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必修2导学案例子.doc
9页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1节原子结构迁移·应用巩固双基1. 是表示一种原子的简洁、直观的符号,通过这个符号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以及核外电子数等一些基本参数1) 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要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已知铱的一种核素为,则其核内的中子数为( )A. 77 B. 114 C. 191 D. 268(4) 有5种微粒,它们分别是X、 Z、 Q+、 R2+、 M,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2. 下面是某同学所画的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3. 有A、B、C、D、E 5种元素,已知:①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B的阴离子与C的阳离子跟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E原子第三层上的电子比第一层多5个② 常温下B2是气体,它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6③ C的单质在B2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FF与AB2反应可生成B2④ D的单质在B2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B2。
D在DB2中的含量为50%根据以上情况回答:(1)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E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2) 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3) F和AB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迁移·应用巩固双基1. 下列对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Li、Be、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 P、S、Cl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 N、O、F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Na、K、Rb的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2. 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 3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量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1) 写出A、B、C 3种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第13题)_________2) 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3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4) 3种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5) 3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6)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的元素是_________用“A”、“B”、“C”表示)能力提高3. 某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 )A. 一定是金属元素B. 最高化合价一定为+2价C. 一定是ⅡA族元素或者是HeD. 无法确定属于哪类元素4. 有A、B、C、D 4种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1) B元素的名称:________,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2) 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3) C的元素符号:,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4) D的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
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迁移·应用巩固双基1. 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化合物中显+2价B. 单质能够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C. 氢氧化物呈两性D. 碳酸盐难溶于水2. 下列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A. Cl B. N C. S D. CDABCE能力提高3 下列元素主要化合价从-1到-4依次排列的是( )A. F、Cl、Br、I B. Li、Na、Mg、AlC. C、N、O、F D. Cl、S、P、Si4. 现代隐形飞机表面涂有钋,可以吸收和屏蔽雷达波和红外辐射已知:对元素X的推断错误的是( )A. X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层B. X的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层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强于Po的 D. X是金属本章概括整合本章综合评价47 Ag银4d105s1 107.91. 银在周期表中的表示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银的原子序数为47B. 银的摩尔质量为107.9 C. 银为过渡金属元素D. 银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2. 在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日益认识到生命的细胞和元素周期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约占人体总质量99.97%的11种宏量元素全部位于周期表中前20号,其他0.03%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除F、Si之外也全部位于第4周期。
在宏量元素中,除H、N、P外,还有8种,请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它们1) 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是 2)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最强的酸,它是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前20号中最强的碱,则它是 ,与它相邻的元素 也是人体的宏量元素3) 剩余的两种元素,它们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带电量也相同,但符号相反,其中一种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这两种元素是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迁移·应用巩固双基1. 已知反应2H H2可放出437.6 kJ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分子内每个氢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B. 氢分子能量比氢原子能量低C. 1 mol 氢气离解成2 mol 氢原子要放出437.6 kJ热量D. 氢原子还原性比氢分子弱2. 吸热反应一定是( )A. 贮存能量B. 释放能量C.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 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能力提高3. 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 可溶于水 B. 具有较高的熔点C. 熔融状态能导电 D. 水溶液能导电4. 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物质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 H2O和HNO3 B. NaCl和NH3C. CaF2和CsCl D. Cl2和O2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迁移·应用巩固双基1. 实验室可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中,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 加热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 将铁片改为镁条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2. 反应进行的时间(t)和反应混合气中SO3的百分含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P表示使用了催化剂,曲线Q表示未使用催化剂从图像可知,催化剂可以 ,但不能 能力提高1. 100 mL 6 mol·L-1H2SO4与过量锌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 碳酸钠(固体) B. 水 C. K2SO4溶液 D. 硫酸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温度等,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1) 夏天的食品易霉变,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 (2) 熔融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很快产生气体。
3) 工业上常常将固体燃料粉碎,以提高燃烧效率4) 同浓度、同体积的硫酸和盐酸与同样大小且质量相同的锌粒反应,产生气体有快有慢第3节化学反应的利用迁移·应用巩固双基1.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又不是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2. 我国的三峡工程提供的清洁、廉价、大功率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A. 温室效应 B. 氮的氧化物的排放C. 白色污染 D. 碳的化合物的排放能力提高3. 实验室用下列有关装置先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后进行有关性质实验,试根据下列有关装置回答有关问+题第16题)(1) 上述装置中各仪器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2) E装置是为了_____________,G装置是为了_____________,D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B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3) 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本章概括整合本章综合评价6. 一些盐的结晶水合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有熔化现象,即熔溶于自身的结晶水中,又同时吸收热量,它们在塑料袋中经日晒就熔化,又在日后缓慢凝结而释放热量,故可用于调节室内的温度,或做夏日防暑用枕垫或坐垫,这些物质可称为热材料。
现有几种盐的结晶水合物有关数据如下:根据上述数据和实用性考虑,实际用时常采用的物质应该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0. 下列各种反应(表中的物质均为反应物)开始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快的是( )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迁移·应用巩固双基4.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B. O2与O310.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O2 CO2+2H2O和C3H8+5O2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欲改为燃烧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空气及石油气两种气体的进入量都应减少B. 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进入量C. 空气及石油气两种气体的进入量都应增大D. 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液化气进入量能力提高2. 把1体积甲烷和4体积氯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充入大试管中,将此试管倒立在盛有石蕊试液的水槽中,置于光亮处,片刻后发现试管中气体颜色__________,试管中的液面__________,试管壁上有__________出现,水槽中还可观察到__________。
7. 如右图所示,干燥烧瓶中盛有体积比为1∶4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用漫射光照射10 min后,打开止水夹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第7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