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企业国际化理论.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397406154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9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企业国际化理论一、企业国际化的模式进出口贸易厂OEM贴牌生产、许可证授权、国际劳务合作、国际工程承包股权)、非技术合作(非股权)国际联盟」合资(股权))..绿地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并购L、国际化理论的框架(主要分析哪些问题,可用于文献综述的框架)Dragonmultinationals,JohnA.Mathews«国际化的概念:什么是国际化(应该考虑dominant和latecomer)*国际化的动机:利用优势与寻求优势*国际化的过程:如何国际化的(三类不同的跨国公司一dominantMNEsfromUSA,JapanandEuro;dominantMNEsfromScandinavian;latecomers)国际化能提供哪些好处,国际化优势的来源:OLIVSLLL三、传统的国际化理论(establishedMNEs)1、TradeTheoryHeckscher-Ohlin:国家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在进行贸易仅仅涉及到贸易理论,是国际化的最初形式,没有涉及到MNE1.2将MNE看成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是资本由低收益率国家流向高收益率国家的结果1.3MNE产生于的原因在于技术差距。

      2.1 2、IndustrialTheoryHymer(1976):MNE具有很多优势,形成了垄断势力,要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垄断势力Knickerbocker(1973):bandwagoneffect(寡占反应理论),MNE是成群的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跨国公司进行的大笔海外投资都发生在同一时刻2.2 Graham(1978):tit-for-tathypothsis,MNE是对其他企业侵入本国市场的反击不能解释为什么回去投资设厂而不是通过授权?3、ProductCycleTheory:Vernon从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来看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产品初期,仅限在国内生产伴随少量出口;成熟期,寻找新市场,大量出口,同时寻找低成本生产地,开始海外投资4、InternalizationTheory:Buckley&Casson(1976)企业是理性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决策原则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中间产品(intermediategood),特别是知识存在市场失灵首先难以对知识进行估价,而卖方通过向卖方描述知识从而获得合理价格又容易造成模仿,从而是知识失去价值;所以,企业需要内部化生产,来解决中间产品的市场失灵问题。

      与前面所述的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认为MNE的形成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性行为的结果,企业一开始不需要具有优势MNE的优势是在国际化过程中被创造的,而不是天生的;产业理论认为企业具有优势后才去国际化,但没有解释优势的来源内部化理论认为企业可以直接成为MNE,不一定是渐进的,取决于企业家一开始的决策;而其他理论认为只有在本国建立生产以后,才能按照一定模式进一步向海外扩张5、Eclecticparadigm:Dunning企业的国际化活动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企业特质(Ownership)、Location、InternalisationOwnership决定了企业是否有能力从事国际经营活动Location决定企业以何种方式进行跨国经营——出口还是海外设厂内部化决定了企业是要将优势内部化还是外包给别人,只有0和L,就只有国际合作或者合同,不会有跨国公司在此基础上,Dunning又将制度因素融入OLI范式,分析了制度对于跨国经营的影响6、过程模型:Johanson&Vahlne(1977)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经验的渐进过程,具有路径依赖性,而不是激变的过程通过对瑞典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国际化遵循如下过程:零星的出口——通过代理机构出口——收购代理,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海外设厂企业当前的状态(拥有的知识以及资源投入)会影响到下期的投资决定7、RBV:Kogut&Zander企业的优势在于特殊的资源——独特的知识结构,设立独资企业(soleproprietorship),有利于企业消化、吸收、和运用母公司的隐性知识;MNE是为了加强其核心能力,才将有用的知识保留在企业内部,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挖掘、积累和运用知识资源。

      四、Born-global/Internationalventures传统的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化之前一般都经历了很长的发展阶段,在国内市场具有很强的实力,其国际化路径一般遵循过程模型而对于Born-global来说,他们通常在建立之后的一两年内就开始了国际化历程(一建立就国际化而不是很多年后),其路径也不再完全遵循过程模型,需要有新的理论进行解释1、知识管理角度:WalterKuemmerle(2002)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进行跨国活动的目的有两个:扩充知识、利用知识结合知识管理,重新定义国际企业家精神(Internationalentrepreneurship):从一开始就在国际舞台上进行知识扩充(HBA)或知识利用(HBE)活动的企业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born-global的国际化行为:(1)在企业创立之前,企业创立者的国际化经历很重要一般国际化企业的创立者都有过留学或者海外经历,在那个时候开始构想创立国际化的企业因此,创立者本身对企业是否国际化有重要的影响创立者是企业国际化的trigger)(2)这些企业创立之时一般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急需快速增长而国际化是他们实现快速增长的有力武器,也是他们进行国际化的重要原因。

