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课件.ppt
49页第二十章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以前所讲国民产出的决定理论一般偏向以前所讲国民产出的决定理论一般偏向于短期,本讲于短期,本讲主要研究长期国民收入的主要研究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决定问题其中,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国民其中,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国民收入增长的收入增长的趋势问题趋势问题,,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国民收入围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国民收入围绕长期趋势绕长期趋势波动的问题波动的问题2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本章主要结构本章主要结构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模型)3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第一节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时期时期产出产出峰顶峰顶峰顶峰顶峰顶峰顶峰顶峰顶O谷底谷底谷底谷底谷底谷底衰衰退退衰衰退退衰衰退退复复苏苏复复苏苏复复苏苏潜在产量潜在产量实际GDP实际GDP实际GDP实际GDP的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过程过程过程过程繁荣(景气,顶峰)繁荣(景气,顶峰)繁荣(景气,顶峰)繁荣(景气,顶峰)→→→→衰退(过渡)衰退(过渡)衰退(过渡)衰退(过渡)→→→→萧条(不景气、恐萧条(不景气、恐萧条(不景气、恐萧条(不景气、恐慌、谷底)慌、谷底)慌、谷底)慌、谷底)→→→→复苏(过渡)复苏(过渡)复苏(过渡)复苏(过渡)→→→→繁荣繁荣繁荣繁荣4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第二节第二节 对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对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
表现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为GDPGDP或者人均或者人均GDPGDP的增长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一、经济增长的含义5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一国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表现 经济发展:一国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表现 经济发展:一国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表现 经济发展:一国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表现为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出现的为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出现的为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出现的为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出现的国民生活质量及整个社会国民生活质量及整个社会国民生活质量及整个社会国民生活质量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如如如如: : : :投入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投入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投入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投入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出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出的比例产出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出的比例产出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出的比例产出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出的比例一般生活水平的变化:人均一般生活水平的变化:人均一般生活水平的变化:人均一般生活水平的变化:人均GDPGDPGDPGDP分配状分配状分配状分配状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预期寿命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预期寿命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预期寿命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预期寿命/ / / /婴儿死亡婴儿死亡婴儿死亡婴儿死亡文化教育状况文化教育状况文化教育状况文化教育状况: : : :适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大学生比例适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大学生比例适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大学生比例适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大学生比例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为什么春天听不到鸟叫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为什么春天听不到鸟叫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为什么春天听不到鸟叫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为什么春天听不到鸟叫回回26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二者关系二者关系((1 1)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2 2)一个是基础,一个是结果;)一个是基础,一个是结果;((3 3)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7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三)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方法 1 1、经济增长涉及的三个中心问题:、经济增长涉及的三个中心问题:((1 1)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贫穷?