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新科宇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7页2020-2021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新科宇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清政府对义和团使用“剿”和“抚”两种办法,其根本相同点是A.维护清朝统治B.欺骗人民群众C.讨好外国势力D.笼络地方大员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清政府在前期和后期对义和团运动采取剿杀策略,在义和团运动全盛时期一时无法镇压采用安扶的策略,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是根本的出发点BCD三项也是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作为根本目的的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2. 假设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期间患病,你可以给出的治疗方案包括①运用针灸疗法 ②到《黄帝内经》中查阅病因 ③看马可·波罗的表情,问其现状,切脉看病情等 ④查阅《本草纲目》,抓中药疗治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D略3. 清雍正帝说:“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与这段话意思相符的是A.抑农轻商B.贱农重商C.重农抑商D.工商皆本参考答案:C4. 珍珠港事件发生的背景有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 ②日本抛出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的政策③德国在欧洲“闪电战”的成功 ④美英同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加剧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B5. 16世纪,有威尼斯人说“除了失去自由以外,这大概是威尼斯共和国所听到的最坏的消息。
最坏的消息”应该是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参考答案:A6. 从罗马建城到罗马共和国初期,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为改变这一状况而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是A.陶片放逐法B.万民法C.《十二铜表法》D.《民法大全》参考答案:C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统治时期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改变了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解析法律的情况,故C项正确克里斯提尼时期实行陶片放逐法,与罗马无关,故A项正确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时期实施的法律,而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故B项错误《民法大全》是罗马帝国时期编撰的,标志罗马法的成熟,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罗马法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设问要求“为改变这一状况(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而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结合《十二铜表法》的地位即可知道答案7. 据《新唐书》记载,“今谋士劳臣以忠孝学艺从我定天下者,何容纳货旧门,买昏(通“婚”)为荣耶?……三品以上纳币不得过三百匹,四品五品二百,六品七品百,悉为归装,夫氏禁受陪门财”这一现象反映了A.门当户对的观念 B.士族门阀的衰落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儒家思想受冲击参考答案: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门阀士族的衰落,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题干中描述的是后魏旧贵族不得自为婚姻,并且“三品以上官员家纳币不得超过三百匹,四品、五品之家二百匹,六品、七品之家一百匹,全为嫁妆,夫家禁止收受陪门资财”可见士族势力受到了削弱,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答案:B8.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参考答案:C9. 据《汉书.地理志》载:公元前2世纪末,西汉政府先后设置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和敦煌郡以上四郡的设置使西汉加强了对哪一地区的控制A B C D参考答案:C10. 人文主义在西欧经历了萌发、复兴和发展的历程下列各项中,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征的是( ) A.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B.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C.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D.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构想参考答案:C11. 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的含义是( )A.封建制度 B.分封诸侯国 C.王位世袭制 D.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参考答案:B12. 孔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孟子曰:“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当时的儒者A.适应社会转型之努力B.孔孟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C.重构礼乐纲常的愿望D.孔孟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参考答案:B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孟子说,平治天下这样的大任,如今这世上除了我,还能有谁?这体现出作者的胸怀大志并胸有成竹,怀着想要平治天下的伟大抱负所以B选项正确侧重体现的是孔子和孟子的社会责任感,并未涉及到社会转型,也未体现孔孟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故AD两项错误重构礼乐纲常是董仲舒提出的,为汉武帝所采用,故C错误13. 林肯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强调“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之间感情的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的首要目的是( )A.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B.废除黑人奴隶制度C.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统一全国市场 D.消灭南方种植园经济制度参考答案:A14. 近期,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在梅州举行,历史上客家人在迁徙时,把族谱、家谱敬若神明,视之为凝聚族众、延续精神的传家之宝。
这种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礼乐制度 D.宗教信仰参考答案:B15. 下图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BCIU)的标志从中国古代艺术的角度看,其创意主要取自A.篆刻B.书法C.山水画D.戏剧脸谱参考答案:D16. 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倒幕运动的成功 C.西方思想的传入 D.天皇专制的建立参考答案:B17. 《国语·齐语》载:“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A.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C.畜牧业发达 D.农业耕作技术提高参考答案:B考察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从材料可以看出青铜主要用于武器(剑戟);铁器已用于农业生产(试诸壤土)故应选B18.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家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翻译题干所述内容为“君主统治人们,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要求人民去拼战,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尽力农作”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的是严刑峻法,正确的选项是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1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 .新三民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三民主义 D .邓小平理论 参考答案:B20. 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这些“拜伦式英雄”反映了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 B.启蒙运时代的浪漫之声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参考答案:C21. 丘吉尔说:“我们不要将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指敦克尔克大撤退)而赢的但是这次援救却孕育了胜利这次援救却孕育了胜利是指 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加强了英法军队间的联系和合作 C.为日后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力量 D.鼓舞了英法人民的斗志参考答案:C22. 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人曲”,下列关于“人”的阐释正确的是A.主张人与上帝直接对话 B.捍卫人的道德尊严C.提倡自然的人性 D.强调人的理性参考答案:C23. 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反映的主题是A.控诉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罪恶 B.控诉英法的不干涉政策C.控诉法西斯的罪恶 D.控诉西班牙内战的罪恶参考答案:C24. 有学者认为“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N·佩弗《远东》)。
产生这种认识的依据主要是( ) A.建立湖北军政府 B.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成立袁世凯北京政府参考答案:C25. “要之,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官僚政治局面其所以是由秦国开其端绪,乃因中国二千余年的地主经济制度,是由秦国立下基础这种政治经济形态的配合,不但改变了中国封建性质,改变了中国官僚政治形态,且也改变了中国专制君主与官僚间,乃至官僚相互间的社会阶级利害关系王亚南在1948年版《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提出该结论A.夸大了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B.开创了现代化史观的研究新视角C.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态度 D.肯定了政治对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参考答案: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依据材料中“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官僚政治局面…乃因中国二千余年的地主经济制度”,从中可以看出,材料强调“地主经济制度”对“专制官僚政治局面”的决定作用,正确指出了政治和经济形态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一种冷静的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态度D项说法与材料观点不符,B项材料无从体现。
A项“夸大了”表述错误26. 黄玉顺先生在《咏董仲舒》中写道:“天人合一见天志,天人感应威人主抑人扬天似尚同,奉天法古可建功由此可见,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学说客观上的进步作用是A.有利于神话皇帝的权威B.有利于抑制君主的暴政C.有利于思想文化的专制D.有利于儒家文化的传播参考答案:B【详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这一主张客观上有利于抑制君主的暴政故答案为B项A、C项不是进步作用,均排除;D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排除点睛】董仲舒以较为曲折的方式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如宣扬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27. 2008年9月3日,全国晋商会馆文化展在山西省太原市开幕明清时期,晋商富甲一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所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