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物课程标准(五).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09276997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3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物课程标准(五)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7-9'BIO'4)  一、教学建议(7-9'BIO'4.1)  本《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在认真学习和领会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为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一)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7-9'BIO'4.1.1)   生物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要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考虑到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例如,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  (二)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7-9'BIO'4.1.2)   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这种有目的、有步骤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对生物及其相关事物进行观察、描述、提出问题、从各种信息渠道查找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思维判断、做出解释,并能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等。

      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  1.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的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7-9'BIO'4.1.2.1)  2.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7-9'BIO'4.1.2.2)  3.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教师应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时间的落实7-9'BIO'4.1.2.3)  4.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撰写和交流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7-9'BIO'4.1.2.4)  5.探究性学习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目标    (7-9'BIO'4.1.2.5)  (三)加强和完善生物实验教学(7-9'BIO'4.1.3)  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标准》的内容标准部分列举的一些活动建议中,相当部分就是实验  1.学校应逐步完善生物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和用具的配置,保证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生物教师也应创造条件,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地开设好生物实验7-9'BIO'4.1.3.1)  2.实验设计应该多样化例如,可以采用比较规范的实验仪器设备设计实验,也可以设计低成本实验;可以采用生物材料设计实验,也可以设计模拟性实验;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适当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虚拟实验应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实验   (7-9'BIO'4.1.3.2)  3.在重视定性实验的同时,也应重视定量实验,让学生在量的变化中了解事物的本质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机会学习量的测定,实事求是地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定量表述实验结果等7-9'BIO'4.1.3.3)  4.要注意实验安全教育安全使用实验器具(如解剖器具、玻璃器皿、酒精灯等)和实验药品(酒精、酸、碱等)是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教师应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7-9'BIO'4.1.3.4)  (四)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7-9'BIO'4.1.4)  《标准》多层面、多角度地强调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的重要性。

      例如,内容标准突出了人和生物圈的关系、学会健康地生活、运用生物科学和技术解决农业、医药、环境等实际问题,也提出开展联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许多具体活动建议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7-9'BIO'4.1.4.1)  2.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涵盖面很广,包括全球性的、国家的、地区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生产、发展相关的问题特别要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和学校所在地区的相关问题,培养他们爱祖国和爱家乡的情感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更应关注上述问题7-9'BIO'4.1.4.2)  3.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密切,内容丰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和网络等了解更多的信息,开展调查研究,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了解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7-9'BIO'4.1.4.3)  二、评价建议(7-9'BIO'4.2)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本《标准》,评价内容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应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以及成果给予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情况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自己更好地发展  (一)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7-9'BIO'4.2.1)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设计实验、调查研究、动手实验的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等教师应结合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活动中,应该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  案例:"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环境条件,例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土壤等。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总结出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  教师和学生可以参照下列各项给予评价:  *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设计对照实验?  *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  *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  *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  *能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  *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杂谘诨疃斜硐殖隼吹钠渌芰σ灿Ω枨〉钡钠兰邸!?/p>  (二)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7-9'BIO'4.2.2)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进步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认识保护生物圈的意义"的学习活动中,不仅应该评价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应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保护环境的意识、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案例:"认识保护生物圈的意义"系列探究活动    (1)利用普通的纸板、凡士林等制作"空气尘埃测定板",探究什么地点尘埃污染严重。

          (2)利用普通花盆、沙子、土壤及生活垃圾,设计实验探究哪些垃圾可能被自然降解,哪些垃圾不能被自然降解    (3)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和称量每天垃圾的质量,计算每人每周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估算一个城市或一个乡镇每周生活垃圾的总量    (4)让学生设计问卷,调查每个家庭对生活垃圾中可再生利用的垃圾的处理方式,写出调查报告    教师和学生可以参照下列各项给予评价:    *能否积极主动地完成收集一周垃圾的任务?    *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    *能否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    *是否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社区垃圾污染环境问题的忧虑?    *能否在调查报告中积极提出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  对于学生的其他特殊表现和行为习惯的重要转变也应给予相应评价   (三)提倡采用"档案夹"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发展(7-9'BIO'4.2.3)  采用"档案夹"的目的是对学生学习生物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的兴趣"档案夹"封面贴上学生的姓名、所在班级等情况伴随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步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测试卷、探究活动的报告或小论文、小制作或小标本、查阅的文献资料、收集的生物图片和照片、剪报、获奖证书等。

        分阶段展览学生的"档案夹",教师和学生根据各项成果的评语和评分,结合发展变化的情况,共同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7-9'BIO'4.3)  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教学的传统做法  1.学校教学设备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标准》规定的生物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科技活动等教学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7-9'BIO'4.3.1)  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固此,应高度重视学校生物学实验室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践环境,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在规模、环境、师资、资金以及体制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学校应按照《标准》的要求,及时配备显微镜、解剖镜、解剖器具等常用仪器设备,购买必要的药品和低值易耗品,满足实验、实践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师也应因地制宜,积极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2.学校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7-9'BIO'4.3.2)  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进展知识的渴求。

      生物科普期刊和书籍是学生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源泉学校应调整图书结构,并通过调整和延长服务时间、改变服务方式、方便学生借阅等措施提高使用效益,切实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服务  3.广泛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包括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良种站、养殖场等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7-9'BIO'4.3.3)  社区是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是学生的学习环境社区中存在着很多生物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可以弥补学校图书资源的不足  博物馆常常陈列、保藏自然标本,是科学技术、文化的传播机构和科学研究的场所各地自然博物馆的馆藏标本中就有大量的动物、植物、古生物与古人类的标本这些标本在揭示自然发展、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动植物标本馆则是生物标本陈列、保藏的专门场所多数动植物标本馆建立在高等院校以及部分中等学校各地科技馆、少年宫也常常建有专项标本馆,如蝴蝶馆、昆虫馆等  动物园、植物园以及普通的公园,其中收集、饲养、种植、引种了大量的动植物各地海洋公园、龟鳖馆、水族馆和农村的养殖场、良种场、实验田等,都是生物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