      产业特征)(3)Boren-global创立之初一般只有一个Homebase(决策中心),主要功能是协调知识的流动随后才会考虑建立其他决策中心(4)首先会进行知识扩充活动,随后才会进行知识利用活动2、IED:InternationalEntrepreneurialDynamics——Mathews&Zander(2007)实际上是born-global的理论,将跨国公司分为三种:一是well-establishedMNE:在国际化之前就已经成长为大公司,具有优势二是newcomers/born-global:也是来自于发达国家,但创立较晚,后起之秀,产生的最初就已经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局面,与大型跨国公司相比不具有很多优势;他们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并不一定只能内部化;具有很强的从外部(关系网络、与其他企业的关系)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三是latecomers: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创立较晚,不具有优势再此基础上指出早期的跨国公司理论——内部化理论、OLI范式、过程模型适用于well-establishedMNE,这类公司在开始国际化进程前就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优势,他们只是利用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这种优势;对于born-global来说,在不具备优势时就已经面临国际化,那么他们的优势来自于哪里?他们为什么国际化?他们是利用国际化来形成优势,所以他们的国际化行为不遵循过程模型。

      Born-global的国际化过程由企业家精神决定:企业家去发现机会(企业家将知识、技能与资源相结合)——决定进入时点——决定资源如何分配给各种活动——整个过程又受竞争的影响与之前的理论相比,不是将企业的国际化看成一个渐进的过程或者利用静态优势的结果,而是将国际化看做企业家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战略决策、策略互动的结果他强调国际化之前的活动(影响企业家特质的因素)会影响企业国际化活动,并将国际化解释为企业家发现新的想法与计划,并将这些新的点子进行整合与调整,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五、MieAugier&J.Teece(2007):跨国公司如何建立竞争优势——动态能力观点实际上是企业理论,文章以Penrose的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的观点来分析跨国公司如何建立竞争优势Penrose本人主要是分析企业的性质和企业的发展路径,但她的观点成为资源基础论的基石,也为动态能力观和企业家精神学说所借用1、Penrose学说以及资源基础论(resource-basedtheory)企业的性质:将企业看做资源的集合体以及管理的组织非常强调管理因素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在企业内部,资源以某种管理形式或框架得以组织和利用。

      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壮大主要受到管理能力的限制企业发展和管理变化所需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所特有的管理能力不可能被无限制的提升,企业扩张需要招聘和发展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所以随着组织的不断扩张,现在的效率会有所降低简言之,企业所特有的管理能力不可能无限度的提升,因此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会牺牲效率,这限制了企业的扩张研发可以帮助企业探寻新的领域,从而进行扩张缺陷:首先,Penrose所说的资源并没有明确地定义(哪些资源?)其次,企业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未被使用的管理能力,这一观点受到挑战(市场、技术、资金、研发都会影响制约企业的增长);再次,强调了管理能力十分重要,但忽视了intangibleassets,并且没有说明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哪里?如何发展竞争优势;最后,忽视了知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动态能力观(DynamicCapabilities)在Penrose的基础上,发展了动态能力观,以动态的观点分析企业如何发展与维持竞争优势动态能力:企业根据不断变化的技术与市场,迅速重塑、重新配置企业各种资源的能力发现市场需求变化、技术机会、发展竞争优势的能力(静态),还包括及时、有效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动态)。

      从动态能力观看来,动态能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企业家精神、企业的组织架构(公司治理businessmodel)都是重要的动态能力,企业家决定了最初的组织结构3、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将RBT与动态能力观运用到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它所拥有的不可模仿以及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动态能力(其特征是必须难以复制和难以模仿)多元化程度越高、市场变化越快,动态能力对跨国公司就越重要在高度竞争(hypercompetitive)的产业,动态能力对跨国公司的存活至关重要跨国公司的动态能力不仅包括快速创新、适应能力和灵活性,还包括塑造企业蓝图的企业家精神动态能力包含在企业的日常规则与高层管理团队中,维持跨国公司的动态能力要求持续的企业家精神活动(entrepreneurshipactivity发现与利用新机会、在全球范围内协调企业资源、管理才能等)简言之,从动态能力的观点来看,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它的动态能力它既包括组织优势又包括管理优势具体来说包括:学习与创新程序;所使用的businessmodel(或者说公司routines);投资决策(企业家精神);资源的配置能力;公司治理结构;技术创新与积累。

      虽然技术创新很重要,但是现实世界,研发外包发达,所以企业只依赖内部研发来发展竞争优势是不行的,应该更加注重协调全球技术资源,内外部创新相结合六、发展中国家国际化理论(LatecomerTheory)1、利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一些优势cheaplabour,lowprice,flexibleproductiontechnology,small-scaleproduction;企业国际化可以利用这些优势2、LatecomerPerspective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国际化不是为了exploitadvantages,而是为了exploreadvantages,国际化是他们建立优势的路径之一他们国际化的动机有很多:marketseeking、strategicassetseeking、efficiencyseeking3、psychicdistanee发展中国家首先会向地理和文化与母国相近的地方进行投资4、中国跨国公司国际化OFDI既有类似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特色,OF。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