贫穷?((2 2)什么是经济增长的因素?)什么是经济增长的因素?((3 3)怎样理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奇迹?)怎样理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奇迹? 2 2、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方法:、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方法: ((1 1)增长核算:把产量增长的不同决定因素的贡)增长核算:把产量增长的不同决定因素的贡献程度数量化;献程度数量化; ((2 2)增长理论:把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供给、技)增长理论:把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供给、技术进步、储蓄与投资的互动关系模型化。
术进步、储蓄与投资的互动关系模型化8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第三节第三节 增长核算增长核算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二、增长核算方程(二、增长核算方程(直接原因直接原因)) A——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n产出增长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份额×劳动增长)劳动增长)+(资本(资本份额份额×资本增长)资本增长)+技术进步技术进步n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劳动、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劳动、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9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总产出=全要素生产率总产出=全要素生产率×F(劳动,资本)(劳动,资本)uY=AF((N,K))二、增长核算方程二、增长核算方程若劳若劳△△N N,资本变动,资本变动△△K K,技术变动,技术变动△△A A产出变动:产出变动:△△Y Y==MRPMRPN N×× △N△N++MRPMRPK K ×△K×△K++F(N,K) ×△×△ A两边同除以两边同除以Y=AF(N,K) ::边际收益产边际收益产品品MRP:厂:厂商增加一单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加的收益 α==劳动收益在收益在产出中的份出中的份额β==资本收益在本收益在产出中的份出中的份额10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第三节第三节 增长核算增长核算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二、增长核算方程(二、增长核算方程(直接原因直接原因)) A——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n产出增长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份额×劳动增长)劳动增长)+(资本(资本份额份额×资本增长)资本增长)+技术进步技术进步n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劳动、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劳动、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11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索洛剩余 增长核算方程不仅被用来说明经济增长的源泉,还被用增长核算方程不仅被用来说明经济增长的源泉,还被用来衡量经济的技术进步来衡量经济的技术进步 可见,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可见,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作有产出、劳动和资本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因此,有时被称为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因此,有时被称为索洛剩余。
索洛剩余12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丹尼森)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丹尼森) 两大类经济增长因素: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两大类经济增长因素: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取决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与知识进展)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与知识进展) 