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联考地理试卷.doc
9页2011 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休高一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2011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一期中联考地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完成 1~ 3 题1.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形成的城市是: A.太原、上海 B.大庆、攀枝花 C.纽约、华盛顿 D.西安、澳大利亚悉尼2.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A.河流发源地 B.干支流交汇处 C.河口 D.山区冲积扇3.有关城市区位选择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选址只要考虑地形、水源等条件,不需要考虑其他条件B.城市建设要考虑地基承载力,一般来说,土质地基优于石质地基C.河流沿岸城市应把码头建设在河流的凸岸处,因为这里泥沙淤积多,有利于建设建筑D.地形平缓、地势低洼地区的城市,应建设排水设施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蓬蓬勃勃,葡萄、枸杞、红枣、哈密瓜、香梨等优势特色林果驰名中外,新疆的牛羊、牛奶、羊绒、皮革及珍禽也是声名远播,被中外游客青睐。
然而在这形势一片大好的背后,依然隐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完成 4~ 6 题4.新疆发展瓜果种植业的重要自然原因是:①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②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③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④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目前全国各地都可品尝到新疆具有地理标志的瓜果,新疆瓜果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主要取决于:A.优厚的倾斜政策 B.发达的通讯网络 C.便捷的交通运输 D.丰厚的居民收入6.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是: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读图 1,回答 7~ 8 题7.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最可能是: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图 12011 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休高一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8.关于图中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类工业可能为食品工业 ②△类工业污染最大 ③▲类工业迁移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④▲类工业布局愈来愈受原料的制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读图 2,回答 9~ 10 题。
9. 某地区有 a,b,c,d,e,f 规模相等的城市(镇),现须在其中两座城市设立百货中转站,最合理的是: A. a 和 c B. b 和 d C. a 和 d D. c 和 d10. 图中 g 地位于山区,林产品丰富,新近发现了一大型煤矿,需修建一条交通线,有关这一交通线说法正确的是:A. 修建交通线主要考虑的是社会经济因素B. 交通线要沿 g 地与附近原有公路最短直线距离修建C. 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此处不适宜修建交通线路 D. g 城镇的发展规模今后不会超过其它五个城市11.南水北调东线方案最先动工的主要原因是:A.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B.有京杭大运河可以利用,节省建设成本C.可以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基础设施好 D.地势南高北低,水可以自流到华北12. 图 3 为“某聚落形态变化示意图” ,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① 该聚落发展初期沿运河分布,便于取水和交通 ② 从 1950 年起,该聚落的布局有向北扩展的趋势 ③ 图中铁路建成于运河挖成之前 ④ 1950 年,该聚落形态呈条带状主要是受长江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图 4,完成 13-14 题。
13.若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北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B.②地利于发展蔬菜种植C.③地最适宜种植苹果树D.④地应大力发展乳畜业14.若图示地区位于华北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原地区夏季光热充足,利于棉花生长B.洪涝、盐碱、伏旱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C.城镇适宜发展油菜加工工业D.内河航运是该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虚拟水” 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水资源数量,以虚拟的形式包图 2图 3图 42011 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休高一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含在产品中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生产过程消耗水量大的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读图 5“世界某区域图”(图中虚线表示输水线) 完成 15~ 16 题15.下列关于虚拟水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A.虚拟水战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B.虚拟水战略就是跨流域调水的规划战略C.世界粮食安全可通过虚拟水贸易来解决D.缺水国家应尽量限制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16.若该区域位于东半球,则关于图中输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B.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C.输水过程中易受污染,水质较差D.该线路能全线自流,工程量小图 6 中 M1 为能源地, M2 为原料地,M3 为市场,P1 、P2 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
据此回答 17~ 18 题17.当企业甲选择在 P1 时,则该企业可能是:A. 印刷工业 B. 电解铝工业C. 电子工业 D. 制糖工业18. P2 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以 P2 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 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 P2 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 P2 点为 50 元,L1 点为 42 元,L2 点为 28元,L3 点为 20 元,L4 点为 15 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 P2 点移向:A. L1 点 B. L2 点 C. L3 点 D. L4 点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色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 7) 回答 19~ 20 题:19.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地形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20.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
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图 5图 6青藏地区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区 风季图 72011 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休高一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完成21~ 23题21.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原料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价格 D.交通运输22.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 D.方便产品运输23.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A.原料生产环节 B.加工环节 C.运输环节 D.销售环节以下材料是 20 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完成 24~ 26 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土地沙化速度(k㎡/y) 1560 2100 246024.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25.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26.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最可能出现: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 B.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最佳C.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慢 D.闽江水位达到最高图 8 为“人口— 资源—环境与生产产出、经济过程”关系简图 完成 27~ 28 题27.图中数字序号的含义,正确的是:A.①生产产出 ②经济过程 ③资源 ④环境B.①经济过程 ②生产产出 ③环境 ④资源C.①资源 ②经济过程 ③生产产出 ④环境D.①生产产出 ②资源 ③环境 ④经济过程28.下列行为或现象与环节⑤的涵义相吻合的是( )A.实施节能减排 B.开发风能和水能人口生活废物①②③④⑤⑥图 82011 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休高一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C.退耕还林还草 D.极端天气增多读图 9,完成 29~ 30 题。
29.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主要是因为:A.西电东送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B.西电东送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的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30.西电东送把西部地区水电和火电输往东部,其中火电站分布较多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⑤读图 10 某区域图判断 31~ 33 题31.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红色荒漠化 D.石漠化32.近年来图中湖泊湿地面积加快萎缩其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 B.大量引湖水灌溉 C.过量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水量减少 D.全球变暖,蒸发加剧33.该湖泊湿地的萎缩可能的后果是:A.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引发洪涝 B.调节气候能力下降,使周边地区更为干旱C.航运价值降低使周边联系不便 D.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回答 34~ 35 题:34.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35.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 ①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 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③可从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④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 30 分)3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