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化药1104班 盐酸普鲁卡因合成路线.ppt

16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54888335
  • 上传时间:2018-09-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2M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盐酸普鲁卡因生产工艺,化药1104,一、盐酸普鲁卡因简介,【中文名】盐酸普鲁卡因 【CAS号】51-05-8 【英文名称】 Procaine Hydrochloride 【化学名称】 4-氨基苯甲酸-2-(二乙胺基)乙酯盐酸盐 【英文别名】 2-(Diethylamino)ethyl 4-aminobenzoate; Procaine Hcl; ATOXICAINE; 2-(diethylamino)ethyl 4-aminobenzoate hydrochloride (1:1); 2-methylpropyl 4-aminobenzoate[2],盐酸普鲁卡因,局部麻醉药,能阻断周围神经末梢和纤维的传导, 使相应的组织暂时丧失感觉, 而起麻醉作用 用于浸润麻醉、阻滞麻醉、腰椎麻醉、硬膜外麻醉和封闭疗法等亦可用于静脉复合麻醉 本品可有高敏反应和过敏反应,个别病人可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症;剂量过大,吸收速度过快或误入血管可致中毒反应二、合成路线,1.酰氯化法,,2.氯代乙醋法,3.苯佐卡因法,,,,盐酸普鲁卡因,1.酰氯化法,氯化亚砜有强烈腐蚀性, 对设备要求高同时氯化亚砜又有毒性, 对劳动保护存在问题。

      2.氯代乙酯法,除了要用到氯化亚砜外, 还要用到98%氯乙醇, 对硝基苯甲酸氯代乙酯与二乙胺缩合要用高压.,3.苯佐卡因法,还原后, 苯佐卡因不溶于水与铁泥不易分离, 须用有机溶媒提取同时收率亦低(约78%)酯交换后普鲁卡因与杂质不易分离, 影响成品质量三.盐酸普鲁卡因工业生产路线,结合我国国情,工业化生产为酯交换法,,四.盐酸普鲁卡因生产流程,对硝基苯甲酸,乙醇,,,,,,,浓硫酸,酯化反应,,,回收乙醇,冷却结晶,二乙胺基乙醇,,,,,,酯交换,,,饮用水,碱洗,,饮用水,盐酸,分层,,盐酸硝基卡因,,,,回收原料,回收二甲苯,废水处理,生产流程,盐酸硝基卡因,饮用水,铁粉,氯化铵,,,,,还原反应,碱液,,,,废气处理,,过滤,,离心,,饮用水,,铁泥处理,,碱液,,废水处理,,盐酸普鲁卡因,,盐酸酸化,重结晶,五.生产工艺规程,,,,酯化锅,,,,乙醇,硫酸,对硝基苯甲酸,,,结晶釜,,离心,,洗涤,,,精制,酯交换锅,,二乙胺基乙醇,,6%HCL水溶液,,,过滤,,洗涤,,离心机,,盐酸硝基卡因,,,,反应釜,,,铁粉,,盐酸硝基卡因,,,过滤,结晶釜,,,离心机,,洗涤,过滤,,,重结晶,,,乙醇,保险粉,盐酸普鲁卡因,,抽滤,干燥,,,,母液回收,具体步骤,抽250-300升乙醇于酯化锅中, 开动搅拌, 滴加硫酸15-20分钟内滴完。

      再将对硝基苯甲酸加入锅内, 补加乙醇45公斤, 待至糊状物后, 开始加热进行酯化反应, 于85-87 ℃回流7小时, 反应液澄清透明, 即为回流反应终点. 回收乙醇, 温度80-103 ℃ , 时间6-10小时, 降温至90 ℃ 左右出料, 放入冰水中, 乙酯即析出待至30℃下过滤, 水洗涤, 用酸碱精制之 将对硝基苯甲酸乙酯加入酯交换锅, 再抽入二乙胺基乙醇, 加热至70℃, 减压300毫米汞柱, 反应7小时, 进行酯交换馏出低沸点, 继续升温至120℃ ,(保持最大真空度), 蒸出二乙胺基乙醇,6-8小时酯交换反应完毕, 出料至6%盐酸水溶液中,PH 1-1.5, 10℃ 下过滤, 洗涤,得对硝基苯甲酸二乙胺基乙酯盐酸盐(对硝基卡因) 继用铁粉还原, 碱化, 得普鲁卡因盐, 用盐酸酸化(PH 5-5.5)后用水重结晶, 精制、干燥、即得成品六.物料与收率,酯交换反应收率可达76.2%,硝基卡因的还原反应收率93%,精制收率可达97%. 从对硝基苯甲酸乙醋(扣除回收)到盐酸普鲁卡因成品收率为72.8 %若从对硝基苯甲酸算起, 则总收率为69.2 % (按对硝基苯甲酸的酯化收率为95 % )。

      与文献报道的其他合成路线相比收率高出25%左右 酯交换还原精制的后处理比较方便, 对设备要求亦较简单, 原料亦较易获得因此, 这一合成路线目前在国内是此较合适的七.工艺改进与展望,该工艺生产周期短, 原料简单易得, 不需较贵重的丙酮、苯、二溴乙烷等有机物,酯交换生成的硝基卡因与未作用的对硝基苯甲酸乙酯易分离,没有双酯等副产物生成, 而且收率高但是酯交换收率依旧不高,成为制约该工艺的关键,在催化剂,反应条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此合成工艺仍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谢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