六个六个具体影响具体影响因素因素:(:(1)劳动;()劳动;(2)资本存量的规)资本存量的规模;(模;(3)资源配置状况;()资源配置状况;(4)规模经济;()规模经济;(5)知)知识进展;(识进展;(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分析目的:通过量的测度,把产量增长率按照各个增长分析目的:通过量的测度,把产量增长率按照各个增长因素所做的贡献,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分配结因素所做的贡献,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分配结果用来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果用来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结论:结论: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13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第四节第四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一、基本假定和思路一、基本假定和思路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三、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三、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14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一、基本假设和思路一、基本假设和思路1 1、基本假定、基本假定①①①①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该部门生产一种既可用于投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该部门生产一种既可用于投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该部门生产一种既可用于投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该部门生产一种既可用于投资也可用于消费的商品;资也可用于消费的商品;资也可用于消费的商品;资也可用于消费的商品;②②②②该经济为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该经济为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该经济为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该经济为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被忽略;被忽略;被忽略;被忽略;③③③③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④④④④该经济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及资本折旧的速度都该经济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及资本折旧的速度都该经济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及资本折旧的速度都该经济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及资本折旧的速度都由外生因素决定;由外生因素决定;由外生因素决定;由外生因素决定;⑤⑤⑤⑤社会储蓄函数为社会储蓄函数为社会储蓄函数为社会储蓄函数为S=sYS=sYS=sYS=sY,,,,s s s s为储蓄率。
为储蓄率为储蓄率为储蓄率0
长率来解释长率来解释长率来解释16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人均生产函数曲线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yOky=f(k)17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1 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推导(教材第推导(教材第556556页)页)基本方程解析基本方程解析新古典经济涵义新古典经济涵义18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1)推导)推导19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2 2)基本方程解析)基本方程解析•注释:大写字母注释:大写字母——总量;小写字母总量;小写字母——人均量人均量•△△k k——人均资本增量人均资本增量•k k——K/N,K/N,人均资本,按人口平均的资本设备人均资本,按人口平均的资本设备•s s——S/Y,S/Y,储蓄率储蓄率•y y—Y/N,Y/N,人均产量人均产量•sysy—((S/YS/Y))·((Y/NY/N)=)=S/NS/N,人均储蓄,人均储蓄•n n—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δδ—资本折旧率,资本折旧率,0 0<<δδ<<1 1•nknk—为增加的人口配备的资本为增加的人口配备的资本•δδk k——用于折旧的资本用于折旧的资本20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3 3)新古典经济涵义)新古典经济涵义资本深化资本深化资本深化资本深化= = = =人均储蓄-资本广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或者:人均储蓄或者:人均储蓄或者:人均储蓄或者:人均储蓄= = = =资本深化资本深化资本深化资本深化+ + + +资本广化资本广化资本广化资本广化1 1、、资本广化:资本广化:资本广化:资本广化:(((( n+n+n+n+δδδδ)))) k k k k————为每一增加的为每一增加的为每一增加的为每一增加的人口配备应得的资本设备,并替换报废的资本人口配备应得的资本设备,并替换报废的资本人口配备应得的资本设备,并替换报废的资本人口配备应得的资本设备,并替换报废的资本(报废的资本用折旧资本来表示)。
报废的资本用折旧资本来表示)报废的资本用折旧资本来表示)报废的资本用折旧资本来表示)即实现外即实现外即实现外即实现外延型经济增长延型经济增长延型经济增长延型经济增长2 2 2 2、、、、资本深化:资本深化:资本深化:资本深化:△△△△k k k k————为现存的每人配备更多为现存的每人配备更多为现存的每人配备更多为现存的每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即实现的资本设备,即实现的资本设备,即实现的资本设备,即实现内含型经济增长内含型经济增长内含型经济增长内含型经济增长21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 稳态:指一种长期均衡,人均资本达到稳态:指一种长期均衡,人均资本达到并维持在均衡不变;忽略技术变化,并维持在均衡不变;忽略技术变化,人均产量也达到均衡稳定状态人均产量也达到均衡稳定状态2.经济增长的稳态分析即即k、、y不不变即有Δk=0, Δy=0 如果如果△△k==0,, 人均储蓄=资本广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稳态条件是:稳态条件是: sy = (n+δ)k 稳态下,总产出的增长率稳态下,总产出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资本存=资本存量增长率=劳动人口增长率量增长率=劳动人口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G==n。
