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ppt

8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75878761
  • 上传时间:2024-08-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3M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 一一 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于情节,可以满足读者欲知详情的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于情节,可以满足读者欲知详情的需要需要 详细、深入、完整是通讯文体的突出特色二二 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它以感性的素材还原生活的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它以感性的素材还原生活的原生形态,使这种文体更具感染力原生形态,使这种文体更具感染力 通讯具备吸引力的秘密,就是充满了生活的“原汁原味”它把人们熟悉生活和不熟悉的新闻现场推到读者眼前,使读者去认识,去感知,并在感知中形成自己的体验一句话,通讯比消息更多地触动读者的感官 三三 通讯的通讯的文体文体比较自由比较自由消息的结构:导语+主题 通讯的结构没有像消息类似的“格式”,文体比较自由,有些类似于散文体可以从头到尾顺叙事实,也可以从尾到头倒叙事件;可以用白描手法再现人物、再现现场,也可以触景抒情、缘事议论可以用序数将报道分为几个大段来写,也可以用小标题来分割段落;可以写对话体,也可用日记体可用第三人称,也可用第一人称。

      四四 通讯的主题鲜明、结构完整通讯的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消息是信息型文体,要求速报有些消息,如简讯,甚至无需提炼主题而主题对通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通讯一旦完成,其结构是完整、严密、不容任意拆散的:有头有尾,环环相扣,其功能是以“整篇”为单位发挥作用消息的“段落”在排版时可以根据版面的要求进行裁剪而通讯的开头和结尾与全篇构成一个整体,一般不能任意舍弃 通讯一般不能任意砍去其中的段落,那样将使通讯的结构支离破碎,难以卒读,因为它破坏了通讯结构的完整性 五五 通讯体现出作者比较强的主体意识和个人风格通讯体现出作者比较强的主体意识和个人风格 在一篇具体的通讯作品中,作者的主体意识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有鲜明的主题;二是作者常常以真情为文,以情动人记者要向大众传播这些复杂的事实,必须经过一番周密的调查研究,即通过采访对事实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达到了对事物的较深层的认识之后,就要考虑到如何表达的问题——根据时代背景、大众兴趣和媒体报道方针确立自己的主题,然后紧紧围绕主题选择素材来结构文章一篇通讯的主题,选材和结构方式,都不是简单“搬运事实”的工作,都需要作者的思想观照。

      在阅读消息的时候,读者常常在一瞥之间就能辨别出最重要的信息,因为最重要的信息常常在导语中凸显同样,在阅读通讯的时候,读者也可以一眼就看到作者的价值判断、观点和主张通讯中作者的主体意识表现得非常鲜明,读者或者通过标题或者通过作者直截了当的议论就可以感知作者鲜明的是非、爱憎和褒贬作者的主体意识还表现在“以情入文”,就是将强烈的情感写进通讯,而不像写消息时那样注意“客观手法”,于情感方面比较含蓄、不动声色 六六 消息多用概括性手法叙述事实,通讯则多用详述和描写手法表现事实消息多用概括性手法叙述事实,通讯则多用详述和描写手法表现事实 消息文字要求简练明快,常用概括叙述的方法,而通讯的素材比较详细,因此多用详述、白描手法再现事实,强调事实的生动性和可感知性七七 与消息相比,通讯时效性稍差与消息相比,通讯时效性稍差 对于重要的事件,人们通常用消息在事件发生后最短时间内抢先报道随着现代化的报道手段和先进设备的普及,电视、广播所做的对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更是将事实与报道之间的时差缩小为“0”,实现同时空转换报纸上消息的时效也大为提高通讯发稿较慢,是因为它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如要求更详细、更深刻、更生动、更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

      另外,通讯事实多、篇幅长,写作上也需要比消息更长的时间,同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比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者等事物的发展有一个阶段性结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方成熟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通讯中发稿最快的是体育赛事特写,往往和赛事消息同时发稿 五五 通讯体现出作者比较强的主体意识和个人风格通讯体现出作者比较强的主体意识和个人风格 在一篇具体的通讯作品中,作者的主体意识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有鲜明的主题;二是作者常常以真情为文,以情动人记者要向大众传播这些复杂的事实,必须经过一番周密的调查研究,即通过采访对事实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达到了对事物的较深层的认识之后,就要考虑到如何表达的问题——根据时代背景、大众兴趣和媒体报道方针确立自己的主题,然后紧紧围绕主题选择素材来结构文章一篇通讯的主题,选材和结构方式,都不是简单“搬运事实”的工作,都需要作者的思想观照 在阅读消息的时候,读者常常在一瞥之间就能辨别出最重要的信息,因为最重要的信息常常在导语中凸显同样,在阅读通讯的时候,读者也可以一眼就看到作者的价值判断、观点和主张通讯中作者的主体意识表现得非常鲜明,读者或者通过标题或者通过作者直截了当的议论就可以感知作者鲜明的是非、爱憎和褒贬。

      作者的主体意识还表现在“以情入文”,就是将强烈的情感写进通讯,而不像写消息时那样注意“客观手法”,于情感方面比较含蓄、不动声色 通讯与消息功能的区别通讯与消息功能的区别 消息以最简洁的语言、抢眼的文体结构快速传递着最重要的信息,符合现代社会快速传播的需求从理论上说,它应当是信息社会最理想的文体通讯虽然也传递消息,但它篇幅长,时效稍差但是通讯的可读性才是其魅力所在可读性一般指具有可感受性就是说一篇报道拿到读者面前,报道中的白纸黑字中不仅向读者传达理性的逻辑信息,即有用的信息,而且可以出动读者的感官,使读者阅读报道后不仅仅是得知了信息,而且能够“感受”到报道中的事实通讯的可感受性往往比消息强烈 新闻现场本事一组组画面,只有用照相机或摄像镜头才能逼真地“记录”下来在通讯写作中只能用描述性文字来再现现场画面 现场画面——记者——记者的现场感受——通讯中的描述文字——读者——读者想象中的现场画面 描述性语言本身比说明和解释性语言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它远不够“逼真”但是能激发读者想象力的魔杖恰恰是记者在通讯中常用的描述性语言 通讯的功能已突破了单纯传播信息的范围,而进入审美教化的层次,它既为读者提供了审美享受,也使读者在审美中提高认识、引发思考、提升心灵、陶冶情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