项目――当年有“32亿地标王”之称的“北京富力城”此后,富力地产的地产项目覆盖了北京、天津、哈尔滨、上海、成都等大城市   2005年,富力地产在港交所上市,成为首家被纳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内地房地产企业,并荣登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数据显示,2004年至2009年,富力地产连续五年位列中国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第一名2007年,富力地产则是以161亿元的销售额,位居行业第四,仅次于万科A(000002)、绿地控股(600606)和中海地产   或是富力地产早期的势不可挡、所向披靡,其战略扩张也异常激进生猛,并号称要取代彼时的房地产行业“老大”万科A   2008年之前,在房地产同行纷纷专注于住宅地产开发之时,富力地产则信心满满地延伸至“商业地产”领域,并且力度堪称“大跃进”如,富力地产2006年以18亿接盘“熊猫城”,且在该项目投资超过60亿元但是,豪掷千金锻造的该购物广场顾客寥寥无几,这使得富力地产颇为被动。

      为保持其高速扩张,富力地产不惜巨额举债拿地,其资产负��率快速上升, 2007年该项指标达到76.57%,为地产界“华南五虎”阵营之最   2008年至2009年,富力地产在建的商业物业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其中的沉淀资金堪称庞大截至2012年,富力地产与凯悦集团(HYATT)、万豪集团(MAR)、洲际集团(IHG)等国际顶级酒店管理公司均有合作,打造星级酒店旗舰其中,富力地产仅在珠江新城的商业地产项目就多达17个,包括2家超五星级酒店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富力君悦大酒店;多栋超甲级写字楼、多个酒店式商务公寓,以及珠江新城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天汇广场与此同时,富力还在北京、天津等地拿下诸多商业地产项目   向商业地产领域的激进扩张,不仅使富力地产连续多年错过了在住宅领域扩大规模的时机,也险些令企业陷入泥潭伴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巨大调整,富力地产遭受两面夹击,迅速落入困境当年,富力地产按照住宅地产与商业地产1:1的开发速度推进,其资金链几乎断裂富力当年喊出,“要撑过明年”   2008年的“滑铁卢”使昔日位居“华南五虎”之首的富力地产渐渐失去了“江湖大哥”的宝座,被同行甩出了几条街远。

      富力地产早期与雅居乐(03383.HK)、合生创展(00754.HK)均在50亿-60亿元的规模起跑线上,营业规模大致相当2007年,碧桂园(02007.HK)上市之后,其当年以177.49亿元的营业收入规模超越富力地产,位居“华南五虎”之首2009开始,在港上市的恒大地产(03333.HK)业绩开始一飞冲天,“华南五虎”的营业规模的分化更为明显,恒大地产2010年营业收入达到458.16亿元,是富力地产当年营业收入的1.86倍(图1)   之后,“华南五虎”的营业规模分化愈演愈烈中国恒大、碧桂园继续保持遥遥领先,富力地产则与雅居乐连年保持相近的营业规模,大致呈现相对缓慢的增长大致以2008年为分界点,富力地产彻底告别了前期一骑绝尘的辉煌,增速的下滑使得其很快被挤出了全国十强的梯队   正是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富力地产的企业战略及经营风格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2008年之前,富力地产的ROE指标明显高于同行其他4家企业金融危机”之后,富力地产的ROE指标快速下降,落入行业居中水平,但是在2011年之后,重回位居同行前列,仅次于中国恒大,与碧桂园较为接近(图2)也就是说,“金融危机”之后,富力地产的ROE数据指标保持大致平稳,并渐渐上升至前列。

        5家房企的销售净利率数据显示,富力地产在2008年之前的销售净利率稳居同行前列,但此后急速下滑跌至同行之后不过,2011年开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