sy ==△△k+(n+δ)k人均储蓄=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深化+资本广化资本广化22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2 2、稳态分析(图示)、稳态分析(图示)在均衡点在均衡点A A处处,,sysyA A=(n+=(n+δδ)k)kA A,,人均储蓄等于资人均储蓄等于资本广化本广化n nA A A A点之左,人均点之左,人均点之左,人均点之左,人均储蓄储蓄储蓄储蓄sysyA A大于资本大于资本大于资本大于资本广化,存在资本广化,存在资本广化,存在资本广化,存在资本深化,深化,深化,深化,k k k k上升上升上升上升n nA A A A点之右,点之右,点之右,点之右,△△△△k<0k<0k<0k<0,,,,k k k k下降下降下降下降Oky(n+δ)kysykAsyAyAA23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2、稳态分析、稳态分析均衡的稳定性均衡的稳定性: : 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都存在着某种力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都存在着某种力量使其恢复到稳态这意味着,新古典增长量使其恢复到稳态这意味着,新古典增长模型所确定的稳态是稳定的。
模型所确定的稳态是稳定的当经济处于稳态时,当经济处于稳态时,k k和和y y都是固定不变的都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人均收入固定不变,故其增长率为零,由于人均收入固定不变,故其增长率为零,这时,总收入以相同于人口增长率的增长率这时,总收入以相同于人口增长率的增长率增长,即经济增长率为增长,即经济增长率为n n可见,稳态增长稳态增长率不受储蓄率的影响,这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率不受储蓄率的影响,这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关键结论的一个关键结论 稳态下,总产出的增长率稳态下,总产出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资本存=资本存量增长率=劳动人口增长率量增长率=劳动人口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G==n24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253. .对收入差异的解释对收入差异的解释得出稳态时的产量为得出稳态时的产量为第一,若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或投资率第一,若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或投资率s较高的国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富裕,在这些国家中,劳动力人均资本量家通常比较富裕,在这些国家中,劳动力人均资本量k较高,因此,其人均产量较高,因此,其人均产量y也较高第第二二,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人口增长率,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人口增长率n较高的国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贫穷。
在这些国家,面对人口增长,为保家通常比较贫穷在这些国家,面对人口增长,为保持资本持资本——劳动比率不变,需要把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劳动比率不变,需要把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这种资本广化的要求使得资本深化变得储蓄和投资这种资本广化的要求使得资本深化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得人均资本量减少更加困难,从而使得人均资本量减少25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264. .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1)(1)储蓄率储蓄率s增加对经济稳态增加对经济稳态的影响的影响(2)(2)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n增加对稳态的影响增加对稳态的影响26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1)(1)储蓄率增加对经济稳态储蓄率增加对经济稳态的影响的影响 储蓄率提高,人均储蓄曲线上移储蓄率提高,人均储蓄曲线上移 形成新稳态:形成新稳态: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增加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增加因为稳态时的因为稳态时的产出增长率独产出增长率独立于储蓄率;立于储蓄率; 所以所以总产出总产出增长率增长率在在短期短期提高提高后,后,长期长期内会逐渐内会逐渐回到回到人口增长率水人口增长率水平平P.559C C1k k1ky y经济增长的稳态经济增长的稳态sysy(n+δ)ky y1s'ys'yk k2y y2C C227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y人均收入a.a.a.a.储蓄率的上升导储蓄率的上升导储蓄率的上升导储蓄率的上升导致人均资本上升,致人均资本上升,致人均资本上升,致人均资本上升,从而增加人均产量,从而增加人均产量,从而增加人均产量,从而增加人均产量,直到达到新的稳态直到达到新的稳态直到达到新的稳态直到达到新的稳态为止。
