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师“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docx
6页中小学教师“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中小学教师“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践行师德、携手育人 二、工作目标 “课外访万家”活动,实现“两个全参加”,即全部中小学校全部参加、全部的教师全部参加教师家访以实地走访为主要形式,班级家访以班主任为主,其它科任教师都要参与,掩盖全部学生家庭学校所在县(市、区)域内学生家庭采纳实地家访的形式,县(市、区)域外的学生家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函等帮助形式进展通过家访,增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增加育人意识、责任意识,共促教育和谐进展 三、活动任务 1、了解学生家庭根本状况和在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 2、向家长反应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及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进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发觉好的家庭教育典型; 3、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宣传有关学生安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安全等方面与学问; 5、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活动要求 家访要面对全体学生,特殊是突出重点,做到“六回访”;要落实家访内容,做到“六必进”;要讲求实效,做到“六知道”;要遵守纪律,做到“六不准” 一是实行“六回访”即生活有特别困难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在此次实地走访的根底上,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二是实施“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安康进家庭,教师共性化关爱进家庭 三是做到“六知道”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状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状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盼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家长意见和建议 四是坚持“六不准”: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承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参加家长组织的消遣消费活动,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把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长谋取利益或以家访名义进展有偿家教 五、活动安排 建立家访长效机制,开展教师全员定期家访活动,每学期每个学生家庭实地走访一次。
今年集中家访活动为期6个月,从2023年6月中旬开头,至12月底完毕集中家访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下旬) 组织发动6月下旬,省教育厅召开发动大会,进展工作部署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详细活动方案,学校组织实施 分级培训县(市、区)教育局要开展校长培训,学校要抓好班子成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培训,明确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要求 (二)推动实施阶段(7月-11月) 1、摸清信息7月上旬,收录学生地址、家庭状况、联系等相关信息,进展分类整理拟定班级家访规划 2、明确任务7月中旬,学校结合实际,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制订实施方案,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 3、开展家访家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家访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带头家访,科任教师全员参加家访后,对学生家庭状况、校内校外表现进展比照分析,对学生心理状况进展评估,仔细填写《家访手记》(样式见附件)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建立学生家访档案家访活动完毕后,每个家访的教师要写出一份家访状况报告。
(三)总结表彰阶段(12月) 1、工作总结12月1日至10日,各校对集中家访活动进展自查总结,整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分析社会家庭育人的特点,提出改良教育方式的意见和建议,并撰写总结报告报县(市、区)教育局 2、活动考评12月11日-25日,各市(州)教育局对县(市、区)教育局家访活动组织开展状况、县(市、区)教育局对各中小学教师开展家访活动状况进展考评、总结市(州)教育局将工作总结报省教育厅考评状况将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3、表彰嘉奖各市(州)、县(市、区)要在仔细总结的根底上,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省教育厅将结合对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考核,对家访工作组织得力、成效明显的市(州)教育局进展表彰 六、组织治理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学校要充分熟悉家访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 [1][2]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