为止b.b.b.b.储蓄率的增加导储蓄率的增加导储蓄率的增加导储蓄率的增加导致资本积累,从而致资本积累,从而致资本积累,从而致资本积累,从而带动了产量的一个带动了产量的一个带动了产量的一个带动了产量的一个暂时性的较高增长暂时性的较高增长暂时性的较高增长暂时性的较高增长但随着资本积累,但随着资本积累,但随着资本积累,但随着资本积累,产量的增长最终会产量的增长最终会产量的增长最终会产量的增长最终会回落到人口增长率回落到人口增长率回落到人口增长率回落到人口增长率的水平上的水平上的水平上的水平上G G G G增长增长增长增长率率率率t t t t0 0 0 0t t t t0 0 0 0t t t t1 1 1 1t t t t1 1 1 1t t t tt t t t结论: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确实能提高结论: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确实能提高结论: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确实能提高结论: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确实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即:储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应,绝没有收入的稳态水平即:储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应,绝没有收入的稳态水平即:储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应,绝没有收入的稳态水平。
即:储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应,绝没有增长效应增长效应增长效应增长效应y y y y0 0 0 0n n n n28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294. .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1)(1)储蓄率储蓄率s s增加对经济稳态增加对经济稳态的影响的影响储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应,绝没有增长效应储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应,绝没有增长效应储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应,绝没有增长效应储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应,绝没有增长效应①①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②②总产量的增长率短期提高,长期不变,即总产量总产量的增长率短期提高,长期不变,即总产量的的稳态稳态增长率不变增长率不变2)(2)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n增加对稳态的影响增加对稳态的影响29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2)(2)人口增长率增加对稳态的影响人口增长率增加对稳态的影响人口增长率提高后,人口增长率曲线以原点为中心向上旋转与人均储蓄曲线交于一个新的稳态水平A Ak kAk ky y0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n n增长中的稳态增长中的稳态sf(k)sf(k)(n+δ)k此时:此时:1)人均产出减少。
人均产出减少2)人均资本减少人均资本减少n’+δ)k稳态下,总产出稳态下,总产出的增长率的增长率G =劳=劳动人口增长率动人口增长率n 因此因此n↑→ G↑30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314. .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1)(1)储蓄率储蓄率s s的增加对经济稳态的增加对经济稳态的影响的影响①①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②②总产量的增长率短期提高,长期不变,即总产量总产量的增长率短期提高,长期不变,即总产量的的稳态稳态增长率不变增长率不变2)(2)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n的增加对稳态的影响的增加对稳态的影响①①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进而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作为人口增长率上升产生的人均产量下降正是许作为人口增长率上升产生的人均产量下降正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两个有着相同储蓄率的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两个有着相同储蓄率的国家仅仅由于国家仅仅由于其中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的人口增其中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高,就可以有非常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
长率高,就可以有非常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②②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31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图20—9 收敛于稳态的速度325. .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人均资本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A Ak kAk ky0(n+δ)g gk>0>0g gk<0<0一个国家的经济比一个国家的经济比其稳态水平低得越多,其稳态水平低得越多,则则g gk越大,经济增长越大,经济增长的越快的越快;同样,如果一个国同样,如果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家的资本存量k远高远高于它的稳态水平于它的稳态水平k kA,,那么那么g gk<0<0,它的资本,它的资本存量存量k将迅速减少,将迅速减少,随着这个国家的资本随着这个国家的资本存量逼近稳态水平存量逼近稳态水平k kA ,资本存量下降的速,资本存量下降的速度将趋近于零度将趋近于零32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335. .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人均资本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A Ak kAk ky0(n+δ)g g2①①如果两个国家的如果两个国家的储蓄率(或投资率)储蓄率(或投资率)s相同,但初始人相同,但初始人均资本均资本k(从而初(从而初始人均收入始人均收入y)不)不同,同,→那么,初始人均那么,初始人均资本较低的那个国资本较低的那个国家将有较高的经济家将有较高的经济增长。
增长g g1>g>g2g g1k k2k k1<→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G G1>G>G233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5. .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人均资本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 ②②如果两个国家的初始人均资本相同,但投资率如果两个国家的初始人均资本相同,但投资率s不同,不同,→那么,投资率高的那个国家将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那么,投资率高的那个国家将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③③如果一个国家提高如果一个国家提高投资水平投资水平,,→那么,它的收入增长率也将提高那么,它的收入增长率也将提高34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355. .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第一,一个国家的经济比其稳态水平低得越多,则经济第一,一个国家的经济比其稳态水平低得越多,则经济增长的越快,同样,如果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远高于它增长的越快,同样,如果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远高于它的稳态水平,那么,它的资本存量将迅速减少,随着这的稳态水平,那么,它的资本存量将迅速减少,随着这个国家的资本存量逼近稳态水平,资本存量下降的速度个国家的资本存量逼近稳态水平,资本存量下降的速度将趋近于零。
将趋近于零第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三个预言第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三个预言①①如果两个国家的储蓄率(或投资率)如果两个国家的储蓄率(或投资率)s相同,但初始人相同,但初始人均资本均资本k(从而初始人均收入(从而初始人均收入y)不同,那么,初始人均)不同,那么,初始人均资本较低的那个国家将有较高的经济增长资本较低的那个国家将有较高的经济增长②②如果两个国家的初始人均资本相同,但是投资率不同,如果两个国家的初始人均资本相同,但是投资率不同,那么,投资率高的那个国家将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那么,投资率高的那个国家将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③③如果一个国家提高投资水平,那么,它的收入增长率如果一个国家提高投资水平,那么,它的收入增长率也将提高也将提高35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小结小结变量变量稳态增长率稳态增长率( (∆) )按劳动平均的资本按劳动平均的资本按劳动平均的产量按劳动平均的产量人均产出人均产出总产出总产出36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37三、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三、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1. .引入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引入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 Y=F(AN,K)Y=F(AN,K)式中,表达式式中,表达式ANAN为有效劳动。
为有效劳动 在上述生产函数中,当作为技术状态的变在上述生产函数中,当作为技术状态的变量量A A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大时,说明存在着技术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大时,说明存在着技术进步,这时,经济中劳动效率提高了步,这时,经济中劳动效率提高了37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2. .引入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引入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这时,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这时,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引入技引入技引入技引入技术进术进步并没步并没步并没步并没有使有使有使有使稳态稳态分析的分析的分析的分析的结结论产论产生大的生大的生大的生大的变动变动式中技术进步式中技术进步A A以一以一个固定的比率个固定的比率g g增长增长38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3.引入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运用变量变量变量变量稳态增长率稳态增长率稳态增长率稳态增长率( ( ( (∆ ∆) ) ) )无技术进步无技术进步无技术进步无技术进步有技术进步有技术进步有技术进步有技术进步按按按按( ( ( (有效有效有效有效) ) ) )劳动平均的资本劳动平均的资本劳动平均的资本劳动平均的资本按按按按( ( ( (有效有效有效有效) ) ) )劳动平均的产量劳动平均的产量劳动平均的产量劳动平均的产量人均产出人均产出人均产出人均产出总产出总产出总产出总产出由上表可知,在考虑到技术进步后,新古典增长模型可以解由上表可知,在考虑到技术进步后,新古典增长模型可以解由上表可知,在考虑到技术进步后,新古典增长模型可以解由上表可知,在考虑到技术进步后,新古典增长模型可以解释一些国家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释一些国家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释一些国家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释一些国家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根据上表,技术进步会引起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一旦经根据上表,技术进步会引起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一旦经根据上表,技术进步会引起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一旦经根据上表,技术进步会引起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一旦经济处于稳定状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的比济处于稳定状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的比济处于稳定状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的比济处于稳定状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的比率也就是说,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生活水平率也就是说,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生活水平率也就是说,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生活水平率也就是说,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生活水平(即人均产(即人均产出)出)的长期上升的长期上升的长期上升的长期上升39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第五节第五节 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假定:不存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假定:不存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结论:储蓄和投资会引起长期增长结论:储蓄和投资会引起长期增长n如果接受知识是一种资本的观点,那么资本边际收如果接受知识是一种资本的观点,那么资本边际收益不变的假定是成立的。
益不变的假定是成立的隐含结论:那些能永久提高投资率的政府政策隐含结论:那些能永久提高投资率的政府政策会使经济增长率不断地提高会使经济增长率不断地提高40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第六节第六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鼓励技术进步鼓励技术进步n专利制度专利制度n教育教育鼓励资本形成鼓励资本形成n鼓励储蓄和投资鼓励储蓄和投资增加劳动供给增加劳动供给n所得税减免所得税减免n提供良好的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41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一、经济周期含义一、经济周期含义(( Business Cycle or Trade Cycle)Business Cycle or Trade Cycle)含义:含义: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的波动在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的波动在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的波动在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的波动在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GDPGDPGDPGDP相对于相对于相对于相对于潜在潜在潜在潜在GDPGDPGDP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
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阶段:阶段:繁荣(景气,顶峰)繁荣(景气,顶峰)繁荣(景气,顶峰)繁荣(景气,顶峰)→→→→衰退(过渡)衰退(过渡)衰退(过渡)衰退(过渡)→→→→萧条萧条萧条萧条(不景气、恐慌、谷底)(不景气、恐慌、谷底)(不景气、恐慌、谷底)(不景气、恐慌、谷底)→→→→复苏(过渡)复苏(过渡)复苏(过渡)复苏(过渡)→→→→繁荣繁荣繁荣繁荣tNY顶峰顶峰繁荣繁荣衰退衰退萧条萧条复苏复苏ABCDEF谷谷底底潜在潜在GDP实际实际GDP第七节第七节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42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二、经济周期的特征二、经济周期的特征经济周期分衰退阶段和扩张阶段两个阶经济周期分衰退阶段和扩张阶段两个阶段衰退阶段的特征为:衰退阶段的特征为:n n消费者购买急剧下降,存货出人意料地增加消费者购买急剧下降,存货出人意料地增加消费者购买急剧下降,存货出人意料地增加消费者购买急剧下降,存货出人意料地增加n n对劳动的需求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下降。
对劳动的需求下降n n产出下降,导致通货膨胀步伐放慢产出下降,导致通货膨胀步伐放慢产出下降,导致通货膨胀步伐放慢产出下降,导致通货膨胀步伐放慢n n企业利润在衰退中急剧下降企业利润在衰退中急剧下降企业利润在衰退中急剧下降企业利润在衰退中急剧下降扩张阶段特征正好相反扩张阶段特征正好相反43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一、经济周期类型一、经济周期类型根据周期长短来划分根据周期长短来划分根据周期长短来划分根据周期长短来划分1 1 1 1、基钦周期:、基钦周期:、基钦周期:、基钦周期:3.53.53.53.5年,短波年,短波年,短波年,短波2 2 2 2、朱格拉周期:、朱格拉周期:、朱格拉周期:、朱格拉周期:8 8 8 8----10101010年,中波年,中波年,中波年,中波3 3 3 3、库兹涅茨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库兹涅茨周期:15151515----25252525年,建筑周期,长波年,建筑周期,长波年,建筑周期,长波年,建筑周期,长波4 4 4 4、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505050----60606060年,长波年,长波年,长波年,长波5 5 5 5、熊彼特周期:长周期的三个阶段、熊彼特周期:长周期的三个阶段、熊彼特周期:长周期的三个阶段、熊彼特周期:长周期的三个阶段————(1)1785-1851(1)1785-1851(1)1785-1851(1)1785-1851:以纺织机、蒸汽机为中心的产业革命时期:以纺织机、蒸汽机为中心的产业革命时期:以纺织机、蒸汽机为中心的产业革命时期:以纺织机、蒸汽机为中心的产业革命时期(2)1844-1896(2)1844-1896(2)1844-1896(2)1844-1896:以蒸汽机、钢铁业为中心的铁路建设时期:以蒸汽机、钢铁业为中心的铁路建设时期:以蒸汽机、钢铁业为中心的铁路建设时期:以蒸汽机、钢铁业为中心的铁路建设时期(3)1890-1920(3)1890-1920(3)1890-1920(3)1890-1920:靠电力、汽车、化工发展生产的时期:靠电力、汽车、化工发展生产的时期:靠电力、汽车、化工发展生产的时期:靠电力、汽车、化工发展生产的时期熊彼特的结论:一个长周期=熊彼特的结论:一个长周期=熊彼特的结论:一个长周期=熊彼特的结论:一个长周期=6 6 6 6个中周期;一个中周期个中周期;一个中周期个中周期;一个中周期个中周期;一个中周期====3 3 3 3个短周期个短周期个短周期个短周期第八节第八节 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44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二、经济周期的一般原因二、经济周期的一般原因——非凯恩斯理论非凯恩斯理论1)纯货币理论:货币和信用的扩张,导致利率下降,投)纯货币理论:货币和信用的扩张,导致利率下降,投资增加,繁荣;反之衰退。
资增加,繁荣;反之衰退2)投资过度论:投资过多,生产资本品的部门发展超过)投资过度论:投资过多,生产资本品的部门发展超过了生产消费品的部门资本品投资的波动导致了经济波了生产消费品的部门资本品投资的波动导致了经济波动3)创新理论:技术革新和发明不是连续和均匀的创新理论:技术革新和发明不是连续和均匀的4)消费不足论: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过多,消费不足消费不足论: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过多,消费不足这是由于分配不均造成的富人得到了更多的收入这是由于分配不均造成的富人得到了更多的收入5)心理周期理论:在心理上的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说)心理周期理论:在心理上的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说明了繁荣和衰退的交替乐观时投资和消费增加、繁荣明了繁荣和衰退的交替乐观时投资和消费增加、繁荣6)太阳黑子论:太阳的周期造成农业产出的变化太阳黑子论:太阳的周期造成农业产出的变化7)政治周期论:政府的交替扩张和收缩经济上受政治)政治周期论:政府的交替扩张和收缩经济上受政治因素影响因素影响45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第九节第九节 乘数乘数——加速数模型加速数模型一、加速原理•产出变动与投资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产出变动与投资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设资本设资本-产出比率固定不变:产出比率固定不变: v =K/Y,其中其中K是存量,是存量,Y是流量,是流量, K>Y,所以,所以v>1 K =vY ,,Kt=vYt,, Kt--1=vYt-1所以,所以,t期净投资期净投资 I t ==Kt--Kt-1=vYt-1--vYt==v((Yt--Yt-1))表明:表明:t期投资取决于产出变化期投资取决于产出变化变动幅度取决于变动幅度取决于vV被称为加速数被称为加速数46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二、乘数二、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1 1)某种因素,如新技术的出现,使得投资数量增加,)某种因素,如新技术的出现,使得投资数量增加,通过乘数作用,收入增加通过乘数作用,收入增加2 2)收入增加后,消费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后,消费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收入增加3 3))国民收入增加后,通过加速数的作用,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后,通过加速数的作用,投资增加4 4)循环往复,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国民收)循环往复,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国民收入增加。
入增加5 5)社会资源有限性,在经济达到周期的峰顶时,收入)社会资源有限性,在经济达到周期的峰顶时,收入不再增长,投资下降为不再增长,投资下降为0 0,导致下期的收入下降,在,导致下期的收入下降,在加速数的作用下,投资进一步减少,收入下降,处加速数的作用下,投资进一步减少,收入下降,处于衰退时期于衰退时期6 6)衰退到谷底后,长期的负投资,而折旧不断,设备)衰退到谷底后,长期的负投资,而折旧不断,设备要更新,重置投资,投资增加后,进入新一轮乘数要更新,重置投资,投资增加后,进入新一轮乘数-加速数循环-加速数循环47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三、乘数三、乘数—加速数模型加速数模型Y Yt t=βY=βYt-1t-1+v+v( (C Ct t-C-Ct-1t-1) )+G+Gt t式中:式中:式中:式中:n nY Yt t 为现期收入,为现期收入,为现期收入,为现期收入, Y Yt t = C = Ct t+ I+ It t+G+Gt tnββ为边际消费倾向为边际消费倾向为边际消费倾向为边际消费倾向n nY Yt-1t-1为上期产出(收入)为上期产出(收入)为上期产出(收入)为上期产出(收入)n nv v 为加速数,大于零为加速数,大于零为加速数,大于零为加速数,大于零n nC Ct t 为即期消费为即期消费为即期消费为即期消费, C, Ct t = =ββ· · Y Yt-1t-1n nC Ct-1t-1 为上期消费为上期消费为上期消费为上期消费n nG Gt t为政府支出为政府支出为政府支出为政府支出48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三、乘数三、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含义加速数模型的含义社会经济生活中,投资、收入和消费相互影响,相互社会经济生活中,投资、收入和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
调节通过加速数,上升的收入和消费会引致新的投资;通过加速数,上升的收入和消费会引致新的投资;通过乘数,投资使收入进一步增长,假定政府支出为通过乘数,投资使收入进一步增长,假定政府支出为固定的量,则靠经济本身的力量自行调节,就会自发固定的量,则靠经济本身的力量自行调节,就会自发形成经济周期,形成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中的阶段正是乘数与加速数交互作用而形成经济周期中的阶段正是乘数与加速数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投资影响收入和消费(乘数作用),反过来,收的:投资影响收入和消费(乘数作用),反过来,收入和消费又影响投资(加速数作用)两种作用相互入和消费又影响投资(加速数作用)两种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累积性的经济扩张或收缩的局面影响,形成累积性的经济扩张或收缩的局面只要政府对经济干预,就可以改变或缓和经济波动只要政府对经济干预,就可以改变或缓和经济波动49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